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一、按照成本科目,逐一分析各項成本。

1.前期工程:一般水平,按建築面積計算,單方造價在20-50元/m2。這項費用,與設計環節無關。它與項目佔地面積大小有關,與總建築面積的關聯不大。場地的現狀,直接決定它的成本水平。

(1)比如,如果存在“場地土方工程”這一項的話,比如坡地項目,或未能進行三通一平交地的項目,其造價水平就高。

(2)越是邊遠地區,因其配套設施不齊全,需要施工的項目多,數量大,造價也相應地高於市區項目。

前期工程中需注意兩項,一是場地土方工程,目前很多項目自然高低於市政標高,都需要大量回填土方,造價不低。能不能有什麼巧辦法來降低這一部分的造價?因後面講到地下室還會涉及到土方工程,這個問題留到後面一併解決與回答。

另一個注意點就是圍牆,我們曾經有某個項目的臨時圍牆分判花掉三個月的時間,現在聽上去大家可能覺得比較難以理解,問其原因就是設計對於圍牆的方案遲遲未定,反覆修改,當然不排除這個地塊的地理位置、地面以下的地質有問題,所以方案會不斷修正,但對於大多數項目,至少是同一個地區公司的項目來講,臨時圍牆的標準化肯定不是難事,這樣可以節省我們很多無謂的時間損耗,想想三個月的工期就因為臨時圍牆工程而消耗掉是多麼痛心的事情。其次在圍牆設計上要注意經濟性,對於圍牆來講其主要功用還是圍護且是臨時性質,當然局部需要營銷包裝,有些地區的圍牆全是方管支撐+鍍鋅鐵皮,平均2.5米高,每延長米單價高達1300元/m,部分營銷宣傳路段是6米高,想想是比較奢侈的事情。

還有一種情況,對於地塊較大的項目,需要分期建設,但是首期安排在地塊中間,遠離市政交通道路,為了展示和銷售需要,在沒有整個地塊的道路交通系統設計的情況下,必然要興建一定數量的臨時道路、臨時圍牆、臨時綠化等等設施,花費相當大。這是不可取的。

2.基礎工程:對於樁基工程,以總建築面積為單位計算,目前的造價水平是80-120元/m2。對於非樁工程,暫時錄不到規律數字,原因一方面是非樁基礎的形式多樣化,差異很大;另一方面是原來的科目沒有這一項,所有非樁基礎全部併入主體工程中去,在設置工程量清單時,混在一起,剝離不開,這是不科學的。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基礎工程的造價水平,從嚴格意義上講,與建築物的基底面積直接相關,而與建築物的層數(具體地體現在建築面積上)關聯性較小。以建築物基底計算的樁基礎工程,其造價為600-800元/m2

基礎工程的造價水平,顯得較為剛性。

(1)地基處理:這項費用,完全與場地的地質條件有關,運氣不好的,將付出大筆金錢,運氣好的,支出很少,甚至不發生費用。比如佛山地區地下溶洞較多,處理起來花費大、耗時長;有此地區會出現換填土現象,比如北京、成都,換填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可以使用非樁基礎,但在基礎標高的位置土質不符合要求。相對來說,換土之後如果能利用天然地基,是相當節省的,但是,這種方案具有明顯的地區特徵,不是每個城市都可以效仿的。

(2)樁基礎:它的造價水平與樁的種類有關。而樁的種類在多數情況下,又是無法替換的,因而也顯示出剛性,比如對於人工挖孔樁和高強度管樁之間的選擇,如果因為地基軟弱導致樁設計很長,那是不便選用人工挖樁的,在工期和經濟上都沒有優勢。除樁型之外,樁的長度是影響造價的重要原因,而樁長又與地質條件直接相關,一般地說,樁基礎工程用在華南和華東地區,明顯地,華東的樁,要比華南的樁長一些,因為土質不好,有時被迫使用摩擦樁,直接導致樁的數量增加較多、樁也很長。在某些情況下,抗撥樁可以用錨杆來代替,經濟性顯著。

在樁基礎工程施工中,需注意樁機數量、打樁順序與樁長記錄,尤其是樁長記錄。端承樁都是按實結算,結算的數量依據全是靠現場的打樁記錄彙總而來,不能僅依靠監理去驗收,與我們自己人相比,監理的誠信度差得太遠。

樁基礎工程,其造價上有相當的彈性,需要我們做專門的優化處理。我們部門曾經發出過一份通報,某個項目的別墅樁基礎工程的造價超過400元/m2,究其原因是樁數太密,承載力太高。根據規劃設計中心葉總意見,完全可以減少樁數量而用一塊較厚一些的“板”來作上部柱子的支撐體。所以,對於樁基礎工程,大家一定要有“優化”意識!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3)非樁基礎:如果能夠避免獨立的筏板基礎的話,基礎工程的造價將會明顯地降低,比如讓筏板同時兼做地下室的底板。如果僅有筏板而無地下室的話,那筏板就可惜了。對於低樓層建築使用獨立柱基,是很經濟的。

3.地下室:地下室工程的造價,一般是2,200-3,000元/m2。目前有不少地區的地下室造價已經達到4,000的水平了,非常可怕!

