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蘋果正在加州擴大其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隊伍

根據 9to5mac 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州繼續增加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駕駛員隊伍。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的最新數據,蘋果目前擁有 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與 3 月份的數據相比,蘋果並沒有增加加州的自動駕駛汽車總數,只是增加了測試員的數量。

今年 4 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提交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登記了 110 名駕駛員,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報道,本月共有 143 名駕車者,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蘋果認證的駕車者增加了 33 名。

在加州,監管機構發放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要求在得到批准的駕駛員駕駛下進行測試,並準備接手。

以下是其他公司的測試數據:

1、通用 Cruise:258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760 名認證駕駛員

2、Waymo:135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321 名認證駕駛員

3、Apple: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4、Tesla: 32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36 名認證駕駛員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蘋果正在加州擴大其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隊伍

根據 9to5mac 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州繼續增加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駕駛員隊伍。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的最新數據,蘋果目前擁有 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與 3 月份的數據相比,蘋果並沒有增加加州的自動駕駛汽車總數,只是增加了測試員的數量。

今年 4 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提交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登記了 110 名駕駛員,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報道,本月共有 143 名駕車者,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蘋果認證的駕車者增加了 33 名。

在加州,監管機構發放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要求在得到批准的駕駛員駕駛下進行測試,並準備接手。

以下是其他公司的測試數據:

1、通用 Cruise:258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760 名認證駕駛員

2、Waymo:135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321 名認證駕駛員

3、Apple: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4、Tesla: 32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36 名認證駕駛員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紐約首批自動駕駛班車開始運行,預計每天運送 500 名乘客

8 月 7 日起,6 輛自動駕駛班車開始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提供免費接駁服務,成為紐約市首批自動駕駛班車。

這 6 輛自動駕駛班車將每週 7 天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的一英里環路上運行,接駁來往新渡輪碼頭的乘客。運行時間為每天上午 7:00 到晚上 10:30。

據這批自動駕駛班車的運營商 Optimus Ride 預計,這項免費自動駕駛班車服務將在船廠內部道路上每天運送大約 500 名乘客,每月運送 16000 名乘客。

前期,Optimus Ride 將安排兩位安全員確保自動駕駛班車的軟件正常工作。

Optimus Ride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脫胎於麻省理工學院。

2017 年,Optimus Ride 得到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通管理局的路測許可,可以在波士頓市區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同年,該公司宣佈獲得一筆總額 18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也是在 2017 年,紐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公司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Optimus Ride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Ryan Chin 表示,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啟動其自動駕駛車輛系統不僅證明了 Optimus Ride 系統是一種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而且證明了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結構化環境中解決現實問題。

「此外,我們的系統將為數千人提供自主訪問和體驗,有助於提高人們對這項新技術的接受度和信心,這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除紐約外,Optimus Ride 還計劃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推出類似的項目。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蘋果正在加州擴大其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隊伍

根據 9to5mac 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州繼續增加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駕駛員隊伍。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的最新數據,蘋果目前擁有 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與 3 月份的數據相比,蘋果並沒有增加加州的自動駕駛汽車總數,只是增加了測試員的數量。

今年 4 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提交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登記了 110 名駕駛員,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報道,本月共有 143 名駕車者,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蘋果認證的駕車者增加了 33 名。

在加州,監管機構發放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要求在得到批准的駕駛員駕駛下進行測試,並準備接手。

以下是其他公司的測試數據:

1、通用 Cruise:258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760 名認證駕駛員

2、Waymo:135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321 名認證駕駛員

3、Apple: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4、Tesla: 32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36 名認證駕駛員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紐約首批自動駕駛班車開始運行,預計每天運送 500 名乘客

8 月 7 日起,6 輛自動駕駛班車開始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提供免費接駁服務,成為紐約市首批自動駕駛班車。

這 6 輛自動駕駛班車將每週 7 天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的一英里環路上運行,接駁來往新渡輪碼頭的乘客。運行時間為每天上午 7:00 到晚上 10:30。

