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相比與女友這個人物的內心,導演並沒有對其擴大化與深入挖掘,因為他不能破壞“以攀巖者為主為正”這一原則,更不能脫離攀巖者整個團隊“勵志、將攀巖正面化”這一核心思想。

再來看《爆裂鼓手》裡那位鼓手的下場:他為追逐鼓技這個“極限運動”把女友氣跑了、跟朋友隊友鬧翻了,自己窩在家裡成了個怪人...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相比與女友這個人物的內心,導演並沒有對其擴大化與深入挖掘,因為他不能破壞“以攀巖者為主為正”這一原則,更不能脫離攀巖者整個團隊“勵志、將攀巖正面化”這一核心思想。

再來看《爆裂鼓手》裡那位鼓手的下場:他為追逐鼓技這個“極限運動”把女友氣跑了、跟朋友隊友鬧翻了,自己窩在家裡成了個怪人...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當然,《爆裂鼓手》的所有人和事都是虛構的,但它卻把事物好壞這一兩面性如此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徒手攀巖》的人和事全是真實的,但它卻傳遞出了一種“電影夢”似的皆大歡喜的正能量。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相比與女友這個人物的內心,導演並沒有對其擴大化與深入挖掘,因為他不能破壞“以攀巖者為主為正”這一原則,更不能脫離攀巖者整個團隊“勵志、將攀巖正面化”這一核心思想。

再來看《爆裂鼓手》裡那位鼓手的下場:他為追逐鼓技這個“極限運動”把女友氣跑了、跟朋友隊友鬧翻了,自己窩在家裡成了個怪人...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當然,《爆裂鼓手》的所有人和事都是虛構的,但它卻把事物好壞這一兩面性如此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徒手攀巖》的人和事全是真實的,但它卻傳遞出了一種“電影夢”似的皆大歡喜的正能量。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如此看來,看《徒手攀巖》就更有意思了——觀眾和電影所形成的整體本身就體內現出了事物的兩面性:

一方面我們在感受了解著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的真(作為紀錄片而言),同時我們又被動地娛樂在故事的敘述技巧裡(作為電影而言)。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相比與女友這個人物的內心,導演並沒有對其擴大化與深入挖掘,因為他不能破壞“以攀巖者為主為正”這一原則,更不能脫離攀巖者整個團隊“勵志、將攀巖正面化”這一核心思想。

再來看《爆裂鼓手》裡那位鼓手的下場:他為追逐鼓技這個“極限運動”把女友氣跑了、跟朋友隊友鬧翻了,自己窩在家裡成了個怪人...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當然,《爆裂鼓手》的所有人和事都是虛構的,但它卻把事物好壞這一兩面性如此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徒手攀巖》的人和事全是真實的,但它卻傳遞出了一種“電影夢”似的皆大歡喜的正能量。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如此看來,看《徒手攀巖》就更有意思了——觀眾和電影所形成的整體本身就體內現出了事物的兩面性:

一方面我們在感受了解著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的真(作為紀錄片而言),同時我們又被動地娛樂在故事的敘述技巧裡(作為電影而言)。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至於這部電影(或者說紀錄片)能否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一點啟發與引導呢,那就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分別出記錄的真與現實的假了!

最後提醒大家,《徒手攀巖》,2019.9.06始,正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中!

"

星期五言:我把紀錄片分成兩類:一類是電影化的紀錄片,一個是純紀錄片。後者多為專題片(像《動物世界》),在此不提。而說到前者,那就不得不引出一個存於其中的矛盾問題——到底紀錄片該不該拍的像個“電影”!換句話說:如果一部紀錄片過分講究構圖、故事性、敘事手法,那它勢必會破壞人物、事物的真實性。反之,又會影響其觀賞性。這種矛盾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始終貫穿於主流紀錄片,一些預設好的擺拍,甚至演員在鏡頭前的刻意做作讓那些“記錄”顯的不倫不類,甚至比電影還假!

這個矛盾也存在於今年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也是今天上映的《徒手攀巖》中。然而,是什麼化解了這個矛盾呢?這部紀錄片相對於傳統紀錄片又存在哪些顛覆呢?我們來細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一、《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

《徒手攀巖》內容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和其他紀錄片的不同。那麼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來看:

它是關於極限運動的。劇裡、劇外的幾乎所有人物幾乎都跟“攀巖”這項運動有關係。注意,這其中包括攝像師、採訪記者、攀巖者的家人朋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部紀錄片的這一特點,我指的是:連紀錄片的攝製組都成了故事的一部分,都在影響著劇情的走向!