影響地下室造價的因素很多:

(1)地下室面積:單個地下室的面積越小,整體造價水平就越高,因為它分攤了四周的牆體,所以多棟高層建築,其下面的地下室如果是連成一片的話,相對來說,就很經濟;而如果每一棟的下部都有一個獨立的地下室,而每個地下室又相互連通,象是“地道戰”一樣,那麼多個地下室的造價水平肯定要高於一個地下室。在這一點上,請設計部門在評審方案時多加註意。

(2)地下室的層數:一般來說,地下室的層數多一些,比如2-3層,其經濟性會比1層要好,因為底板和頂板這些造價高昂的構件將會被分攤。但是,也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因為地下室太深,基坑費用加大,將會增加地下室的單方造價,同時,施工週期也較長,基坑安全風險也將大增。這一點在城市中心地帶體現得非常明顯,比如上海的建國東路項目和南京的凱旋門項目,而在場地開闊、無不良地質的條件下,多層地下室其經濟性肯定優於單層地下室。一般來說,我們還很少遇到對地下室層數的討論,因為影響地下室層數的因素,往往是固定的,沒有可變的餘地。因為:一、地下室的面積,我們總是希望越小越好,最好不建;二、最小面積的地下室如果在項目佔地面積足夠大的情況下,自然大家只會做一層,而不會設計成兩層,相反如果項目佔地面積小,要想獲得足夠數量的地下室面積,自己只能向地底下要空間。

(3)設計的經濟性:具體地體現上鋼筋和砼的用量指標上,這一點極其關鍵!是地下室建造成本控制的核心!。目前的水平是鋼筋140-200kg/m2,甚至更多;砼是1.0m3/m2以上,影響砼用量的是底板厚度。有500mm厚的,也有1000mm厚的。當然跟層數也有關係,層數多,攤銷下來的指標就很底。想說明的是,我們在08年8月底下發的《限額審批意見》中對於鋼筋與砼指標含量沒有提出具體的限額數據,原因是全國各個地區的抗震等級、地質條件、人防要求等很多因素不一致,但應該來說在同一個區域相對有一定的規律,或者說研究起來更有指導意義,文中提出請各個區域來進行研究並細化具體指標。以下列出目前在建的一些項目的指標含量,可大概看出一個區間:

重慶北濱一號二期600.45

(4)頂板覆土:這個因素,影響很大。不少項目,因為地下室佔據了大部分的地面面積,所以要解決小區的環境,就只能在地下室頂板上想辦法。覆土1.0-2.0m是很常見的。因為有覆土,將直接影響到頂板部位的樑的高度和板的厚度,以及配筋加大。因為樑加高,將導致抹灰工程量和防水工程量大幅度增加。至於覆土影響造價至何種程度,我們目前沒有數字,因為這一部分不好單獨計算,但可以尋找面積大小、平面佈局、層數都相近的兩個地下室,一個有覆土,一個沒有覆土,求其差異,進而得出相應的結果。我們建議控制覆土厚度,在地下室頂板部位,不要安排消防通道和大型苗木。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5)基坑支護:涉及到經濟性,在能夠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量優化方案,追求最大的經濟性。安全性必須要由施工單位來承諾,否則將來我們會面臨被索賠的問題。在安全性,我們自己要有基本的判斷,在我們與施工單位之間,求得安全性認識的平衡,不能被施工單位牽著鼻子走。

(6)土方工程:對於土方工程量較大的項目分期,土方管理是一門學問,也容易被大家忽視,需考慮到開挖土方的可利用性。對於開挖出來的土方,能否用於本期或該項目的前期回填;仍需外運的土方,若能聯繫到某些項目正需要大量回填,儘可能 “變廢為寶”,可減少工程造價。目前各地區土方開挖+外運的單價一般在25-50元/m3之間,而土方開挖的承建商之所以能賺取較多利潤,很多時候也是拉A地的土去填B地,兩邊收錢。

(7)地下室的豪華程度:中海地下室,很豪華。有很多甲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它的地下室水平,遠遠沒有我們中海的水平高,哪怕我們的項目是個中檔定位的項目。這也是中海“太實在”的一種表現。從設計角度來說,功能齊全,用料經久耐用,在使用過程中,物業管理方面就不會投訴,否則物業肯定經常性找設計上的毛病,我們的設計人員承擔不起這些背後的議論和指責,所以,就一次設計到位。豪華的表現,集中在地面處理上,其次上牆面的處理。地面是不是一定要做一層專用油漆或硬化面層,要視項目檔次而定,不能連低檔樓盤都這麼做。建設只有高檔樓盤才考慮面層處理。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8)人防工程:影響造價較為明顯,但因為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在結構工程上,所以無法拆分出造價水平。加之,人防工程是被動接受的設計,想不建都不行。

(9)防水工程:一般來說,我們只設計外防水。在外防水上,有不少地區公司將底板防水層省掉。如果地下室設計成內外兩層防水的話,那就大可不必了。但外牆防水目前有些地區是一道,有些地區公司是兩道防水(卷材+塗膜或兩層卷材),有些還會再加上一道JS防水劑,是否有必要這麼多道?值得研究。我們強調,防水層不準做兩道,如果你怕漏,從施工管理上找原因,而不準通過額外花費來補自己管理上的漏洞。

地下室哪些部位在設計上做法上可以優化?

