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婚姻 服裝 陳晴 懷孕 夏莫MO 2019-04-05
“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文/夏莫

01

生活就像是一曲悠揚的薩克斯,婉轉低吟,不經意間勾起了沉寂許久的憂傷,而愛情就是那束陽光照進了男人和女人心裡那片潮溼的角落。

陳晴嫁給丈夫劉輝已有兩年的時間,這兩年裡,生活漸漸從甜蜜的模樣變成了一杯白開水的樣子,寡淡、無味。

婆婆搬過來生活,是為了照顧陳晴孕期的生活。後來孩子出生後,她又不得已答應了兒子的要求,留在城裡幫助兒媳婦帶孩子,在家做做飯、洗洗衣服,做做家務。

婆媳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常常是波瀾不驚的樣子,而底層卻早已波濤洶湧。

陳晴與婆婆之間因為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不一樣,導致生活中處處生出像刺一樣的矛盾,讓家庭的氛圍越變越差。

婆婆今年差不多六十歲,一輩子都在農村生活,住在城裡雖然有諸多不適,但是為了兒子,她還是選擇了留下,選擇了“幫幫他”。

這個世界,往往是因為愛而變得明媚。可是,有多少人,卻讀不懂這份愛的沉重。

“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02

談戀愛時,我們總是習慣看到對方的優點,可是在婚姻裡我們卻總是與對方的缺點相守。

婆婆在兒子婚姻裡過度的付出,會導致小夫妻的成長變慢。

婆婆本是一片好心,放下了鄉下所有的牽掛,一心幫著兒子和兒媳婦帶孩子。每天早上天還沒亮,她便趁著孩子睡覺,給兒子和兒媳婦準備一份早餐。

在城裡沒有朋友,沒有可以說話的人,每天在一個充滿了孤獨的房子裡,帶著孫子。

她儘可能地讓自己多做點事,買菜、洗衣、做飯,包攬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兒媳婦和兒子每天回到家,就能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飯菜。

可是,漸漸的她發現,家裡所有瑣碎的事幾乎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孩子哭了,兒子一邊拿著手機,一邊喊她快過來哄孩子。

即便是週末,兩人寧願出去看電影吃飯,也不在家帶帶孩子,也不收拾收拾自己的臥室。

活到六十歲,體力早已不支,難免會有一些病痛。為了不讓兒子牽掛,她總是選擇了隱忍,這也導致她越過越累,越過越孤獨。

婆婆在兒子的婚姻裡付出了太多,承擔了太多的責任,那麼她們會產生依賴的心理,成長的速度會變慢。

“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03

男人愛妻子的同時,也要尊重父母,給予他們一份體面。

談戀愛的時候,劉輝追了陳晴三年的時間,自從得到她的芳心,他一直是付出的那個。陳晴於他而言,就像是一塊玉,捧在手心裡都唯恐會摔碎。

就是這樣,談戀愛的相處模式會漸漸的延續到婚姻裡來,成為夫妻之間相處的方式。

結婚後,劉輝依然對陳晴百般的遷就,恨不得將所有的溫情都贈予她。妻子懷孕時,凌晨三四點說想吃手工面,劉輝便披著棉襖去廚房做。

妻子說懷孕辛苦,洗不了衣服,劉輝下班便回來洗衣做飯。由於工作太累,沒過多久就扛不住了,便將鄉下的母親請了過來,照顧陳晴。

在一起生活了兩年,孩子已經能下地走路了,可是婆婆內心積攢的委屈,就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因為兒子常常為了維護兒媳婦,根本沒有顧及過她的感受。

前幾天,兒媳婦突然又開始發脾氣,原因是一件白襯衣沒有洗乾淨,劉輝連忙問媽媽:“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上次連小寶的衣服洗完之後,發現上面還有油漬……”

“兒子、兒媳婦,媽可從沒嫌棄過你,嫌我洗得不乾淨,那你自己去洗……”說完這句話,婆婆一個人抱著孫子回了房間,眼淚吧嗒吧嗒的掉下來。

丈夫在婚姻裡,如果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只會一味的忽視父母的付出,並且將他們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的。

“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04

婚姻就像是一株果樹,它需要男人和女人精心去打理和澆灌,才會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母親這一輩子都在付出,別忘了在她年邁時回饋一份愛。

婆婆在城裡生活的日子,看似很舒坦,兒子每個月拿一千塊錢的生活費給她買菜。其實她們不知道,婆婆每個月還要自己貼錢買菜。

一千塊錢的生活費,似乎“買斷”了母親廉價的勞動力。所以衣服沒有洗乾淨,覺得是母親的能力不足,隨口便指責。

家裡的飯菜做得不合口味,太鹹了要指責,太淡又說沒有味道。殊不知,婆婆在買菜時,每次都惦記著兒媳婦最愛吃什麼,兒子最喜歡吃什麼。

婆婆在家只要有空閒,便多做做家務,哪怕是擦擦書桌,整理整理桌子,想著兒子和兒媳婦在外上班一天挺累的,回家可以多休息休息。

可是,換來的常常是埋怨桌子擦得不乾淨,書桌整理得不好。花盡了心思,卻落得不討好的地步。

母親這一輩子都在付出,就連兒子成了家,她依然會想著多去“幫幫他”。因為,在她的心裡,兒子永遠都是她的孩子。

婚姻需要經營,其實親情也一樣。我們往往把最隨和的一面給了陌生人,卻總是將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的人。

“媽,你怎麼連件衣服都洗不乾淨”“兒媳,媽可從沒嫌棄過你”

05

自從婆婆發了一次脾氣,劉輝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太多,母親來城裡兩年的時間,他從沒有帶她出去看看風景,沒有讓她好好休息過。

就連自己的孩子,晚上都是交給她照顧,自己和妻子從未操心過。

他再三思考之後,和陳晴好好談了一次心,他對她說:“老婆,我媽辛苦了一輩子,以後不管她做得有多麼不好,我們多給予她一些鼓勵和讚美。她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自己來做,來承擔。”

後來,劉輝每次下班回到家,也開始做做飯,或者積極帶孩子,週末的時候給母親放放假,帶她也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偶爾下班回家,路過母親愛吃的桃酥店,幫她帶點回來,她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父母一生都在付出,只是她可能做得不夠好,作為子女不但要感恩,更要給予父母呵護。在她年邁時,回饋一份溫情和愛給父母。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父母一生有多長,母子之間的一場緣分有多久。

作為丈夫,既要心疼妻子,也要給予父母一份體面,給予他們一份溫暖,消退他們晚年內心的孤寂感。

父母花費了無數的精力,陪伴你長大。也請你在中年時期,陪伴父母慢慢變老。

每一次的相伴都是一種幸福,每一份的理解都是一種溫情。愛父母,愛妻子,愛孩子,餘生才是真正的美滿。

-END-

今日話題:

父母有沒有義務,幫兒子帶孩子呢?

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