據這批自動駕駛班車的運營商 Optimus Ride 預計,這項免費自動駕駛班車服務將在船廠內部道路上每天運送大約 500 名乘客,每月運送 16000 名乘客。

前期,Optimus Ride 將安排兩位安全員確保自動駕駛班車的軟件正常工作。

Optimus Ride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脫胎於麻省理工學院。

2017 年,Optimus Ride 得到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通管理局的路測許可,可以在波士頓市區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同年,該公司宣佈獲得一筆總額 18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也是在 2017 年,紐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公司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Optimus Ride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Ryan Chin 表示,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啟動其自動駕駛車輛系統不僅證明了 Optimus Ride 系統是一種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而且證明了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結構化環境中解決現實問題。

「此外,我們的系統將為數千人提供自主訪問和體驗,有助於提高人們對這項新技術的接受度和信心,這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除紐約外,Optimus Ride 還計劃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推出類似的項目。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採埃孚:研發成本過高,推廣全自動駕駛不現實

據外媒報道,採埃孚安全域控制單元產品組合總監 Farid Khairallah 日前對外表示,車企都在追求 L5 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廣,但這種技術成本及技術複雜性遠高於早前的業內預期。

他認為,幾乎所有企業都在重新考量自身的發展戰略以及在自動駕駛之路上的發展舉措。

對大多數車企而言,L2 級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L2 級自動駕駛車輛可自行完成車輛的轉向和制動操作,但駕駛員仍需要坐在駕駛座上並時刻注意路面情況。L5 級自動駕駛車輛則不需要加速、制動踏板或方向盤等裝置。

若要保證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車輛的數據運算處理能力需要達到傳統車輛的 100 萬倍,以便識別各種交通環境並作出正確應對。

然而,若為車輛配置更多的運算能力,將導致車輛的價格變得非常昂貴,且從技術方面看,該舉措也很難處理。Khairallah 舉了個例子,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電子件還需要配置相應的冷卻系統,這個冷卻系統並不實用但卻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另外一個促使成本顯著增加的因素是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配置的 11 個攝像頭、8 個雷達及 5 個激光雷達,致使系統驗證及相關數據的收集工作量會大大增加,變相增加了車輛的額外成本。

採埃孚認為,即便是涉足 L2 級自動駕駛,目前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迫使多家車企被迫與競爭對手聯手,共同竭力降低研發成本。

現階段,許多企業還無法單獨完成技術研發的工作,企業之間同質化研發的代價非常高昂,數據採集與存儲也非常耗費資本,企業則需要分擔投資額來啟用這類技術。

來源:36kr、澎湃新聞、Pingwest、汽車之家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蘋果正在加州擴大其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隊伍

根據 9to5mac 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州繼續增加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駕駛員隊伍。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的最新數據,蘋果目前擁有 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與 3 月份的數據相比,蘋果並沒有增加加州的自動駕駛汽車總數,只是增加了測試員的數量。

今年 4 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提交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登記了 110 名駕駛員,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報道,本月共有 143 名駕車者,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蘋果認證的駕車者增加了 33 名。

在加州,監管機構發放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要求在得到批准的駕駛員駕駛下進行測試,並準備接手。

以下是其他公司的測試數據:

1、通用 Cruise:258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760 名認證駕駛員

2、Waymo:135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321 名認證駕駛員

3、Apple: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4、Tesla: 32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36 名認證駕駛員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紐約首批自動駕駛班車開始運行,預計每天運送 500 名乘客

8 月 7 日起,6 輛自動駕駛班車開始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提供免費接駁服務,成為紐約市首批自動駕駛班車。

這 6 輛自動駕駛班車將每週 7 天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的一英里環路上運行,接駁來往新渡輪碼頭的乘客。運行時間為每天上午 7:00 到晚上 10:30。

