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很多事情看起來很美好,但用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有些事情本來沒什麼大不了,但是被人一包裝就立刻變得高大上。在很多領域都有這樣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每個人的審美、需求不同進而導致對事物產生認知的偏差,大家對於同一件事物總會有不同的態度。就拿現在大紅大紫的摺疊屏概念來說,即將到來的MWC2019大展上至少會有三款摺疊屏設備亮相,三星、華為、小米都會公開自己的摺疊屏新機。就像所有新技術剛剛到來的時候一樣,人們對摺疊屏技術也展開了討論,"摺疊"到底是大家真正需要的東西,還是被商家們炒作包裝起來的"偽需求"?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開合之間,是否能帶來更多玩法?

摺疊屏手機,從外觀上最大的特點自然就是可以摺疊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概念,好比說NDS早已實現了"摺疊",只是那時的屏幕還不是柔性而已,到了現在柔性屏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因此將屏幕做成與機身一起摺疊,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技術進步的潮流。歷史地看,人們對於多維度的交互是有著先天的好感的,比如說很早之前的扭腰、旋轉、翻蓋設計,就可以看作是屏幕與鍵盤之間的不同交互方法,當兩個界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時,操作起來就會很有意思。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而現在的摺疊屏也秉承了這一概念,不僅能讓操作更加多元化,還能大大擴展顯示面積、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毫無疑問是可以帶來更多玩法的。最最直接的就是擴大顯示面積,8英寸大屏幕摺疊起來之後只要4英寸手機的機身尺寸,這肯定要比8英寸的平板電腦更便攜。又比如內側摺疊的屏幕,如果兩塊屏幕面對面形成一個"大鈍角",這就可以相當於筆記本的B面和C面,上面可以顯示內容,下面可以顯示全尺寸鍵盤,打字輸入操作起來必然會高效一些;還可以像閱讀書籍那樣,兩側的屏幕顯示內容可以不同,實現分屏顯示效果,這相當於把之前的雙面屏技術拿到了同一面,但兩塊屏幕並非割裂,而是和諧統一。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摺疊屏很好玩,但真的便攜嗎?

玩法儘管多起來了,但並不意味著大家就能照單全收。首先,摺疊屏手機是否真正便攜?雖然摺疊之後的長寬可以做到很誘人,但不要忘記屏幕也是有厚度的,屏幕下方的一系列電子元件也是有厚度的,如果說一部普通手機的厚度是6mm,那麼一部摺疊屏手機在摺疊收納之後可能就達到10mm以上,沒錯,以前10mm厚度的手機太多了,但對於現在已經被纖薄手機"慣壞"的人們,真的還能接受10mm以上的厚度嗎?況且,當下一般手機的重量大概在200g,然而目前看到發佈的可摺疊手機的重量要達到380克,就是接近原本兩部手機的重量,基本就是把iPad隨時揣在兜裡、拿在手裡,這真的便攜嗎?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當然,解決辦法也不是沒有,把主板、電池、攝像頭一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都做在一側,另一側只負責另一半屏幕的面板、排線等等,這樣或許能做到輕巧、纖薄一些,但如此一來就會造成電池續航的問題。做個不嚴謹的對比,現在一般的大屏大電池手機是7英寸、5000毫安時,但要是做成上述"半邊臉"摺疊屏的方案,電池容量可能就要減半,試想一塊動輒7英寸起步的大屏幕只有區區不到3000毫安時的電池支撐著,續航時間嚴重下降肯定是必然了,如果再隨身帶著移動電源,恐怕移動電源的重量又會很可觀。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總被"掰彎"會壞嗎?人們能買得起嗎?

再然後就是技術穩定性與價格方面。儘管一些屏幕廠商聲稱"摺疊壽命高達xx萬次",但還是會讓人們有點擔心,大家都知道"摺痕"位置不會是死折,但頻繁的彎曲、舒展還是會心驚膽戰,一如大家擔心vivo NEX、OPPO Find X的升降鏡頭可靠性;至於價格,新機必然會以天價的形象露面,根本原因就是柔性屏生產線的產能與良品率問題。據悉,目前三星可摺疊面板的生產成本就達到180美元,遠超傳統面板的生產成本,三星摺疊屏手機Galaxy F的售價預計在2500美元左右,約合16000元人民幣。即使是按照最樂觀的估測,到2022年生產成本會下降50%,但摺疊屏手機的平均價格可能也要在1萬元人民幣左右。

大家可能就會想了,我到底是買個看起來很好玩但有點玄乎又天價的摺疊屏手機,還是簡單粗暴的直接購買頂配iPhone?這是個很糾結的問題,就拿已經發布的FlexPai"柔派"來說,高達8999元起步的價格顯然不是一般人能輕易購買的,這個價格完全可以購買三星S系列、Note系列旗艦或者蘋果iPhone XS MAX,說服人們花大價錢去體驗全新的事物應該難度不小,但如果說需要花時間去培養,這很明顯是需要不短的時間的。

摺疊屏手機看起來美好,但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總結:概念雖好,但產品可能遠未成熟

應該大膽的說,摺疊屏手機是個好東西,但是在誕生的初期肯定不會是一帆風順。技術、品質、價格等方面都會有很多事情去做。UI也是一個問題,光有噱頭的摺疊屏硬件只能吸引玩家的側目,而在使用體驗上打動玩家才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屏幕在一張一合之間如何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這是廠家們最困難的課題,多窗口、多層次、多模式的操作體驗應該是未來摺疊屏UI發力的重點。那麼,今天說了這麼多廢話,還是讓我們期待MWC2019大展的到來,看看各家會拿出怎樣的方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