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一週國際要聞

一週焦點

大型強子對撞機發現第三種五夸克粒子

歐核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LHCb團隊近日發現了第三種五夸克(pentaquarks)粒子。新結果有望進一步揭示夸克理論的諸多奧祕。此前,五夸克態物質的存在只停留在理論階段,2015年,LHCb宣佈發現首個五夸克粒子。如今,該團隊在對該粒子進行檢查時,發現它已一分為二。原來,最初的五夸克實際上是兩個獨立的五夸克(被稱為第一種和第二種五夸克粒子),它們質量相近,宛若一個粒子。

一週明星

美國LIGO和歐洲Virgo聯手“抓捕”引力波

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近日再次上線,開始第三輪為期1年的科學探測,繼續其對引力波——時空漣漪的“追捕”行動;此次同時重新上線的還有歐洲“處女座”(Virgo)引力波探測器。

本週爭鳴

NASA期望美宇航員2033年登陸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日前表示:“希望在2033年實現載人火星著陸。為實現這一目標,登月計劃需要加快推進。”對此,專家認為NASA有可能實現2033年載人火星登陸,但仍面臨不少困難。

技術刷新

可穿戴設備能從靜脈血中採集癌細胞

血檢是癌症診治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出一種可以直接從患者靜脈血液中持續收集癌細胞的可穿戴設備,其採集效率遠超靜脈穿刺採樣。研究人員稱,該設備可以幫助醫生更有效地診治癌症。

前沿探索

美參議院重提“核能領導法案”

一個由15名美國參議員組成的兩黨集團重新提出為美國製定“核能領導法案”(NELA),該法案將為開發先進核能技術提供獎勵並制定目標,旨在“繪製核能復興所需的圖景”。在社交媒體上,該法案得到比爾·蓋茨的大力支持與稱讚。

太陽耀斑磁場比先前認知的強十倍

英國科學家藉助地面望遠鏡研究一個特殊的太陽耀斑事件後,得出結論稱,產生這個太陽耀斑的磁場結構的磁場強度比以前認為的強10倍。最新發現或將改變我們對太陽大氣內發生的物理過程的理解,併為太陽日冕研究開闢新途徑。

奇觀異聞

第二個“無暗物質星系”現身

首個“無暗物質星系”被發現後,曾飽受質疑,但現在,又一個同類星系出現了!美國耶魯大學團隊報告發現迄今已知第二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且其發佈的兩項最新研究結果均表明,暗物質實際上可以與星系分離。這一結論顛覆了人們以往的認知。

NASA搞了個火星直升機?

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僅僅停留在火星表面,火星的天空也將成為征服目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佈,火星直升機已經完成飛行測試,2020年將和新型火星車一起奔向紅色星球,其能為火星車提供更精確的導航、定位,甚至可以攜帶科研儀器,擴大火星車探測範圍。

(本欄目主持人 張夢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