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她文采不輸釵黛,格局遠超眾人,最終卻為家族作出犧牲

漫天飛雪不低頭,思慮更何求。暮裡英眉翠袖,獨臨蕉下深秋。一庭芳樹、一帆梧鳳 、一系孤舟。兩處無常聚散,三生清淚空流。——題記

“黛玉一生是聰明所誤,寶玉是多事所誤……阿鳳是機心所誤,寶釵是博識所誤,湘雲是自愛所誤,襲人是好勝所誤。”脂評本《紅樓夢》中,各人都有各人的性格缺點,導致了自己的悲劇。除此,我們還可以再列出一些:迎春是懦弱所誤,惜春是冷漠所誤,妙玉是清高所誤,等等。

但是探春呢?她的性格相對於寶玉和其他姑娘們,可以說已經是趨近於完美,卻仍逃不開紅顏薄命的命運。到底是什麼誤了探春的一生?也許是複雜的社會環境?也許正是她自己完美的性格?還是那虛幻飄渺又無比真實的、稱作“命運”的力量?

也許都有吧。

紅樓夢裡她文采不輸釵黛,格局遠超眾人,最終卻為家族作出犧牲

不遜釵黛的風流文采

“娣探謹奉

二兄文幾:前夕新霽,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難逢,詎忍就臥。時漏已三轉,猶徘徊於桐槐之下,未防風露所欺,致獲採薪之患。昨蒙親勞撫囑,復又數遣侍兒問切,兼以鮮荔並真卿墨跡見賜,何痌瘝惠愛之深耶。今因伏几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務結二三同志盤桓於其中,或豎詞壇,或開吟社,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棲處於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風庭月榭,惜未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若蒙棹雲而來,娣則掃花以待。謹奉。”

提到紅樓中的才女,人們大多首先想到黛玉湘雲寶釵三位,殊不知若沒有這一位發起詩社的三姑娘,她們的才華再高明也無人知曉。探春發起詩社,致寶玉一枚花箋,寶玉看畢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高雅”一詞的確用得恰當。

邀請函的內容,雖然只說了“我們起社一起寫詩吧”這麼一件事,卻用優美的駢文足足寫了近三百字。前有“月色如洗”的精緻比喻,中有“妹雖不才,竊同叨棲處於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的謙遜言辭,後有“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的豪言壯志,一枚花箋,足以展現探春高人一等的才華。

真正寫起詩來,探春的詩詞也是不錯的——只是沒有那三位那麼好罷了。她的詩“不如黛玉的風流別致,不如寶釵的含蓄渾厚,不如湘雲的橫溢瀟灑,略微有一點一般化,但仍然是“清詞秀句,境界優雅”,也稱得上是好詩了。她不像黛玉和湘雲那般喜歡爭奇鬥豔,因而其詩作在數量上並不算得上豐富,但質量上卻堪稱佳句: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短鬢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探春清新淡雅的詩句,確實有菊花詩亞軍的水平;而她的書法,大概就是別人不能企及的了。她的丫鬟名叫“侍書”,在四春“琴棋書畫”中為“書”這一藝,而她的秋爽齋文具之多也從側面看出她書法的精湛。

“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簡單說來,那些名人法帖,寶硯筆筒以及樹林一般的筆,足以從側面表明她的書法水平。加上顏魯公的墨跡,試想若是不愛書法,怎有閒心收集到如此珍貴的一幅筆墨呢?除此之外,探春在賈政要查寶玉功課前,還幫寶玉寫了不少蠅頭小楷“充數”,也不難看出她的書法功底之深厚。她的才華,也自然可見一斑。

紅樓夢裡她文采不輸釵黛,格局遠超眾人,最終卻為家族作出犧牲

不輸湘雲的闊達個性

探春的性格和湘雲有一點像,而且是和其他姑娘們大不一樣的。她的性格開朗,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態。

“名園築出勢巍巍,奉命何慚學淺微?

精妙一時言不出,果然萬物生光輝。”

元春省親時,命探春作“萬象爭輝”這個題目。探春“為人精明,因知“難與薛、林爭衡”,不如藏拙為是,故只作一絕以‘塞責’”。這樣來,一首短短的絕句就不易看出探春的才華,但它卻難以掩藏住探春的性格。“名園築出勢巍巍”的宏闊,“果然萬物生光輝”的壯麗,以及“何慚學淺微”的開朗大方,與迎春“羞題額曠怡”,寶釵“自慚何敢再為辭”對比,其性格之開朗不言自明。

其實,探春與他人不同的性格,從名中一個“探”字即能知曉。上文提到過的海棠詩社是探春而不是其他人發起的,一方面因為探春是唯一一個有詩才的賈家小姐,而不像寶釵黛玉等雖有才華卻因寄人籬下顯得更加謹慎,另一方面也是她的性格所致。

用今天的話說,她是探索創新型人才,有個性,有主見,自然是願意且敢於做出這樣一個創新型嘗試;而寶釵黛玉則更多是跟隨在這個嘗試之後再來展現自己的才華。

除此,黛玉初進賈府時,寶玉為她取一字“顰顰”,惟探春質問之何出,道破他是杜撰;邢夫人為夫說妾,鴛鴦想去找賈母,賈母生氣罵起了王夫人,此時眾位姑娘太太都不敢說話,唯獨探春站出來為受了委屈的王夫人辯解。如此以來,她心直口快,乾脆利落的行事風格在此也能夠略知一二。

