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圖/視覺中國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華君武漫畫《天津煎餅餜子滿京華》。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紀錄片《風味人間》劇照。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魚翅與花椒》

作者:(英)扶霞·鄧洛普 譯者:何雨珈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7月

英國姑娘扶霞1994年來到中國長住,這本書是她與四川料理的奇妙相遇。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五味》

作者:汪曾祺

版本: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5年4月

汪曾祺寫吃的文字,十幾年來被反覆結集出版。他筆下的吃食固然令人垂涎,而文字間流露出的生活趣味,更是無數讀者愛他的原因。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雅舍談吃》

作者:梁實秋

版本: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5年2月

梁實秋寫吃。他說:“饞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現象,比食而不知其要好得多。”

尋常滋味 無論窮富,一份滿足與安心

《窮中談吃》

作者:舒國治

版本: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11月

專注於臺灣地區五十年間的平民所吃,書中盡是燒餅、油條、陽春麵、蔥油餅等食物,更專門為泡菜、蘿蔔、炒飯寫了“贊”。

只有尋常的滋味,才會裹雜著我們的體驗、記憶與情感,也只有從尋常滋味之中,才能瞧見一代代中國人的真實生活和最樸素的價值態度。那些由種種食材和滋味經作家、學者之“廚藝”調製而成的文字,又反過來讓我們有一種新的角度,再從尋常的吃食中嚼出更豐厚的滋味。

1

哄飽肚皮 糧食為天

早點是尋常滋味的起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蘊含著尋常滋味的真諦。如果你仔細查考各地的早點,就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中國兩大主食米和麵的變種。餜子是炸過的面,麵條是抻長的面,包子和餛飩是包裹餡料的面,粥是加水熬熟的米,米糕是磨細蒸熟的米,米粉和米線都是壓成條狀的米,等等。那些最普通、最尋常的早餐,米和麵都會充當絕對的主角,甚至兩者同時出場,最典型的是一道老北京早點,大餅卷焦圈就粳米粥,除了那碟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的鹹菜疙瘩絲兒之外,可以說是吃麵就米,只是形狀做法不同罷了。

營養學家言之鑿鑿地告訴我們,攝入碳水化合物太多容易長胖,但絕大多數人,除了那些嚴格排斥碳水化合物的減肥狂們兔子飼料一樣的“健康早餐”外,還是甘冒發胖的風險將這些散發著碳水化合物氣息的尋常食物填滿腸胃。然後揉揉肚皮,開始普通人平凡的一天。這一點看上去司空見慣,但恰恰是尋常滋味的第一要義:哄飽肚皮。

最尋常的食物,首先是最能哄飽肚皮的食物。這不僅是人日常的需要,也是一種流傳千年的傳統。最早的平民百姓一天只能吃兩頓飯。《睡虎地秦簡·日書》中記載“食時辰”“餔時申”,也就是早晨七點到九點吃第一頓飯,下午三點到五點吃第二頓飯。只有士大夫以上的人家才能一日三餐。但這第三餐也是在餔時之後加一頓“晏餔”,這頓飯大概在晚上七點到九點吃,相當於是今天的夜宵。對普通人來說,一早起來,吃過早餐就必須要下地或是上工,必須要有充足的能量才能維持一天勞作的體力。

最能補充能量的當然是脂肪和蛋白質,但富含這兩樣東西的魚肉都並非普通百姓所能消費得起,在秦代,即使是下級官吏,每日定量的口糧也只有“食稗米半鬥”“糲米半鬥”,普通百姓的情況更等而下之,就像《戰國策》裡面所寫的“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摻了豆子的粗米飯和加了菜葉的羹湯,也就只能靠這些東西來維持體力了。菜羹的稀湯寡水固然可以騙騙腸胃,但能支撐一天勞作體力的,還是靠結結實實的乾飯不可。尋常滋味最初的來源,就是這種對主食的強烈需要開始的。對普通百姓來說,最尋常的味道,首先是糧食的味道。

