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呂世明

6月24日,《少年的你》官方宣佈撤檔!

6月25日,《八佰》官方宣佈撤檔!

7月2日,《小小的願望》(原名《偉大的願望》)被傳撤檔!

接來下還不知道有多少“風波”在等待這個行業,愈來愈多影片在上映前遭遇了更多的坎坷。雖然幾部影片撤檔並不至於讓中國電影毀滅,但多少打擊到了現階段中國電影人的信心。

《霸王別姬》的編劇蘆葦先生曾說過,“拍《霸王別姬》和《活著》的時候我比較高興,我覺得我們終於起步了,可我沒想到,那就是我們的終點。”

這幾年《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和《我不是藥神》上映時,似乎讓大家又一次看到中國現實主義題材電影的復興,真不希望他們和《霸王別姬》《活著》一樣,成為現代影迷不那麼美好的記憶。

電影人,別怕

今天,有一些從業人員在朋友圈引用了《瘋狂的外星人》的一句話:歸你了,毀滅吧,趕緊的……累了…

是的,最近的電影人真的特別累,今天可能還在研究同檔競品影片撤檔給自己留出的空間,回頭就是自己的項目接到當頭棒喝。

在這裡,我們不想和大家再聊悲觀的話題。我們也希望大家更積極的去正視目前的這個時期,收穫更多的反思。

從業者也要學會在調整期中生存

近日,在新浪電影發佈的調查【2019年上半年中國影市場數據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部分網友表示,缺少了一個重要選項——“技術原因”。

2019年上半年票房的趨緩現象非常嚴重,票價上浮後,洗掉了一部分因“價格槓桿”作用誘導的觀眾,但必須承認,今年上半年缺乏了足夠多優質國產片項目,這是導致票房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觀眾精明瞭,這個速度要比我想象的快,短期可能會影響票房,長期對於整個行業肯定是好事。”

一位從業多年相對冷靜的院線朋友表示,票房下跌並非壞事,這對於亂象叢生的中國電影市場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如果說中國電影市場是因為“技術原因”而導致下滑,那麼北美電影市場的下滑則更多是因為方向和策略的問題,根據《好萊塢報道》,截止6月30日,2019年上半年北美票房收入同比下降9.4%,夏季電影票銷售下跌7.3%。

電影人,別怕

導致原因在於,好萊塢近些年創新態度下滑,續集、重啟、衍生和系列影片氾濫,但大部分影片的市場反應均不如預期,除了漫威系列影片和部分迪士尼影片之外,幾乎全部面臨虧損。

看來即便有完備的市場機制、沒有審查制度和好的分級策略,不健康的市場行為一樣會導致票房的下滑。北美市場也進入了調整期。

只不過我們目前可能想用這樣的方式下滑的環境都沒有,我們的調整期更多來自於其他因素。

2018年全球票房達到411億美元,中美兩國加起來佔到50.85%,這兩個超級電影大國紛紛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票房下跌狀況並非偶然,這也是兩國國內的特殊情況所導致的。

當然,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內部因素的干擾,以及影迷群體不斷的變化等等,都會導致票房的下跌,北美今年上半年票房所呈現出9.4%下滑,這對於一個被所有人視為“異常穩定”的市場來說,同樣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換句話說,我們的市場遠未成熟,我們所要接受的考驗和困難只能越來越多,觀眾也會越來越成熟,這反而對於認真做電影的人、對於有準備的人是極大的“利好”消息,在未來,調整期可能會更長更凜冽,也需要公司和從業者有更多的佈局和準備。

接受行業“負面”的輿論與情緒,

相信行業正在“螺旋式進步”

事物發展總是矛盾的此起彼浮,陰陽消長,而矛盾又是對立統一的,所以發展過程不是直線式的。電影行業也一樣是在經歷“螺旋式上升”的前進步伐。

其實如果回想一下,近幾年在中國電影高速發展的時期內,阻礙電影發展的力量一直都存在,唱衰中國電影的聲音一直都此起彼伏,尤其在2016年開始,這種聲浪和論調就經常出現在各個終端。

2015年,大家在質疑票補對電影行業會透支,但事實證明如果沒有票補,中國電影用了三四年便成為銀幕世界第一是不可能的。

2016年,當大家看到保底發行諸多失敗案例導致行業慘淡之後,這種本來是非常合理的電影營銷行為反而在後續變得更為謹慎和仔細,那種一錘子買賣的保底發行逐步退出了市場。

2017年,《戰狼2》與《芳華》出現,這兩部影片是這幾年中國電影最優秀的動作軍事片和最優秀的劇情故事片,兩種新影片類型的探索打破了中國電影長久以來依靠古裝和喜劇賣座的“怪現象”。

2018年,所有人在驚歎《紅海行動》,在恭賀《我不是藥神》取得的成功,這兩部影片,他們同樣也是經歷了“非人”的遭遇,他們當時受到的阻力一點不比今年被“三連殺”的影片少。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教育和醫療,《我不是藥神》其實講了醫療的問題,《少年的你》和即將上映的《銀河補習班》說到底是教育的問題,衛生部都能讓《我不是藥神》過,為什麼教育部會為難這兩部影片呢?”

