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到頭啖湯後,慧聰集團要All In產業互聯網

本文作者:羅超

3月31日在深圳IT領袖峰會上,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演講主題只有一個,就是產業互聯網,“在5G和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門檻正在降低,產業互聯網發展進入快車道,產業互聯網春天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創新還有很大機遇。”

事實上,整個互聯網行業,2018年都已快速轉到產業互聯網這一新主題上。人口紅利消失後,互聯網從消費互聯網換道到產業互聯網已成為行業共識,不只是騰訊在佈局產業互聯網,百度和阿里也在佈局。

嚐到頭啖湯後,慧聰集團要All In產業互聯網

不過,產業互聯網的先行者,卻是紮根於垂直產業多年的“土著”們,在互聯網巨頭剛發現產業互聯網春天到來時,它們已迎來豐收。

慧聰嚐到頭啖湯

3月26日,慧聰集團發佈2018全年業績報告,全年營收達到105.8億元,同比增長185.8%;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2.76億元,同比增長2.9%。雖然利潤增速一般,但營收增速卻遠超科技行業平均水平。

嚐到頭啖湯後,慧聰集團要All In產業互聯網

營收增長的最大驅動,正是產業互聯網。慧聰集團營收由三部分組成:科技新零售事業群收入5.6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為5.3%;智慧產業事業群收入92.1億元,佔比87.0%;平臺與企業服務事業群收入7.3億元,佔比6.9%,智慧產業事業群已成營收主力,增長率高達327%。

嚐到頭啖湯後,慧聰集團要All In產業互聯網

從營收構成來看,慧聰集團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產業互聯網公司。智慧產業事業群負責產業互聯網落地,旗下核心業務有四個產業互聯網垂直服務平臺(買化塑、棉聯、中模國際、中國服裝網)及一個數字化轉型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兆信股份,前四個分別面向化工、棉花、建築和服裝四大垂直產業,第五個則是物聯網。IoT同樣是科技巨頭們2019年的重要戰略。科技新零售事業群本質可以認為是科技產業的產業互聯網服務者;平臺與企業服務事業群則提供基礎產業資源,三大事業群最終都能利出一孔,圍繞產業互聯網發揮各自優勢。

嚐到頭啖湯後,慧聰集團要All In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蛋糕,但卻給人一種無處下牙的感覺,很多行業內人士都不知道,產業互聯網究竟有什麼應用。跟互聯網只是營銷、渠道和服務工具不同,跟互聯網+只是模式的疊加也不一樣,產業互聯網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零售、金融科技等新模式,幫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然而具體到應用上,我們很難像消費互聯網一樣舉出代表性的應用。

從慧聰智慧產業事業群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什麼是產業互聯網,以其旗下的中模國際為例,作為國內首家建築器材(以模板腳手架為核心資產)租賃行業綜合數據管理平臺,其以“經營性租賃器材”為核心,向供應鏈中生產、租賃、施工、物流各方提供數據、金融、交易、物流服務,“讓模架生意更輕鬆”。2018年中模國際管理資產規模高達5億元,平臺合同金額超6億元,經營利潤達3400萬元,模架銀行儲戶包括韓華集團、中鐵建等世界500強建築巨頭。

在建築行業外,慧聰集團在化工、棉花、服裝行業均有對應的產業服務平臺,滿足對應產業從信息到交易到智能化的產業升級需求,兆信股份則以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提供數據側的支撐,一言以蔽之,慧聰集團產業互聯網做的事情就是給傳統產業提供升級方案。

為什麼是慧聰?

