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必須瞭解的成交量陷阱

滬指 股票 投資 財經 AU說 2017-06-26

成交量顧名思義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關於股市的成交量,股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股市中什麼都可以騙人,惟有量是真實的”。傳統的理論認為成交量的大小與股票的漲跌成正比關係。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股價是容易受主力或大戶操縱的。成交量和股價的關係一般情況下是成相關的,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即成交量陷阱。實際操作中,許多主力機構經常利用股民的這一認知來設置成交量陷阱,使許多散戶自以為是的上當受騙,最終淪為主力的賺錢工具。下面針對主力常用的伎倆簡單介紹一下。

散戶必須瞭解的成交量陷阱

陷阱一

陷阱一:對倒放量拉昇。即主力利用散戶的“量增價升”慣性思維,在拉昇股價時採取不斷的大手筆對手盤,持續放出大成交量,製造買盤實力強勁,以吸引場外跟風盤進入,達到趁機出貨的目的。

散戶必須瞭解的成交量陷阱

陷阱二

陷阱二:借利好放量大漲。一般當個股在公佈中報、年報業績優異之時,以及重大利好消息或有題材出現之前,主力機構一般都能提前掌握各種利好消息而提前推升股價,一旦當利好兌現之時,利用人們紛紛看好買進的時候,往往順勢放量上漲,趁機減倉或出貨,誘騙散戶上當。

散戶必須瞭解的成交量陷阱

陷阱三

陷阱三:借利空大幅殺跌。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盤和個股已經持續下跌之後,一旦出現利空消息,主力經常喜歡採取放大利空效應,利用大手筆對敲來打壓股價,刻意製造恐慌性破位下行或大幅殺跌,誘騙持股心態不穩的散戶紛紛拋售股票,以達到主力藉機快速收集籌碼的目的。當主力在建倉後進行振倉洗盤時也會經常採取這種手法。

以上三種情況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成交量陷阱,後市操作中要格外小心在意,不要淪為主力的賺錢工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