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20節點獵殺者的身份自然是最沒有爭議)

相比之下,作為首款國產三代機的殲-10系列,他們在空軍裝備體系中的職能卻隨著型號的演化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殲-10戰機在立項之初,更多強調的是針對北方強敵的超音速轟炸機群的中距攔射能力,從其注重高速性能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優先配備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中距空對空導彈這些特徵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注重攔截和空優的設計思路。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20節點獵殺者的身份自然是最沒有爭議)

相比之下,作為首款國產三代機的殲-10系列,他們在空軍裝備體系中的職能卻隨著型號的演化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殲-10戰機在立項之初,更多強調的是針對北方強敵的超音速轟炸機群的中距攔射能力,從其注重高速性能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優先配備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中距空對空導彈這些特徵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注重攔截和空優的設計思路。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職能的演化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更加註重製空的殲-11A/B系列雙發重型戰鬥機的大量服役,殲-10這種單發中型機平臺在執行空優任務時,其在滯空時間、作戰半徑以及雷達孔徑等方面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因此,到了殲-10家族的深度改進型殲-10B乃至殲-10C出現時,我們可以發現,殲-10B/C戰機身上出鏡率最高的,並不是各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而是電子戰吊艙乃至反輻射導彈等典型的對地攻擊彈藥。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20節點獵殺者的身份自然是最沒有爭議)

相比之下,作為首款國產三代機的殲-10系列,他們在空軍裝備體系中的職能卻隨著型號的演化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殲-10戰機在立項之初,更多強調的是針對北方強敵的超音速轟炸機群的中距攔射能力,從其注重高速性能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優先配備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中距空對空導彈這些特徵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注重攔截和空優的設計思路。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職能的演化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更加註重製空的殲-11A/B系列雙發重型戰鬥機的大量服役,殲-10這種單發中型機平臺在執行空優任務時,其在滯空時間、作戰半徑以及雷達孔徑等方面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因此,到了殲-10家族的深度改進型殲-10B乃至殲-10C出現時,我們可以發現,殲-10B/C戰機身上出鏡率最高的,並不是各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而是電子戰吊艙乃至反輻射導彈等典型的對地攻擊彈藥。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到了殲-10B/C時,上鏡率最高的是對地打擊模式)

這已經在十分明確的表明,殲-10C在"三劍客"體系中所承擔的職能,已經愈發地接近F-16C/D系列在美國空軍之中的地位——即對地精確打擊與"野鼬鼠"反輻射任務的核心。從最初的專職空優機,到現在的小號"炸彈卡車"。殲-10家族這個華麗的轉變幾乎是與美國空軍的F-16系列如出一轍。有鑑於此,我相信如果殲-10還將有後續的改進型,那麼優化外掛點和加裝保形油箱肯定是最為優先的選擇。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20節點獵殺者的身份自然是最沒有爭議)

相比之下,作為首款國產三代機的殲-10系列,他們在空軍裝備體系中的職能卻隨著型號的演化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殲-10戰機在立項之初,更多強調的是針對北方強敵的超音速轟炸機群的中距攔射能力,從其注重高速性能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優先配備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中距空對空導彈這些特徵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注重攔截和空優的設計思路。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職能的演化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更加註重製空的殲-11A/B系列雙發重型戰鬥機的大量服役,殲-10這種單發中型機平臺在執行空優任務時,其在滯空時間、作戰半徑以及雷達孔徑等方面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因此,到了殲-10家族的深度改進型殲-10B乃至殲-10C出現時,我們可以發現,殲-10B/C戰機身上出鏡率最高的,並不是各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而是電子戰吊艙乃至反輻射導彈等典型的對地攻擊彈藥。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到了殲-10B/C時,上鏡率最高的是對地打擊模式)

這已經在十分明確的表明,殲-10C在"三劍客"體系中所承擔的職能,已經愈發地接近F-16C/D系列在美國空軍之中的地位——即對地精確打擊與"野鼬鼠"反輻射任務的核心。從最初的專職空優機,到現在的小號"炸彈卡車"。殲-10家族這個華麗的轉變幾乎是與美國空軍的F-16系列如出一轍。有鑑於此,我相信如果殲-10還將有後續的改進型,那麼優化外掛點和加裝保形油箱肯定是最為優先的選擇。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的華麗轉身與美國空軍的F-16如出一轍)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被外界稱作是國產蘇-30的殲-16,他也未如大家所想的那樣,繼承的是蘇-30系列那戰鬥轟炸機的衣缽。從近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除了藉由這個平臺而衍生出的殲-16D電子戰機之外,殲-16似乎與對地打擊鮮有關聯。而這當中的緣由,恐怕與空軍所面臨的制空壓力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相比殲-10C,擁有大孔徑AESA雷達與超遠程空對空導彈的殲-16,更適合與殲-20一道應對來著這方面的壓力。

