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名士雄,嘉慶十三年(1808年)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他的祖父就是一名名醫,父親也精通醫學,他少年失去了母親,14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在臨終前對王孟英道:"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失去父母的王孟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他白天在婺州一家鹽務商號打工,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潛齋"以明志,艱苦學醫3年。

這一日,當地的鹽務主管周光遠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後背冷汗涔涔,全身虛軟。所有人都慌了神,十七八歲的王孟英用一片乾薑就將他給救了回來。按地位,周光遠是王孟英的領導,但這次奇遇之後,他將王孟英深深記在心裡。多年後,周光遠又得了瘧疾奄奄一息,他千里迢迢找到王孟英,王孟英又一次治好了他的病。這一次,他將王孟英視作恩人,乾脆辭了公職,放棄仕途只為追隨王孟英,並且幫助王孟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醫案《回春錄》。

"術以濟世 ,德以安身",這是王孟英的座右銘。無論古今,但凡治病的醫生,都對醫患矛盾十分敏感。有的病,其他醫生不敢治,王孟英偏治;有的病,其他醫生治不好,他也試著治一治。他的好友笑他傻,說他是"半痴",他覺得名字不錯,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半痴山人"。對於病者,無論貴賤,王孟英都不會放棄,這是一名醫者的慈悲心,他的醫案之中,許多病人都是半夜前來尋找他,他總是立刻起身前往。他說:"證雖危險 ,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周光遠對他這種悲天憫人向來尊崇,他為王孟英整理醫案時,寫下了這句話:"凡遇危險之候 ,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王孟英17歲開始行醫,走遍大江南北,居無片瓦,他身在異鄉沒錢回家,還是他的好友出資將他送回了老家。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只把自己的老夥計硯臺帶了回來,所以他的草堂匾額上,寫著"歸硯"二字。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名士雄,嘉慶十三年(1808年)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他的祖父就是一名名醫,父親也精通醫學,他少年失去了母親,14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在臨終前對王孟英道:"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失去父母的王孟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他白天在婺州一家鹽務商號打工,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潛齋"以明志,艱苦學醫3年。

這一日,當地的鹽務主管周光遠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後背冷汗涔涔,全身虛軟。所有人都慌了神,十七八歲的王孟英用一片乾薑就將他給救了回來。按地位,周光遠是王孟英的領導,但這次奇遇之後,他將王孟英深深記在心裡。多年後,周光遠又得了瘧疾奄奄一息,他千里迢迢找到王孟英,王孟英又一次治好了他的病。這一次,他將王孟英視作恩人,乾脆辭了公職,放棄仕途只為追隨王孟英,並且幫助王孟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醫案《回春錄》。

"術以濟世 ,德以安身",這是王孟英的座右銘。無論古今,但凡治病的醫生,都對醫患矛盾十分敏感。有的病,其他醫生不敢治,王孟英偏治;有的病,其他醫生治不好,他也試著治一治。他的好友笑他傻,說他是"半痴",他覺得名字不錯,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半痴山人"。對於病者,無論貴賤,王孟英都不會放棄,這是一名醫者的慈悲心,他的醫案之中,許多病人都是半夜前來尋找他,他總是立刻起身前往。他說:"證雖危險 ,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周光遠對他這種悲天憫人向來尊崇,他為王孟英整理醫案時,寫下了這句話:"凡遇危險之候 ,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王孟英17歲開始行醫,走遍大江南北,居無片瓦,他身在異鄉沒錢回家,還是他的好友出資將他送回了老家。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只把自己的老夥計硯臺帶了回來,所以他的草堂匾額上,寫著"歸硯"二字。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的盛年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清朝面臨著內憂外患。太平天國攻入杭州後,本來就很貧困的王孟英甚至到了只能吃"麩核"的地步。即便如此,王孟英還在懸壺濟世,白天救人幾乎收不到什麼錢,漫漫長夜,只能聽肚子空空的哀嚎聲打發時間。如此困苦,他竟然也能寫一本食譜出來,這本《隨息居飲食譜》是我國著名的食療書籍。按照王孟英的說法,這本書就是用來"畫餅充飢"的,他一邊熬著飢餓,一邊回憶以前走南闖北吃過的美食,列舉了300多種食材的的養生做法,這種苦中作樂的法子,今人看來卻是無比心酸。

戰爭年代,作為一個醫者,看著餓殍遍野,鄉鄰身染重疾卻無錢買藥,他痛苦萬分。他在書中寫道:茫茫浩劫,呼籲無門!