(1)方柱比圓柱便宜。涉及到模板、抹灰等工序。每平方米的模板和抹灰至少節省10元,甚至15元。

(2)牆柱面在用塗料時,可以考慮將膩子工序省略,只刷塗料,雖然塗料用量可能會增加,但膩子工序更貴。當然,地下室地塗料,也不必用好的,一般檔次的就行。目前膩子的造價是6-8元/m2。

(3)天花不要抹灰,直接做塗料(有些地區天花不抹灰也不刷塗料)。天花因為有大量的樑,所以抹灰面積一般是建築面積的1.2倍以上,遇有頂板覆土時,因為樑需要加高,天花面積甚至會達到建築面積的1.5倍。每平方米的抹灰造價按12元/m2計算,對於10,000m2的地下室,如果天花抹灰面積是15,000m2,僅此一項就可以節省18萬,夠發兩個骨幹員工的一年工資。

(4)少設計幾盞燈。燈火通明是浪費。

(5)如果能做成自然通風的地下室,那麼在機電工程上,將會節省相當的費用。比如各種風管和風機,就可以省掉。另外,能使用中壓的通風管就不要用高壓的,因為這兩種情況下使用的板厚相差較大。

(6)地下室的門窗工程,主要是防火門,它的數量是按規範確定的,剛性很強,想在設計環節上節省,不容易。

(7)地下室的機電工程,機電成本可以說是個無底洞,管理得好也可以更經濟,而且對於地下室還涉及到很多要與政府壟斷行業的承建範圍接駁,所以在設計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a. 做好管線綜合平衡,防止不必要的設計變更和現場修改,以致造成浪費;

b. 對於電氣部分,有條件的機電圖紙最好能和電力設計院的外電設計相匹配(至少需要機電設計單位瞭解電力設計院當地做法),這樣防止兩者之間的差異較大,而使機電成本無法控制;

c. 合理設置水泵房、消防等控制中心位置,以最適合的位置以減少各管路長度;

d. 合理選用各管材:預埋的電線管用PVC管,從橋架接至末端設

備之間的管段用鍍鋅電線管(當地有強制規定的除外);給排水的管材也是,PVC-U排水管不需要用加厚的就不要用加厚的;消火栓和噴淋給水管能用國標鍍鋅鋼管的就不要使用加厚鍍鋅鋼管等等。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4.地面以上建築:以住宅層的單體造價為例,目前一般是1,650-1,850元/m2(不含戶內裝飾),比XXX年平均水平高出300-400元/m2。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從物業類型上看,小高層與高層、超高層的造價差別並不大,這一點,可能巔覆了大家的常識。我們現在的住宅設計都是要求不露樑不露柱,所以在結構上基本都是“框剪”體系,而與層數無關,所以在鋼筋和砼的含量上相異不明顯;但是對於別墅這類低層建築來說,就完全沒有必要設計“剪力”或“短肢”了,太浪費!。而帶電梯的住宅比不帶地電梯的住宅每平方米高50元/m2

(1)建築工程:此處的建築工程,已經剝離了外立面裝飾、外牆保溫、防水等項目,所以,影響造價水平的因素集中在設計的經濟性上,即鋼筋和砼的用量,以及屋面造型。住宅層在結構形式上,選擇餘地不大,因為成本控制的重點集中在鋼筋和砼的用量上。這是設計經濟性優化的重點!影響鋼筋和砼用量指標的,還有一個隱性的因素,即所謂“贈送面積”。我們強調,建安成本所使用的建築面積,是按照全國統一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計算的,而不是以各地區各城市房管部門房屋測繪所掌握的面積計算口徑來計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有“贈送面積”的,應該說明贈送的部位和麵積數量,以便於判斷成本本身的合理性。目前的水平,鋼筋45-60kg/m2,砼0.35-0.45m3/m2。目前鋼筋的施工單價約為5.50-6.00元/kg,每節約5kg的鋼筋,就可以節省成本約30元/m2。C30砼的價格約為350元/m3,每節約0.1m3/m2砼的用量,也可以省35元/m2。屋頂造型影響單方造價水平顯明,越是層數少的建築物,分攤的成本越高。

(2)防水工程:此項攤至地上建築面積一般約為20-30元/m2(僅廚衛與屋面),但有些地區還要做外牆防水上,如果外牆全部做防水,造價增加至少40元/m2。但是,外牆是不是一定要做防水?可以再作研究,外牆滲漏主要集中在窗框與外牆的交界處。牆體滲漏的情況,少見。

(3)入戶門工程:如果是木質入戶門,其造價與木材的種類有關,另外,裝飾性的邊條,如果是整塊木料加工而成,造價昂貴,相反如果是多塊木片疊合而成,則相對便宜。這一項費用,剛性明顯,因為數量固定,每戶一樘,目前來講一般均價在2000-3000元/樘,高檔一點的可能一樘門的一套鎖都需要1500元/樘,整樘門可能在5000元/樘左右,有些可能還要夾鋼板,目前知道的“最高記錄”是聯排別墅的3萬/樘。

