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據瞭解,梅岡書院是揭陽四大古書院之一,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由揭陽知縣賀朝冕倡建於梅岡山之南麓,昔日梅岡都(轄今曲溪、埔田、雲路、玉窖)學子都在此就讀,相傳明兵部尚書翁萬達和清太子傅直隸總督鄭大進都曾在此就讀。1944年,日軍佔領了梅岡山後,搶走書院的文物,拆毀書院。

梅岡書院文化研究會以大力弘揚梅岡書院文化,以及鄭大進、翁萬達等先賢的人文精神,彰顯人類文明的正能量為宗旨,爭取梅岡書院的原地重建,連同鄭大進文化研究會、鄭大進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加強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對梅岡書院、鄭大進府的文化以及鄭大進、翁萬達等先賢的精神的瞭解與弘揚。梅岡書院文化研究會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研究會將協助地方黨政做好梅岡書院的重建規劃、宣傳發動等工作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梅崗書院在梅崗山彌勒古寺舊址(今玉窖鎮院前村)。

清乾隆三十年(1775年),由揭陽知縣賀朝冕倡建於梅崗山之南麓。

乾隆三十二年(1777年),鄉賢鄭大進(乾隆元年進士、累官至直隸總督)回鄉省親時大力提倡並贊助增修,為此寫《梅崗書院記》。

乾隆三十四年(1779年),時任知縣劉業勤撥梅崗都蓮花埔官荒湖下田100餘畝田租膏火。

相傳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在此讀書發跡。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清乾隆年間直隸總督鄭大進為校題寫梅崗書院記。

全文如下:

揭陽處五嶺之一名縣自秦始 漢末孫氏兼有交、廣邑人吳叔山以孝廉為漢吏抗不受命江東義之 歷齊及唐,區南貴世授節鉞陳昭烈爵列通侯 讀史至建元、永隆間茂節豐功嶺海都為增色 自後運會遞開賢才輩出揭於義安為名郡縣梅岡隨亦號聲名文物之都 縣治東北梅岡山上鐫梅岡第一山五字 其山挺拔秀異往餘家食時相距不數百武以乏濟勝具曾未一躋其巔 而形家謂象主文明,數為餘言及餘未深信然以所聞郭璞“靈州佳氣夙盛求冠”之說則夫王國之生鍾靈,川嶽以赴風雲於理得毋有然軟 歲丁亥都人士議於梅岡山之西南創始書院守令諸公籌給廩餼得官田若干頃為置籍 尹誠識大體我都襄斯義舉尤深有見夫先王淑世寕人之原餘聞之喜為不寐 蓋古者王道之行成於教化而風俗之厚肇自師儒周之盛也閭有塾黨有庠州有序 其時率教興行非惟足備公卿大夫之選而耳目所濡仁讓成習 所為操敦本睦鄰之機而廣一道同風之治其功實原於鄉校是役也課德藝之成用以導姻睦任恤之化餘於都人士有厚望矣 抑聞形家又云彌勒古剎,列岫環流 縣境黃岐、桑浦二山稱邑重鎮而或前或後都任驅馳 其梅岡一峰近取為左文筆 相傳前明翁襄敏公讀書發跡深得此地江山之助 今立學即其遺址 孕精毓秀別顯菁華 行看彬彬鬱郁並起而先梅嶺之春當以此日之言券之 是為記。 乾隆三十二年季冬之吉本都齊魯觀察使者鄭大進題。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鄭大進(1709(己丑年)~1782),清代人,又名譽捷,號謙基,退谷。生於揭陽縣梅崗都山美村(今屬揭陽市揭東區玉滘鎮),少時有神童之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歷任大名府、河間府同知,正定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兩淮鹽運使,浙江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官至直隸總督。任政期問,草除積弊,關心民生,所至頗具政績。後加授太子少傅銜。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時,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帝御製墓碑,親撰碑文,賜祭賜葬,追諡勤恪。主要著作有《愛日堂詩文集》和《鄭勤恪公奏議》。

梅崗書院記,為乾隆丁亥年縣事賀朝冕題寫。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梅崗書院歷代捐款碑和碑記。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時任知縣周士俊倡議對梅崗書院進行大規模的重修。修復的書院分為三進結構,座北向南,前廳掛屏風,中、後廳兩廊為教室。書院兩側各有巷厝十間,一部分為師生宿舍,一部分為儲藏室。該書院後倚梅崗山,前臨楓江水,綠茵芳草,瓜果飄香;院後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確為培育人才的好地方。周知縣又撥梅崗都北山內老陵等處官荒田百餘畝田租為膏火之資,使書院的辦學經費更為充足。加上書院多方延請名師來校執教,校風嚴肅,學生勤奮向上,歷屆人才輩出,在揭陽縣內首屈一指。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近300年曆史,廣東揭陽梅岡書院將原址重建!

梅崗書院考究拓片。

1930年,書院發生了20多名學生和一名教師被桑浦山盜賊綁架案,雖然校方最終以每人二千元贖回被抓師生,但自此之後人心惶惶,再也沒有人敢到這裡就讀了,書院隨之解散。

1944年,日軍佔領梅崗山後,搶走了書院的文物,並強行抽派壯丁拆下中廳杉木到梅崗山上築碉堡、架橋樑,又將支撐中廳的二條大石柱推倒,致使中廳全座倒塌,這座200多年之久的書院毀於一旦。

圖文/楊經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