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四年生下三胎,死後23年與皇帝合葬

在一些有關清朝的影視劇中,經常可以見到類似於“包衣”這樣的稱呼,所謂的包衣指的是那些為皇室和宗室王公服務的奴才,與八旗旗人相比,出身較低,這也就意味著包衣女子幾乎不可能成為中宮皇后。

她是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四年生下三胎,死後23年與皇帝合葬

康熙朝和乾隆朝曾有兩位包衣出身的妃子,因生下大清天子而母以子貴,最終獲得了皇后的名分,她們分別為德妃(孝恭仁皇后)和令妃(孝儀純皇后)。但德妃與令妃生前根本就沒做過皇后,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位是清朝唯一的包衣皇后,巧合的是,這位包衣皇后同樣生下了大清天子,她就是孝淑睿皇后。

孝淑睿皇后來自一個著名的家族即喜塔臘氏。喜塔臘氏是滿洲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而且這個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曾祖母興祖直皇后與母親顯祖宣皇后都是來自喜塔臘氏,由此,喜塔臘氏在清朝一直被稱作“舅家”。

她是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四年生下三胎,死後23年與皇帝合葬

話說,喜塔臘氏家族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頗受尊重,他們不用交納賦稅,而且還被賦予守護永陵(努爾哈赤的祖陵)的重責。然而,正是因此使得喜塔臘氏大部分族人都留在了關外,只有一小部分人“從龍入關”,這一部分人被編入正白旗包衣佐領,後來成了皇室的包衣奴才,孝淑睿皇后的祖先便是來源於此。

乾隆六年,乾隆帝下旨將喜塔臘氏一族由正白旗包衣抬入滿洲正白旗,為何乾隆要為喜塔臘氏抬旗呢?原來喜塔臘氏家族出了一位大人物,這個人名叫來保,是孝淑睿皇后的叔祖父,來保深受乾隆帝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學士。

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下旨舉行了八旗選秀,這次選秀的主要目的是為十五阿哥永琰挑選福晉,經過一番篩選,乾隆帝看中了正白旗和爾經額之女喜塔臘氏,於是,15歲的喜塔臘氏便成了永琰的嫡福晉。

她是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四年生下三胎,死後23年與皇帝合葬

其實,相比起其他幾位阿哥福晉的出身,喜塔臘氏並不出色,身上甚至還有包衣的標籤,但考慮到之前一年,永琰已被祕立為皇儲的情況來看,乾隆帝此舉似乎有掩人耳目的嫌疑。

即使喜塔臘氏出身並不顯赫,但她畢竟是乾隆帝親自給永琰挑選的福晉,所以,永琰是非常寵愛喜塔臘氏的,從乾隆四十五年到乾隆四十九年,喜塔臘氏連續生下三個子女,其中就包括永琰第二子綿寧,即後來的道光帝。

而且,就在隨後的乾隆五十年,喜塔臘氏又懷上了身孕,只不過在三個月左右時,喜塔臘氏不幸小產了。這次小產對喜塔臘氏的身體造成了巨大損耗,此後她的身體越來越差。如是,乾隆帝不得不又先後給永琰挑選了兩名側福晉,即後來的恕妃與孝和睿皇后。

她是唯一生下天子的包衣皇后,四年生下三胎,死後23年與皇帝合葬

嘉慶元年,做了60年皇帝的乾隆將皇位傳給了嘉親王永琰,與此同時,嘉親王嫡福晉喜塔臘氏被冊立為中宮皇后。但此時喜塔臘氏的身體已經非常差了,僅過了一年,她便病逝於紫禁城,年僅38歲,賜諡為孝淑皇后。

嘉慶四年四月,剛親政不久的嘉慶帝將喜塔臘氏所生的皇次子綿寧立為皇儲,寫入密旨。嘉慶八年,就在喜塔臘氏去世六年之後,她被葬入已竣工的昌陵地宮。嘉慶二十五年,嘉慶帝暴崩於避暑山莊,隨後同樣被葬入昌陵地宮,此時距孝淑皇后去世已過了23年。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皇室四譜》《清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