4)外立面門窗工程:這一項剛性和彈性都很明顯。目前,外立面的門窗與建築面積(僅限所在樓層)之比,我們稱之為“窗積比”,約為0.25-0.3(北方一般在0.25左右)。這個指標很重要,如果能控制在0.25,是比較恰當的。門窗造價的剛性就體現在這個比例上,如果這個比例已經確定了,而且已經施工了,那麼就無法再修改圖紙了。影響門窗造價的主要是門窗的功能。比如隔熱、雙玻、較好的五金件、玻璃的種類(淨白玻?或是專門顏色?)。如果門窗用後裝法施工,將出現附框的費用,相當於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增加造價10-15元。目前普通型材、粉末噴塗、雙玻、較好的五金配件,門窗的平均單價是350元/m2;斷橋隔熱大約是500元/m2左右,塑鋼門窗(雙玻)大約在350-400元/m2左右。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5)鋁門窗的替代品,僅塑鋼一種,雖然其具有良好的隔熱性,但塑鋼的檔次明顯低於鋁門窗。所以,在鋁門窗工程上,我們只能從其檔次上注意節約,比如不輕易使用氟碳噴塗,LOW-E玻璃,對於聯排別墅不要輕易嘗試木包鋁,內開內倒形式的門窗,這樣的窗的造價是普通的3倍(以350元/m2為基數)!若以0.3的窗積比計算,相當於地上物業的單方造價將增加210元/m2(以地上建築面積計),若按可售,增加的造價將會更高!目前各地區公司在門窗檔次上有跟別人血拼的傾向,這種不顧項目定位、檔次、售價等因素的攀比心理,要不得。

(6)保溫工程:屬於地方性工程,與地區氣候條件有關。目前以50mm-110mm苯板保溫為主,華東地區是採用內外兩道保溫砂漿,總的來講,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造價在80-100元/m2。總體上說,南方地區節省了這部分費用。

(7)外立面裝飾:這是影響建築物單體造價水平的又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外立面裝飾面積與建築面積之比,我們稱為“牆積比”,普遍的數字是1-1.3;但少部分項目也有1.6-1.8的,這個比例偏高,對於聯排別墅或獨棟別墅來講,牆積比目前大部分在1.8-2.1之間,甚至更高。如果在設計上,能夠注意立面的層次不要過多,將會大大地降低牆積比。二是裝飾的檔次,就是用料。以面磚為例,我們現在的集中採購的普通檔次的面磚,是22元/m2,面磚施工的單價為45元/m2,那麼外立面的造價是67元/m2,按牆積比1.2折算成建築面積,其單方造價是80.40元/m2。如果牆積比提高到1.4,則增加建築面積的造價是13元,與門的造價,或防水工程(不包括外牆防水)、或欄杆的造價、或安防系統的造價相當。如果要用較好的外牆磚,比如臺資廠或日資廠,材料價格估計是50元/m2,相當於增加建築面積造價33.6元/m2。如果用塗料,目前來說,30元/m2的造價可以做到較好的合資產品。如果用石材,一要看用量比例,二要看石材種類。《限額審批意見》一文中明確提出了對於各種材料使用面積的比例限制,但由於石材的價格範圍比較大,沒有對其材料單價提出限額標準,且涉及到外立面的效果問題,但設計選型的時候應注意,能用國產就不用進口,一般來講小業主是不會有我們建築師一樣的眼光,分辨不出來進口還是國產的,另外對於聯排別墅外立面的石材,是溼貼還是幹掛,需要斟酌並較早確定下來,有地區外立面石材裝飾工程分判了幾個月,最終還沒有確定是幹掛還是溼貼。目前來看,高檔的聯排別墅整項造價以地上建築面積計約350元/m2以下,小高層、高層物業的外立面裝飾造價在110元/m2左右,高檔的在160元/m2左右。目前此項造價的“最高記錄”是520元/m2,當然只是報成本預測時候的數據,最終不可能按這個指標去批覆。希望各地區公司在外立面裝飾造價上,要保持克制!一定要認清自己項目的檔次和售價。

(8)欄杆工程:目前來說,影響造價水平不大。一是欄杆不可能人為地節省,有多大的開間,就需要多長的欄杆;二是設計標準上,我們比較謹慎,一般是鐵質加玻璃。只要不是太多花飾或是使用不鏽鋼,造價影響就不大。常規來講欄杆每延米造價約在300-450元/米範圍內,而整項欄杆工程的造價攤至建築面積約為30-40元/m2。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9)大堂裝飾:影響不大,因為一棟建築只有一個大堂。裝飾檔次,豪華裝飾一個需要50萬元,普通裝飾,一個只需要不到5萬元。目前《限額審批意見》中提到的檔次標準是3500、2500、1500元/m2,此項的單方指標受層數的影響較大,但一般在10-20元/m2,最高不超過25元/m2。

