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全球最為知名的消費電子產品之一,iPhone的銷量表現早已不僅關乎蘋果一家的股價表現,還延伸到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例如近期傳聞不斷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就是其中之一。在JDI不久前發佈的2018財年合併財報中顯示,其最終損益為虧損1094億日元,CEO月崎義幸就虧損情況向股東道歉稱,“原本爭取盈利,但未能實現。非常抱歉”。

JDI看起來拿到了蘋果的救命錢

儘管相比於2017財年鉅虧2472億日元來說,去年虧損已經大幅收窄,但是連續5年的下滑還是讓JDI早已處於泥潭中,但好在JDI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白衣騎士”。據路透社援引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日本顯示器公司(JDI)準備接受蘋果公司1億美元投資,而這一消息也幫助股價一度上漲32%。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一億美元對於普通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對於JDI這樣的企業而言其實遠遠稱不上夠用,可以說就連治標的作用都沒有,頂多算得上來了一針腎上腺素。因此在蘋果入場之前,JDI向外界尋求一筆約800億日元,也就是差不多7.4億美元的現金融資。

如果沒有蘋果的救命錢,JDI還能撐多久也是個未知數。此前其曾於4月12日宣佈,與來自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地區3家企業聯盟達成資金援助框架協議。但是在2018年財報公佈之後,這三家企業有兩家打了退堂鼓。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三家企業聯盟原計劃向JDI注資620億日元(約5.54億美元),其中出資2.3億美元的臺灣觸控面板製造宸鴻光電(TPK)在本月19日率先決定退出,緊接著掌控臺灣富邦集團蔡氏家族旗下的私人投資公司CGL集團,也在25日宣佈退出。僅剩的中國嘉實科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則已經宣佈,就對JDI出資1.5億美元一事進行內部查核作業。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目前來看,這份資金援助框架協議最終能否執行下去可能都要打一個問號。事實上JDI如今已經是命懸一線了,本月初其已經宣佈公司將進行額外重組措施,繼2016年與2017年連續裁員30%之後,將裁員對象轉移到本土員工上,並徵集提前自願退休(early voluntary)的人數從1000人擴大到1200人,且將削減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但要知道“終身僱傭制”是日式經營理念的三大法寶之一,因此日本企業裁撤本土員工,也就意味著確實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蘋果供應鏈體系裡就不能有“大哥”

說來說去,最終還是蘋果再一次拯救JDI於水火之中。而這也並非其頭回對JDI伸出援手,目前JDI方面已經決定停工的低溫多晶硅(LTPS-LCD)產線白山工廠,就是在2015年接受蘋果資金建設的,並且蘋果方面在此後的JDI財政危機時,也同意將每年200億日元的還款條件放寬。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這麼一看,蘋果好像是大善人了,明明之前為了擺脫高通是智計百出,為了拿到Intel的基帶業務是欲擒故縱,JDI難道是蘋果的“親兒子”?但是新聞要連著看,近期根據韓國媒體ETNews的報道顯示,由於iPhone多季度銷量表現不佳,蘋果沒有按照商定的水平購買三星的OLED屏幕,按照協議需要向三星支付一筆1.7億美元的罰款。而至於以何種形式支付,以蘋果的慣例,最有可能的結果是蘋果給三星顯示額外的訂單,使得其利潤等於應付的罰款。因此為了在未來消化更多的OLED屏幕訂單,蘋果方面極有可能會在iPad及Mac產品線用上OLED屏幕。

因此此次蘋果馳援JDI的原因也就不難猜,這又雙叒叕一次是奉行“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策略作祟。為了制衡三星,蘋果不僅要拉JDI一把,甚至如果把時間線往前推,在2018年國內屏廠京東方也已經進入其全球200大供應商之列,而在2017年7月末,蘋果決定向LG Display的OLED生產線投資約27億美元,這筆投資將作LG Display的OLED屏幕訂單的預付款,因此預計從2019年開始蘋果方面就將獲得來自LG的OLED屏幕。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但必須要指出的一點是,JDI相比於京東方來說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優勢,而這個優勢並非是JDI的Liquid Retina或者COF封裝技術,而是其是一家日本企業。作為一加2012年由東芝、索尼、日立,將旗下液晶面板製造設備相關事業整合成立的企業,與JDI一同成立的,則還有株式會社INCJ(產業革新機構),其是一家日本政府背景的投資基金。在如今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JDI對於蘋果來說,也有著規避相關風險的作用。

JDI可以活著,但翻身是沒戲了

JDI到底能不能重回巔峰現在已經是“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是其LCD業務則大概率是沒戲了。因為其想與中國企業聯盟並非是繼續死磕Liquid Retina,而是準備擴充OLED產能,因此這也意味著JDI即便有心在LCD上一條路走到黑,現實目前也不允許了。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而現階段的市場環境對於LCD來說也並不友好,其主要競爭對手OLED的優勢相對更為明顯,更加豔麗的色彩、更薄的厚度、更低的功耗、對比度更出色、更快的屏幕響應時間,並且目前商用的光學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必須搭配OLED屏幕一同使用。同時“閃瞎眼”這一OLED屏幕的老問題,隨著DC調光技術開始大規模推廣也已經被解決。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只要蘋果一日不放棄LCD,以其出貨量來說支撐JDI活下去並不難,但是JDI想要推動旗下LCD業務迴光返照就很難了。一方面,隨著OLED已經開始從旗艦機型推廣到中低端產品線,導致整個LCD的市場份額在萎縮,另一方面,隨著國內廠商京東方的崛起,性價比更高的LCD屏幕對於競爭異常激烈的Android廠商誘惑力,明顯高於定價不菲的JDI。

事實上從JDI的困境不難看出,屬於日本顯示面板的時代結束了。根據相關傳言顯示,原本在iPhone順應潮流從LCD轉向OLED的2017年,蘋果對於JDI是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JDI能夠在2017年完成對於INCJ控股的另一家OLED屏幕廠商JOLED併購和OLED屏幕量產,蘋果繼續訂購來自JDI的屏幕是大概率事件。但奈何JDI不給力,其OLED屏幕量產要等到2019年中期,因此蘋果顯然不可能等這麼久。


蘋果再當白衣騎士,不過JDI或許已爬不出泥潭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在蘋果與各大Android廠商選擇了OLED作為未來的時候,其實JDI的命運可能就已經被決定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