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不同於如今軍迷圈對MG42的高度追捧,筆者認為,MG34才是貨真價實的“高配”機槍。

對於“二戰最著名槍械”的桂冠,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是評價二戰最佳機槍,答案就會變得十分唯一——就是大名鼎鼎的MG42。作為二戰時為數不多的通用機槍,MG42的設計概念領先時代,其優秀的性能也給前線的盟軍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希特勒的電鋸”、“希特勒的拉鍊”、“撕布機”等眾多直觀甚至帶有血腥的諢號,擦亮了MG42的赫赫威名。

相形之下,同樣作為通用機槍,且作為MG42“前輩”的MG34就顯得默默無聞了。筆者對MG42也有巨大的憧憬,後來如願以償見到了MG42,也同時見到了MG34。對比之下,筆者發現,其實MG34要比MG42更高級。另外,筆者發現,如今一些對MG34、MG42的看法,實際上是不正確的。

MG34基本知識

在講述筆者和MG34機槍的故事之前,我們照例先回顧下MG34機槍的基本知識。

一戰中,機槍給參戰各國都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一戰後,作為戰敗國,德國被禁止裝備機槍、衝鋒槍之類的武器。但作為當年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機槍對德國仍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短短十幾年後,隨著政治走向的變化,德國的機槍就捲土重來了。但在《凡爾賽條約》的束縛下,德國人也不敢貿然行動,而是狂打“擦邊球”,開始了自己的瘋狂試探。

在MG34之前,德國就裝備了一款名為MG13的機槍。從外形上看,MG13更類似於一款輕機槍,而不是《凡爾賽條約》重點限制的“頭號大殺器”——水冷重機槍。在特殊的國際氣氛下,在一戰戰勝國的“馬虎眼”下,MG13最終裝備了德國。

但作為一款“限制級”槍械,MG13有很多先天不足。首先它主要配備25發彈匣,少量配備了75發彈鼓,實際性質就是一款標準的輕機槍。對於現代戰爭而言,機槍要頻繁轉移陣地,對火力持續性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機動性反而更為重要。但在戰場火力沒有那麼“豐富”的二戰時期,火力持續性不足的機槍,註定是難堪大任的。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上)與MG42,兩者最明顯的外觀區別,就是MG34的散熱筒是圓形的、而MG42則是方形的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13機槍和75發彈鼓。MG13並不是指1913年的槍,實際上直到1932年才被正式裝備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1941年,在烏克蘭馬裡烏波爾市使用MG34的德國黨衛軍士兵,圖中的MG34就處於輕機槍狀態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機槍的50發彈鏈盒,這個彈鏈盒只是個空盒子,放彈鏈用的,並不是彈鼓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重機槍狀態下的MG34。相比於傳統的三腳架,MG34槍身和三腳架的分解結合更為快捷、方便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馬鞍形彈鼓,換裝彈鼓時,要對應更換受彈器蓋/機匣蓋等幾個零部件,非常麻煩,且這個彈鼓可靠性也不高,MG42上就取消了彈鼓

解決燃眉之需的MG13充當了德國機槍的“兵小白”,德國人在MG13上驗證了可以快速更換的風冷槍管等一系列新設計。最終在1936年,德軍裝備了一款名為MG34的新式機槍。不同於此前的水冷重機槍,這款新式機槍有點“兩不像”。它像輕機槍一樣擁有槍托、握把和兩腳架,卻又像重機槍那樣,使用彈鏈供彈,可以在三腳架狀態射擊。

其實,這種新式機槍就是所謂的通用機槍,它是輕、重機槍的結合體,要“身兼兩職”,擔任兩種角色。如此一來,軍隊只需要裝備一種機槍,而不是裝備截然不同的輕機槍和重機槍,後勤供應和訓練都得到了極大簡化。

“身兼兩職”的想法總是美好的,效果怎麼樣就另說了。所幸,德軍對這種在當時鶴立雞群的“兩不像”機槍非常滿意。但德軍認為MG34的價格過於昂貴,不久就開始了新一輪廉價機槍的研發工作,其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MG42。MG34和MG42兩兄弟在二戰中一併服役,大幅度影響了未來機槍設計的走向。

MG34機槍採用8毫米毛瑟彈,也就是7.92×57毫米毛瑟彈,其自動方式為管退式,具體方式為槍管短後坐,閉鎖方式為槍機迴轉閉鎖。MG34採用開膛待擊,槍管為氣冷槍管,可以快速更換,槍管長度為627毫米,初速為765米/秒,射速約為800~900發/分。MG34長1220毫米,重12.1千克,其配套的三腳架重20千克,和當時的眾多機槍相比,MG34仍然屬於“輕量級”選手。值得一提的是,MG34有兩種供彈方式,既可以使用彈鏈供彈,也可以通過更換一些零部件,使用馬鞍形彈鼓供彈。