(10)公共部位裝飾:主要是電梯廳。目前我們的裝飾標準一般是地面和牆面使用拋光磚,或者加配一些石材裝飾線條。電梯門套普通用石材。造價水平是50-60元/m2建築面積。以公共部位的面積來計,造價水平約為980元/m2,數字較高的原因是牆體面積大,用料多,再就是公共部分較多,一般來講電梯廳面積在10m2左右比較常見,但多的也會達到20-30m2,這需要我們在設計時儘量減少公共部分空間。對於中低檔項目,在選材上,一定要選小規格產品,這樣比較經濟。另外就是取消石材點綴,比如踢腳線、波打線等。而對於走火樓梯間,如果是配電梯的住宅,一定要簡單裝修,不得全地鋪磚,不得使用木質扶手。

(11)機電系統工程:對於毛坯住宅來說,造價顯得剛性。合計約為200元/m2以下,不包括特殊地區的採暖、中水等系統。在電氣系統上,住宅優化的餘地不大,隨便生活質量的改善,電位數量總是越來越多,這個源流我們也得適應。但是對於給排水系統,則大有文章可做,一是管材的材質,比如排水系統要選用UPVC,而不是金屬管材;上水管道要選用普通材質而不是昂貴的新產品;二是系統的功能要講究,比如同層排水造價昂貴,不要選用。

(12)直飲水工程:意義不大。多數情況下是開發商掏錢,運營商想賺錢也沒賺到。但是,因為樓盤需要互相攀比,所以,你有,我也得有。目前的造價水平每戶是1000-1500元不等,推銷到總建築面積裡去,相當於10元/m2。

(13)安防工程:造價有相當的彈性。主要表現在功能上,有不少噱頭一類的功能,儘量不要用。另外一點就是可視對講顯示器是黑白還是彩色。彩色的貴一倍多。這項費用,各地區有明顯的攀比之風,比如顯示器上可以發佈物業管理處的天氣預報,或物業管理處的各類通知等等,有必要嗎?還有家用的可視對講就這麼重要嗎?現代家庭生活是越來越簡單了,一年之中你家有幾批客人拜訪過?我們沒有必要為那麼“擺設”去花那麼多的錢。

(14)電梯工程:其造價高低一是功能,太多的功能,未必能夠用得到;另外一點是選配的標準,比如層門是用不鏽鋼還是普通的噴漆鋼板?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要盲目地去追新產品。新產品普通存在功能不穩定、價格高,維修運營費用高的特點。電梯的附加功能,你不說,用戶是永遠不知道的。用戶所需要的就是平安地送他到所在樓層,其他功能對於用戶,全是多餘的。電梯產品的系統有高低檔之分,但是其系統的“標識”都不是顯示在表面的,你不說,別人永遠不知道。電梯工程的單方造價的高低,與其所服務的面積直接相關,對於一個10層左右的小高層來說,如果是一梯兩戶,其電梯攤銷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是一梯三戶或四戶,則成本成倍地下降。目前對於100米高層住宅來說,住宅層電梯造價50元/m2是正常的,但是也有個別項目,十幾層高,電梯攤銷超過200元/m2。

(15)建築物的泛光照明工程:一般來說,安裝在屋頂上的燈光,每棟5萬元的造價是適當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是每個項目都需要泛光的。一個普通的項目,設置了泛光照明,有什麼意義?!除了讓物業多掏一些電費以外,能起到什麼作用?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5.配套設施:因為物業的類型、用途不一,不好一概而論,目前我們控制的標準是學校1600元/m2全包,會所3500-4000元/m2全包(含建造與裝修)。

6.配套工程:這一項費用,顯得較為剛性。具備一些彈性的項目是變配電工程,主要體現在設計上,因為設計和施工都是壟斷的,所以其設計的經濟性需要甲方專人把握,甚至需要公關。以KVA為指標,每一單位的成本是2000元/KVA左右。但是,其造價水平,又與地方土政策有關,可注意以下幾點:

(1)高低壓櫃和元器件在品牌和廠家選擇上很重要,能用合資的就不用進口的,能用國產的就不用合資的因為這些本來就是電力部門管理的,他們在設計的時候不會考慮到經濟因素,若能通過公關然後修改設計是最好的;

(2)對於電纜,能用四芯滿足要求的就不要用五芯電纜(包括插接母線),能用阻燃的就不要用耐火的,這個存在很大的造價差異;

(3)對於地庫面積很大的地庫,如果單獨設置一個發電機房,那麼每一路應急電源需要從發電機房引出,這樣會增加很多造價,不如將發電機房分成多個發電機低壓房,雖然增加了低壓櫃,但總造價是要減少很多的,對於具體怎麼分當然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進行論證。

另一項是室外管網工程,尤其是對於聯排別墅周圍的室外管網工程現場管理大家一直認為是很頭痛的事情,工期緊,現場的承建商多,工作面也處於交叉狀態,工序上也會前後搭接,容易引起相互的爭執,從而直接影響項目進度。主要還是關於合同範圍的,這需要我們在分判的時候劃分好合同範圍,對於室外工程的土石方開挖與回填分判給一家單位去做,不能消防挖了弱電挖,弱電挖完煤氣挖,外電挖,機電挖,亂成一團。

7.室外工程:造價具有相當的彈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景觀工程,二是小區圍牆工程

(1)景觀工程,是現代地產行業的一張王牌!十年前的任何樓盤,都是種幾顆樹就算了。而現在,是造景。而普遍地看來,開發商都願意花大量的錢去造景。所以說,景觀工程是個無底洞,理論上說,有多少錢,都可以花出去;這不象毛坯的建築單體,再怎麼做,也就是鋼筋砼而已,牆不可能砌兩層,門窗也不可能再加一層,外立面的材料最貴的就是石材,但對於住宅來說,不可設計成從頂到底都是石材。景觀工程的特點就在於“空間的無限性”和“植物的稀缺性”,這兩個性質,可以讓錢貶值!