"

利刃/QG

隨著近期官方首度披露了殲-20第一批作戰部隊成軍的消息,此前一直僅存在於試訓基地的空軍"三劍客"傳說,已然在作戰部隊當中形成了規模。作為殲-10C、殲-16這兩款頂尖三代半戰機與殲-20隱身戰機的集合體,"三劍客"這堪稱豪華的陣容,也在某種程度上為外界透露了我國空軍未來短時間內的主戰裝備結構。而有關這些成員都在其中扮演著何種角色的問題,同樣因為這個體系的確立變得有意義起來。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空軍三劍客已成規模,他們都將扮演什麼角色?)

這當中,殲-20這款隱身戰機所要扮演的角色,恐怕是最沒有爭議的。眾所周知,在現代空戰理念愈發重視體系作戰的今天,如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關鍵性的"戰力倍增器"節點,同樣也成為了可以隨時令體系優勢蕩然無存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針對這些敵方戰略性節點的打擊,並由此形成以點破面的效果,也成了具備隱身優勢的殲-20身上所擔負的最為重要的使命。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20節點獵殺者的身份自然是最沒有爭議)

相比之下,作為首款國產三代機的殲-10系列,他們在空軍裝備體系中的職能卻隨著型號的演化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殲-10戰機在立項之初,更多強調的是針對北方強敵的超音速轟炸機群的中距攔射能力,從其注重高速性能的二元可調進氣道和優先配備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中距空對空導彈這些特徵上,我們就能看出其注重攔截和空優的設計思路。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職能的演化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更加註重製空的殲-11A/B系列雙發重型戰鬥機的大量服役,殲-10這種單發中型機平臺在執行空優任務時,其在滯空時間、作戰半徑以及雷達孔徑等方面的劣勢逐漸暴露了出來。因此,到了殲-10家族的深度改進型殲-10B乃至殲-10C出現時,我們可以發現,殲-10B/C戰機身上出鏡率最高的,並不是各種中距空對空導彈,而是電子戰吊艙乃至反輻射導彈等典型的對地攻擊彈藥。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到了殲-10B/C時,上鏡率最高的是對地打擊模式)

這已經在十分明確的表明,殲-10C在"三劍客"體系中所承擔的職能,已經愈發地接近F-16C/D系列在美國空軍之中的地位——即對地精確打擊與"野鼬鼠"反輻射任務的核心。從最初的專職空優機,到現在的小號"炸彈卡車"。殲-10家族這個華麗的轉變幾乎是與美國空軍的F-16系列如出一轍。有鑑於此,我相信如果殲-10還將有後續的改進型,那麼優化外掛點和加裝保形油箱肯定是最為優先的選擇。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0系列的華麗轉身與美國空軍的F-16如出一轍)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被外界稱作是國產蘇-30的殲-16,他也未如大家所想的那樣,繼承的是蘇-30系列那戰鬥轟炸機的衣缽。從近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除了藉由這個平臺而衍生出的殲-16D電子戰機之外,殲-16似乎與對地打擊鮮有關聯。而這當中的緣由,恐怕與空軍所面臨的制空壓力有很大的關係。畢竟相比殲-10C,擁有大孔徑AESA雷達與超遠程空對空導彈的殲-16,更適合與殲-20一道應對來著這方面的壓力。

中國戰機“拿錯劇本”:殲16化身重型空優 殲10C卻幹起了舔地的活

(殲-16也並非戰轟,而是優秀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事實上,這一系列變化或者說意外的背後,折射的亦是我國空軍在戰略思想上的轉變。從國土防禦型到攻守兼備型,這當中的"攻"除了有殲-20、殲-16針對敵方空中戰略目標的前出"點穴式"精確打擊之外,也包含了空軍對地支援能力的強化。而後一項能力的提升,顯然更多的還是需要依託小時飛行成本更低、數量更多的殲-10C來完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