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停屢禁不止 漳州市區開展“史上最嚴”違停大整治

交通 社會 東南網 2017-05-25

東南網漳州5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 通訊員 陳志祥) 本來路就小,違停車輛佔了一大半,怎麼“行”?可謂是一車當關,萬車莫開。漳州市區城區這種任性違停,無論是主幹道還是背街小巷隨處可見,給市民出行帶來了很大困擾,不僅造成交通擁堵,也極易引發交通事故,還嚴重影響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違停屢禁不止 漳州市區開展“史上最嚴”違停大整治

違停車輛被拖走

從漳州市交警部門瞭解到,今年以來全市交警部門共查處市區城區違停亂象67093起,違停亂象得到一定遏制。為進一步鞏固成果,徹底打贏治理違停攻堅戰,5月17日起,漳州市交警部門以對違停車輛零容忍的態度,以整治不停,勁頭不鬆,執法更嚴的決心,在市區城區範圍內展開“史上最嚴”違停車大整治。

嚴在哪裡?

首周市區120輛違停車被拖3814輛被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條規定,如果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處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並可以將該機動車拖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停放。

以往,交警部門對違停大都處以罰款的經濟手段,然而違停現象仍屢禁不止。5月17日開始,薌城交警部門加大違停整治力度,投入大量警力強化路面巡查管控,最大限度實施對違停車輛進行處罰並實施強制拖離,特別是勝利路、江濱路、南昌路等有施劃禁停標線違停車輛更是發現一輛拖離一輛。整治過程中,交警部門以警車帶拖車形式加強城區路段巡邏,對駕駛人在現場的,進行勸離,不在現場的,依法拍照取證進行處罰,並依法強制拖離違停車輛,確保轄區道路有序暢通。據統計,5月17日至今僅一週,市區共有120輛違停車輛被拖走,3814輛被處罰。

薌城交警部門表示,車子被拖走的車主,取車時需要拿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就近到交通違法行為處理室處理,如果在禁停路段被查處,不僅需要繳納150元罰款,還面臨駕駛證被扣3分的處罰;對車輛違停嚴查嚴處高壓態勢將一直持續下去,廣大車主應自覺規範停車,避免因違停被拖走,從而既受到處罰,又耽誤不必要的時間。

為何嚴整?

接到挪車警情4.5萬起

“我這邊車子被堵住了出不去,趕著去上班啊,麻煩通知車主趕緊把車移走。”像這樣市民打來的挪車求助電話,薌城交警部門每天都會接到兩三百起。違停問題給市民們的出行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司機,為了自己一時方便,愛“湊熱鬧”隨意把車堵在別的車旁邊,有的乾脆停在小區門口堵住一大片人,著實令人十分氣憤,特別是碰到急事,實在是惱火,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車主間衝突糾紛的治安事件。僅今年以來,交警部門指揮中心就接到市民打來的挪車求助電話4.5萬個。

道路就像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如果被堵住很容易對整體交通造成影響。南昌路是貫穿市區城區東西方向的主幹道,大部分路段單向僅有兩個車道,一旦有車輛違法停放,不僅會造成擁堵,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而且會對整個市區通行帶來影響,進一步引發城市擁堵。薌城交警部門表示,因一車違停影響整條道路交通的現象時有發生。

疏堵結合

新增車位近1000個

由於市區中心城區道路規劃、老舊小區無地下車庫等歷史原因,加上近年來市區機動車大幅增加,停車供需矛盾日益凸出。對此,交警部門積極尋求破解“停車難”的辦法,近期在打銅街新設50個機動車停車位,有效緩解新華西路、勝利東路和漳州三中一帶停車難問題;同時,全市加大力度建設停車樓,新增停車位近千個,目前瑞京路和前鋒停車樓兩座停車樓即將投入使。

針對違停堵車給市民出行帶來的困擾,薌城交警部門創新理念,開通微信挪車功能的便民服務。屆時,市民遇到違停堵住自己車子,可以通過薌城交警微信公眾號挪車功能,進行雙方聯繫,通話過程全程免費。

此外,漳州市交警部門加大違停車輛曝光力度,共投入25萬元邀請市民參與 “隨手拍晒交通陋習”活動,有效震懾違停行為。市民如發現違停等市區交通“十大亂象”違法行為,可以照片、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在拍攝後的48小時之內,上傳到“漳州交警”微信公眾號,經篩選在有關媒體曝光後,將予以現金獎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