王孟英的女兒曾經回憶過父親這段艱苦的歲月,他和看病的老百姓一樣都是災民,替人看病,卻不捨得和人伸手要診金。他常常餓著肚子去患者的家中,再餓著肚子回來。有一日,他翻山越嶺去了一個患者家中問診,他知道這家人本就揭不開鍋了,鍼灸完之後收起針包就走了。他餓極了,暈倒在山上,暈乎了一整夜,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來,他有些暖和了,才爬起來往回走。

社會動盪不安,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的入侵竟然將西方的烈性病霍亂帶到了中國,此病在中國大面積爆發,很快蔓延到了江南富庶之地。這時候的王孟英已經搬到了上海求生活,上海人口密集,瞬間成為人間煉獄,"死者日以千人"。周光遠很不幸又染上了這種病,他也很幸運,早早搬到了王孟英家旁邊,得到了及時的醫治。正在大部分醫生都在挖空心思找尋治療的藥物時,王孟英第一個提出,一定要先從公共衛生做起,最根本的還是飲水問題。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名士雄,嘉慶十三年(1808年)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他的祖父就是一名名醫,父親也精通醫學,他少年失去了母親,14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在臨終前對王孟英道:"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失去父母的王孟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他白天在婺州一家鹽務商號打工,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潛齋"以明志,艱苦學醫3年。

這一日,當地的鹽務主管周光遠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後背冷汗涔涔,全身虛軟。所有人都慌了神,十七八歲的王孟英用一片乾薑就將他給救了回來。按地位,周光遠是王孟英的領導,但這次奇遇之後,他將王孟英深深記在心裡。多年後,周光遠又得了瘧疾奄奄一息,他千里迢迢找到王孟英,王孟英又一次治好了他的病。這一次,他將王孟英視作恩人,乾脆辭了公職,放棄仕途只為追隨王孟英,並且幫助王孟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醫案《回春錄》。

"術以濟世 ,德以安身",這是王孟英的座右銘。無論古今,但凡治病的醫生,都對醫患矛盾十分敏感。有的病,其他醫生不敢治,王孟英偏治;有的病,其他醫生治不好,他也試著治一治。他的好友笑他傻,說他是"半痴",他覺得名字不錯,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半痴山人"。對於病者,無論貴賤,王孟英都不會放棄,這是一名醫者的慈悲心,他的醫案之中,許多病人都是半夜前來尋找他,他總是立刻起身前往。他說:"證雖危險 ,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周光遠對他這種悲天憫人向來尊崇,他為王孟英整理醫案時,寫下了這句話:"凡遇危險之候 ,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王孟英17歲開始行醫,走遍大江南北,居無片瓦,他身在異鄉沒錢回家,還是他的好友出資將他送回了老家。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只把自己的老夥計硯臺帶了回來,所以他的草堂匾額上,寫著"歸硯"二字。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的盛年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清朝面臨著內憂外患。太平天國攻入杭州後,本來就很貧困的王孟英甚至到了只能吃"麩核"的地步。即便如此,王孟英還在懸壺濟世,白天救人幾乎收不到什麼錢,漫漫長夜,只能聽肚子空空的哀嚎聲打發時間。如此困苦,他竟然也能寫一本食譜出來,這本《隨息居飲食譜》是我國著名的食療書籍。按照王孟英的說法,這本書就是用來"畫餅充飢"的,他一邊熬著飢餓,一邊回憶以前走南闖北吃過的美食,列舉了300多種食材的的養生做法,這種苦中作樂的法子,今人看來卻是無比心酸。

戰爭年代,作為一個醫者,看著餓殍遍野,鄉鄰身染重疾卻無錢買藥,他痛苦萬分。他在書中寫道:茫茫浩劫,呼籲無門!

