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昌事業單位備考——南昌市市情概括

江西五十鈴 經濟 航空 紡織 公考君 2017-05-17

南昌,建於公元前202年,有2200多年曆史,是江西省的省會城市,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總面積740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17平方公里,總人口518.4萬,是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

南昌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低碳試點城市,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球十大動感都會。

行政區劃

南昌市下轄東湖區、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灣裡區5個市轄區以及南昌縣、新建縣、進賢縣、安義縣4個縣。其中市轄區下轄紅谷灘新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臨空經濟區。

民族概況

南昌市少數民族呈散雜居狀態,有少數民族36個,少數民族人口3萬多人。據統計,在城市生活的少數民族有2000多戶,常住人口4000多人,主要是滿族、回族、壯族等。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口流動加快,來昌經商、就學、旅遊的少數民族公民也逐年增多。南昌市36個少數民族分別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土族、達斡爾族、麼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普米族、怒族、京族、塔塔爾族、基諾族。

地理氣候

南昌市位於東經115°27′~116°35′,北緯28°09′~29°11′,處江西省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濱臨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全境以平原為主,東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總面積7402.36平方公里,平原面積佔35.8%,水域面積佔29.8%,崗地、低丘面積佔34.4%。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區地勢偏低窪,平均海拔22米。西部是西山山脈,最高點為梅嶺主峰洗藥塢,海拔841.4米。全市水網密佈。贛江、撫河、錦江、潦河流過境內,湖泊眾多,有軍山湖、金溪湖、青嵐湖、瑤湖等數百個大小湖泊;市區東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賢士湖;城內得天獨厚的東湖、南湖、西湖和北湖等風景湖,更顯江南水鄉風采。

南昌市屬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溼潤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長。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年平均氣溫17.5℃,極端最高氣溫40.6℃,極端最低氣溫9.3℃。 日照率為43%。年平均風速2.5米/秒。年無霜期291天。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

【土地資源】

耕地面積 21.04萬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18.98萬公頃,佔90.2%。在有效灌溉面積中,旱澇保收面積15.57萬公頃,佔82.0%。

【礦產資源】

以非金屬建材礦為主,兼有燃料、礦泉水等各類礦產 28種。其中有工業開採價值的8處,已發現礦點、礦化點100處,尤以建築用砂、磚瓦粘土、飾面石材、石灰石和礦泉水等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花崗岩、砂卵石儲量巨大,開採歷史悠久。

【生物資源】

南昌市主要樹木有413種,常見樹種為鬆、杉、樟等。被稱為活化石的銀杏、水杉和被譽為水果之王的獼猴桃也有零星分佈。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別佔有林地面積的 39% 和 31.8% ;防護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別佔有林地面積的 20.9% 和 4.5%。野生動物有 480多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 20多種,珍稀鳥類 12種。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南昌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和目前最大的支柱產業,也是“十二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千億產業。目前,全市汽車產業從業人員37112人,生產企業200餘家,其中:整車製造企業2家——江鈴汽車集團公司(包括江西江鈴控股有限公司、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江鈴集團晶馬汽車有限公司以及在建的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改裝車廠3家(江鈴專用車輛廠、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有限公司、江鈴新動力製造有限公司);全行業總資產約186億元,已形成年產汽車60萬輛、發動機29萬臺的能力,產品已涵蓋輕卡、輕客、越野車、轎車和專用車多個領域。在產業佈局上形成了以小藍開發區為核心聚集區,擴散到新建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青雲譜區,形成了以江鈴集團、凱馬百路佳客車為龍頭,格特拉克、遠成汽配、南齒等骨幹企業為配套的比較完整產業體系。產業集聚區主要集中於小藍、經開區。

【食品和生物醫藥產業】

近年來,全市食品產業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具有龍頭效應的品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一批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名牌產品。擁有“金佳”、“正邦”“雙胞胎”等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擁有“金聖”、“汪氏”、“煌上煌”、“潤田”等一批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有“南昌”啤酒、喬家柵“滕王閣”、“天天陽光”液態奶等一大批產品獲江西名牌產品稱號,有“國鴻”、“稻香園”等一大批食品企業商標獲評江西省著名商標稱號。南昌市擁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138家,從業人員4.8萬人。按行業分類:農副產品加工業78家,食品製造業39家,飲料(含酒)製造業20家,菸草製造業1家。累計資產總額達48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8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利稅總額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15.3%和32%,分別達到143億元和43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

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家,其中藥品生產企業62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35家。目前,藥品生產佔全省總量的50%,醫療器械生產佔全省總量的80%。一次性醫療器械製造規模全國最大,醫療檢測儀器製造規模居全國第三,中成藥生產規模居全國第三。全市從事生物醫藥研發、加工、生產、營銷等人員近4萬人,生產的各類藥品品種累計1092個,列入中藥保護品種或具有新藥證書的有20餘種。全市規模以上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主要有:匯仁集團、江中集團、濟生製藥、江西洪達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等。我市在高新區規劃出4平方公里作為醫藥產業園,被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為“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成為我省唯一一家國家級醫藥創新園。

