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交通 上海 文物 抗日戰爭 我在宮裡做廚師 上海規劃資源 2019-07-08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圖說閔行地名

  • 閔行概覽
  • 街鎮風采
  • 地名掌故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2016年上海虹橋商務區地圖局部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是依託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利用虹橋國際機場擴建、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選址、磁浮城際與市域規劃“三大契機”,規劃建設的國內最大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本著突出鐵路客站、航空港兩大對外交通的功能,統籌安排各類市域配套交通設施的原則,從方便換乘、集約利用土地和交通資源共享等方面綜合考慮,樞紐結構規劃最終採用集中佈局方案,於2006年2月獲市政府批准。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虹橋綜合交通樞紐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吳家巷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2007年大動遷前的吳家巷集鎮

吳家巷鎮原屬華漕鎮吳家巷村。位於虹橋機場西側、吳翟路東,東瀕橫瀝港,處七寶、諸翟兩鎮的中心。清代中葉為吳家巷市,舊屬七寶鎮。30年代青滬路闢築過境南,交通方便。抗日戰爭期間,1942年(民國31年)日偽“清鄉”’,處封鎖線邊緣,鎮東南設“檢問所”,米業興,比戶設攤,飯店、茶館開設,興盛一時。1949年有商店16家,從業人員28人,其中煙什店3家,柴草店和鮮鹹魚店各2家,藥店2家,鮮鹹肉莊、豆腐店和理髮店各1家。50、60年代虹橋飛機場擴建,青滬公路改道,商店他遷,市面冷落,70年代僅有3家商店和1家茶館,集中北街,70年代後期全部他遷,成為農村聚落。鎮分南北街,一橋相聯,跨三涇港,街長約200米、寬二三米。2007年動遷拆除,現為虹橋樞紐一部分。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80年代華漕鄉行政簡圖中的吳家巷和陳思橋位置

陳思橋

陳思橋本是一個橋名,很久以前,村內原有一條老橫瀝港,自北向南縱貫全村,兩岸居住村民,港上原有一座木橋,後來由陳思成捐資改建為三堍石橋,定名為陳思成橋,人們為圖方便,簡稱為陳思橋,村也以橋名。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陳思橋橫臥舊橫瀝港,原系木橋,重建成石橋

1937年8月,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激起中國人民進入全面抗戰。日軍飛機瘋狂轟炸上海城郊鄉鎮,鬧得人人提心吊膽,爭相避難。11月11日,上海縣境淪陷,侵華日軍到處燒殺、姦淫、搶掠。11月12日(農曆十月初十)上午,日軍在陳思橋地區見人就開槍,將屍體扔進三丫叉、施家灣、溝頭3個池塘內。三丫叉拋屍最多,竟達八九十具,一時浮屍滿塘,池水被染成醬赤色。頓時震驚八方,人稱“三丫叉殺人塘”。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三丫叉殺人塘

據吳順華、莊引娣、朱妙根等知情老人回憶:當時,家住華漕鄉陳思橋以及嘉定江橋的老百姓,因前段時間日機轟炸等原因,逃難到青浦等地。11月12日,他們想回家看看,路過陳思橋時,嘉定江橋華莊村的朱進生、朱福弟、王銅厙;嘉定江橋五四村的張根泉、張金髮、張炳興等以及江橋沙河村、華漕西山村、陳思橋村、王泥浜村、華漕村村民,共計30人遭日軍槍殺,並拋屍三丫叉中。12月間,日軍又在陳思橋一帶槍殺了數名當地平民。

圖說閔行地名: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吳家巷·陳思橋

三丫叉遇難同胞紀念碑

1987年,為牢記這一段慘痛歷史,在陳思橋村北翟路北側,三丫叉現存半畝水塘邊設立重要史蹟紀念地,並列為上海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4月1日,由閔行區政府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當地環境已發生巨大變化,對此遺址又進行了全面修繕,今位於北翟路申長路口西南綠化帶內(靠近華漕中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