紅樓夢裡她文采不輸釵黛,格局遠超眾人,最終卻為家族作出犧牲

遠超眾人的高遠格局

最令我們佩服的,還應當是探春高明的政治遠見。她與眾位小姐們不同,很重要的一點是她的管理能力;但她又與鳳姐不同,正是在於她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賈府的興衰起落,而並非為了自己那幾兩私房錢。她在閨房之中,早已料到了賈家的危機,欲挽回而不得,確令人悲嘆。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一章中,探春當得起這一個“敏”字。在前文中,探春被趙姨娘為賞銀一事百般刁難,她“大義滅親”,守住賈府的規矩,同時為自己樹立威信。接下來她就開始在大觀園中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了:

“咱們這園子只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銀子的利息。……不如在園子裡所有的老媽媽中,揀出幾個本分老誠能知園圃的事,派準他們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們交租納稅,只問他們一年可以孝敬些什麼。一則園子有專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臨時忙亂,二則也不至作踐,白辜負了東西,三則老媽媽們也可藉此小補,不枉年日在園中辛苦,四則亦可以省了這些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人等的工費。將此有餘,以補不足,未為不可。”

這之前,探春剛被寶釵教訓了一通“你才辦了兩天時事,就利慾薰心,把朱子都看虛浮了。你再出去見了那些利弊大事,越發把孔子也看虛了”,她笑著迴應之後,仍然堅持自己的主意,開源節流,同時安排老媽媽們料理院內土地,推行起“承包責任制”來。我並不懂經濟學,但是也大概能夠知道,這在當時一定是一種創新型的改革方式。

那麼探春為什麼要進行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的改革呢?其中的動力在哪裡呢?這在後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抄檢大觀園的情節中有如下片段:

“探春道:‘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說著,不覺流下淚來。”

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探春早已感受到家裡將要“一敗塗地”。這樣一個連杜撰之語都要點破的姑娘,怎能眼睜睜看著家族敗落而無動於衷?她試圖對家族的管理制度做出改變,希望這樣就可以使家族倖免於衰敗的災難,只可惜她到底太單純。

她不瞭解外面複雜的社會,甚至也不大瞭解大觀園以外的一切事物,自然不會想到是什麼敗落了賈府。她看不到主子們養尊處優,濫用職權,看不到奴僕們刁鑽狠毒,離心離德,只以為給家裡多省些錢來就可以倖免。雖然如此,但我們畢竟不應苛求一個小姐有多高明的見識。

相反,相比於黛玉的兒女情長、以淚洗面,寶釵的“隨分從時”、不管不顧,迎春的懦弱無能,惜春的冷漠孤僻,李紈的心如死灰,鳳姐的唯利是圖,能夠感懷家族沒落的悲劇並且試圖對此做出改變的探春,其思想和遠見已經達到了紅樓中諸位女兒無法爭及的高度。

紅樓夢裡她文采不輸釵黛,格局遠超眾人,最終卻為家族作出犧牲

遠嫁異鄉的淒涼結局

“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一句燈謎暗示著這朵帶刺卻鮮豔的玫瑰花的結局,也使多少人在夜間捧著書閱讀時潸然淚下。探春的真實結局我們無法得知,但可以推測大概是不得已遠嫁海外,成為賈府的第二個王妃。“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這一曲也在令人唏噓的同時帶來一個問題:探春與賈府的分離,到底是什麼原因?前文所說誤探春一生的,到底是什麼?

大概只能責怪那黑暗的社會吧,我們不知道探春遠嫁的真實情況,但據文中的草蛇灰線,比如“得此籤者必得貴婿”的花籤中可以得知,大約就是朝廷打了敗仗後,將探春遠嫁至海外和親。

在87版紅樓夢的劇情中,寶玉聽聞此事,極其憤恨,道:“滿朝文武都是幹什麼的?打了敗仗,竟讓一個弱女子來為他們犧牲!”可見,一方面是朝廷的衰敗使他們不得不選擇和親的方式,另一方面,大概是賈府自己的衰敗,令府裡的人們希望能夠以嫁探春為海外王妃的形式為賈家挽回復興的最後一點可能。但無論如何,在這樣複雜的社會環境下,探春的結局也是必然了。

其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也許是探春自己的性格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在四大家族的眾位女兒中,可以說就屬探春的性格最趨於完美。我們已經說過,她不懦弱,不孤僻,不清高,不冷漠,也沒有那麼孩子氣。

當賈家由於某些我們不十分清楚的原因需要把一個女兒嫁至海外時,為了保護其他女兒不受欺辱,他們只得選擇了精明強幹,不怕欺辱的探春。探春自然無奈,卻無法選擇,只得在萬物復甦的清明時節,“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可是如此想來,若沒有探春,則一定有另一位女兒要承受相似且更悲慘的命運;而若讓探春一個人承受這些,在保護了其他姐妹們的同時,她至少還能擁有活在世上的權利。我們也只能希望在海外孤身一人的探春,不要知曉賈家終究敗落的結局,也不要因思念親人過度悲哀。

願她在那不知名的藩屬之國,蠻夷之地,也能發揮她精幹的才能,成就她高遠的志向,成為她夢想在金陵所成為的三姑娘吧。

作者:零濛子,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