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窯坑,這是一個探究吉林城歷史無法迴避的地理詞彙。很遺憾,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吉林市大多屬窯坑完成了填平改造,窯坑一詞便隨同那些消失的坑塘地貌一起,被時隱時現的歷史迷霧遮蔽,以至於一些生於70年代的市民也會混淆窯坑和“窯子”的概念。另外吉林城最後的露天窯坑(還被市民知道的)主要集中在昌邑區,且見過窯坑並與之擦肩而過的市民年紀也在50歲開外了,對年輕一代吉林市市民來說,窯坑的模樣則愈發模糊神祕。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吉林民居中大量採用的木製構件

聽有些人說吉林的窯坑與城同壽,這顯然是不準確的。吉林的窯坑源於焙燒建材磚瓦和瓦盆、瓦罐等日用品。史記載吉林城初建時,整座城是一座貨真價實的木城!不僅城牆、房屋多為木材所構築,甚至當時北大街等主要的街道路面,也由木料鋪成。以木材為建築材料,防火效果可想而知,於是吉林城自建城開始就火患頻繁,甚至有幾次席捲全城的大火在民間留下“火燒船廠”的可怕記憶。即便如此,據記載吉林城內房屋並未快速普及使用燒製磚,磚瓦在清代早期的吉林城算是珍貴的建材,傳聞修建衙署廟堂的部分青磚甚至是從盛京(瀋陽)運送而來。大多屬市民造房壘牆即便不用木材,也多選用混有草料的泥磚土坯。所以焙燒磚瓦的窯坑不可能與吉林城城同壽。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吉林德勝門磚木混建的城樓

好在歷史在吉林城初建伊始就賦以它特殊的地位和使命。作為柳條邊外最大、最熱鬧的都會,隨著人口增多,經濟發展,關內移民很快就將採土燒磚的技術帶到了這裡。作為阻燃性更好的建材,磚瓦焙燒之火,開始在城周邊製造出燎原之勢。不過吉林城最早的磚窯出現在何時何地卻鮮有記載,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位於當時永康衚衕的餘家窯才出現在歷史記載當中。同治六年(1867年)時任吉林將軍富明阿策劃了“城牆戴帽”工程,將早期木城徹底改造為土城牆,還在土牆上加築3尺高的青磚女兒牆,同時將原來三座城門改建為八座帶有高大城樓的磚木結構城門。光緒九年,吉林將軍希元徹底改造了吉林的城牆,將全部土質城牆改為青磚牆。兩次工程完工後,吉林城城牆平均高4.3米,外周長達4758米。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三不露

在改造城牆期間,鑑於歷史上幾次波及全城的大火,吉林市房屋用材和式樣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城裡的衙署房屋多改由防火效果更好的青磚砌就,市民百姓再建房屋時,只要條件允許,也大多采用青磚三不露(檁、朻、椽木料不裸露)的形式。公共工程城牆與民用消耗建宅齊頭並進,消耗的青磚數量遂大幅增加。

青磚需求刺激了燒窯業的興旺,燒窯業的興旺又導致了採挖粘土行為的瘋狂,大批公私磚窯出現在歷史記載之中。到了清末民初,吉林市周邊已然礦坑遍佈,窯爐櫛比。除老城南側瀕江無窯外,城牆外東、北、西三面均有焙燒磚瓦的窯廠和深淺大小不等的窯坑。其中名稱至今尚存的是船營區長春路與新開街交匯處一帶的西南窯。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上世紀40年代初西南窯地區老地圖,K標示坑塘

西南窯所在位置本來是郊外菜地,後來孫、於、李、王等家族在此燒窯為業,故此得名西南窯。西南窯的面積很大,今天電力大學老校區以東直至解放西路柴草市一帶的長春路兩側均為西南窯地界。其中長春路與長安街交匯處東北側西城首府27號樓附近(解放前的果木園子衚衕)的孫家窯,始建於1910年,規模最大(《吉林市地名志》)。以孫家窯為核心,西南窯地區的數家窯廠構成了一個類似今天“產業基地”的建材生產區域。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西南窯核心區域近景

西南窯窯廠的取土的窯坑位置缺少直接的歷史記載,本著就近取材的原則,取土地點就應該在窯廠附近。據附近老住戶回憶,解放前西南窯地區大多是澇窪地,有很多大小坑塘散佈在地表,但是並不確定大多數坑塘是不是廢棄的窯坑。能夠確認的是吉沈鐵路長春路立交橋附近曾是一處窯坑,解放前修築鐵路時填上了一部分,只剩下火車道西側長春路南(今馨港灣小區附近)還有一小部分坑塘殘跡。今吉沈鐵路東側的西城首府回遷小區內曾有一處坑塘,坑塘南側甚至有一條衚衕得名“後水泡子衚衕”(即解放後的長新衚衕),據說是焦家窯取土留下的窯坑。在長春路南側農林街以西的鴻博御園(原吉林市鍋爐廠附近)還有一個巨大的窯坑存在到解放後,導致今天部分西南窯居民把這裡認定為西南窯的核心區域。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今日落馬湖即為當年的窯坑殘跡