王孟英的女兒曾經回憶過父親這段艱苦的歲月,他和看病的老百姓一樣都是災民,替人看病,卻不捨得和人伸手要診金。他常常餓著肚子去患者的家中,再餓著肚子回來。有一日,他翻山越嶺去了一個患者家中問診,他知道這家人本就揭不開鍋了,鍼灸完之後收起針包就走了。他餓極了,暈倒在山上,暈乎了一整夜,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來,他有些暖和了,才爬起來往回走。

社會動盪不安,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的入侵竟然將西方的烈性病霍亂帶到了中國,此病在中國大面積爆發,很快蔓延到了江南富庶之地。這時候的王孟英已經搬到了上海求生活,上海人口密集,瞬間成為人間煉獄,"死者日以千人"。周光遠很不幸又染上了這種病,他也很幸運,早早搬到了王孟英家旁邊,得到了及時的醫治。正在大部分醫生都在挖空心思找尋治療的藥物時,王孟英第一個提出,一定要先從公共衛生做起,最根本的還是飲水問題。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水源不清,則必成燎原之勢。"王孟英提倡疏通河道,廣鑿井泉,提倡人們喝淨水、活水。他還強調了一定要選對住處,乾爽通風,乾淨整潔。王孟英以中醫扶正驅邪的方法治癒了很多病者,第三次挽救了周光遠的性命。只可惜在這場霍亂之中,他的好友和遠在杭州的二女兒定宜不幸逝世,兩人死於同一天。

定宜死前對自己的丈夫說:"若我的父親在這裡的話,我一定不會病成這樣。"王孟英聽到別人轉達這句話時,痛苦得暈倒在地。好友和女兒的離世,沒有讓王孟英倒下,他白天繼續和霍亂做鬥爭,晚上則開始重新編寫《霍亂論》,最終成書便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要知道,當時王孟英這樣的一線醫生是得不到清政府任何支持的,只是慈悲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撐著他們堅定地走下去。王孟英的書中記載著一位名為餘小坡的英雄,他是一名進士,也是一名醫者,他有一天給病人看病看累了,隨手抓了一把蓮子吃,吃完了立刻腹瀉不止,等到王孟英趕到,他已經不幸離世了。

餘小坡是一名醫者,而對他的親人而言,他也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一位好父親,一位好丈夫。在這場人命爭奪戰之中,醫者們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沒有良好的保護措施,卻時時刻刻和病人在一起。餘小坡是記錄在王孟英醫案之中的一個短短案例,王孟英沒有多寫一個字去形容自己的悲慟,那種心情也實在難以用文字形容。《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完成後,王孟英繼續救人。此後,他便消失了,就連他的親人都沒有他的消息。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名士雄,嘉慶十三年(1808年)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他的祖父就是一名名醫,父親也精通醫學,他少年失去了母親,14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在臨終前對王孟英道:"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失去父母的王孟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他白天在婺州一家鹽務商號打工,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潛齋"以明志,艱苦學醫3年。

這一日,當地的鹽務主管周光遠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後背冷汗涔涔,全身虛軟。所有人都慌了神,十七八歲的王孟英用一片乾薑就將他給救了回來。按地位,周光遠是王孟英的領導,但這次奇遇之後,他將王孟英深深記在心裡。多年後,周光遠又得了瘧疾奄奄一息,他千里迢迢找到王孟英,王孟英又一次治好了他的病。這一次,他將王孟英視作恩人,乾脆辭了公職,放棄仕途只為追隨王孟英,並且幫助王孟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醫案《回春錄》。