慧聰集團做產業互聯網不是追風口,騰訊2018年下半年提出產業互聯網戰略讓行業接受到這一概念。但早在2018年1月,慧聰就對外公佈了產業互聯網戰略,其表示將“通過專注和聚焦,形成了完整的產業互聯網生態,並且確立了依託新零售、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商業模式。”事實上,起家於B2B的慧聰一直深耕B端產業,做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結合的事情,2018年入局產業互聯網賽道,是水到渠成,也是順勢而為。

2017年底,劉軍出任慧聰集團CEO,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花三個月時間,熟悉和梳理慧聰的業務,探討慧聰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隨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競爭形勢的變化,企業之間市場競爭加劇已成為新常態。面對新變化、新挑戰,中國企業藉助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加速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需求強烈,這直接催生了產業互聯網熱潮。

在B端產業蟄伏多年的慧聰集團順應趨勢,確立“成為中國領先的產業互聯網集團”的新願景,將“用互聯網和數據賦能傳統產業”當成新使命,基於此明確了公司新的發展戰略,那就是聚焦產業賽道、深耕垂直行業。

2018年初慧聰集團正式公佈了產業互聯網戰略;2018年3月,慧聰網更名為慧聰集團,原慧聰網成為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之一。同期,劉軍被委任為董事會主席。

伴隨著架構的多次調整,2018年慧聰集團在落地產業互聯網上做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快速完善垂直產業的佈局,以資金換時間和空間。

慧聰集團雖然在B端有多年的積累,但作為綜合平臺,要快速切入每一個垂直產業的產業互聯網,都需要時間,這時候併購垂直產業互聯網平臺就是最快的方式。

2018年4月,慧聰集團出資5000萬戰略控股棉聯;2018年7月,慧聰集團控股中模國際。控股多個垂直產業互聯網巨頭直接幫助慧聰集團完善了產業互聯網布局。

慧聰集團的路徑十分清晰,劉軍此前就瞄準了三大頭部行業:棉花、建築和化工,因為千億棉花領域在未來3年營收有望保持300%以上增長;五千億建築裝備領域,未來3年營收有望保持300%以上增長;萬億化工領域未來3年營收數據有望保持400%以上增長。2015年慧聰集團以內部創業的模式孵化出買化塑,2018年通過投資快速補齊了棉花和建築裝備兩大行業,而這三個行業,都屬於慧聰集團的頭部行業。

其次是與巨人並肩同行的戰略,發揮出產業中間人價值。

與巨人並肩同行的戰略直接加速了慧聰集團產業互聯網的落地,慧聰集團“產業中間人”的價值得到凸顯。

2018年下半年隨著騰訊一聲號角,互聯網巨頭紛紛扎堆產業互聯網,然而因為傳統產業具有各自的複雜特性,再加上B端業務與C端業務邏輯截然不同,因此巨頭們很難一下沉入到產業中,如果找不到切入點就會重拳砸在棉花上,這樣的背景下,慧聰集團這樣的具有產業資源、經驗和能力,以及同樣對產業互聯網有深刻共識的玩家,就成為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2018年底慧聰集團和騰訊雲合作,雙方圍繞產業互聯網各展其能,雙方聯合研發的首款B2B泛行業版產品已面世。今年初,慧聰集團和小米有品就科技新零售開展合作,服務科技產業鏈,這一次慧聰集團科技新零售事業群是主角。騰訊和小米只是瞄準產業互聯網的科技巨頭代表,更多科技巨頭,正在尋覓慧聰集團這樣的產業中間人。

慧聰集團一邊連接互聯網巨頭,另一邊則連接傳統產業,包括產業巨頭,比如中建集團旗下中建方程就與慧聰集團戰略合作,合作內容包括區域產業規劃資源導入、一二三級聯動開發、智慧城市等。

