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家庭醫生日”來啦 我與家庭醫生有個約定

計劃生育 醫療改革 體檢 糖尿病 青報新媒 2017-05-20

5月19日是第7個“世界家庭醫生日”。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重要基礎,是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重要途徑,也是應對老齡化和疾病譜變化所帶來健康新挑戰的重要舉措。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我省健康青海建設、深化醫改和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內容,是今年深化醫改10項重點任務之一。

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年初,我省深化醫改領導小組印發了《青海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明確了“試點先行,分類推進”的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要求各市(州)要繼續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簽約服務,西寧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要開展門診基本醫療服務簽約工作,西寧市城西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海西州格爾木市上半年要紮實開展個性化需求服務的簽約試點工作,探索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和模式,下半年在全省推開。年底簽約服務覆蓋率要達到30%,重點人群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的目標;2018年年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5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為提高城鄉居民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政策的知曉率,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利用率和獲得感,省衛生計生委將“簽約服務進家庭,當好健康守門人”做為宣傳主題,在4月份集中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宣傳月活動。

各地在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委會、黨政機關辦公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宣傳。宣傳重點包括:國家12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類省級增補項目和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具體內容、服務對象、服務機構、服務範圍、獲得服務的渠道和每一類服務項目要達到的目的等,旨在使我省家庭醫生政策深入基層、服務內容深入家庭、簽約服務深入人心,營造全社會尊重、信任、支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良好氛圍,讓家庭醫生走進千家萬戶。

5月12日,省衛生計生委在格爾木市召開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場推進會,觀摩、交流、總結經驗,並對今年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西寧市按照網格分片服務模式,建立全科家庭醫生服務團隊42支,配發家庭醫生隨診包88個,在各居民小區懸掛家庭責任醫生公示牌859個;建立了由7名省級專家、8名市級專家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技術指導團隊,為推進“1+3”服務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建立了醫院專家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門診工作模式,為逐步加大綜合性醫療機構優質資源、專科號源向基層醫療機構開放傾斜搭建了平臺;組織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題宣傳及集中籤約現場活動,上門宣傳1430戶次,面對面宣傳群眾達11000餘人。在個性化需求包定製、簽約過程中,分層次、分重點、逐步擴大。目前,已設定個性化簽約服務23項,簽訂服務協議168份。

——格爾木市制定了《格爾木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把自願簽約與政策引導相結合、門診簽約與上門簽約相結合、基礎服務與特需服務相結合、嚴格管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初步形成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局面;重點對個性化簽約服務內容進行了補充完善,讓群眾能夠根據自身需要自主選擇服務項目;按照“1+1+1”的模式,以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簽約服務主體,分別銜接上級醫院專家和下級醫生,穩步推進簽約服務工作;強化各上級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指導和培訓,初步形成了衛生計生系統內部縱向協作、互通有無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織管理和責任體系。目前,全市共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簽約服務35388戶,97832人;門診統籌包簽約服務3994人;個性化需求服務包簽約服務54人。

——互助縣制定了《互助縣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在個性化需求服務包中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長處方及用藥配送上門做為必選動作,將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轉診預約服務、重點疾病患者綜合管理等項目做為自選動作;確定了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結核病和重性精神病等5個專病管理服務包,完善了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和費用測算等工作;建立了以縣級醫院專科醫師為指導、鄉鎮衛生院全科醫師為主、鄉村醫生參與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截止目前,全縣組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70支,簽約服務人群覆蓋率為8.59%,重點人群覆蓋率為2.88%。鄉鎮衛生院家庭醫生可以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及時獲得縣級醫院專家的技術支持,通過分級診療系統為簽約居民提供縣級醫院預約掛號和預留床位等服務。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先後與西寧市四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湟源縣、樂都縣、班瑪縣、甘德縣的10個鄉鎮中心衛生院建立業務幫扶關係;選派多學科醫師,深入社區開展日常診療工作,提升群眾對家庭醫生團隊服務質量的信任度;藉助電話、短信、微信等,提供便捷的諮詢服務,定期組成專家組走進社區,開展醫學科普講座,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為社區轉診患者開設綠色通道,初步實現了雙向轉診診療模式,也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了技術保障。

——西寧市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行“1+3+N”家庭醫生簽約服務,1名上級專家、3名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成員,及N個家庭醫生支持單元共同組成了 “1+3+N”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轄區居民提供全程連續的健康管理;制訂了10大類地方新增服務包,涵蓋了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殘疾人等人群及社區常見病多發病等多項病種,確保個性化服務包能基本滿足轄區居民的需求。

“六個重點環節”“三方面關係” 助推簽約服務

家庭醫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就是要轉變服務模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讓家庭醫生與居民建立起“朋友式的服務關係”。

今年下半年,全省衛生計生部門將緊緊圍繞“六個重點環節”,把握“三方面關係”,紮實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六個重點環節”——

●加強人員培訓。基層衛生服務人員要認真學習相關政策,掌握工作內容、要求和服務流程;加強機構間學習交流,總結工作方法和適宜技術,以點帶面,及時推廣,共同提高;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進一步規範服務行為,提高群眾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任度。