但米麵作為尋常滋味最普遍的來源,如果仔細算起來,還不到一個世紀。長久以來,米和麵都不算是平民最尋常的食物。江南地區由於是米稻之鄉,所以大米還勉強算得上是尋常食物,儘管裡面常常也含有各種雜糧。但在號稱麥面產地的北方,米和麵對平民來說,都算是年節時才能享受的奢侈品。1919年,一名叫林傳甲的地理學者編纂的《大中華京兆地理志》中寫道:“京兆人民食雜糧者,居十之七八。有秋收稻麥糶之於京師,而購雜糧以為食者。且不但貧民食雜糧,即中等以上小康人間,亦無不食雜糧。”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雜糧還是北京平民的主食。一位老北京人回憶1960年北京市民在糧店排隊購買白薯的盛況:“白薯卸車時,買白薯的百姓早已排好了隊。帶掛斗的大貨車拉兩百多包白薯,每包一百多斤,兩三個小時就賣完了。清掃場地時,總有一群半大孩子跟在糧店職工後面撿‘白薯柺子’,連小手指粗的白薯頭也不放過。撿得多的用衣襟兜著‘戰利品’興高采烈,急急忙忙回家報功;沒撿到和撿得少的則垂頭喪氣。”

天津的煎餅餜子就是雜糧作為北方尋常食物的典型代表,它主要是由綠豆、棒子麵這些雜糧組成,混入一些白麵好攤成形狀。加在裡面的餜子和餜篦兒,雖然是用白麵製成,但卻充滿了某種欺騙性:明明只是手指大的一條,在沸油裡翻了個身後,體積竟然擴大了數倍不止,給人一種瞬間膨脹的錯覺。只有拿在手裡的時候才知道這像棒槌一樣的餜子是如何外強中乾的貨色。

但如果僅僅是為了哄飽肚皮的話,那麼尋常滋味就乏味得令人興趣缺乏。尋常滋味確實總是與清貧聯繫在一起,但窮未必就會成為平頭百姓追求美味的阻礙。即使是出於對那些流傳至今的美味小吃的尊敬,尋常滋味也應該加上第二條要義:吃得起。

2

吃得起 豈可食無肉

吃得起,可以說是尋常滋味的上限,這條上限的加入,讓尋常滋味的來源霎時擴大了許多。絕大多數蔬菜都可以加入尋常滋味的隊列。隆冬時節裡,大白菜、土豆、茄子和豆角是北方冬日尋常滋味的主角。醋熘白菜可以說是家常之王。清末民初的書法家兼著名的素食主義者薛寶辰在《素食說略》中將白菜捧為“諸蔬之冠”,特別記述了製作醋熘白菜的方法:“取嫩菜切片,以猛火油灼之,加醋、醬油起鍋,名醋熘白菜。”至於土豆、茄子和豆角,這三種蔬菜單獨做菜本身就各擅其味,合在一起,又是一道北方地區的經典尋常菜式“地三鮮”。

在上海,俗名“上海青”的青菜,是製作家常菜飯的原料。“黃芽菜……青菜”的叫賣聲,是老上海人每天清晨最熟悉的聲音。上海作家鬱慕俠在1935年出版的《上海鱗爪》中,津津有味地回憶了六馬路同春坊弄裡的楊記菜飯,店主是一個姓楊的蘇州人,“楊記”兩個字就用紅紙寫了貼在門口,他家的菜飯原料,“用青菜、豬油混合煮成,又香又鮮,外加澆頭,每碗只售小洋兩毛。起初澆頭不過排骨、排四、四喜、腳爪幾種,因為價廉物美,生意很好”。至今,菜飯仍然是上海尋常滋味中最富有庶民懷舊氣息的一味,儘管電飯煲做出的菜飯遠不如當初砂鍋煲出的菜飯美味可口。當就像美食家莊祖宜發現的那樣,在上海,用傳統方法燜一鍋菜飯可以引得四周鄰里都打開門窗,聞香尋味。