目前室外工程的造價水平,我們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建築面積100-120元/m2,以空地面積來計,整個室外工程的造價水平是400-500元/m2,相當於每一平方米的地面上,放4張或5張100塊的鈔票。個別項目佔地小,空地面積也小的情況下,室外工程造價略高,可能在550-750元/m2。

如何控制景觀工程的造價:

a. 軟的多,硬的少:軟景與硬景的比例,要儘量偏於軟景。硬景太多,除了造價昂貴之外,給人的印象也脫離不了“石屎森林”。

b. 普通的多,名貴的少:對於植物,品種和規格的價格差異非常大。一顆海棗要幾萬甚至10萬,而一顆本地的榕樹或樟樹,估計就是3-5000元。相差十倍。再者說,普通的消費者,能夠認識幾十種樹木?他可能更多地注意樹幹是不是夠粗,樹冠是不是夠大,能不能營造陰涼,甚至能夠生存多久?十萬塊的樹死了,那麼十萬塊就打了水漂,而3000塊的樹死了,花費不多就可以更換。名貴的樹木,就象是古董,但是古董鑑賞家在人群中的比例可能是十萬或是百萬分之一。

c. 控制水景:水景造價昂貴,運營費用高,即耗電又耗水,(很多水景工程漏水!)後期不能經常使用,就變成擺設了。

(2)小區圍牆工程:要注意用料儘量地少,漏空多一些,燈光少一些。此外就是注意門樓。門樓也可以說是無底洞,一個門樓花100多萬,並不罕見。

一、相關部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設計管理環節

1.設計圖紙漏項太多,在施工過程中,對於增加項目的報價,肯定是施工單位佔便宜。還有一種傾向,明知有漏項卻不積極地去解決,一味地往後推,給施工單位創造索賠機會。

2.圖紙修改也很有意思,很多情況是剛剛定標,圖紙就全面地修改了,也就是招標用一套圖,施工時卻用另外一套圖,這種情況對工程造價控制極為不利,同時人為地增加了其他部門的工作量。

3.分批出圖,人為地將本可整項發包的工程分割成若干個小工程,而最終被施工單位通過議標的形式將整個工程“蠶食”下來,這樣在總造價上肯定是對施工單位有利。

4.對材料、工藝研究不透,在設計上一味依靠“外援”。一是依靠設計單位,而大家都知道設計單位對業主的造價控制往往是不考慮的,它只需要將圖紙交出去,拿回設計費就萬事大吉了,業主花了多少冤枉錢與設計單位無關!所以對於設計圖紙作全面認真的審查,是非常必要的。二是依靠施工單位提供設計圖紙或方案,而我們自己即不作仔細研究,也不作深入複核,以至於本來可以省的錢,白白地花掉了。

5.對於施工單位提出的更改,缺乏應有的警惕,輕易地同意對方的意見。其結果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一是等到工程更改完成以後,或是工程結算時,才發現實際造價較大幅度地突破了合約總價。二是工程更改未達到預定的設計和建築效果,三是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更改不妥,造成返工浪費。

6.對工程的建設標準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把握,材料、工藝及設計標準與項目的市場定位是緊密相關的,一個定位於中檔的樓盤自然不適合大量地使用高檔的材料和造價昂貴的設計內容,比如普通的、中檔的樓盤,其園林設計上要儘量少用硬景多用軟景,而軟景中又需要儘量少用名貴苗木。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對於業主在項目定位上的體會肯定不及業主本身深刻,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需要完成一項設計或施工任務而已,而業主則是需要在控制造價的前提下完成任務。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二)合約管理環節

1.招標採用無圖分判,《限額審批意見》一文中明確提出,“全年主包無圖分判的面積不得超過50%,非主包工程(除樁基、土方工程外)不得無圖分判,不得以暫定工程量簽署合同。”但我們發現部分地區對此不予重視,至今為止仍然我行我素,對於欄杆工程、景觀工程這些非主包工程還在進行無圖分判,儘管圖紙不由合約部負責,但對於這些公司規定合約部應該格外重視,提醒相關部門,否則就是執行不力;

2.投標單位少,競標力度不夠,各家有各家的理由,大城市的會說我們這些工程太小,吸引不了別人,二級城市會說我們這裡建築市場不成熟,沒什麼大單位,都是矛盾,恨不得“跪求”施工單位投標,說到這裡我們需要培養一個觀念就是:善於引導和培養施工單位,讓他們適應我們的管理,包括分判模式、合同條件、現場管理等等;再者就是要抱著開放的姿態,跳出當地,站在一個區域甚至全國的高度來尋找合作單位,老是那幾家單位中標,每次都和上一次的中標水平相比,橫向比較太少,如貼磚在南方只需要50多元/m2,但到了北方就要80-120元/m2,難以置信,多在與別人的對比中發現自身的問題,這樣才能找到癥結所在;