很簡單:攀巖這項運動太專業太危險了,誰能跟著攀巖者在幾千米的高空作業,即便是站在遠處架大長焦鏡頭,也得有一定的膽量!這是其一。

其二,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環境變化、體力變化都能直接導致徒手攀巖者直接踩空墜落,更別說自己上空還盤旋著個攝像機、萬丈深淵下是準備採訪攀巖成功或報道失敗死亡的記者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用劇中攀巖者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把攀巖比喻成奧運會的一個參賽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參與者面對的要麼是拿金牌,要麼是死亡!

如此說來,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來說,它打破了一個空間:讓那些本該呆在畫外的隱藏角色進入了畫內。

二、《徒手攀巖》在空間上的擴展

讓本該在劇外的事物進入了劇中,讓這部紀錄片在空間上得到了擴展,但擴展進劇中的東西並沒有停留在走過場跑龍套的概念上,相反,它們與男主角(那位徒手攀巖者)相互碰撞產生的戲劇張力之強大,真的讓人難以想象。這緣來還是得益於“徒手攀巖”這項運動本身的特質。在這一特質下,我們來看每一個人物與紀錄片主角的矛盾衝突——

1、搭檔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總得有人見證他的成功或失敗(死亡)...”但這對那個陪伴攀巖者的搭檔又是多麼殘酷。

2、女友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你愛一個人,卻不能期盼結果和回報;你支持他(她),卻等於把他送到死亡邊緣,你每時每刻都得做好分離的準備……這便是作為“徒手攀巖者”的女友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3、攝像師與主角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攝像師(準確的說是那個攝像團隊)所面臨問題更實際:他們首先是一群攀巖愛好者,同時他們又是一群攀巖記錄者。他們永遠沒有寫好的劇本,他們拍的是未知;他們甚至會因攀巖者的臨時退出而白忙活一通,也會因攀巖者的失敗自責一生(他是攀巖中離攀巖者最近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簡直就是在記錄“自殺”。

4、同行攀巖者與主角

紀錄片中提到美國曆史上的一些極限攀巖者,這其中大部分已經離開人世了,死因當然是因為攀巖!這對後起攀巖者又是一個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那些同行先驅是先行者,是做這項運動的激勵者,另一方面他們的死又像是在恐嚇後來者——遠離這項運動!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注意以上人物關係之間所產生的戲劇張力:任何一個關係所導致的後果只有兩種,那就是生與死。還得提醒大家,這是個“紀錄片”——死代表著真實世界裡再沒這個人了!(不像虛構電影,角色死了,演員還活的好好的)

這便是《徒手攀巖》在空間擴展上的一個獨特優勢,它將現實中的戲劇張力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極限運動”本身。說實話,本人在看最後那段驚心動魄的“征服酋長巖”的時候,真的腿都發軟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然而,觀影后回到理性上來,我們必須得認清一點,造成這種紀錄片戲劇化的效果可不能完全歸因於“極限運動”本身,他跟整片導演的一些“電影化技巧”也是分不開的!

而既然提到“電影”這倆字,那就不得不回到我們開篇所講的真實與非真實的矛盾問題上來——

三、《徒手攀巖》的敘述與價值觀硬傷

《徒手攀巖》的事件核心便是“攀巖者爬酋長巖”。但導演只是上來吊了一下觀眾的胃口,進而轉向了攀巖運動的概念介紹與攀巖主角的背後生活上。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直到電影的最後二十分鐘,故事才又回到正題:征服酋長巖。

顯然,那個最後二十分鐘的高潮戲如果放在電影開端或是中間的話,就完全達不到“驚心動魄”的效果了。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為什麼?因為那就沒有了感情的醞釀(包括導演對酋長巖難度的介紹,包括對那些殉難於極限運動的先驅的羅列...),沒有了矛盾衝突(包括女友的痛苦與擔憂,包括主角第一次攀爬的中途放棄...),也沒有了視覺的放鬆與緩衝(包括主角去做核磁共振檢測大腦與其他人的不同)。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些都是一些電影化的處理技巧,而這種處理勢必有一個引在背後的價值觀取向作為電影終點的指引。或者說這種電影化處理會與電影的結局遙相呼應。(縱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你總能看到這種電影化的處理影子,例如2012年的《尋找小糖人》,電影結局的預知牽引著電影敘述的故事線框架)

