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死的角馬為什麼可以養活多年的河流生態系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生活在亞洲的小夥伴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角馬。第一次見到角馬的時候,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牛頭、馬面、羊須。簡單粗暴而又非常貼切生動地形容了角馬的長相。角馬來自於非洲,喜歡群居,食草動物。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頭角馬從坦桑尼亞遷徙到肯尼亞,然後再次返回,經過富饒的草地,越過危險的馬拉河,在遷徙的途中會有數百或數千只角馬在試圖穿越水道時被活活淹死。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他們的屍體可以為河流生態系統提供資源多年。角馬屍體會成為鱷魚和禿鷲簡單的免費自助餐。除此之外,還給養殖水生生態提供養料。

淹死的角馬為什麼可以養活多年的河流生態系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紐約州Millbrook的生態系統研究中心的生態學家Amanda Subalusky一直在研究馬拉河的水質,她和她的同事發現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在河流流經保護區的地方,常用的水質指標如溶解氧和濁度時好時差。經過排查,他們很快發現,這是因為上游那裡的動物活動非常繁盛。除了河馬在白天吃草和在水中排便之外,角馬屍體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角馬對降雨情有獨鍾,他們願意跨越障礙去追隨雨季,” Subalusky說。這些動物往往年復一年地在同一地點橫渡。“一旦橫渡的路線成為習慣,他們會一直保持著同樣的路線繼續,即使這個路線非常危險”她指出。據不完全統計。平均每年有6,000多頭角馬淹死在遷徙的過程中。這個數據聽起來好像很多,但它只有大約只佔牛群總數的0.5%,換句話說,它們的屍體每年將相當於10頭藍鯨的數量加入河中。

淹死的角馬為什麼可以養活多年的河流生態系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Subalusky和她的同事著手瞭解所有這些肉和骨骼如何影響河流生態系統。當他們聽到溺水事件時,他們會去河邊去計算屍體的數量。他們從水中檢索死角馬,以測試隨著時間的推移各部分發生了什麼。他們測量了河流過路口的上游和下游營養物質,以瞭解角馬屍體加入水中的情況。但是這個實驗非常有趣。例如,在一次實驗中,她和她的同事將角馬屍體碎片裝入網袋中,然後放入河流中。

淹死的角馬為什麼可以養活多年的河流生態系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該計劃是,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檢索袋子,看看這些袋子分解的速度或緩慢程度。結果花了幾天的時間才把所有東西收集放在一起,但結果至少有一半的角馬肉袋都不見了。估計是河流中的鱷魚或其他生物吃掉了。實驗結果表明,角馬的軟組織大約在兩到十週內分解。這為水生食物網以及附近的陸地系統提供了營養物質,比如碳,氮和磷等。Subalusky和她的同事們仍然在研究一系列可以媲美角馬的拾荒者,如禿鷹,鸛鸛,產蛋蟲和吃蟲子的東西都在名單上。一旦軟組織消失,骨頭仍然存在,有時在河流或下游其他位置彎曲堆積。“他們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分解,”Subalusky說道,緩慢地浸出動物體內大部分的磷。骨頭也可以覆蓋藻類,真菌和細菌的生物膜,為魚提供食物。

淹死的角馬為什麼可以養活多年的河流生態系統?大數據告訴你答案

角馬遷徙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遷徙,而其他類型的遷徙已經基本消失,因為人類殺死動物或切斷遷徙路線。據報道,20世紀80年代,一大群馴鹿淹死在加拿大,像角馬一樣,這些動物可能正在餵養一種沒有人注意過的水下食物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