"術以濟世 ,德以安身",這是王孟英的座右銘。無論古今,但凡治病的醫生,都對醫患矛盾十分敏感。有的病,其他醫生不敢治,王孟英偏治;有的病,其他醫生治不好,他也試著治一治。他的好友笑他傻,說他是"半痴",他覺得名字不錯,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半痴山人"。對於病者,無論貴賤,王孟英都不會放棄,這是一名醫者的慈悲心,他的醫案之中,許多病人都是半夜前來尋找他,他總是立刻起身前往。他說:"證雖危險 ,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周光遠對他這種悲天憫人向來尊崇,他為王孟英整理醫案時,寫下了這句話:"凡遇危險之候 ,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王孟英17歲開始行醫,走遍大江南北,居無片瓦,他身在異鄉沒錢回家,還是他的好友出資將他送回了老家。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只把自己的老夥計硯臺帶了回來,所以他的草堂匾額上,寫著"歸硯"二字。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的盛年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清朝面臨著內憂外患。太平天國攻入杭州後,本來就很貧困的王孟英甚至到了只能吃"麩核"的地步。即便如此,王孟英還在懸壺濟世,白天救人幾乎收不到什麼錢,漫漫長夜,只能聽肚子空空的哀嚎聲打發時間。如此困苦,他竟然也能寫一本食譜出來,這本《隨息居飲食譜》是我國著名的食療書籍。按照王孟英的說法,這本書就是用來"畫餅充飢"的,他一邊熬著飢餓,一邊回憶以前走南闖北吃過的美食,列舉了300多種食材的的養生做法,這種苦中作樂的法子,今人看來卻是無比心酸。

戰爭年代,作為一個醫者,看著餓殍遍野,鄉鄰身染重疾卻無錢買藥,他痛苦萬分。他在書中寫道:茫茫浩劫,呼籲無門!

王孟英的女兒曾經回憶過父親這段艱苦的歲月,他和看病的老百姓一樣都是災民,替人看病,卻不捨得和人伸手要診金。他常常餓著肚子去患者的家中,再餓著肚子回來。有一日,他翻山越嶺去了一個患者家中問診,他知道這家人本就揭不開鍋了,鍼灸完之後收起針包就走了。他餓極了,暈倒在山上,暈乎了一整夜,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來,他有些暖和了,才爬起來往回走。

社會動盪不安,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的入侵竟然將西方的烈性病霍亂帶到了中國,此病在中國大面積爆發,很快蔓延到了江南富庶之地。這時候的王孟英已經搬到了上海求生活,上海人口密集,瞬間成為人間煉獄,"死者日以千人"。周光遠很不幸又染上了這種病,他也很幸運,早早搬到了王孟英家旁邊,得到了及時的醫治。正在大部分醫生都在挖空心思找尋治療的藥物時,王孟英第一個提出,一定要先從公共衛生做起,最根本的還是飲水問題。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水源不清,則必成燎原之勢。"王孟英提倡疏通河道,廣鑿井泉,提倡人們喝淨水、活水。他還強調了一定要選對住處,乾爽通風,乾淨整潔。王孟英以中醫扶正驅邪的方法治癒了很多病者,第三次挽救了周光遠的性命。只可惜在這場霍亂之中,他的好友和遠在杭州的二女兒定宜不幸逝世,兩人死於同一天。

定宜死前對自己的丈夫說:"若我的父親在這裡的話,我一定不會病成這樣。"王孟英聽到別人轉達這句話時,痛苦得暈倒在地。好友和女兒的離世,沒有讓王孟英倒下,他白天繼續和霍亂做鬥爭,晚上則開始重新編寫《霍亂論》,最終成書便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要知道,當時王孟英這樣的一線醫生是得不到清政府任何支持的,只是慈悲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撐著他們堅定地走下去。王孟英的書中記載著一位名為餘小坡的英雄,他是一名進士,也是一名醫者,他有一天給病人看病看累了,隨手抓了一把蓮子吃,吃完了立刻腹瀉不止,等到王孟英趕到,他已經不幸離世了。

餘小坡是一名醫者,而對他的親人而言,他也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一位好父親,一位好丈夫。在這場人命爭奪戰之中,醫者們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沒有良好的保護措施,卻時時刻刻和病人在一起。餘小坡是記錄在王孟英醫案之中的一個短短案例,王孟英沒有多寫一個字去形容自己的悲慟,那種心情也實在難以用文字形容。《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完成後,王孟英繼續救人。此後,他便消失了,就連他的親人都沒有他的消息。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晚清霍亂時的西醫診所)

