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點擊上方三聯生活週刊加星標!

1796年,簡·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中寫下了那個著名的開篇,“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條真理還真夠深入人心的,每逢這樣的單身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的人家儘管對他的心思一無所知,卻把他視為自己某一個女兒應得的財產。”

在簡·奧斯丁如此言之鑿鑿的背後,是十八世紀時女性社會地位普遍低下的大環境,是大多數女性在婚姻關係中長期處於弱勢地位的境遇,是她們不得不以男性附屬品身份生存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嫁個有錢人就成了女性唯一體面的出路。

而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有了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通過工作保障自己的生活。此時,再將貝納特太太那套婚嫁理論奉為圭臬就非常有爭議了。現在,有的人會將“釣個金龜婿”視作腐朽、過時且不夠政治正確,但同時,也仍有人將“嫁個有錢人”作為改變命運的手段——不再是為了保障生存,而是作為提升自己社會階層的快捷鍵。

最近的一檔日本綜藝節目《億婚》就圍繞著5位渴望嫁入豪門的女嘉賓展開,在觀看她們與富豪男的相親過程中,我們或許可以一窺金錢、愛情和婚姻三者的關係。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億婚》劇照

在B站上,這檔節目又被譯為《真富豪與冒牌貨》,這個譯名大致反映了該節目的規則設定:節目組請來與女嘉賓相親的5位富豪中隱藏著1位或1位以上的由不知名龍套演員扮演的冒牌貨。節目組為雙方安排了約會、吃飯等活動,在此過程中,女性有且只有一次告白的機會,如果女方選中真富豪(KING),那就會獲得和他繼續發展的機會。但如果選中假富豪(JOKER)表白,則算失敗。

5位真假富豪分別是:31歲年收9000萬日元(550萬人民幣)的印刷社副社長;36歲年收4500萬日元(270萬人民幣)健身房經營者,且有不動產;31歲收入1億日元(600萬人民幣)左右的私人稅務師;31歲年收6億日元(3600萬人民幣)的IT公司老闆以及26歲年收3800萬日元(230萬人民幣)的沙龍經營者。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5位女嘉賓則分別是雜誌模特、女團偶像、歌手、天氣主播和學生,有的溫柔可愛,有的女王範兒,其中年齡最大的也只有32歲,其餘都只有20來歲。雖然在各自的領域都不怎麼紅,但都很漂亮。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除了需要火眼金睛辨別真假,節目組還要求女嘉賓們拼速度。按照規定,在相親過程中,女方一旦她認準了她心目中的KING,可以隨時敲鐘告白。這樣的設定既暗合了嫁豪門的競爭現實,也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或許是在男嘉賓動輒上百萬的年收入和這種節目規則的雙重刺激下,這檔節目沒有一般婚戀節目中男女雙方可能會表現出的扭捏和曖昧,從一開始就在女方的主導下,單刀直入,劍拔弩張。