一位院線負責人對拍sir說,暑期檔幾部影片未能順利上映,他們的原因很複雜,並不像坊間所傳得那麼神乎其神。

這樣看起來今年的難題要比往年更為複雜,除了大環境趨勢之外,更主要的是,雖然目前電影局已經納入到中宣部旗下,理論上以往各個部委對電影指手畫腳、各種阻撓的情況應該會減少和杜絕。

但目前中宣部和各個部委在電影審查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正處於一個全新的交流階段,大家剛剛開始在一個身份相對平等的平臺對話,勢必會存在更多的隔閡和問題,“外行”的謹慎,部委之間的妥協勢必最終會以犧牲掉電影為代價。

在如此情形之下,電影人要和以前一樣,通過市場的方式,找到能讓各個方面都“舒服”,都“好受”的途徑,事實也證明,直接對抗的結果往往是不理想的。

電影人,別怕

行業自身的危機,我們可以通過行業的自身來去調整,政策面和基本面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政策的方式、通過故事的敘述技巧和高級的編劇花招來化解,這其實是目前中國電影在編導方面比較欠缺的。

票補有效果,但容易過猶不及,我們院線和影城會自發的“去票補”;保底失敗頻現後,如何科學的保底成為了一門新學科,這也讓中國電影變得更理性;新題材和新類型的出現,讓中國電影可以通過更多的方式和渠道講更多的故事,這是幾年前我們不敢想象的。

問題總會有,只不過有一些是市場的,現在我們遇到的是相對棘手的政策面,但總有更妥善的解決方式。

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

電影人請繼續堅持

自1994年至今,進口大片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中國電影在前15年一直都在試圖去用自己的能力戰勝他,打敗他。

但一直到近十年,我們才逐步讓內地觀眾認可中國電影原來可以賣得比進口大片更好,近五年的發展才讓世界重新認識和關注中國電影市場。

如果現在還是抱著用數量去打敗進口大片,用數字去壓制進口大片,那麼只能說明這十餘年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院線的鋪陳是失敗的,是不成功的。

應該可以清晰的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觀眾已經開始重視中國電影,類型片的不斷突破讓大家對未來的中國電影更加期待,畢竟這種文化上的共融是難以被拋棄的,也容易讓更多普通人接受。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拋棄進口大片,進口大片仍然是我們目前內地電影不能或缺的部分,也是我們瞭解和認識到自己差距的最好試金石,更何況目前大部分好萊塢片商也已經越來越開始要去讀懂和了解中國市場。

電影人,別怕

如今的電影市場甚至有了這樣的說法,如果一個項目不能在中國順利過審上映,那麼這個項目可能面臨凍結,無法順利開綠燈,中國對於世界電影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了。

中國近二百多年沒少和外國人在戰場上交手,哪個國家又曾真正意義上的戰勝過中國呢?更何況是我們曾經輝煌過的電影呢?

說到底,我們有非常優良的傳統文化,我們有無法被撼動的民族基因,這些年取得成功的國產影片無一例外都是把中國的故事講好、講透,都是自己準備的非常妥當,只要給電影足夠寬鬆的審查環境和輿論氛圍,我們的電影一點不輸人家。

這些年,中國電影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我們走得彎路在大的趨勢面前也在不斷的被矯正,改革總是要面對困難和犧牲,當前我們所遭遇的問題相比多年前老一輩電影所遇到的困難算不上什麼。

當然,給電影鬆綁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一些部門和一些人,對於電影的謹小慎微大家也都理解、也都懂,畢竟如果出現問題和風險,這種追責和輿論壓力往往容易落到相關部門身上。

但實際來看,電影更多的時候,他取得的社會效益是積極的,是向上的,中國電影百年以來,迄今為止沒有一部國產電影產生了足以毀滅信仰,打擊到民族團結和社會積極性的不良影響,更何況在中宣部嚴格的督導下,我們的電影已經足夠“正面和積極”。

還是讓電影迴歸到電影,讓電影人變得更堅強吧。

本文為作者 一起拍電影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185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