有人說,這場霍亂,還是帶走了這位名醫的生命,王孟英終年61歲;也有人說,霍亂後,他帶著妻子到處遊歷,一直活到了八十幾歲。的確,我們很希望王大師能夠歇一歇,和妻子安享晚年。但從理性上來講,王孟英從醫幾十年筆耕不輟,接連寫了十幾本書,不可能在最後二十年一個字都不寫,也不可能一個病人都不看……

"

若要說清代的中醫大師,就不得不提王孟英。他一生救人無數,卻始終一貧如洗。他的醫案《歸硯錄》的序中,他寫道:"乃餘自失怙後,即攜一硯以泛於江、浮於海,荏苒三十餘年,僅載一硯以歸籍。"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去後,這位中醫大師踏遍山川,賺幾個可以餬口的錢,沒有任何積蓄。三十年,唯有一方硯臺始終跟隨著他,這是行醫必用的文具,有它陪伴足矣。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名士雄,嘉慶十三年(1808年)出生於浙江錢塘(今杭州)。他的祖父就是一名名醫,父親也精通醫學,他少年失去了母親,14歲那年,父親一病不起,在臨終前對王孟英道:"人生天地之間,必期有用於世,汝識斯言,吾無憾矣。"失去父母的王孟英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但他始終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那段艱苦的日子裡,他白天在婺州一家鹽務商號打工,晚上"披覽醫書,焚膏繼晷,樂此不疲"。他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潛齋"以明志,艱苦學醫3年。

這一日,當地的鹽務主管周光遠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後背冷汗涔涔,全身虛軟。所有人都慌了神,十七八歲的王孟英用一片乾薑就將他給救了回來。按地位,周光遠是王孟英的領導,但這次奇遇之後,他將王孟英深深記在心裡。多年後,周光遠又得了瘧疾奄奄一息,他千里迢迢找到王孟英,王孟英又一次治好了他的病。這一次,他將王孟英視作恩人,乾脆辭了公職,放棄仕途只為追隨王孟英,並且幫助王孟英完成了他的第一本醫案《回春錄》。

"術以濟世 ,德以安身",這是王孟英的座右銘。無論古今,但凡治病的醫生,都對醫患矛盾十分敏感。有的病,其他醫生不敢治,王孟英偏治;有的病,其他醫生治不好,他也試著治一治。他的好友笑他傻,說他是"半痴",他覺得名字不錯,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半痴山人"。對於病者,無論貴賤,王孟英都不會放棄,這是一名醫者的慈悲心,他的醫案之中,許多病人都是半夜前來尋找他,他總是立刻起身前往。他說:"證雖危險 ,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周光遠對他這種悲天憫人向來尊崇,他為王孟英整理醫案時,寫下了這句話:"凡遇危險之候 ,從不輕棄,最肯出心任怨以圖之。"

王孟英17歲開始行醫,走遍大江南北,居無片瓦,他身在異鄉沒錢回家,還是他的好友出資將他送回了老家。此時的他身無長物,只把自己的老夥計硯臺帶了回來,所以他的草堂匾額上,寫著"歸硯"二字。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王孟英的盛年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清朝面臨著內憂外患。太平天國攻入杭州後,本來就很貧困的王孟英甚至到了只能吃"麩核"的地步。即便如此,王孟英還在懸壺濟世,白天救人幾乎收不到什麼錢,漫漫長夜,只能聽肚子空空的哀嚎聲打發時間。如此困苦,他竟然也能寫一本食譜出來,這本《隨息居飲食譜》是我國著名的食療書籍。按照王孟英的說法,這本書就是用來"畫餅充飢"的,他一邊熬著飢餓,一邊回憶以前走南闖北吃過的美食,列舉了300多種食材的的養生做法,這種苦中作樂的法子,今人看來卻是無比心酸。

戰爭年代,作為一個醫者,看著餓殍遍野,鄉鄰身染重疾卻無錢買藥,他痛苦萬分。他在書中寫道:茫茫浩劫,呼籲無門!

