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在濟公的故事中,他被設定為降龍羅漢轉世,受了佛祖的法旨到人間傳教弘法。為了讓濟公的形象高大,充分代表著佛教在人間的話語權,小說的作者給了濟公很多神話和神蹟的背景傳說。這種創作手法是中國古典神話小說的常用套路,也是來源於民間故事的寫法。然而在真實的歷史故事中,濟公和降龍羅漢卻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在清朝乾隆年間以前,也從沒有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一說,這都是後來小說家們編撰的故事。那為什麼會把濟公和降龍羅漢以轉世的方式聯繫起來呢?本章節我們就談談其中的故事。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羅漢,又稱阿羅漢,是來源於佛教的說法。它是指斷除一切煩惱,達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的聖者。在小乘佛教中,羅漢是最高的果位,地位尊崇。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之上還有菩薩和佛,羅漢是修行有成的必要階段。羅漢的中最初的組合是十六羅漢,他們是釋迦如來的弟子。如來涅槃時,命十六羅漢永駐世間,到各地弘揚佛法。在三藏法師唐玄奘帶回來的《法住記》中記載了這個故事,作者慶友尊者正式認定了十六羅漢的說法。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後世十八羅漢中的十六位便來源於這裡,而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並不在此列。唐朝時期只流行十六羅漢,十八羅漢的說法在唐宋之交的五代才出現。據傳最早的十八羅漢造像是由五代時的張玄和貫休所作,後來蘇東坡對此像做出贊詩,並標註了羅漢名稱,從此有了十八羅漢的說法。十八羅漢中除了《法住記》記載的十六位羅漢外,又增加了兩位尊者,但具體的說法卻一直沒有穩定下來。北宋天台宗高僧釋志磬所著的《佛祖統紀》中將大迦葉和軍屠缽嘆兩位尊者增補入十八羅漢,後來又出現了慶友尊者和彌勒尊者的說法。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十八羅漢中前十六位的說法一直比較固定,最後兩位羅漢在經歷了宋、元、明三朝的變遷後,在清朝的乾隆年間才定了下來。在乾隆之前,佛教個流派對最後兩位羅漢的說法眾多,而且每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比如認為是大迦葉尊者的,是因為他是釋迦如來涅槃前最後一位傳教的弟子。認為慶友尊者的,是因為這位天竺高僧是《法住記》的作者,最早描述十六羅漢的人。降龍尊者的說法則是出於佛經中降龍尊者幫助古印度那竭國國王降伏了發動洪水的龍王,並將龍王奪走的佛經帶回的故事。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佛教誕生於古印度,傳入中土後大興,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其中不但有漢傳的各個派系,在藏傳密宗也有不同的流派。清朝時候滿清貴族信奉藏傳佛教,很多密宗到宮廷中講經說法,受到當時皇帝的認可。當時乾隆皇帝和藏傳佛教的章嘉呼圖克圖活佛認為:十八羅漢的最後兩位應該是降龍羅漢和伏虎羅漢,對應的則是迦葉尊者和彌勒尊者,並將其欽定下來,於是十八羅漢的說法才有了最終的結果。降龍和伏虎是民間老百姓心目中莫大的神通,因此這兩個名號的羅漢很快就受到百姓的認可,成為佛教神仙中的網紅。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濟公的傳說故事起源於南宋,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流傳很廣,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推崇。由於降龍羅漢是又乾隆皇帝欽定,所以在此之前沒有人把濟公和降龍羅漢聯繫起來。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說和故事中濟公為降龍羅漢轉世的說法,是信徒為了給濟公增光添彩而增加的背景故事。那麼信徒們為什麼要將濟公與降龍羅漢聯繫起來,而不是別的什麼羅漢,甚至於菩薩呢?裡面的故事眾說紛紜,其中有一種說法讓人感到啼笑皆非,然而我們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種說法來歷乾隆年間的另一部古典小說,《說岳全傳》。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說岳全傳》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古典小說,一度在當時的小說市場上大賣。後來很多評書、戲劇、影視劇的創作都借鑑了不少這個小說的故事,民間百姓對岳飛的印象大多來源於此。岳飛的故事和濟公的故事本來沒有什麼關聯,但裡面都有一個相關的人物角色,那就是南宋奸相秦檜。岳飛的故事中秦檜是禍國殃民,冤殺岳飛的亂臣賊子。而濟公的故事中秦檜仍舊是那個人見人恨的奸相,但最後受到濟公的點化而皈依佛門。濟公的故事中作者給了秦檜另外一個結局,雖然也曾吃盡苦頭,但比《說岳全傳》裡面打入十八層地獄受刑要好了很多。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把濟公說成降龍羅漢轉世,其中有種說法就與秦檜有關。在《說岳全傳》中秦檜的前世是在黃河上為禍一方虯龍,他的母親是烏龍精,父親是惡蛟。由於大鵬金翅雕下凡轉世成岳飛,在經過黃河時啄瞎了虯龍的左眼,虯龍便發大水淹沒了岳飛的家鄉湯陰縣。後來虯龍因此而觸犯天條被斬,於是轉世投胎成了秦檜,註定了與岳飛一世的仇怨。民間百姓認為秦檜是虯龍轉世,濟公點化秦檜則是降龍,因此將其稱為降龍羅漢。後來這種說法經過多年的流傳成為了一種固定的套路,於是有了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的說法。

誑語濟公(十二)為什麼說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這種說法啼笑皆非

雖然上述說法有些荒誕,第一次看到後我也啼笑皆非,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古代的傳說和故事的流傳大多靠著評話、戲劇等民間藝人,通過他們的表演將故事的內容傳達給老百姓。他們不可能只說一部小說或者戲劇,而是根據觀眾的不同需求而變化。岳飛的故事和濟公的故事在時間線上正好有著先後的邏輯關係。以吃瓜群眾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肯定逼著說書先生往下講。而兩部小說又同時具備神話的背景,尤其是濟公故事便是徹底的神話傳說,因此表演者將這兩段故事結合起來也是正常的操作。只是如此來看待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的問題,就不是那麼偉光正,而是顯得有些滑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