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現“豬”賀新禧 長江江豚想在崇明安個家


江面現“豬”賀新禧 長江江豚想在崇明安個家


圖說:唐文喬課題組鏡頭裡的江豚 來源/上海海洋大學供圖(下同)

長江入海口,崇明東風西沙水庫附近的蘆葦蕩裡,一葉扁舟上的上海海洋大學學生目不轉睛盯著遠處,江面的一處波動讓他們欣喜若狂,“來啦!來啦!”他們發現了一種彌足珍貴而特殊的“豬”:海江豬。

舉起鏡頭,將這難得一見的畫面留存,“一頭、兩頭……”一名大學生嘴裡輕輕唸叨著,“這五個小時沒白‘潛伏’!”

不少崇明人都聽過“海江豬”的故事:滾滾江水中,生活著一種和豬差不多的水生動物,它們全身灰白,性格靦腆,極少被人看到。沒錯,“海江豬”就是長江江豚,目前在中國僅剩1000頭左右,而在崇明發現的種群數量近30頭。

天生長著一張萌萌的笑臉,生性活潑的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僅剩的淡水豚類,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 上海海洋大學魚類研究室主任唐文喬教授介紹,長江江豚是哺乳動物,主要生活在長江沿岸,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游下竄。“江豚是靠肺呼吸的,所以它必須隔一會兒就要露出水面,不能長期在水下生活。”唐文喬說,“它們以魚類、蝦和烏賊為食,每天要進食約體重的5%至8%。如果生存條件比較好的話,一般長江江豚可以活到20年左右。”

此前,長江江豚被認為是窄脊江豚的一個亞種。去年,中外科研人員對長江和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49只江豚的基因組數據比較分析,發現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之間存在著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已形成獨立的進化支系。此項研究成果,令鯨豚類物種由原來的89種增加為90種,這對於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長江江豚來說意義非凡。


江面現“豬”賀新禧 長江江豚想在崇明安個家


圖說:江豚放下戒心,出現在人類目光可及的範圍內

唐文喬課題組連續多年對江豚進行考察後發現,在長江口崇明西部東風西沙水域可觀測到長江江豚蹤影,數量近30頭,這是崇明島西部水域近年來新發現的江豚種群。“這和崇明島周邊水質提高、環境改善分不開啊!”唐文喬感慨,“當然,東風西沙水域很僻靜,人為干擾較少。”

對於長江江豚來說,現在面臨棲息地水環境汙染、缺乏食物、漁民網具誤傷和船隻產生噪音干擾其聲吶通信等威脅。隨著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穩步推進,漁船不見了、漁網也沒了。“江豚一般是兩三頭一起小範圍活動,在‘打獵’的時候才會集體出動。”唐文喬告訴記者,“我們好幾次看到近10頭江豚,說明它們已經放下戒心,在人類目光所及的範圍內捕食了。”

以前,長江裡同時生長著兩種鯨類動物——白鱀豚和長江江豚。白鱀豚已離我們遠去,長江江豚也在逐年減少。如何才能不讓長江江豚步白鱀豚的後塵?“江豚人工繁殖的干預難度較大。比較好的方法是將某個群體的長江江豚遷移到比較小、環境較好的水體裡,便於其繁殖。”

崇明,能成為江豚的“新家”嗎?

唐文喬課題組很早就開始了對相關水域作為江豚遷地保護地的可行性論證。去年9月27日,課題組觀測到的數量最多,共有6個群次17頭。這個寒假,課題組不定期也有收穫。課題組還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指派或聘請專人監護該水域的江豚活動,定期監測該水域江豚種群數量的變動,並進一步考察該水域的生態環境和餌料生物狀況。

“如果江豚遷地保護區建設通過論證,那崇明將呈現‘東灘候鳥天堂、西灘江豚樂園’這一兩翼齊飛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崇明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豚保護有現實需求,也有助於提升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的發展能級。”

據介紹,江豚是高智商動物,還可改善相關水域生物群落結構,保持水域生態平衡。“它還是水質量預警的指示生物呢!”唐文喬說。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