據這批自動駕駛班車的運營商 Optimus Ride 預計,這項免費自動駕駛班車服務將在船廠內部道路上每天運送大約 500 名乘客,每月運送 16000 名乘客。

前期,Optimus Ride 將安排兩位安全員確保自動駕駛班車的軟件正常工作。

Optimus Ride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脫胎於麻省理工學院。

2017 年,Optimus Ride 得到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通管理局的路測許可,可以在波士頓市區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同年,該公司宣佈獲得一筆總額 18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也是在 2017 年,紐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公司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Optimus Ride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Ryan Chin 表示,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啟動其自動駕駛車輛系統不僅證明了 Optimus Ride 系統是一種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而且證明了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結構化環境中解決現實問題。

「此外,我們的系統將為數千人提供自主訪問和體驗,有助於提高人們對這項新技術的接受度和信心,這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除紐約外,Optimus Ride 還計劃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推出類似的項目。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採埃孚:研發成本過高,推廣全自動駕駛不現實

據外媒報道,採埃孚安全域控制單元產品組合總監 Farid Khairallah 日前對外表示,車企都在追求 L5 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廣,但這種技術成本及技術複雜性遠高於早前的業內預期。

他認為,幾乎所有企業都在重新考量自身的發展戰略以及在自動駕駛之路上的發展舉措。

對大多數車企而言,L2 級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L2 級自動駕駛車輛可自行完成車輛的轉向和制動操作,但駕駛員仍需要坐在駕駛座上並時刻注意路面情況。L5 級自動駕駛車輛則不需要加速、制動踏板或方向盤等裝置。

若要保證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車輛的數據運算處理能力需要達到傳統車輛的 100 萬倍,以便識別各種交通環境並作出正確應對。

然而,若為車輛配置更多的運算能力,將導致車輛的價格變得非常昂貴,且從技術方面看,該舉措也很難處理。Khairallah 舉了個例子,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電子件還需要配置相應的冷卻系統,這個冷卻系統並不實用但卻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另外一個促使成本顯著增加的因素是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配置的 11 個攝像頭、8 個雷達及 5 個激光雷達,致使系統驗證及相關數據的收集工作量會大大增加,變相增加了車輛的額外成本。

採埃孚認為,即便是涉足 L2 級自動駕駛,目前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迫使多家車企被迫與競爭對手聯手,共同竭力降低研發成本。

現階段,許多企業還無法單獨完成技術研發的工作,企業之間同質化研發的代價非常高昂,數據採集與存儲也非常耗費資本,企業則需要分擔投資額來啟用這類技術。

來源:36kr、澎湃新聞、Pingwest、汽車之家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生變:主力人員撤出,產品停止推廣

36 氪消息:從多位接近百度阿波龍無人巴士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該項目的主要技術、開發人員已經撤出,分散進其他項目和 Apollo 開源項目。

「當時阿波龍項目很受重視,投入的總人數有 300 人左右,現在只剩下一些測試和代碼維護人員,做一些簡單維護。」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百度自動駕駛員工說。據透露,留下的項目維護人員為 20-30 名左右。

另一位曾參與阿波龍項目的百度離職員工也向 36 氪表示,「阿波龍的小巴車成本超過 200 萬元,售價 150 萬左右,賣一臺虧一臺,百度已經不再推廣。」

「阿波龍」是百度與廈門金龍歷時兩年合作推出的自動駕駛小型巴士項目。2018 年 7 月 4 日,百度集團董事長李彥宏在 AI 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這款 L4 級自動駕駛小型巴士,並宣佈第 100 輛阿波龍在廈門金龍產線上量產下線,同時獲得來自日本核電站和高嶺社區的訂單。

對此,百度迴應稱消息不實,百度表示目前百度無人巴士業務在產品、技術和團隊方面都在健康發展,感謝金龍、江鈴、新石器等合作伙伴的支持,歡迎大家在北京、武漢、雄安等地體驗。新一代產品阿波龍二代車很快將推出,也將在重慶等落地。