MG34的小驚喜

筆者在評價Stg44突擊步槍時說過,不同於那些難拆難裝、設計怪異的二戰老古董,Stg44完全就是一款現代槍械,任何一個熟悉現代武器的人,去操作和使用Stg44時,都不會感到陌生和怪異。這些評價同樣適合於MG34——它也是一款標準的現代機槍。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槍托,木質部分和金屬部分差異明顯,按下紅框內的卡扣,就可以把木質槍托(後半部分)取出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ZB26機槍。射手只需要按下槍管固定栓(紅框)的卡扣,再轉動固定栓,就可以向前取下槍管,注意ZB26也是有提把的。向前取下槍管算是現代機槍的共同“特徵”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槍管更換方式示意。筆者親自更換過MG34的槍管,操作難度確實要比ZB26大,並且把槍管抽出/倒出的設計也不太合理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坦克機槍,其標誌就是較為奇特的散熱筒,開孔較少,但在很多歷史照片中,德國坦克配備的都是普通MG34,而不是專用的MG34坦克機槍

作為一款現代機槍,MG34的拆裝過程自然一帆風順,唯一讓筆者意外的是,MG34的槍托,居然是一分為二的!MG34的魚尾形槍托分為前後兩部分,後半部分是木質的槍托主體,前半部分則是金屬的,是一個筒形件,內部藏有MG34的槍尾緩衝簧。

筆者推測,MG34槍托一分為二,很有可能是為了方便調節槍尾緩衝簧。拆下槍托的後半部分時,在前半部分槍托的尾端,就能明顯看到一個十字槽,它位於緩衝簧筒的“後蓋”上,其形狀類似於十字螺釘,利用工具轉動十字槽,就可以前後移動後蓋,進而調節緩衝簧的預壓行程和預壓力,以保證最佳的緩衝效果。多轉動幾圈,就可以取下“後蓋”,但要小心緩衝簧彈出傷人。

值得稱道的是,MG34的受彈器蓋/機匣蓋銷,設計尤為精巧。一般機槍,比如MG42機槍,機匣蓋銷就是一根普通的實心銷子,機匣蓋銷把機匣蓋和機匣“串”接起來,且配合較為緊密,需要用力敲擊才能取下。拆解槍械時,要先拔出銷子,才能拆下機匣蓋、受彈器座等部件。至於銷子的防鬆防丟,則通過較緊的配合實現。絕大多數機槍的機匣蓋銷都採用了和MG42類似的設計,而敲出機匣蓋銷,也成了大多數機槍不完全分解中,最為麻煩的一步,尤其是新槍,機匣蓋銷更是尤為“緊實”。

MG34的機匣蓋銷則是一個“半銷”,銷子固定在槍身上,不用取下,也沒有丟失的風險,銷內裝有彈簧,整個銷子酷似一個“按鈕”。按下按鈕(銷子),再把機匣蓋轉動到合適的角度,就能迅速取下機匣蓋。筆者接觸的機槍也有幾十種了,這種機匣蓋銷的設計,就使用感而言,是最優秀的一種。當然,這種按鈕式的銷子,零件數一定更多、成本也會更高。

奇特的更換槍管方式

眾所周知,MG34和MG42的換槍管方式與眾不同。以二戰前的捷克ZB26機槍為例:在更換槍管時,射手先要轉動槍管固定栓,再從後向前抽出槍管,完成槍管的拆卸;安裝新槍管時,從前向後安裝槍管到位,再把槍管固定栓轉動的最初位置,槍管的更換就徹底完成了。這種更換方式也是大多機槍的共同設計。

而MG34的更換方式就非常奇特了。在按壓槍身卡扣後,反向轉動槍身的前後部分,把槍身錯開,就可以從前向後抽出,或者說倒出槍管。這種更換方式可謂是十分神奇了。筆者認為,它的便捷性不如ZB26,推測德國人採用如此奇怪的設計,很可能和MG34先天具有坦克機槍的“使命”有關,換而言之,德國人一開始就打算把MG34安裝在坦克上使用。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配備MG34機槍的德國“虎”式坦克。MG42的槍管更換方式及散熱筒形狀,導致其並不適合在坦克上使用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AK47/56-2的槍機框,紅圈白框內為平面帶動機構(一般稱為帶動平面)。這個小平面有效配合面積很難超過3平方毫米,但其作用絕不可忽略