居於食物等級鏈頂端的,當然就是肉食。當尋常滋味的上限來到肉類時,就已經到達了它的臨界點。哪些種類的肉可以列入尋常食物的範疇,哪些則高於這個上限,標準各異。原則上來說,最普遍也堪稱最不幸的,應該就是雞和豬這兩種最早被人類馴化的牲畜。孟子對太平盛世的描述就是“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但在孟子之後的兩千年裡,這種食肉的構想絕大多數時候都只是理想狀態。

1932年,一名叫楊西孟的年輕社會學者對上海市工人階層的生活狀況進行了一次社會調查,結果發現肉類在上海工人的生活消費中佔的比例少得可憐。一個上海工人之家,“每年用鮮豬肉24.55斤,鹹肉3.86斤,共28.41斤,算來每天每家平攤才1兩2錢有餘。牛肉每家全年平均將近10斤,羊肉極少,差不多等於零。雞鴨亦用得很少,平均每家雞費僅4角有餘,鴨費6角5分,因為有絕大多數家庭全年中根本就不會買雞鴨這類東西”。縱使如此,上海工人每年吃的肉食也比北平的工人要多得多。根據北平社會學家陶孟和在1930年的統計,北平工人6個月內消費的肉食僅有6.39斤,陶孟和解釋道“北平肉價騰貴,貧民家庭不能常食,即偶一食之,其數量亦至有限”,其中對比上海工人豬肉消費量大,北平工人吃羊肉卻比豬肉更多,原因則在於“北平自口外運入羊群,羊肉售價低廉”。

城市裡面至少肉食的供給還算豐富,而在鄉村,肉類已經完全脫離開尋常食物的範疇,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華珍饈。1934年對江寧縣286家的調查顯示,全年沒吃過一口肉的家庭有49戶,佔到總戶數的17.13%,這還是江南富庶的地區。而在北平近郊的農村,一百戶農民裡,有87家一年到頭都沒有嘗過肉的滋味。肉食成為了尋常滋味和奢華珍饈之間的一道天然界線。但至少在城市裡,肉類還可以勉強算入尋常滋味的行列中。老北京有一種專為平民提供肉食的店鋪,被稱為“二葷館”。清末文人夏仁虎在《舊京瑣記》中介紹了這種專屬庶民的肉食之地:“二葷館者,率為平民果腹之地,其食品不離豚雞,無烹鮮者。”雞和豬肉,就組成了平民最尋常的肉味來源。

曾經是一名窮學生的掌故學家鄧雲鄉,回憶過上世紀30年代自己在學校門口二葷鋪吃飯的情景,“高級葷菜小碗罈子肉,只不過56枚,合不到1毛2分錢,兩碗飯12枚,全加起來只不過1毛4分錢。雪白噴香的飯,又香又爛的肉,說是小碗,也足有十三四塊,吃得又香又飽。至於素菜和小葷菜,那就更便宜了,醋熘白菜20多枚,肉丁醬、燒茄子不過30多枚,都不過七八分錢,5寸盤,口味又好,足夠你吃半斤飯或兩三個饅頭”。