與此同時,百度也在調整自動駕駛業務方向,重心明顯指向更易商業化的 AVP(代客泊車)項目和更有想象空間的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

一位百度 L3 智能汽車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 36 氪,僅 AVP 項目,百度就有 3 支團隊在做,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項目團隊,高精地圖高級經理陳沖也於一年前拉了一支隊伍,在深圳做 AVP。

而近期,百度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也轉去做 AVP,已經獲得威馬汽車的數千臺訂單。

業務接連調整,讓百度失去了寶馬這個明星車企的高精度地圖訂單,被四維圖新截獲。7 月 15 日,寶馬宣佈與四維圖新合作,後者將為寶馬中國提供自動駕駛高精度地圖服務,而 2016 年 11 月,與寶馬合作高精地圖業務的則是百度。

「拿到寶馬的高精地圖訂單後,又有了 HWP 項目,資源都投入到這裡,但 HWP 沒做成,又轉去做 AVP,導致高精地圖達不到寶馬要求,自然就掉單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 L3 智能駕駛部門不斷變換重心,百度 L4 自動駕駛部門的方向也在聚焦。

8 月 2 日,百度與紅旗合作的小批量 Robotaxi 自動駕駛車落地長沙,開啟百度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Apollo Go」,進行規模化載人測試準備。

而在今年 4 月 1 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運營。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 500 億美元

8 月 8 日,華為發佈全球產業展望 GIV@2025 白皮書,預測到 2025 年,全球 58% 的人口將能使用 5G 網絡,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蜂窩車聯網技術將嵌入到全球 15% 的車輛。同日,華為與瀋陽政府達成合作,擬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V2X 是基於 3GPP 定義的 C-V2X 蜂窩車聯網技術標準進行的通信,包括車車協同(V2V)、車路協同(V2I)和人車協同(V2P)等短距離通信以及車輛與應用服務器(V2N)之間的數據交換。車聯網是智能交通系統的關鍵,能將行人、駕駛員、車輛和道路連接至動態網絡中。

「隨著汽車產業與 ICT 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在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今年 4 月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華為自 2013 起涉足汽車部件領域,推出車載模塊 ME909T,成立「車聯網業務部」。2018 年 10 月,華為發佈能支持 L4 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計算平臺 MDC600。2019 年 1 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支持 V2X(車與外界的信息交換)及自動駕駛的車載多模 5G 芯片——巴龍 5000。

今年 5 月底,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並表示「華為不會生產汽車,將成為智能汽車的 ICT 組件供應商」。華為「鴻蒙」系統更是在設計之初就意在將其適用於自動駕駛。

過鴻蒙系統,未來車機能夠與其他硬件平臺打通,滿足汽車與眾多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服務需求。

7 月,華為獲得甲級測繪資質,成為我國第 20 家可以合法製作自動駕駛地圖(高精地圖)的企業。至此,華為已完成了從解決方案到車載終端、網絡平臺、芯片、地圖的相對完整的智能汽車產業鏈。

目前,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已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 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 Octopus、4G/5G 車載移動通信模塊和 T-BOX 及車載網絡及 HUAWEI HiCar 人-車-家的全場景無縫互聯解決方案。

中信建投認為,基於華為在 5G、IoT、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及佈局,華為在智能汽車及車聯網領域的收入增量有望達到數百億美元。中信建投預計,華為在智能汽車電子零部件的銷售有望在未來十來年的時間內達到 500 億美元量級,成為和博世比肩的汽車電子巨頭。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蘋果正在加州擴大其自動駕駛汽車路測隊伍

根據 9to5mac 報道,蘋果公司正在加州繼續增加其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駕駛員隊伍。根據加州汽車管理局 (California DMV) 的最新數據,蘋果目前擁有 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與 3 月份的數據相比,蘋果並沒有增加加州的自動駕駛汽車總數,只是增加了測試員的數量。