最後,為了加速產業互聯網戰略落地,同期慧聰集團還展開了產業互聯網人才爭奪戰,讓懂產業的人乾產業互聯網。

企業成事的關鍵,就是讓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棉聯創始人龔文龍博士和中模國際創始人韓志勇博士,均已加入慧聰集團,且帶來了團隊。2018年8月,原惠普中國副總裁、宏碁中國總裁,紫光集團常務副總裁張永紅加入慧聰集團擔任聯席總裁,並於2019年1月8日任慧聰集團CEO,其餘空降高管還有新天集團、平安銀行、神州數碼、廣廈控股等傳統產業巨頭的原高管。慧聰集團也引入了大量的外腦擔任董事會成員,比如原聯想集團副總裁、現任佳沃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湯捷,原國美電器高級副總裁、國美在線董事長牟貴先,原框架傳媒CEO殷悅等人,藉助於外部力量完善慧聰的產業互聯網頂層設計。

此外,還有大批自小米、百度、三星、紫光、愛國者等公司的青年骨幹被慧聰吸納,搭建慧聰的中軸梯隊。現在,慧聰“讓內行管理內行”,讓“懂產業的人乾產業互聯網”的組織架構已經形成。

可以看到,慧聰集團提出產業互聯網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從人才、資本、組織、合作諸多維度去落地,最終在2018年實現豐收,在產業互聯網驅動下實現了100億的營收目標。

從戰略分析會來看,慧聰集團2019年將進一步All In 產業互聯網,馬化騰說產業互聯網春天已經到來,100億對於慧聰集團來說,也只是起點。

All In產業互聯網

從2018年財報來看,慧聰集團已經成為中國產業互聯網的排頭兵,一邊與各路互聯網和產業巨頭合作,一邊在建築、化工和棉花等垂直產業深耕,成功享受到產業互聯網的紅利。嚐到產業互聯網的甜頭後,從慧聰集團在2019年年度盛典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它在未來將All In產業互聯網,聚焦產業互聯網賽道,深耕更多萬億規模的垂直產業。

今年初,慧聰集團再次調整組織架構,從去年的“信息、交易、數據”三大業務板塊,變成“科技新零售、平臺與企業服務、智慧產業”三個事業群,這一次架構調整的思路表明,慧聰集團從“以能力為中心”變為“以產業為中心”,它不再是看自己有什麼能力,而是聚焦到垂直行業,去看對應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再去提供這樣的服務。

羅超頻道認為,以垂直產業為中心,慧聰集團將從兩個維度來完善自己的產業互聯網生態。

縱向,慧聰集團會看垂直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什麼,針對此去補充自己的能力、人才和技術;

橫向,慧聰集團會進入更多有潛力的大型產業,慧聰集團已經成功進入化工、棉花、建築裝備、服裝和3C五大產業,這些行業未來都會成為慧聰集團深耕產業互聯網的重點產業。

產業互聯網是每一個行業的紅利,每個傳統產業都急需互聯網的改造。慧聰集團的策略是在頭部行業做成功後再將經驗、技術和能力複製到更多行業,因此可以預見,慧聰集團“智慧產業事業群”未來會裂變成更多細分產業事業群,因為每一個業務板塊都會越來越大。

雖然不同行業特性截然不同,產業互聯網落地方式不同,不同企業需求也不一致,但是產業互聯網的橫向能力卻是相同的,最核心的就是技術、數據和模式,慧聰集團產業互聯網生態中橫向能力圈正在不斷完善,同時共享給各個產業,隨著慧聰集團產業互聯網生態圈的完善,它的產業互聯網能力會更完善,成本會更低,效果會更好,壁壘也會越來越高。

消費互聯網紅利消失,但產業互聯網春天才剛到來,慧聰集團嚐到產業互聯網頭啖湯,也將繼續享受市場紅利。

基於龐大的市場紅利,中國消費互聯網市場出現了兩大世界級巨頭阿里和騰訊,然而就B端市場而言,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至今沒有誕生Oracle、IBM這樣的世界級巨頭,未來,整個科技產業的重心都在B端——微軟超過蘋果成為世界市值第一公司就是標誌,我認為,中國有望在產業互聯網浪潮中誕生世界級的企業級服務巨頭,時間很快會證明這一點。

歡迎關注 BT商業科技(bttime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