“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老舍的名句幾乎成了濟南主政者城市推介金句。在這位有著世界眼光又對濟南情有獨鍾的作家筆下,濟南與世界名城比美也毫不遜色。80年後的今天,它一次次在推介濟南的會場談起,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濟南正需要這樣的國際視角。而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同樣離不開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主動擁抱“一帶一路”,參與國際分工,濟南正快步往外走

漢峪金谷成為濟南科技金融集聚區。通訊員郭樹蛟攝

“公司每年都安排

約5趟國際出差”

濟南易恆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剛近期剛在德國和意大利出過差,這個全國汽車行業自動化設備龍頭企業正在摸索走出去的路徑。“以前我們跟國外的同行幾乎沒有交流,那時候技術方面和國外同行比還有差距,就算是走出去也很難平等對話。”王志剛說,近三四年公司每年都安排約5趟國際出差,和國際同行交流,尋找合作機會。

“我們已經進入到國內生產的寶馬、奔馳的生產線,這些生產線都是國際招標的,所以近幾年我們對自己的技術有了十足的信心。”走出去意味著憑實力參與產業上的國際分工,技術水平無疑是支撐。“現在我們到國際上看,自己的技術也是一流的,不僅我們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我們。”

幾年前濟南易恆技術有限公司深根國內市場,而近幾年王志剛說公司越來越認為國際市場很重要,逐步嘗試走出去。不過,想要真正走出去並不簡單,國外佈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易恆還在尋找合適的渠道。

像易恆這樣嘗試走出去或者請進來的濟南本土企業在逐漸增多,而正是一個個企業邁開的步伐,帶動濟南這座城市走向世界。

“全球化是不可逆的發展趨勢,國家中心城市參與國際競爭,是我國完善對外開放區域佈局的重要舉措。國家中心城市通過產業國際化融入全球化浪潮,國家的對外開放也由此展開。”對城市國際化有深入研究的濟南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石兆宏認為,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同樣需要在城市國際化上的發力。

2016年,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排名,濟南只被評為快速發展行列城市。而2018年公佈的排名,濟南已跨越第三梯隊,直接成為國際二線城市,躍升為世界城市第二梯隊的一員。國內共有13個城市上榜,成為國際二線城市。

除濟南外,還有成都、杭州、天津、南京、武漢、重慶、蘇州、大連、廈門、長沙、瀋陽、青島。這些城市中,成都、天津、武漢、重慶4個已明確為國家中心城市,而其餘的濟南、杭州、南京、蘇州、廈門、長沙、瀋陽、青島等則無一例外,都提出過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國家中心城市的角逐中,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無疑是重要內容。2007年,由原建設部上報國務院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中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徵。

金融業提升為濟南

國際化帶來加分

去年濟南被評為國際二線城市和亞洲城市50強,不少濟南人得知後的第一反應是“意外”和“驚喜”——“逆襲”來得太快。

GaWC的排名不看GDP,而以175家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公司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辦公網絡為指標,對世界707座城市進行排名,主要包括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和會計,關注的是該城市在全球活動中具有的主導作用和帶動能力。

而近年濟南的金融業發展迅速,為濟南成為國際二線城市帶來了不少加分。

“濟南一直面臨省內首位度不高的問題,但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濟南的金融業在全省首位度已很高。”石兆宏說。經十東路沿線,幾十家銀行總部或區域總部已入駐漢峪金谷,濟南還有國際金融城。

在研究城市國際化的學者看來,濟南城市國際化的學術研究一直在推進,但真正從經濟發展、城市規劃和城市治理上主動融入全球化,樹立國際化視角還是近幾年的事兒。到2018年,濟南進出口總額的增速跑贏了國家中心城市武漢(11.0%)、鄭州(2.20%)和爭創國家中心的城市杭州(9.70%)、瀋陽(13.50%)。

實際利用外資上,濟南增速同樣搶眼。2018年,濟南實際利用外資178.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1.0%,雖然數值還低於武漢、西安、鄭州和杭州,但增速則是這些城市的二到十倍不等。瀋陽同樣增長很快,但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暫時還低於濟南。

濟南在國際化上跑出了加速度,但從量上看,濟南的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依然還有不小的增長空間。進出口總額上,武漢、鄭州、西安都已是千億級別,瀋陽也有984.3億元。濟南以目前的增速,進出口總額進入千億級別還需要兩年。

作為內陸城市,濟南發展進出口貿易並沒有多大優勢。不過,同樣是內陸城市的西安近兩年的進出口總額增長表現搶眼。西安外向型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後,得益於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西安通過“一帶一路”實現了對外經濟的逆襲。2013年“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西安發車,到2018年“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全年已開行1235列,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三項指標居全國第一。

濟南也在積極創造條件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就發佈了《濟南市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將濟南市打造成“一帶一路”重要核心城市、雙向開放戰略支點和國際區域合作重要平臺。當年8月4日,濟南-莫斯科首班中歐班列開行。2018年4月13日,濟南—烏茲別克斯坦首班中亞班列開行。

已經有不少濟南企業在這座城市奮力擁抱“一帶一路”時受益。獲評2016年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的濟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短短3年時間,出口國家增加到150多個。企業出口幾乎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長,而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佔對外出口的60%。

濟南森峰科技有限公司是濟南外向型經濟實現突破的一個縮影。“濟南相比其他城市,多了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張牌,再加上‘一帶一路’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打好這兩張牌,濟南的外向型經濟能得到更好地發展。”石兆宏說,在城市國際化發展上,濟南的發展潛力還很大。

多個國際會議落地濟南增加城市“曝光度”

主動擁抱“一帶一路”,參與國際分工,濟南正快步往外走

即將建成的濟南西部國際會展中心,將使濟南躋身“10萬平米+”一線會展城市行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夏侯鳳超 攝

濟南有泉城之名,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

2018年10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城市信用聯盟高峰會議在濟南舉行。這次聯盟高峰會議選擇在濟南舉辦,並將濟南確定為今後年度會議的舉辦地,無疑給濟南融入“一帶一路”帶來了更多機會。

濟南在積極爭取增加國際“曝光度”。據濟南市統計局數據,2018年濟南舉辦會展196場,其中國際性展會12場。濟南市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濟南共舉辦承辦各類國際活動39場,國際會議數量和規格創歷史新高。

今年4月,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動員大會提出的推進對外開放國際化行動中,第一個就是構築國際會議目的地。濟南將建設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會議舉辦城市、會展之都、賽事之城。

濟南社會科學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石兆宏將國際會議稱為“資源”,她介紹,濟南外事部門近年非常重視國際會議和國際活動,年初時還會積極到國家外交部和其他部委,爭取一些國際會議落地濟南召開。

“廣州的國際會議和國際活動做得很成功,除了本身沿海開放城市經濟外向度高,很早就有廣交會這樣一個品牌外,城市本身也主動吸引國際機構、協會、跨國公司進行交流合作、舉辦高端國際會議。另外,城市的友城很多,也探索出了多邊合作的新模式。廣州每兩年一次的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更是將廣州打造成了國際活動的主場,極大提升了廣州的國際影響力。”石兆宏說,國際會議或國際活動將給所在城市帶來更多結交世界朋友的機會,同時,其中很多還會設置經濟對接和交流的環節,在不走出城市的情況下也能與世界上的朋友談合作,無疑是一種資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王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