首先,MG34的散熱筒為圓形,特別適合安裝在坦克狹小的射孔內。當MG34安裝在坦克內時,採用轉動錯開槍身的換槍管方式就變得非常合適了。想想吧,ZB26式的換槍管方式,當槍管固定在射孔內時,射手還怎麼向前抽出槍管進行更換呢?因此,MG34奇特的換槍管方式,很大概率是特意為之。

MG34是德語Maschinengewehr34(1934年型機槍)的簡稱,而德國的一號坦克恰恰也是在1934年裝備部隊的。坦克同樣是《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內容之一。如果我們的推測屬實,那麼除了步兵機槍的“本職工作”外,MG34,包括此前的MG13,很有可能還是德國坦克的“配套工程”之一,至少也有過相應的協同。

平面帶動與MG34

MG34最讓筆者佩服的一點,就是它的平面帶動。

很多文章中都會提到AK47可靠性優良,但大多數文章將原因歸結為結構簡單,這實際上是大錯特錯。是的,AK步槍可靠性優秀、日常維護簡單方便,但並不意味著設計和結構的簡單。對於AK步槍,尤其是AK步槍自動機上奇奇怪怪的小平面、小機構,很多文章從來看不見、也不知道這些小機構的目的何在。他們只能看到,AK有幾個零件,但從來不會對零件的奇特外形做出深刻討論,因此才產生了“AK步槍結構簡單”的表面看法。

AK步槍上那些奇奇怪怪的小平面、小機構,沒有任何一個是多餘的,也絕不是設計師“一不小心留下的”,而是都有重要作用。實際上,AK步槍的結構非常複雜,自動動作非常的精巧,而AK優異的可靠性,正是依靠這些精巧的設計帶來的,並不是“簡單就可靠”。

在接觸了這麼多的自動武器後,筆者一共發現了3種沒有楔緊問題的、理論完美的閉鎖機構。分別是德國P08手槍為代表的肘節閉鎖機構、美國BAR機槍和比利時FN MAG機槍為代表的肘節+卡鐵混合閉鎖機構,以及以AK47為代表的有平面帶動的槍機迴轉閉鎖機構。而AK步槍閉鎖機構的核心就是平面帶動。

平面帶動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要講明白就要理解預轉和楔緊,還要相應理解預轉讓位和閉鎖角度損失,這些概念都非常複雜。更不要提平面帶動只是AK步槍自動機上一個極小的機構,非常不起眼。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平面帶動機構。MG34雖採用迴轉閉鎖,但閉鎖齒為隔斷螺紋,自動方式為管退式,而不是AK的導氣式,因此自動機和AK47千差萬別,但平面帶動的設計意圖完全相同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德國HK MG4機槍的平面帶動。如今,只要槍械採用迴轉閉鎖機構,且存在平面帶動,都可以追溯到AK47,無非是“血緣”遠近罷了,如FNC、SG550步槍、米尼米機槍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以色列伽利爾ARM步槍就有一個提把,伽利爾ARM不需要快速更換槍管,這個提把只是純粹的“提”的作用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正在更換FN MAG/M240機槍槍管的美軍士兵,士兵右手戴有手套,但並非隔熱手套。有了提把後,隔熱手套就只是“選修”而不是“必修”了,戴了隔熱手套訓練會更安全,但戰場上就沒必要攜帶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除了MG34/MG42外,美國M60機槍也是更換槍管的“難兄難弟”,M60確實有一個提把,但提把固定在機匣上而不是槍管上,是個“純”提把,直到1980年代的M60E3上,美國人才修正了這個錯誤

筆者自己有一個習慣,每當遇到自動武器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我都會問他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楔緊,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平面帶動。如果能答出這個問題,基本上就能認為基本功非常紮實。

筆者並不打算講解平面帶動——這麼難的話題根本講不清楚。畢竟筆者當年在有槍械(實物)可以參考、有老師講解的情況下,花了很長時間才搞明白平面帶動的前因後果。筆者只希望大家記住,平面帶動是AK步槍最精華的地方所在。

在接觸MG34之前,筆者一直以為AK47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帶有平面帶動的槍機迴轉閉鎖機構的槍械,但當筆者拆開MG34時,我完全震驚了!因為一眼就看到了平面帶動機構!儘管MG34和AK47的平面帶動“長得”完全不一樣。

目前而言,MG34是筆者發現的最早的設計有平面帶動的槍械——因為平面帶動機構實在是太不起眼了。除了自動武器專業的課本外,筆者沒有找到任何關於此機構的介紹,更別提追溯它的歷史了。