在男嘉賓出場前,幾位女嘉賓在室內閒聊,此時她們對於男嘉賓身家的判斷以及彼此之間的交流都還比較客氣。等到男嘉賓依次登場後,她們就不再端著了。第一位出場的男嘉賓是年輕帥氣的私人稅務師,由於他的年收入是與客戶委託他處理的金額掛鉤的,為了保護客戶的隱私,最開始他並沒有公佈自己的年收入。但架不住女嘉賓圍追堵截一樣的逼問,“年收入為什麼不公開呢?”“那你的收入是在1億日元以上還是1億日元一下呢?”最終他終於鬆口說,差不多1億日元,但有時候也不到。很勉強地給了女嘉賓一個答案。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初次見面就被追問收入的還有擁有不動產的健身房經營者。面對女嘉賓刨根問底兒的提問,“不動產收入是指買房再拋售的收入嗎?”,“那你的不動產收入多嗎?”男嘉賓明顯愣了一下,隨後才說不動產收入會比經營健身房還多一些。女嘉賓們在驚歎之餘,繼續追問,“那有1億日元嗎?應該有9千萬吧?”聽到這些時,男嘉賓臉上的表情既尬尷又錯愕,分不清他是被如此直接的提問嚇到了,還是因為他或許是JOKER所以感到心虛。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這種像三姑六婆一樣追問收入的瘋狂勁兒完全打破了節目初始時她們給觀眾留下的禮貌、溫柔、體面的印象。不過考慮到男嘉賓中有冒牌貨,女嘉賓有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倒也無可厚非。除了收入這個數字外,每個女嘉賓還都在嘗試問男方的具體工作情況,似乎都想從這個角度去看看對方會不會露出破綻,遺憾的是,因為她們自己對相關的專業領域根本不瞭解,最終她們大多數都被口吐蓮花的冒牌貨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5位女嘉賓中唯一一位告白成功的人是氣象主播,節目進行沒多久,她就出手了,速度之快把所有男女嘉賓和棚內的觀察員都嚇了一跳。相較於她成功選出KING的這個結果,其他幾位女嘉賓目睹她告白時的一系列反應更有趣。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節目組把告白地點設在了一所小教堂裡,氣象主播選中的是號稱年收入6億日元的IT公司老闆。這位個頭不高,無法帥氣地用開瓶器打開一瓶紅酒,還直言自己常買ZARA衣服的男人穿著拖鞋走進教堂。當其他幾位女嘉賓聽著他“趿拉趿拉”的走路聲時,幾乎都在憋笑,看熱鬧的心態全在臉上。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但當她們得知這個其貌不揚的人竟然真是KING,看著氣象主播樂呵呵地跟著他走出教堂後,她們的表情從最初地震驚轉為羨慕,最後變成了懊惱和沮喪。她們中有的人在感慨“6億啊”,有人在考慮接下來面臨的處境,“雖然我們不知道KING有多少人,但現在已經少了一個”,還有的在想,怎麼會有這種既沒買車,也不會開紅酒的富豪呢?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在這場鬧劇般的相親中,有金錢,有美貌,有欺騙,有算計,有目睹旁人穩準狠出擊成功後的羨慕與嫉妒,也有自己痛失人生大樂透後的懊惱與尷尬,但唯獨看不到愛情的影子。在金錢優先的前提條件下,這檔打著婚戀旗號的節目倒越看越像是一個濃縮版的人性實驗劇場。

《億婚》不是那種能讓人學習婚戀技巧或嫁入豪門方法的節目。在節目中,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有劇本安排,通過幾位KING身份的逐步揭曉,人們的某些固有的刻板印象被打破了,比如認為有錢的男人就不可能長得帥。而節目圍繞“拜金女想嫁豪門”這個設定展開也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節目最後以大多數拜金女選中假富豪作為收場,既有綜藝效果又較為政治正確。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至於那位唯一選對KING的氣象主播往後就萬事無憂了嗎?按照節目規則,她也只是獲得了一次和富豪約會的機會,與嫁入豪門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而在她告白成功後,有一個鏡頭清晰地記錄了,她企圖挽著富豪手走出教堂卻被富豪無視的尬尷一幕。這一幕或許符合很多人對嫁入豪門的女性的認知:以終身放棄尊嚴和自我的方式換取物質上的一勞永逸。

這檔節目打破了一些刻板印象,也加深了一些刻板印象。節目中,富豪都選的男性,拜金者都選的女性。這種嘉賓配置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對女性的偏見,認為女人比男人更拜金。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但這種刻板印象可能與實際情況已經有了些許出入。美國某機構在2018年3月對1000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並得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發現。根據這項調查,41%的千禧一代男性會和一個收入高於自己的人結婚,以便他們的伴侶可以還清他們的債務。相比之下,只有15%的千禧一代女性希望這樣做。一些更有趣的發現是,36%的被調查女性比她們的另一半賺得更多,男性似乎也不介意。三分之一的男性表示,當他們另一半的收入超過自己時,他們相信一段關係會變得更好。

節目伊始,觀察員渡邊直美在瞭解了節目規則後就表示,男女用金錢連接起來的話,人性會暴露得比較多,女生糟糕的部分會暴露出來。事實也如她所料。視頻網站和社交媒體上都有斥責拜金女吃相難看的評論。

當拜金女遇上假富豪

目前這檔節目目前只出了一集,是否有第二集尚不確定。如果將來能有第二集,我很希望節目中能在規則不變的情況下對嘉賓的性別進行反轉,最終的結果無法預測,但可能會比第一集更耐人尋味。畢竟,在同樣的情境下,很多事跟性別關係不大,跟人性的關係更大。

大家都在看

  • 讀書 | 我們為什麼會笑、會臉紅、會想接吻?

  • 腹痛、不規則陰道出血:“狐狸精”宮外孕的隱身術

  • 朱麗葉·比諾什:沒有真正的理想女性,只有真實女性

  • 好吃 | 飯糰泡麵關東煮:深夜便利店的魅力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詹姆斯·卡梅隆】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