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這個科室,每年會接診近32萬人次的病人,出院7000餘人次的住院患者。

就診的患者中,有很多都是出現不明緣由的軀體症狀,輾轉多個科室,做了大量檢查卻找不到病因,最終在這個科室才確診的。

它就是華西醫院炙手可熱、一號難求的心理衛生中心。

明明身體不舒服,卻檢查不出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很多患者百思不得其解。在本週的名醫大講堂現場,我們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邱昌建教授,為大家揭曉答案。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1

遍查不到病因的軀體症狀

可能是情緒在作祟

“氣得肝疼、胃疼!”“氣大傷身”……這些話大家可能不陌生。“氣”這種情緒真的能讓肝疼、胃疼,傷身體嗎?

能,且由來已久!《黃帝內經》、明代的《類經》等早有記載,中醫稱它們為“情志病”

軀體症狀與情緒密不可分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情緒和軀體是共生關係!”邱昌建教授指出,當出現查無實據的軀體症狀時,一定要有意識地詢問自己的情緒。因為此時,病可能不在軀體,而在心理。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它們不僅不積極,還可能傷害身心。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當人產生負面情緒時,七成以上的人就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處理這些情緒。

身體是不會說謊的,它幫我們仔細儲存著這些情緒,而軀體的反應正是在提醒你——需要妥善處理你的情緒!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有大量臨床醫學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和情緒、心理密不可分。

情緒不對,這些器官最先遭罪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在心身疾病中,胃腸疾病排名第一。胃是情緒的“晴雨表”,當人焦慮、緊張、悲痛的時候,胃腸道會最先出問題。

心臟

憤怒是心臟的天敵。憤怒、暴怒、情緒失控或長期的氣憤會使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工作負擔。

皮膚

情緒不穩定,還會出現皮膚感覺異常或皮膚疾病。除了常見的皮膚問題(痘痘、溼疹、痤瘡等),神經性皮炎也跟情緒密切相關。

內分泌系統

女性會出現月經失調、乳腺增生、內分泌失調、潮熱出汗、更年期提前等。男性也可能出現更年期症狀。

2

權威調查資料顯示

這兩種情緒導致的患病率最高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可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類疾病,甚至誘發多種慢性疾患。

2019年2月18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團隊在《柳葉刀 · 精神病學》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對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的患病率數據進行了報告。調查顯示——

在7類精神障礙中,焦慮障礙、心境障礙(包括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心境惡劣)患病率分別位居一、二位。

“就診於綜合醫院非精神專科的抑鬱症、焦慮症病人中,有調查顯示仍有51%的患者認為自己患的是軀體疾病。”邱昌建教授說,跟多數人一樣,他們常常以軀體症狀作為看病就診的依據,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病根其實在心理、在情緒。

1

焦慮症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焦慮症在臨床上很常見。它在精神上可表現為——痛苦、煩躁、發脾氣、易激惹等情緒,對未發生事情的莫名恐懼、擔心、害怕以及內心的不安全感,對危險的過高評價,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下降等。

也會出現各種各樣查無實據的軀體症狀,從頭到腳,各個系統都可能出現,如頭昏頭痛、心慌心悸、呼吸困難、便祕腹瀉、尿頻尿急尿不淨感、發燙燒灼感、各種疼痛、坐立不安等多種症狀。

小貼士

其實每個人都有焦慮情緒,但如果過度的害怕和擔心,且持續在六個月以上,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交,超出了自身的調節能力,就可能是患上了焦慮症。

當然,具體是否患病,還需要專業的精神心理醫生確診。

2

抑鬱症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有一項國際性研究顯示,在1146例抑鬱症患者中,有69%的患者就診的唯一原因是——軀體症狀。

有世界範圍的調查表明,在各種慢性軀體病患者中,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同時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患者常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厭世,興趣/愉快感喪失(悶悶不樂),易疲勞、活動減少,思考遲緩或注意力下降,優柔寡斷,莫名負罪感等,嚴重者甚至出現自殺企圖或行為。

邱昌建教授介紹,抑鬱情緒也會讓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疲乏、喉頭胸部縮窄感、便祕、體重減輕、頭痛、頸背部疼痛等多種軀體症狀。

小貼士

當抑鬱情緒持續2周以上,並且無法自我調整,已經嚴重到影響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就可能是患上抑鬱症了。

同焦慮症一樣,具體是否患病,仍需要專業的精神心理醫生來確診。

邱昌建教授提醒:抑鬱症、焦慮症是疾病,是病就需要治療,需要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二者並行。

抑鬱症、焦慮症不僅是高患病率的疾病,還是高複發率的疾病。

抑鬱症首次發作後有50%機率會再復發,二次發作後70%會再復發,三次以上發作者佔90%,有些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維持治療。

抑鬱症還是一項有高自殺風險的疾病,尤其合併焦慮症之後自殺風險更高。

然而,我國有50%~80%的抑鬱症患者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小康妹兒在這裡呼籲大家,要多關愛自己、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健康,及早就診,挽回更多的生命損失。

3

調整情緒,關鍵在於以下4點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來源:生命時報)。基於此,學會調節情緒勢在必行,這4點或許可以幫到你——

①學會主動傾訴

邱昌建教授提醒,焦慮症、抑鬱症都是由情緒引發的疾病,藥物治療不可少,情緒調節同樣重要。平時可多找親朋好友談談自己遇到的困難,通過傾訴把情緒發洩出來,也是緩解不良情緒的好方法。

②學會接納情緒

對付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覺察並接納自己的情緒。不以任何方式責備自己,責怪自己會讓情緒難受,也無法解決問題。

③恰當轉移注意力

不要沉浸在負面情緒中,試著做些別的事轉移注意力,如運動、聽音樂、學習新東西、做點有創意的事等,從中獲取快樂和成就感。

④積極發現主動情緒

有研究發現,同樣經歷焦慮和抑鬱,能主動發現積極一面的人,比只會哭著發洩的人能更快走出來。

邱昌建教授提醒,最最最重要的一點——

自身不能調節時、極早尋求專業精神心理醫生的幫助非常重要。

自身不能調節時、極早尋求專業精神心理醫生的幫助非常重要。

自身不能調節時、極早尋求專業精神心理醫生的幫助非常重要。

(重要的事重複三遍,畢竟在不可挽回的損失發生之前,一切皆有希望)

華西這科室每年接診32萬人次!70%的疾病與此相關!邱昌建教授提醒

#今日互動#

有人說

“藥”的小篆為“藥”,下面是“樂”的繁體

可見樂觀積極的情緒是健康的一劑良藥

小康妹兒覺得頗有道理

你覺得呢?

編輯:板栗 圖片來源:123rf/soogif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