除了今天的長春路兩側,在稍偏北一些的西安路,也有部分區域屬於西南窯的範疇。相較碧水山城小區對面偽滿時殘存的一些小坑塘,西安路上最著名的當屬現在還存在的“落馬湖”(已改名叫躍馬湖)這個坑塘。關於落馬湖的由來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大抵說有位將軍戰敗落馬掉於湖中,進而使這池水面得名。傳說畢竟是傳說,《吉林市地名志》記載了落馬湖真正成因:“因有三家磚瓦窯和一家瓦盆窯,常年取土燒窯將此地挖成一個大坑,形成一個死泡子。”另外,在解放前的吉林市城區地圖上,落馬湖並非如今這一潭水面,以它為一端的是一條寬而蜿蜒的水道,曲折輾轉綿延到福綏門外,這便是解放前吉林西關赫赫有名的轉心湖(解放後已被填平)。參照《吉林市地名志》的記載,轉心湖也是一處窯坑殘跡,直到解放前,轉心湖最北端還被叫做吳家窯。結合落馬湖和轉心湖的位置和規模,大致可以推斷這裡也是當年西南窯取土的重要窯坑坑址之一。

焙燒磚瓦所用的粘土並不在地表,而是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舊時磚窯從政府獲得城周邊荒地,然後掀開地表土壤,向下挖去砂土等土層,直至露出粘土層。因滲水性能較好的表層土壤都被挖掉,所以西南窯一帶的地表才有排水不暢,低窪易澇的現象。同時不止西南窯,由於當時的採挖作業缺乏統一規劃,屬於典型的破環環境的野蠻開採,所以採挖粘土使得吉林城周邊出現許多大小、形狀、深淺各異的露天坑。隨著歲月的侵蝕和燒窯業的潮起潮落,有的廢棄粘土礦坑就如同落馬湖一樣成為積水潭,有的被簡單回填成為窯工和民眾的農田菜地。一如吉林城東北側的日本窯、二合窯、永衡窯等幾個窯坑(群)。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九一八事變前後吉林巴爾虎門外日本窯一帶的老地圖

清末,日俄戰爭結束後,俄國把中國東北南部的殖民特權轉讓給新興帝國主義強國日本。依據隨後簽訂的《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東北十六座城市自行開設通商商埠,吉林城就是這十六座城市之一,故而當時湧入吉林的殖民資本自然會盯上隨經濟膨脹而加速增長的燒磚建材行業。為最大限度增加掠奪成果,殖民資本帶來了生產成本更低的新技術。

吉林城的窯廠原本一直採用傳統的馬蹄窯燒製青磚灰瓦,民國早期由俄羅斯傳入“俄式角窯”燒製紅磚,隨後焙燒技術被不斷改進。紅磚允許有雜質,燒製溫度低於青磚,冷卻方式為自然冷卻,不必像青磚那樣加水,因此成本較青磚低。自日資進入吉林城後,紅磚的普及程度與日俱增,最終不僅將費時費工的青磚燒製邊緣化,還鯨吞了吉林城的磚瓦燒製行業大半份額。今天向陽市場以東、南京街以西的區域內,存在數個取土的窯坑,其中規模最大的叫做日本窯,這裡就是當時為日本窯廠提供燒磚原料的礦坑。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窯一帶因靠近吉林火車站,被陸續回填改建成北安裡等供偽滿軍隊家屬、滿鐵職員居住的住宅小區。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永衡窯窯坑舊址現貌,圖片取自百度

在日本窯東北側也是一片重要的燒窯場所,因這一帶自古就有生長蓮花的水泡,故名蓮花泡。《吉林市建材志》記載:“1907年,裕康在吉林城蓮花泡開辦吉林機器制磚廠。建馬蹄窯9座,生產青磚青瓦。”這個工廠的取土地點在今天吉長鐵路線南側,吉沈鐵路線北側,西山以東的吉林大街兩側。因吉林永衡官銀錢號是重要的投資人,這個窯坑便被叫做永衡窯坑。此外,1917年3月肖鳳岐在福信衚衕14號開辦德源磚窯,從業者130人,建串窯2座,生產磚瓦。德源窯位置也在蓮花泡附近,窯廠規模很大,也極有可能從永衡窯採挖粘土。九一八事變以後,隨著這一帶的窯廠都被日資吞併,永衡窯坑也被附近居民稱為大同窯坑。解放後,隨著城市發展,1961年時永衡窯坑的主坑被填平,“哈達灣街經此東伸與中興街相接。1965年在主坑舊址南緣建起第十一中學和鐵路技工學校,坑北緣規建為居民樓群。”(《昌邑區志》)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中興街吉林鐵路體育場舊貌

