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濟公原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是我國南宋歷史上著名的大德高僧。禪宗將他列為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文名遠播,著有很多詩詞,又擅長岐黃之術,為民間百姓治癒了各種疑難雜症。從個人來講濟公是才華橫溢,如果不出家,肯定有著很好的前途。而他的家世也非常不錯,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 ,是宋朝的老牌勳貴。靖康之難後,宋高宗趙構南渡,改元建炎,開啟了南宋一百多年的國運。李家祖輩和跟著一起南下,到了天台縣永寧村安家。靠著祖上餘蔭,李家逐漸成為富甲一方的土豪。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濟公的家族是北宋非常典型的勳貴世家,家族裡麵人才濟濟,不乏朝廷大員,在地方上也是說一不二的土豪。他的父親李茂春是當地有名的樂善好施的員外,有著很大的話語權。按說有著這樣顯赫出身的人一般會成為紈絝子弟,就像現在新聞上經常上頭條的富二代和星二代那樣。但是濟公並沒有,他受到父母的影響自小就對佛教很感興趣,父母雙亡後便皈依了佛門。從歷史記載來看,濟公出家的時候年齡剛過弱冠,這是現代人很難理解的。弱冠的年齡也就是二十來歲,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李家又是富甲一方,濟公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在現代也有一些年輕人二十來歲就皈依了佛門,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家庭或者事業出現變故所致。對於二十來歲的李修緣來說,正是他無憂無慮的時候。雖然說父母雙亡受到了一些打擊,但這遠遠不到出家為僧的時候。況且作為富甲一方的土豪,家裡田產、店鋪、山嶺等等資產重多,這都是普通人天天跪求上天都得不到的財富,他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呢?很多小門小戶的人家,常常為了一間房,一塊地,甚至一件首飾,都會兄弟鬩牆夫妻反目,何況是如此大筆的財富。李修緣出家為僧的原因說法很多,現代的影視劇中就常常以逃婚為由。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濟公逃婚出家的故事流傳很廣,起源於哪裡已經不可考。古代的很多戲劇、評話中都有這種說法,現代的影視劇也將其沿用。至於濟公為什麼逃婚,這個說法更多,其實都是主觀臆測的。在佛教典籍中並沒有記載濟公逃婚的事情,小說《濟公全傳》中也沒有這樣的記述。從落於書面的稗官野史來看,我們並沒發現濟公逃婚的任何記述,只是在口口相傳的評話和戲劇中有所看到。中國古代評話和戲劇的創作者大多是民間的藝人,他們的知識非常有限,創作都是對道聽途說故事進行再編纂,因此他們口中的濟公逃婚出家的事情並無依據。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在小說之中作者對濟公出家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認識,他們認為濟公出家是上天註定的安排,也是佛教給濟公的任務。小說中描述濟公出生後大哭不止,直到國清寺的性空方丈將他抱在懷裡後才露出笑容。當時性空方丈對著濟公唸了一首詩,"莫要笑,莫要笑,你的來歷我知道。你來我去兩拋開,省的大家胡倚靠。"從這首詩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出,濟公的出生是為了替換性空方丈在人間的責任。作為禪宗寺廟的方丈,大乘佛教性空方丈的要求是要傳教弘法的,也需要濟世渡人的。很顯然性空方丈將其轉嫁在了濟公身上,賦予了新的責任。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在父母雙亡以後,李修緣不顧舅舅王員外給他的安排,留下一封書信便離開了永寧村。小說中雖然說李茂春在世是已經給李修緣定下親事,對方是劉家莊劉千戶之女,這隻在李茂春的遺言中體現,李修緣本人與劉千戶的女兒並沒有任何接觸。從小說的劇情來看,濟公出家跟婚姻沒有任何關係。從他在靈隱寺拜師的劇情看,元空長老一眼就認出了他降龍羅漢轉世的本質,然後直接就點醒了他。這個劇情的安排是典型的神魔小說的套路,屬於是命中註定的東西。因此濟公出家在小說中也不認定是逃婚的結果,而是宿命論的定數。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小說以宿命論的方式來展現濟公的降生,以結果導向認定了他出家的原因。這從邏輯上來講是不合理,但在神魔小說中卻是普遍存在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包括四大名著在內都有很多宿命論的東西。這既是小說作者在寫小說時對讀者的劇透,也是小說劇情架構的重要節點。這種手法是中國古典小說特有的元素,西方的小說體系有很大的不同。而現代的戲劇、評書和影視劇中以逃婚作為濟公出家的理由,這是因果論的描寫手段,在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比較常見。作為以濟公為主角的神魔小說,對於濟公的神話是必須的,因此作者選用了宿命論的做法。

誑語濟公(三)濟公出家與逃婚故事無關,他是性空方丈的接班人

當然從現實主義來看,濟公肯定不是上天註定的的高僧,而是自己修行成為的大德高僧。只是因為濟公修行和弘法的方法與其它僧人不同,他更喜歡巡遊四方扶危濟困,而不喜歡在寺廟裡打坐參禪,因此與民間百姓走得更近,也更加受到民間百姓的愛戴。濟公的出家本質上只是一個多年學習佛教的年輕人對佛教的額痴迷所致,在加上父母雙亡後失去了生活目標,於是把研究佛學作為了自己畢生的理想。他學習和研究佛學並不是流於表面,而是要在實際生活中度化世人,這才是他與其它僧人的不同。他巡遊四方扶危濟困只是度化世人的表現,最終也成就了他濟公活佛的盛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