那麼,電影的結局是什麼呢?顯然,是“成功”。成功又代表了什麼呢,它代表了這些攀巖運動者的行為是積極的,是勵志的,是正能量的!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沒錯,這也就是這部電影的“價值觀”傾向(或者說價值觀引導)。

當然我們得肯定這種“勵志”效果對觀眾的正面影響,但它是主觀與片面的,它離紀錄片的真實性,或者說離現實的距離,就得另當別論了!

畢竟現實中的畫面色調可沒電影裡那麼美,現實裡的極限攀巖者可不都是成功的,現實中的攀巖者家屬承受的消極情緒可不一定比樂觀情緒少!

四、《徒手攀巖》VS.《爆裂鼓手》

為什麼拿《爆裂鼓手》這部電影和它作比較,那是因為電影中那位鼓手同樣也是在挑戰極限!只不過他付出的代價不是死罷了。

從內容的角度,我們完全可以說《徒手攀巖》是現實版的“爆裂鼓手”!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那麼兩部電影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們來看:

《爆裂鼓手》中的兩個人物設置很巧妙:一個是把鼓手向極端與偏執方向拉的鼓老師,一個是把鼓手向非極端正常生活方向拉的父親。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這兩個人物處在天平的兩端,他們連同鼓手一起達到了一種藝術上的完美對稱,這種概念上升到電影思想與價值觀上就是:

它把事物的兩面性平等地展示了出來,他把問題留給了觀眾自己去思考定奪。它是純開放式的!

再回頭來看《徒手攀巖》,從電影的角度來講,它之所以能稱之為“勵志”,那是因為它有策略地把“徒手攀巖”這個極限運動不好的一面給過濾掉了,至少也是把那些負面的情緒進行了包裝美化與精簡。舉個簡單例子——

電影中提到攀巖者第一次放棄征服酋長巖後,與女友過起了正常的小夫妻生活——看房子、裝修家、購物,一片祥和與溫馨。但要知道,這種祥和溫馨是作為攀巖者下一次的攀登而準備的,它在視覺和情節上輔助了最後高潮事件的來臨而不是讓人看了心裡糾結矛盾。它給觀眾造成了一種印象:理想、家庭兩不誤!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再舉一例:劇中演到攀巖者女友的一些感情戲,包括她在離別前的哭泣,包括她在口述中表現出的擔憂,但這些東西還是作為一種最後成功的輔助情節出現的,我們在大情節下感受的更多的是女友分享攀巖者成功後的喜悅感。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相比與女友這個人物的內心,導演並沒有對其擴大化與深入挖掘,因為他不能破壞“以攀巖者為主為正”這一原則,更不能脫離攀巖者整個團隊“勵志、將攀巖正面化”這一核心思想。

再來看《爆裂鼓手》裡那位鼓手的下場:他為追逐鼓技這個“極限運動”把女友氣跑了、跟朋友隊友鬧翻了,自己窩在家裡成了個怪人...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爆裂鼓手》劇照,2014


當然,《爆裂鼓手》的所有人和事都是虛構的,但它卻把事物好壞這一兩面性如此真實地展現了出來;

《徒手攀巖》的人和事全是真實的,但它卻傳遞出了一種“電影夢”似的皆大歡喜的正能量。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如此看來,看《徒手攀巖》就更有意思了——觀眾和電影所形成的整體本身就體內現出了事物的兩面性:

一方面我們在感受了解著徒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的真(作為紀錄片而言),同時我們又被動地娛樂在故事的敘述技巧裡(作為電影而言)。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至於這部電影(或者說紀錄片)能否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一點啟發與引導呢,那就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分別出記錄的真與現實的假了!

最後提醒大家,《徒手攀巖》,2019.9.06始,正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中!

現實版的“爆裂鼓手”:談《徒手攀巖》的顛覆與硬傷



關注【星期五文藝】,一起閱讀經典讀書,交流經典電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