今年 4 月,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 提交的文件顯示,蘋果在加州登記了 110 名駕駛員,用於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據報道,本月共有 143 名駕車者,這意味著在過去四個月裡,蘋果認證的駕車者增加了 33 名。

在加州,監管機構發放自動駕駛汽車許可證,要求在得到批准的駕駛員駕駛下進行測試,並準備接手。

以下是其他公司的測試數據:

1、通用 Cruise:258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760 名認證駕駛員

2、Waymo:135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321 名認證駕駛員

3、Apple:69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43 名認證駕駛員

4、Tesla: 32 輛自動駕駛汽車和 136 名認證駕駛員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紐約首批自動駕駛班車開始運行,預計每天運送 500 名乘客

8 月 7 日起,6 輛自動駕駛班車開始在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提供免費接駁服務,成為紐約市首批自動駕駛班車。

這 6 輛自動駕駛班車將每週 7 天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的一英里環路上運行,接駁來往新渡輪碼頭的乘客。運行時間為每天上午 7:00 到晚上 10:30。

據這批自動駕駛班車的運營商 Optimus Ride 預計,這項免費自動駕駛班車服務將在船廠內部道路上每天運送大約 500 名乘客,每月運送 16000 名乘客。

前期,Optimus Ride 將安排兩位安全員確保自動駕駛班車的軟件正常工作。

Optimus Ride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脫胎於麻省理工學院。

2017 年,Optimus Ride 得到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通管理局的路測許可,可以在波士頓市區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同年,該公司宣佈獲得一筆總額 18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也是在 2017 年,紐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公司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Optimus Ride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Ryan Chin 表示,在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區域啟動其自動駕駛車輛系統不僅證明了 Optimus Ride 系統是一種安全、高效的交通工具,而且證明了自動駕駛車輛能夠在結構化環境中解決現實問題。

「此外,我們的系統將為數千人提供自主訪問和體驗,有助於提高人們對這項新技術的接受度和信心,這有助於推動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除紐約外,Optimus Ride 還計劃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推出類似的項目。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採埃孚:研發成本過高,推廣全自動駕駛不現實

據外媒報道,採埃孚安全域控制單元產品組合總監 Farid Khairallah 日前對外表示,車企都在追求 L5 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廣,但這種技術成本及技術複雜性遠高於早前的業內預期。

他認為,幾乎所有企業都在重新考量自身的發展戰略以及在自動駕駛之路上的發展舉措。

對大多數車企而言,L2 級自動駕駛技術更容易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L2 級自動駕駛車輛可自行完成車輛的轉向和制動操作,但駕駛員仍需要坐在駕駛座上並時刻注意路面情況。L5 級自動駕駛車輛則不需要加速、制動踏板或方向盤等裝置。

若要保證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處於絕對安全的狀態,車輛的數據運算處理能力需要達到傳統車輛的 100 萬倍,以便識別各種交通環境並作出正確應對。

然而,若為車輛配置更多的運算能力,將導致車輛的價格變得非常昂貴,且從技術方面看,該舉措也很難處理。Khairallah 舉了個例子,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電子件還需要配置相應的冷卻系統,這個冷卻系統並不實用但卻會增加額外的成本。

另外一個促使成本顯著增加的因素是 L5 級自動駕駛車輛配置的 11 個攝像頭、8 個雷達及 5 個激光雷達,致使系統驗證及相關數據的收集工作量會大大增加,變相增加了車輛的額外成本。

採埃孚認為,即便是涉足 L2 級自動駕駛,目前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迫使多家車企被迫與競爭對手聯手,共同竭力降低研發成本。

現階段,許多企業還無法單獨完成技術研發的工作,企業之間同質化研發的代價非常高昂,數據採集與存儲也非常耗費資本,企業則需要分擔投資額來啟用這類技術。

來源:36kr、澎湃新聞、Pingwest、汽車之家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百度無人巴士項目生變;華為車聯網收入預計達500億美元;

歡迎加入「汽車之心Pro」知識星球,第一時間獲取智能汽車行業的洞察與八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