3.招標分判範圍,各標段、分期之間,前後工序搭接上對於範圍的描述不清,或劃分的範圍不利於現場管理,土建工程還比較容易描述範圍,一般會以後澆帶為界,但對於機電工程、園林工程、市政工程這些存在工作面交接問題的工程,合同中描述不清、圖紙上標註不清將會引起後期現場管理的混亂;

4.策略性不夠,一個工程分判幾個標段一開始就告知給投標人,容易引起投標單位的挑肥揀瘦;

5.不注重合同圖紙管理,圖紙更換頻繁,就把合同圖紙是哪套忘得一乾二淨,要求合約部在定標後立即將合同圖紙逐一蓋章,三套蓋章後的圖紙分別交項目部、施工單位與自己存檔;

6.對於設計或施工現場易出現的問題預見性不夠,合約部是成本管理的主控部門,對某些影響項目成本、增加工程造價的問題要能提前防患,過程中及時發現後也應立即提出來,加強與公司領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引導大家解決問題。

(三)施工現場管理環節

1.項目部單方面更改材料或工藝,或對具體的材料和工藝認識不清,任由施工單位做主施行,或是對施工單位可疑的行為沒有警惕性,即不糾正,也不報告。經常性地出現施工單位提出修改材料或工藝,而我們工程管理人員對這種更改涉及的造價增減和施工單位責任減免沒有意識,既不研究這種工程更改有無必要,也不研究施工單位提出工程更改的動機,只是一味地“同意”,結果是讓對方給鑽了空子。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2.對於施工機械(如人貨梯、塔吊或樁機)數量、場地平面佈置、擬建的公共設施、和對文明施工的要求,在確定施工單位以前提不出具體要求,導致施工單位不能準確地理解業主的意圖而只能提高報價;或者是在招標時提出了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而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在定標時發現制定的工期不合理這樣的現象,這些要求事實上未能或無法執行下去。

3.為搶工期,人為地改變施工順序,尤其當兩個工藝分別由兩個施工單位施工時,改變順序往往會導致其中一個施工單位利益受損,從而引發索賠事件。

4.不具備施工條件時,強逼施工單位進場,以致於施工單位無工可開,一等再等,或無法大規模地作業。如此反覆,使得施工單位增加額外支出,直接刺激施工單位的索賠熱情。

5.受施工單位的提議影響或引誘,確認施工單位的方案時不作出關於造價方面的說明,給對方以索賠的機會。

6.擅自更改合同範圍,比如原定由土建施工單位完成的抹灰、貼面磚項目,地盤認為裝飾工程施工單位做得更好,就單方面口頭決定讓裝飾單位完成,完成後給予簽證。對於土方工程來說,原定場內棄土的,地盤口頭就通知施工單位全部外運了。

7.不經合約規定程序,隨意安排施工單位之間代工,或者是指定其他施工單位修復質量缺陷,而不將費用支出及時告知責任單位,引起合約糾紛。

8.現場簽證控制不嚴,大多數現場簽證的數量,只要是可以“實證”的(依靠圖紙計算,或現場驗證),在結算時都被合約部推翻了,在這一點上施工單位沒有佔到便宜,但那些無法“實證”的變更項目呢?另外,在涉及相互索賠的簽證上,未能或不願將索賠的金額及時、有效地通知被索賠的施工單位,這種“鋸箭式”的處理方法容易引發我方與施工單位之間的經濟糾紛。再者,想通過簽證審核這一環節,要求施工單位“聽話”,不聽話的施工單位我們就拖住對方的簽證不給及時審核,而等到自己願意審核時卻發現錯過了時機,無法判定對方的工作量到底做了多少。

9.不瞭解合約原則,空口許諾,一是容易引發我方與施工單位的經濟糾紛,二是降低了合作雙方的信任感,三是在發現違背合約原則時,為了“兌現”自己的諾言,從其他方面為施工單位“想辦法”。

10.對我方本可以向施工單位索賠的事實沒有意識,如工工期延誤、質量缺陷等等,不向相關部門通報情況,不作積極的資料準備,而一旦施工單位向我方索賠時,手中卻沒有工具用於防禦,導致我方在造價控制上陷入被動。

二、如何增強合約和成本意識

相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有客觀因素,有主觀因素。對於設計部門來說,客觀因素有兩點:一是設計環節工作時間偏短,這是中海的經營文化決定的,我們的每一個項目都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那麼分配到項目發展各個環節上的工作時完成編輯間就可能不夠,沒有充足的時間,設計工作就不可能做到完善、細緻;二是評審過程複雜,即要預約時間,又容易出現設計方案反覆,顯得時間更不夠用。對於項目管理部門來說,工程施工週期縮短,工程管理人員壓力加大,沒有精力關注合約管理方面的協作問題,只求能夠按時完成工程施工,所以不僅僅在合約管理方面,甚至在工程質量上都有可能退而求次,無法做到嚴格要求。

這些客觀因素決定於公司的經營風格,不是一兩個部門就可以改變的。

而對於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觀因素,則完全可以依靠通過改進相關部門的工作方法、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鍛鍊員工的個人素質、推動不同部門員工之間的工作交流、提高員工對於公司的責任感等途徑來克服。