不同地方,尋常滋味裡的肉食,也各有區別。像蘇州的羊肉面,節氣過了霜降,煮羊肉的馥郁便在街頭巷口騰起陣陣熱氣。那是安慰夜來客人寂寥心靈的暖意食物。熟悉的老顧客在踏進店鋪時會高聲喊道“免青”,老闆就會吩咐夥計把面裡的蔥葉去掉。作家汪曾祺在《異稟》中講述了他的故鄉高郵滷味攤販賣的肉食,“五香加鹽煮好,外面染了通紅的紅曲,一大塊一大塊的堆在那裡。買多少,現切,放在送過來的盤子裡,抓一把青蒜,澆一勺辣椒糊”的牛肉,“用一個三寸來長、直徑寸半的蒲包,裡面襯上豆腐皮,塞滿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攔腰用一道麻繩繫緊,成一個葫蘆形。煮熟以後,倒出來,也是一個帶有蒲包印跡的葫蘆”的蒲包肉。每年入冬的時候,滷味攤都會掛起一個長條形的玻璃鏡框,裡面用大紅臘箋寫了泥金字:“即日起新添美味羊羔五香兔肉”。帶皮白煮的羊肉,“凍實,切片,加青蒜、辣椒糊,還有一把必不可少的胡蘿蔔絲(據說這是最能解羶氣的)。醬油、醋,買回來自己加。”五香兔肉“也像牛肉似的加鹽和五香煮,染了通紅的紅曲”。

提到兔肉,如今已經舉國聞名的當然是四川成都的麻辣兔頭。任何一位品嚐過這種食物的人都會被它奇妙的味道猛然攫住,首先是嘴脣和舌頭完全失去知覺,之後就像是一個爆竹在口腔裡突然爆炸,火藥順著喉嚨將熱辣辣的灼燒感一直送到胃裡。兔肉館熱心的老闆有時會邀請客人來參觀一下食材盛在盤子裡前的樣子。1994年來華的英國美食家扶霞(Fuchsia Dunlop)就接受過這樣一次嚴重的“文化衝擊”。“渾身上下閃爍著母性光輝”的老闆娘誠摯地邀請她“到館子頭來看一哈”,她的午飯正在屋子的角落裡吃萵筍葉子,“小嘴兒快速地動著,可愛極了”。十分鐘後,這隻秀色可餐的小活物就被盛在碗裡,熱氣騰騰地端上桌了。

3

尋常滋味 貴賤本無別

扶霞目睹的兔子遭遇,可以說是中國尋常食物的又一特徵。與尋常滋味相對的精英美食是絕不會出現這種血光飛濺的活殺場景的。儘管無論貴賤,肉在端上桌前肯定都要舉行一場屠殺儀式,但精英階層基本上都是君子遠庖廚主義者,只要食物是盛進盤子裡而不是被刀子捅進去的,都可以溫文爾雅地悅納接受,不會特別在意麵前這盤罩著一層琥珀色的肉片在幾個小時前還是一隻活蹦亂跳的小生靈。

不過,足夠虛偽的是,他們往往會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控這種殘忍的殺生行為。天津的一則傳統相聲《開粥廠》特意諷刺這種“善人”自己享盡珍饈海味,卻對平民百姓殺雞吃肉的行為表示譴責,認為他們殺生缺乏仁慈之心。在這一點上,扶霞的旅華西洋前輩們,與中國的精英分子可謂達成一致。18世紀最出色的歐洲漢學家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在《中華帝國全志》對中國百姓什麼都吃的行為嗤之以鼻,“平民百姓只要吃到馬肉和狗肉就心滿意足了,哪兒還在乎馬和狗是老死還是病死的。對於這些當街出售的貓、鼠之類的動物肉,他們也照吃不誤。”

這種中國老百姓的“異食癖”傳聞在19世紀之前可謂甚囂塵上。一位叫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英國船長,儘管只到過東印度群島,但他還在旅行記中言之鑿鑿地告誡歐洲同胞千萬不要吃中國鴨子,因為“在中國,利用家禽和牲畜進行獸姦的現象非常普遍,以至於歐洲人都不敢吃鴨子,除非是他們自己用蛋孵化的”。另外一名叫約翰·洛克曼(John Lockman)的耶穌會士筆下的廣州人“什麼肉都吃,他們吃青蛙,這在歐洲人看來是很噁心的,但他們認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