王孟英的女兒曾經回憶過父親這段艱苦的歲月,他和看病的老百姓一樣都是災民,替人看病,卻不捨得和人伸手要診金。他常常餓著肚子去患者的家中,再餓著肚子回來。有一日,他翻山越嶺去了一個患者家中問診,他知道這家人本就揭不開鍋了,鍼灸完之後收起針包就走了。他餓極了,暈倒在山上,暈乎了一整夜,等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來,他有些暖和了,才爬起來往回走。

社會動盪不安,清政府腐敗無能,列強的入侵竟然將西方的烈性病霍亂帶到了中國,此病在中國大面積爆發,很快蔓延到了江南富庶之地。這時候的王孟英已經搬到了上海求生活,上海人口密集,瞬間成為人間煉獄,"死者日以千人"。周光遠很不幸又染上了這種病,他也很幸運,早早搬到了王孟英家旁邊,得到了及時的醫治。正在大部分醫生都在挖空心思找尋治療的藥物時,王孟英第一個提出,一定要先從公共衛生做起,最根本的還是飲水問題。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水源不清,則必成燎原之勢。"王孟英提倡疏通河道,廣鑿井泉,提倡人們喝淨水、活水。他還強調了一定要選對住處,乾爽通風,乾淨整潔。王孟英以中醫扶正驅邪的方法治癒了很多病者,第三次挽救了周光遠的性命。只可惜在這場霍亂之中,他的好友和遠在杭州的二女兒定宜不幸逝世,兩人死於同一天。

定宜死前對自己的丈夫說:"若我的父親在這裡的話,我一定不會病成這樣。"王孟英聽到別人轉達這句話時,痛苦得暈倒在地。好友和女兒的離世,沒有讓王孟英倒下,他白天繼續和霍亂做鬥爭,晚上則開始重新編寫《霍亂論》,最終成書便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隨息居重訂霍亂論》。

要知道,當時王孟英這樣的一線醫生是得不到清政府任何支持的,只是慈悲心、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撐著他們堅定地走下去。王孟英的書中記載著一位名為餘小坡的英雄,他是一名進士,也是一名醫者,他有一天給病人看病看累了,隨手抓了一把蓮子吃,吃完了立刻腹瀉不止,等到王孟英趕到,他已經不幸離世了。

餘小坡是一名醫者,而對他的親人而言,他也是一個孝順的兒子,一位好父親,一位好丈夫。在這場人命爭奪戰之中,醫者們所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沒有良好的保護措施,卻時時刻刻和病人在一起。餘小坡是記錄在王孟英醫案之中的一個短短案例,王孟英沒有多寫一個字去形容自己的悲慟,那種心情也實在難以用文字形容。《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完成後,王孟英繼續救人。此後,他便消失了,就連他的親人都沒有他的消息。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晚清霍亂時的西醫診所)

有人說,這場霍亂,還是帶走了這位名醫的生命,王孟英終年61歲;也有人說,霍亂後,他帶著妻子到處遊歷,一直活到了八十幾歲。的確,我們很希望王大師能夠歇一歇,和妻子安享晚年。但從理性上來講,王孟英從醫幾十年筆耕不輟,接連寫了十幾本書,不可能在最後二十年一個字都不寫,也不可能一個病人都不看……

他是晚清國醫大師,一生清貧,吃著糠治療霍亂,晚年卻不知所蹤

袁鳳桐成為王孟英題詩曰:"仕心古誼繼忠州,千頃波濤一葉舟。"寫的便是他在霍亂之時,常常為了去看遠方的病患,半夜乘坐小船前行。

什麼叫做醫德呢?悲天憫人,一心赴救,即便自己已經受到死亡的威脅,仍然毫不猶豫地先救別人。在霍亂前,在晚清動盪的局勢前,王孟英憑藉著驚人的毅力和體力,為我們留下了無數醫學財富,也留下了無數動人的傳說。

一個貧困的好醫生值得尊敬,卻一定是時代的悲劇。希望今天那些像王孟英這樣的仁醫,能擁有更高的收入,生活美滿,身體康健。

參考資料:

王士雄——《王孟英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王士雄——《隨息居重訂霍亂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王士雄——《王孟英醫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