除了永衡窯主坑外,直到解放後,蓮花泡地區還散落著許多體量各異的大小窯坑,其中中興街東側,吉沈鐵路線南側,原鐵路經校北側,曾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窯坑,這個窯坑是1920年肖玉昆、何玉斌合夥燒磚取土形成的二合窯坑。窯坑廢棄後,坑中常年積水,形成泡塘(和落馬湖的成因相似),解放後一直是附近鐵路職工和家屬野浴遊玩的場所。70年代末吉鐵中心醫院擴建,佔用了原來的老鐵路體育場。經當時吉林鐵路局研究決定,二合窯坑所在位置被定為新運動場的場址。經過艱苦的排水回填,二合窯坑於1980年被填平建設為新的吉林鐵路體育場,成為造福吉林人民的公共活動場所。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東關三大窯坑之北窯坑,取自《吉林房地產志》

相較城西、城東北的那些大小窯坑,對城市歷史和市民生活影響最深遠的當屬東關三大窯坑。至今吉林市民提起窯坑一詞,大多是指東關那三大窯坑。三大窯坑位於吉林老城朝陽門外,通往吉林火車站的朝陽街(東北-西南走向)北側是北窯坑,南側是中窯坑(也叫季家窯坑,或東窯坑),中窯坑隔提法司衚衕(今懷德街)南側是南窯坑。三大窯坑原本為城外菜田、荒地,光緒九年(1883年)吉林改建青磚城牆時,這裡是最主要的燒磚窯廠。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東關三大窯坑之中窯坑,取自《吉林房地產志》

三大窯坑大致相連、體量巨大,“方圓面積0.21平方公里,坑深平均5米以上,坑中有坑。”隨著粘土被採挖殆盡,三大窯坑再次淪為荒地。吉林東關開埠後,一些在商埠流浪之人相繼在三大窯坑內的坑洞內棲身,後來一些在商埠謀生、買不起正常房子的城市貧民也陸續來到窯坑,在坑沿兒上搭建起一座座馬架子房,這些簡易棚戶勾連錯落,不斷向坑底延展。由於缺少規劃,且沒有相應的城市居住服務,這些棚戶幾乎沒有什麼道路可言,到處垃圾遍地、髒水橫流。特別是雨季到來時,髒水裹挾著各種生活垃圾從坑四周傾瀉而下,穿屋過廈,最終在坑的最低處形成臭水泡子。隨著溫度升高,坑內外瀰漫著刺鼻的臭氣,成群的蚊蠅肆虐其間。到偽滿時,三大窯坑由粘土廢礦坑徹底變成了全吉林公認的“貧民窟”。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東窯坑現狀,圖片取自百度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從1954年開始就逐步開始了三大窯坑的回填整治工作,三大窯坑內的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1966年4月開始,三大窯坑的徹底回填改造工程正式開啟。隨著改造工作不斷深入,舊有的貧民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的樓房、寬闊的街道和漂亮的公園。吉林百貨站大樓、吉林市第二建築公司辦公樓成為南窯坑的標誌建築;物資局大樓(今物華集團)、稅務局辦公樓(今天稅務局第二稽查分局)、五中住宅小區成為北窯坑的標誌建築;吉林劇場、原服裝學校、原工人文化宮成為改造完成後中窯坑的標誌建築。今天,行走在光華路東段,繁華熱鬧的街景,讓人無法想象幾十年前,腳下幾米之處竟然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別樣世界!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舊地圖中東關三大窯坑和於家窯坑坑址

除了三大窯坑,在吉林東關的大地上還有面積達3.1萬平方米的於家窯坑。史載這個窯坑從光緒年間到九一八事變前夕一直為於氏家族取土燒窯的場所。1935年修建南馬路填平了這個坑塘的中部後,於家窯坑才逐步淡出歷史。後來坑西側演進為今吉林市九中校區,坑東側演進為今市國土資源局辦公樓。

前述的這些曾經存在於吉林城東、北、西三面的老窯坑,是吉林城發展歷程中的一種特殊的歷史景觀。請原諒我用景觀這個詞彙,儘管在很多人的心海里窯坑也充盈著溫情和回憶,然而若時光能再,特別是夏季連陰雨時節的東關三大窯坑,我相信沒有人願意置身於從前那些汙泥、積水、垃圾遍佈的的民宅和街道上。人們腦海中回憶窯坑所產生的溫暖,乃是個人偶來的情懷使然,並不具有科學性和普遍性。故而窯坑這種街景絕非和時下視頻宣傳的網紅街景那樣值得宣傳炫耀!

探尋吉林城周邊的那些窯坑——從西南窯、二合窯到東窯坑

探尋吉林的眾多老窯坑的歷史變遷,就是探究吉林城近現代城市歷史的變遷。青磚的出現和普及推動了吉林由一個化外蠻荒的邊城向近代化的地區中心城市的風貌演變,而窯坑恰恰是這段歷史的一種別樣標記。同時窯坑及其歷史也是吉林城由粗放開發走向文明發展過程中留下的歷史瘡疤,不管它存在與否,都在提醒著一切銳意改天換地的人類:野蠻開發、粗放管理帶來某些光鮮亮麗的同時,也必然會為一座城市帶來相當多的無奈的糾纏和痛苦的困擾!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須經作者同意。

部分圖片取自互聯網及頭條號免費圖片庫,在此向原作者誠意致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