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暉對電影創作和生產提出了新要求'

華語電影 王曉暉 文化 經濟 廣電視界 2019-07-16
""王曉暉對電影創作和生產提出了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廣大電影工作者長期以來不忘初心和不懈奮鬥,我國電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銀幕數位列全球第一,2018年底銀幕數突破6萬塊,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萬塊;與此同時,年度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近610億元、約90億美元,與北美的差距越來越小,已達到票房收入全球第二;而2018年共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僅次於美國、印度,影片產量位列全球第三。

"王曉暉對電影創作和生產提出了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廣大電影工作者長期以來不忘初心和不懈奮鬥,我國電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銀幕數位列全球第一,2018年底銀幕數突破6萬塊,比第二位的北美多2萬塊;與此同時,年度票房從2012年的170.7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近610億元、約90億美元,與北美的差距越來越小,已達到票房收入全球第二;而2018年共生產各類影片1082部,僅次於美國、印度,影片產量位列全球第三。

王曉暉對電影創作和生產提出了新要求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弘揚主旋律,推出更多提振民族精神、表現家國情懷的“中國式大片”,用好片子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溫潤心靈。”7月11日國家電影局在橫店舉行的調研座談會上,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對電影創作和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01

用好紅利,推動中國電影實現可持續發展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分析了上半年電影創作生產的形勢,認為在全球電影市場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我國電影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上半年票房達到311.76億元,雖然同比減少2.7%,但總量仍高於去年總票房的一半。

“要用好改革紅利和政策紅利,電影人和電影企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切實把有利條件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中國電影實現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王曉暉表示,用好改革紅利,通過完善電影法律法規,繼續深化院線制改革,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強化版權保護,激發優質社會資本投資電影的積極性;用好政策紅利,則要落實好財政、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推動國有電影企業做優做強,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營造良好電影市場環境。

今年下半年,將有一批重磅影片陸續推出,票房將會呈現上揚趨勢,預計今年的票房總量不會低於2018年。與會人員認為,有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有一大批不忘初心、堅守夢想的電影人,有無數熱愛電影、支持電影的熱情觀眾,中國電影發展條件得天獨厚,電影事業、電影產業方興未艾,電影強國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對此,王曉暉希望電影人切實用足用好扶持電影發展的有利條件,充分認識電影管理體制改革帶來的機遇,國家電影局也將一如既往協調各方力量,做好電影管理和服務工作。

02

正視問題,努力推出提振民族精神的“中國式大片”

中國電影和中國經濟一樣,經過了一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後,現在由快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一方面,人民群眾的欣賞水平提高了,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們文化消費的選擇性大大增強,文化產品供給已經不是夠不夠的問題,而是好不好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影資源的分散和電影產能的浪費嚴重,2018年全國上映了400餘部國產影片,票房在百萬元以下的就達320部,此外還有很多影片根本沒有機會上映,這種粗放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

“電影從本質上講是內容產品,電影的質量最終要體現在內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濃度上。”王曉暉強調,要提升原創力,提倡多樣化,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發掘出更多有價值、有份量的題材和素材,加大對編劇的培養髮掘力度,獎勵扶持優秀電影劇本,為電影創作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當前,中國電影創作面臨著優質內容稀缺,好電影太少,有高原沒高峰問題還沒有解決的主要矛盾。與會人員認為,必須從加強電影創作入手,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影片,以高質量的電影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對此,王曉暉認為,要發揚工匠精神,在“精”和“專”上下功夫,打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要推動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市場,研究電影國際化的實現路徑,多使用國際化表達,加大翻譯推廣力度,努力擦亮中國電影“國家名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