●廣泛開展宣傳。製作多種形式的宣傳資料,在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委會、黨政機關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集中宣傳。組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進社區、進鄉村,宣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現場簽約。

●規範服務內涵。各地在要為簽約對象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的同時,積極探索提供重點疾病患者綜合管理、康復指導、家庭護理、中(藏)醫藥“治未病”服務、遠程健康監測等健康管理服務項目,設計針對不同人群多層次、多類型的個性化簽約服務包,更好地滿足群眾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

●認真履行協議。各地要加大簽約團隊建設、群眾就醫、合理用藥、上級醫院指導等方面工作力度,切實做到有諾必踐,有約必履,通過便捷、優質、貼心的服務,提高簽約群眾的認同感。

●嚴格績效管理。建立和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考核評價機制,以簽約服務知曉率、利用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等為重點開展定期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團隊成員收入掛鉤,鼓勵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強化簽約服務信息化支撐。要加快實現區域信息平臺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著力打造好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上級醫院和服務管理三個平臺,實現精細化管理。

“三方面關係”——

在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具體工作中要正確把握“三方面的關係。”

一要正確把握簽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關係。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服務質量、更好滿足簽約群眾健康服務需求上,通過優質的服務贏得群眾的信任。

二要正確把握重點人群和普通人群的關係。現階段要集中有限的資源優先向重點人群提供簽約服務,以重點人群服務需求為主,特別是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要做到簽約服務全覆蓋。

三要正確把握基本醫療和基本公衛服務的關係。在做實、做細基本公共衛生的同時,按照自願的原則,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包、個性化需求服務包以及地方新增項目的簽約工作,讓群眾就近獲得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你問我答”

問:什麼是家庭醫生?

答:家庭醫生是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及時、有效的針對性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生,更加註重服務對象的連續性健康管理。現階段,我省城市家庭醫生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執業或助理醫師為主,農村牧區家庭醫生以具備能力的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為主,以團隊方式提供服務。

問:什麼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以基層醫生為核心,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支撐,通過簽約的方式,與簽約家庭建立起一種長期、穩定的服務關係,為簽約家庭和個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連續、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問:什麼是家庭醫生團隊?

答:家庭醫生團隊主要由家庭醫生、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師等組成,二級以上醫院應選派醫師提供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 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任務是什麼?

答:與簽約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向簽約居民提供綜合、連續的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約定的健康管理服務;幫助簽約居民獲得簽約服務帶來的便利和優惠。

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答:我省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主要內容包括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和個性化需求服務三個方面,以打包形式提供。其中,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中(藏)西醫門診診治;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國家和地方增補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及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個性化需求服務包括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轉診預約服務等。

問:為什麼要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答:當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面臨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和慢性病高發等諸多挑戰,以醫院和疾病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難以滿足群眾對長期、連續健康照顧的需求。同時,居民看病就醫集中到大醫院,也不利於改善就醫環境、均衡醫療資源、合理控制醫療費用等。家庭醫生以人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區,以維護和促進整體健康為方向,為群眾提供長期簽約式服務,有利於轉變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讓群眾擁有健康守門人,增強群眾對改革的獲得感,為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奠定基礎。

問:如何獲得家庭醫生的服務?

答:城鄉居民通過與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訂服務協議即可獲得約定的服務。其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採取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分片包乾的形式簽約;門診基本醫療服務和個性化需求服務包採取居民自願原則,與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城鄉居民以家庭為單位簽約,同期只能選擇1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協議原則上一年一簽。

問:哪些人可以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答:我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象是轄區內的所有常住居民。

問:哪些人群優先簽約?

答:現階段,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及慢性病患者、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實行優先覆蓋、優先簽約、優先服務。以後逐步擴大到全人群。

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如何收費?

答:我省家庭醫生簽約為城鄉居民提供三個服務包: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費用由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經費和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項目補助資金承擔,城鄉居民接受服務時無需繳費。二是門診基本醫療服務包。費用由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基金按人均40元總額預付,個人承擔50%的醫療費用。三是個性化需求服務包。費用原則上由簽約居民個人承擔,有條件的地區由同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

問:簽約後能享受到哪些好處?

答:簽定服務協議後,簽約居民可優先享有預約門診或出診服務;對超出基本診療服務範圍的需求,家庭醫生可幫助其預約上級醫院的專家門診、大型設備檢查等;需轉往上級醫院住院的患者,上級醫院可優先安排住院;對於慢性病簽約患者,可提供不超過8周的常用藥一次性處方用量,對農牧區購藥不便或行動不便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提供藥品配送上門服務。

問:基層衛生服務機構能否做好家庭醫生工作?

答:目前我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較好地具備了保障轄區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能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開展後,上級醫院將建立技術指導團隊,與家庭醫生簽訂相對穩定的指導服務協議,提供技術支撐,並通過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慢性病聯合門診、聯合病房等形式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的下沉。

問:簽約居民有哪些權利?

答:居民原則上可自願選擇簽約醫生和服務包類型。享有簽約醫生提供的服務包內全部項目的服務。監督簽約服務內容的規範實施;對簽約醫生服務不滿意,可向所在地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反映,也可要求其協調解決,直至更換籤約醫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