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不孝兒子不願贍養老孃還百般刁難!

婚姻 農村 農民 故事 中原豪傑匯 2017-04-11

農村有很多俗語,細細品味都會發現其中的深刻道理,比如近些年農村流傳起著一句“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的俗語,為什麼會有這句俗語呢?就是因為農村這些年發生了太多兒子不孝女兒孝的事情了。

今天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南方的一個小山村裡,林老漢和劉大娘夫妻頭一胎生了個女兒,生下來才發現,這個女兒還有點跛腳,但他們沒有嫌棄女兒,在生了兩個兒子以後也對女兒倍加呵護。

很快孩子們都長大了,女兒因為跛腳只能嫁給了一個非常老實的男人,嫁過去以後家境也不怎麼好,大兒子叫大文,他頗有頭腦,趕著農村大建設做起來包工頭,很快就在村裡建起了一棟大房子。

林老漢看小兒子小文一直打工家境一般,於是夫妻倆把所有的積蓄拿出來一分為二,一半給了大文,一半給了小文。

小文拿著錢也建了一棟新房,老兩口這下欣慰了,但兩個兒子都沒有開口讓老兩口去他們家住,林老漢很氣憤,沒幾年得了一場大病就走了。

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不孝兒子不願贍養老孃還百般刁難!

農村的老兩口

這時候村裡人出來說話了,和大文兩兄弟說,你們父親現在已經走了,就剩一個母親是不是輪流照顧?

兩兄弟吵了很久,一個說自己活多很忙,一個說自己沒錢要養家,最後爭論的結果是母親在兄弟倆的家裡輪流住三個月。

劉大娘先去了大兒子家,三個月一到兒子兒媳就一直唸叨,讓她去小文家,劉大娘只好拿著衣服去了小兒子家,到了以後卻發現,小文家大門緊閉,那天很晚了滿身酒氣的小文夫妻才從外面回來,看見在門口等待的母親連一個好臉色都沒給。

後面每到三個月劉大娘就要難過一回,因為無論在哪個兒子家裡她一到日子就會被趕,而另外一個兒子也從來沒有好臉色給她。

一年過去了劉大娘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女兒桂蘭家裡也過的很一般,但她有空就來探望母親,見母親如此難過她和兩個弟弟說,要麼母親去我家住?

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不孝兒子不願贍養老孃還百般刁難!

一個農村老太太坐在路旁

大文兄弟倆一聽就不幹了,他們說,她又不是沒有兒子!如果去你家住那我們兄弟倆的面子往哪擱?村裡人還不笑死我們?!

無奈之下劉大娘提出搬回老屋,但前提條件是兩個兒子每人每個月給100元的生活費,兄弟倆同意了,但往後的日子裡劉大娘不提錢,兄弟倆就絕不會主動拿錢給母親。

這樣又過了幾年,國家出了個政策對於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幾十元的補助,劉大娘很高興,一個月多了幾十塊錢自己的手頭也能寬裕一點。

這時候大文兄弟倆又出來說話了,他們和母親說,現在是國家政策好,你現在一個月能領六十塊,以後我們兄弟倆一人一個月就出70塊,這樣你一個月還是有200塊的生活費。

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不孝兒子不願贍養老孃還百般刁難!

農村破舊的老房子

問詢趕來的桂蘭也生氣了,但兄弟倆根本沒把姐姐的態度放在眼裡,大文開著他的汽車說還有生意要談,一溜煙走了,小文說他還得去工地幹活,也直接閃人了,桂蘭看著母親,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場。

是的,這個故事應該就是“生兒子好聽,生女兒好命”俗語的一個來源了,另外,這個故事是真的,就發生在我們隔壁村。

<故事完>

<聲明:本文使用圖片與文章內容沒有聯繫,如果侵犯你的權益請告知。>

<聲明:本文為原創,如轉載到其他平臺請聯繫本賬號,否則必定追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