這種誤解甚至到西方人紛至沓來的鴉片戰爭之後,仍然沒有消散。曾被魯迅稱讚的在華美國傳教士亞瑟·史密斯(A.H.Smith)的暢銷名著《中國人德行》,可以說是集西方嘲諷中國食物之大成,他諷刺中國人在吃飯上節儉到拿性命開玩笑的地步,他們吃死於疾病的牲畜,“即使牲口偶爾死於像胸膜肺炎一類的傳染病,也還是這樣做。不過,在他們看來,這類病畜肉要比死於其他疾病的病畜肉更差,因此出售的價格也較便宜,但還是都賣了,都被吃了。”他們甚至還吃被毒死的狗的屍體,完全不考慮很可能因此中毒身亡。

史密斯將火力全部開向中國平民食物,但他的目的並非刻意醜化中國,而是期望中國人能意識到自己的落後愚頑,加入到西方文明開化的隊列當中。因此,他在書中特意指出,中國普通人的這些看似光怪陸離的食物,其真正原因是這個國度普通民眾普遍的貧窮。

在這個國家裡,不同飲食之間顯示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達官顯貴可以在整治清潔的酒樓家宴上享受一百零八道大菜,吃完飯後會有秀色可餐的侍女端著熱水和綢巾為他們擦拭不染俗塵的纖纖玉指。而與之相對,那些最底層的貧民們卻“每天三餐只是粗米飯,配一點洋白菜,正是靠這些食物,他們每天從早到晚,使盡力氣”。

尋常滋味的產生之地正是貧窮。貧窮無可奈何,但它並沒有剝奪感官和知覺。乞丐舌頭上的味蕾分佈與富翁並無不容。貧窮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動力,讓老百姓不得不想盡辦法讓最平凡的食物吃起來有滋有味,讓最普通的食物也能變化成不同的樣貌。只有拇指大的一塊肉和一小團面,既然做不了包子,包不了餃子,那就把肉剁碎,把面擀平,在面鋪上薄薄的一層肉餡,做成肉龍罷。沒有肉,只有青蘿蔔,也可以把蘿蔔擦成絲兒,攪上摻了白麵的雜和麵,重重地放上五香面和鹽,炸成帶肉味的素丸子。大白菜熬湯,澆上一勺滾燙的花椒油,放上幾個素丸子,就是冬日溫暖全家的一餐。

即使是那種最奢華的珍饌,也有專屬平頭百姓的尋常做法。打兩個雞蛋,把黃白分開,用蛋黃把可憐的一點點兒肉餡攪好,在上面鋪上一層蛋清,上鍋蒸熟。姜切成碎末,倒上醋,用筷子頭蘸著點上一滴香油,跟剛才整好的雞蛋肉餡配在一起吃,竟能吃出螃蟹的味道。發明這道菜的老天津人,頗有些壯志豪情地將其命名為“賽螃蟹”。吃不起魚的話,川菜裡著名的魚香口味可以閃亮登場,蔥薑蒜、醋、白糖、郫縣豆瓣和泡椒的組合,照樣可以挑逗出舌尖的味覺,喚醒它對河鮮海味的嚮往。

當然,別忘了還有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豆腐。這種用最廉價的大豆製成的食物,可以用來冒充幾乎所有肉類的口感和味道。從素雞、素鵝到素火腿、素牛肉、素羊排、素鮑魚,你能想象到的肉食甚至海鮮,都可讓豆腐粉墨登場。

這或許就是尋常滋味的魅力所在:貴與賤在一盤最尋常不過的菜裡可以達到完美的統一,綻放一個人的味蕾,溫暖一個人的腸胃,哄飽一個人的肚皮,讓羞澀的錢包也不至於很難看——我們都是過著平凡生活的普通人,在不確定的明天裡,唯有吃到嘴裡的食物能帶給我們確定感。那是咬開一口煎餅餜子的滿足,是喝下一碗胡辣湯的溫暖,是哧溜一碗米粉的安心,是夾起一塊罈子肉的滿足,是啃下一塊兔頭的得意……這就是最尋常的滋味。

□李夏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