【新材料產業】

南昌的新材料產業是由鋼鐵冶金、有色及稀有金屬加工、水泥建材和化工原料四大傳統產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當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優質建築用鋼材、汽車用優質鋼材和電力能源工業用優質無縫鋼管為特色的鋼鐵產業;以面向電子信息、電力等高技術產業的銅精深加工產業;面向新型建築材料的鋁塑型材、生物質複合板材加工產業;以鎢、稀土、鋯、鉿金屬及合金新材料為代表的稀有金屬材料產業;以丙烯酰胺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鎢、稀土、鋯、鉿金屬及合金材料、鋁塑複合板、電子信息與電力銅材加工業、汽車用彈簧扁鋼和丙烯酰胺等新材料無論在規模、質量和市場佔有率上均位列全國前茅,其中彈簧扁鋼產銷量全國第一、全國市場佔有率53%;安義工業園區現已聚集上百家鋁型材生產企業,成為全國第三大鋁型材生產基地。現有方大特鋼、洪都鋼廠、遠成汽車、江銅工業、南昌硬質合金、雄鷹鋁業、永高鋁業、江西泓泰、江西雄宇、方大新材料、天高新材料、恆大高新材料、晶安高科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初步形成了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大影響的安義縣建築鋁型材、塑鋼產業集群,進賢縣鋼結構件加工生產和廢銅資源回收加工產業集群,高新區銅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航空產業】

南昌是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龍頭企業洪都集團是國家重點航空製造企業,是我國唯一一家可提供初級、中級、高級教練機等全系列教練機的專業製造生產企業,其中K8飛機出口佔全球中高級教練機市場份額的70%,並且在C919項目中成功佔位,成為C919前機身、中後機身的唯一供應商,工作量佔機身製造的25%;高等教育院校南昌航空大學有1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9萬餘人,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和航空技術學院每年也培養了大量技工。

南昌航空產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一是較為完整的航空製造產業鏈。龍頭企業洪都集團,已成為我國教練機、強擊機的科研生產基地,現主要從事教練機/強擊機、無人機、通用飛機等航空產品的研發與生產製造,航空轉包、通航服務以及航空職業教育等。二是發展迅速的民機產業供應鏈。洪都集團成為C919飛機前機身、中後機身合格供應商,承擔大客機零部件研製份額在25%以上。航空轉包生產業務已取得AS9100認證,與美國日蝕公司簽訂了機頭、艙門生產合同,與Vought公司簽訂了B747-8尾艙生產合同,與成飛、沈飛建立了長期協作戰略伙伴關係等。三是自主創新的航空研製價值鏈。擁有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飛機設計所——650所,具有十分雄厚的飛機設計研發和試驗能力。先後研製了初教六、強五、K8、獵鷹(L15)等12個機種20多個型號的飛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部級科技進步獎等100多項。

【電子信息產業】

我市電子信息規上企業主要分佈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包括以晶能光電、晶和照明、聯創光電、欣磊光電等為龍頭的半導體照明(LED)產業,以興飛科技、歐菲光、聯創電子、正星光電、捷德智能卡等為龍頭的通信設備製造業,以菱光科技、一元數碼、廣盛電子等為龍頭的電子元器件製造業。

全市電子信息產業有兩個產業集群,分別是高新區光電及通訊產業集群和經開區光電產業集群。高新區光電及通訊產業集群,目前有相關企業97戶,已投產企業83戶,從業人數2.2萬人。主要以LED器件、線纜、LED芯片、微型電聲器件、耳機、手機、LCM顯示器、電容式觸摸屏、光學鏡頭、電感、變壓器、接觸式彩色影像傳感器等為主導產品。經開區光電產業集群,有相關企業25戶,已投產企業19戶,從業人數2.56萬人。主要以手機觸摸屏、電腦機構構件、血糖儀等為主導產品。

【服務外包產業】

南昌是“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是江西省服務外包絕對的“主戰場”,發揮著巨大的引導、支撐和示範作用,全省95%以上的服務外包企業和業務收入集中在南昌。近年來,南昌在全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隊列中排名進一步前移。目前,全市已有或正在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服務外包型企業:以思創、先鋒和中興為代表的系統軟件外包企業;以泰豪、金太陽和博微為代表的行業應用軟件外包企業;以英華達、金格為代表的嵌入式軟件、中間件開發外包企業;以省通服為代表的通訊運營商業務外包企業;以貝塔斯曼歐唯特和百盛為代表的呼叫中心企業;以健華安德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外包企業;以昊威天承、中投科信為代表的數據整理外包企業;以艾迪康、高新達安為代表的醫療臨床檢測外包企業;以笛卡、奇妙和泰豪遊戲代表的動漫及網遊製作外包企業等。與此同時,南昌市以“先有人才,後有產業”為原則,依託先鋒、聯微、中興、泰豪等培訓機構,採取“政府資金支持、專業機構運作”的形式,大力開展服務外包專門人才的培養工作,得到了業界的肯定與好評,被譽為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南昌模式”。

【紡織服裝產業】

紡織服裝產業是南昌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全市紡織服裝企業現有1200多家,從業人員近10萬人,不僅有華興針織、欣隆紡織、福德隆實業、盛興製衣、華源江紡等一大批知名的本土針織服裝和布料生產企業,更有香港永通鞋業、臺灣廣宥鞋業等一批知名的港臺企業加入南昌紡織服裝鞋帽產業大軍。南昌是全國最大的針織服裝出口基地之一,產業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青山湖區,產業鏈條比較完整,已基本形成從針織布、印染後整理到針織服裝加工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青山湖區聚集了近千家針織服裝企業,就業人員達5萬多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110家,佔到全市的二分之一,該區已成為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並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針織服裝名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