1.遵重合約。任何人、任何部門都不要擅自更改合約範圍,不要改變合約條件,合約條件和範圍的修改,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個人和部門都不得越權行事。

2.一旦合同確立,對於施工單位,我們首先要抱著合作的態度,在心態上不要搞對抗,而是盡一切可能幫助對方來按時按質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務,這才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3.項目部管理人員在工程管理過程中不要越權,該設計部門決定的事項項目部就不要自己決定,屬合約部門處理的事項,就不要單方面地向施工單位許諾。各方面的工作人員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職責,不能隨心所欲。

4.對與工程有關的任何事情,不要只看事情本身和表面,對於任何事情要將它折算成金錢來對待,再將折算的金額與自己的薪水作比較,使我們在“金錢”這個問題上時時處於敏感狀態。

5.時時把握住設計這一關。設計要求不能含糊不清,任由施工單位發揮,不同檔次、不同造價水平的材料、工藝不能混在一起而由施工單位任選;設計圖紙尤其是裝飾工程類以及室外工程類的圖紙一定要與現場的實物對照檢查,防止出現設計錯誤和漏項,不能只在紙上“談兵”;建築構造做法與工藝要與當前的施工技術發展水平和工程施工習慣做法相適應,因為落後的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更改,而過於先進的做法則是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更改和增加項目要有預見性、及時性,避免實施這些項目時發生額外的措施性費用支出。

6.重視向施工單位的索賠工作,索賠事實往往不是合約部第一個先發現的,這就需要項目部和設計部一旦發現施工單位違約事實,就要及時向合約部通報。我們向施工單位索賠的主要目的不是想借機剋扣應付施工單位的款額,而是希望籍此能夠消除施工單位利用我們的工程管理疏忽向我們索賠的熱情,讓施工單位能夠“容忍”我們的一些管理失誤。

7.相關部門和員工應保持與合約部門的密切的工作聯繫,反映情況、徵詢意見、共同商討,在合約管理工作上樹立整體意識、大局意識,加強協作,一致對外。

三、綜述

在成本管理上,每個部門都是從自己的部門出發,來對待成本問題。我們現在的考核方式,是以銷售額掛帥,而非利潤額。也就是說大家更多的是在考慮如何把樓盤賣出去,對於能賺多少錢、應該賺多少錢,很少關注。

基於對上述成本管理的認識,我們引入一個概念,一門課程:價值工程,這是美國通用電氣的一名工程師發明的。說它是價值工程,太過於書面化,通俗一點說,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性價比”。

價值工程的基本公式是:V=F/C

V=Value

F=Function

C=Cost

用一句話解釋:價值等於功能除以成本

如果我們能以價值工程的觀點來看待成本管理,那麼,我們每一個部門都可以為提升產品的價值來做出成績。

提升價值的方法有這樣邏輯的幾種

1.F大幅提升,而C則下降。這是最高境界,沒有幾項專利技術,很難實現的。

2.F大幅提升,而C則小幅提升或者不變。這是常見的一種方式,所謂畫龍點晴的作用就在這裡,花費不多,但效果卻很好。點晴的費用不貴,但龍卻很逼真。比如,我們發現萬科的門鉸用得很好,全不鏽鋼,很厚實,對於入戶門來說,只需要3副,相對於總建築面積單方造價來說,每平方米至多增加2塊錢,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門扇也跟著沾光,高檔起來。

3.F基本保持不變,但C下降。內部挖潛改造,屬於這種形式。比如蘇州的湖濱一號,它的裙樓的真石漆,幾乎以假亂真,需要提醒的是,他們用的真石漆是用來替代石材的,所以能起到減少造價的目的,而不是用真石漆替代面磚,因為那樣只會適得其反。

4.F略有犧牲,但C卻降幅很大。

順便說一下,萬科目前推行的住宅工廠化,是在提升一定功能的前提下,支付了相當高的成本,在現階段,其價值V是降低的,是不可取的。

在價值工程的三個概念裡,設計部門控制的是F,合約部門和施工管理部門控制的是C。營銷部門對外忽悠V,將V經過包裝之後,再人為地放大一些。

運用價值工程的觀點來解決問題,就是要在任何時候,都要力求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但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盲目地提升F,以致於賦予一個產品不恰當的高價值。

【地產成本】中海地產利潤之王的祕密(中海成本控制關鍵點)

在有中國特色的房地產行業市場,前兩年“全國山河一片紅”,形勢大好,大家都在賺錢,只不過賺多賺少而已,比如我們經常會聽說某某私人老闆拿到一塊地自己建個單體樓,都可以賺得盆滿缽滿。而在市場行情急轉直下的時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將會得以驗證。以中海地產目前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我們不僅僅是要做“適者”,更要持續保持“強者”的地位,化“危”為“機”。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比同行具備更強的成本控制意識,並採取更為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這個意識不說是隻需要總部有就可以,或者說作為成本的主控部門的人具備就可以,成本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崗位上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都需要認清現狀,強化意識,並對於公司採取的成本管控措施執行到位,盡一切可能保證盈利。

素材來源於中海 DICHAN360凡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