MG34的缺點

筆者在讚歎MG34設計優秀之餘,也意外發現了一些小缺點。

MG34最大的缺點在於更換槍管麻煩,MG42也有這個問題。作為風冷式機槍,MG34/42通過快速更換槍管保障火力持續性。對於二戰而言,機槍的持續使用強度很高,槍管打熱了、需要更換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在冷槍下,或者槍管溫度較低時,MG34和MG42更換槍管還是很快捷的,但在槍管打熱的情況下,更換過程就相當不人性化了,究其原因,就是MG34/MG42的槍管少了一個提把。

機槍和步槍的提把作用是不同的。步槍的提把,比如以色列伽利爾步槍的提把、德國HK G41步槍的提把,就是一個“純”提把,大多位於機匣上,士兵可以提著槍械機動、攜行。而機槍的提把往往設計在槍管上,除了身兼提把的“本職工作”外,還要負責充當更換槍管時的“支點”。射手提著提把就可以把槍管移開,避免接觸高溫的槍管。說白了,打熱的槍管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提把就是給高溫的槍管加上一個“手柄”。

,槍管散熱筒又圓又長,完全包裹住了槍管,根本沒空間佈置提把。如果非要增加一個提把,又難免對散熱筒的設計進行更改,甚至還會影響更換槍管的方式,從這一點看,MG34/42的設計就存在一個明顯缺陷了。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42的自動機,MG42和G3的滾柱閉鎖相近卻不同,G3採用了半自由槍機自動方式,滾柱只是延遲,而非剛性閉鎖,而MG42則是貨真價實的滾柱剛性閉鎖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槍管和槍管攜行具,在機動攜行時,備用槍管一般由副射手攜帶,MG42也有一樣的槍管攜行具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34的槍身卡扣,按下卡扣再前後錯開/轉開槍身,就可以抽出/倒出槍管。注意必須在開鎖/自動機取下的狀態下,才能轉動錯開槍身

國外名槍印象之MG34機槍

MG42的槍管固定栓和翹出的槍管,掰開MG42的槍管固定栓,槍管固定器會像“起子”一樣翹出槍管,操作遠比HG34簡單,但不太適合在坦克上使用

MG42是廉價版的MG34嗎?

在傳統認知裡,我們認為MG42就是MG34的簡配版本,除了廉價化外,MG34和MG42區別不大。這種說法有一定合理性,MG42也確實要廉價、易生產得多,MG34和MG42外觀也較為相似,整體佈局有明顯的繼承關係,在實際接觸MG34與MG42之前,筆者也持有這樣的看法。但經過實際接觸,筆者發現,嚴格說來,MG34和MG42區別很大,這個區別不在外觀,而在於核心。

對於槍械而言,核心機構為自動方式+閉鎖機構,核心零部件則是自動機,對於機槍而言,核心機構還要加上供彈機構。MG34和MG42都採用了管退式自動方式,均為槍管短後坐式。而閉鎖機構則完全不同,正如前文所言,MG34採用典型的迴轉閉鎖,而MG42則是滾柱閉鎖。對應的,MG34的拉機柄普普通通,而MG42的拉機柄採用類似於G3步槍,帶有一定的槓桿職能。

而在供彈機構上,MG34和MG42同樣區別巨大。供彈分為輸彈和進彈兩個部分,MG34和MG42的進彈完全相同,均為一次進彈,兩者彈鏈通用,為不可散式彈鏈。而輸彈方式,MG34為單程輸彈,MG42則是典型的雙程輸彈。其實,這種變化很好理解。

在《槍械基礎知識》系列《供彈》一文中,筆者就提到過,雙程輸彈結構複雜,適用於射速高的武器,而單程輸彈結構簡單,適用於普通射速的槍械。通過更換更輕的自動機,以及調節膛口助退器,MG42的射速最高可達1500發/分,而MG34的射速不過900發/分,在如此高的射速下,MG34的單程輸彈設計是絕對“吃不消”的,MG42必然要更換輸彈機構。在這一點上,廉價版的MG42反而比MG34更為“高級”。

在閉鎖機構、輸彈機構等核心機構完全不同的情況下,認為“MG42就是廉價版MG34”的看法顯然不合適,但持這樣看法的媒體和個人不在少數,甚至包括了一些最權威的官方媒體,畢竟,兩款槍械外觀相似,整體佈局幾乎完全一樣,太容易產生誤會了。

總結

MG34是筆者非常喜歡的一款機槍,二戰時期就有如此先進的現代設計,德國人的功底可見一斑。下一節,筆者將再講述一款著名的德國二戰名槍——MP40衝鋒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