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製造業“智能+”升級怎少得了華為生態“黑土地”

——中國雲報 郭濤

古往今來,荊楚大地上出現過多少文人墨客,又有多少美景讓人流連忘返。黃鶴樓的古韻、神農架的瑰麗、武當山的雄偉、長江三峽的壯闊,無不讓人流連忘返。近幾年,湖北省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方面同樣讓人印象深刻。

湖北製造業“智能+”升級怎少得了華為生態“黑土地”

製造業“智能+”轉型

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過程中,湖北省支持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和5G產業聯盟,建立了國家網絡安全和人才培訓創新示範基地,以及兩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並對全省300多家標杆企業實施了數字化改造,其中的典範就包括東風公司與華為等合作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的智能網聯汽車試點企業,中信科與華為聯合建立的全國首家上線的5G智慧工廠……

為響應和落實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智能+”,湖北省實施了“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戰略佈局,以此推動湖北產業的轉型升級,有效促進智能製造的發展。其中,湖北省就充分利用包括華為武研所等在內的一些重大平臺,驅動地區和產業佈局,加快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和產業應用,進而帶動新舊動能轉化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華為將對產業和企業的支持落在實處,與政府、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有效推動湖北“智能+”戰略的升級,同時加速推進以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徵的智能製造與智慧產業,為湖北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並提供助力。

近兩年,國內的工業資源正在向華中地區聚集。憑藉得天獨厚的政策、資源、人才、技術等多方面的優勢,以及深厚的工業基礎,有專業人士預言,未來5年,湖北必將迎來製造業的高速發展期。湖北在智能製造上轉型速度非常快,而它的製造業佈局與東南沿海地區又有很大不同,它以傳統制造業為主,技術改造的需求量大而且十分迫切。因此,傳統行業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能否快速見效,將成為未來湖北產業向“智能+”升級的關鍵。

華為將領先的數字平臺和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帶到湖北,與當地的行業客戶和合作夥伴親密互動與交流,體現了其超高站位和超前頭腦,抓住了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華為推動和支撐的數字化轉型“湖北模式”也許可以成為其他地區數字化轉型的有益借鑑。

數字化轉型的“道”與“器”

IDC預測,從2017到2019年,全球與數字化轉型相關的ICT支出將從1.2萬億美元增長到1.7萬億美元,增長幅度約42%,包括銀行、汽車、電力、交通、醫療等在內的大多數行業都將進入數字化的爆發期。Gartner針對全球企業CEO的一項調查也顯示,61%的CEO計劃在2019增加IT投資。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數字化轉型的未來雖然美好,但當前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並不平坦。

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往往面臨諸多尷尬:工業3.0由電子信息技術推動自動化的目標還沒有完成,又何談工業4.0的智能化;現在上市的智能汽車很多並不是通過智能製造的方式製造的;許多行業並沒有數據的積累,或者即使有一定的數據積累,但數據的分析與挖掘還沒有提上日程……

作為一家典型的製造企業,華為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經驗積累,歸納出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大難點:第一,業務價值難以體現,轉型驅動力不足;第二,企業自身技術能力不足,人才獲取難;第三,企業對新ICT系統的資金投入不足,業務過度難。

為了突破數字化轉型的瓶頸,真正實現業務轉型升級,企業需要成熟、可操作且科學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將技術、業務、管理、人才、組織、流程等眾多要素統籌起來,形成數字化轉型的“道”與“器”,並系統性地推進,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華為提出的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的核心框架包含以下四個層面的內容:堅持“一個戰略”,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企業若想轉型成功,就必須把數字化轉型定位成企業級戰略;創造“兩個保障條件”,即在核心戰略基礎上,做到與之匹配的組織專注與文化轉型,引導整個企業的轉型之路;貫徹“三個核心原則”,做到戰略與執行統籌、技術與業務推動、自主與合作並重;最後是推進“四個關鍵行動”,包括頂層設計、平臺賦能、生態落地和持續迭代。

數字化轉型具有長期性、環境多變等特點,因此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更要注意統籌業務變化、技術變化、資源變化和企業自身能力的變化,最終實現自我進化。除了正確的方法論,企業還要一整套有效的工具。華為在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中開發了一整套“SPEED”工具,包括成熟度評估、實踐庫、商業價值設計、體驗設計和服務化部署組件庫等,重點解決數字化轉型中的難題和關鍵點問題。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上述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和工具,已經在華為身上得到了成功的驗證。華為始終堅信“行勝於言,自己做的降落傘自己先跳”。舉例來說,華為以自己的園區作為實驗場,與合作伙伴一起基於數字平臺,推出了一系列場景化的園區解決方案,實現了華為園區的零保安值守、零保安巡邏、資產零盲區、172個國家的園區零界限。截至目前,115萬訪客完成了自助式接待體驗,全球55個辦公地點實現了統一化運營。

30多年來,華為自身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的成功經驗,通過華為雲、數字化平臺、人工智能戰略等,傳遞給各行各業的客戶、開發者和合作夥伴,並演化成數字化核心能力與解決方案,助力產業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以湖北為例,2017年3月,華為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智慧城市、城市通信網、雲計算大數據、人才培養等領域加強合作。過去兩年中,華為陸續與湖北省農信、東風汽車、武漢江夏區、湖北省交投、襄陽市等政企客戶合作,在雲計算平臺、大數據平臺、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共同創新,推動湖北省向“智能+”時代邁進。

湖北製造業“智能+”升級怎少得了華為生態“黑土地”

增強“黑土地”的滲透力

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湖北省重點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力,包括網絡建設、平臺建設、創新建設和生態建設,這與華為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和方法論不謀而合,尤其是平臺建設和生態建設,更是實現數字化轉型必不可少的要素。

華為著力打造的數字平臺,以云為基礎,整合各種新ICT技術,打通各類數據,向上支持應用的快速發展、靈活部署,使能各行各業的業務敏捷創新;向下通過無處不在的聯接、無所不及的智能,做到雲管端協同優化,從而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打通。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將創新的ICT技術與具體的業務場景相結合,最終推動業務的變革與發展。只有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全面融合,才能真正觸動企業的業務,實現物理世界的數字化。物理世界的數字化才是企業轉型進入深水區所面臨的真正挑戰。

華為數字化平臺既是數字化底座的核心,也是提供數據匯聚、數據智能、實現數據化運營的載體。華為的數字化平臺還全方位地集合了華為全棧全場景的AI能力,將“普惠AI”進行到底。截至2018年底,華為的產品已在全球財富500強中的211家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底座,而且從未發生過網絡安全方面的重大問題或故障。

俗話說,獨行者速,眾行者遠。華為要打造的並不是只屬於自己的一個數字平臺,而是由眾多合作伙伴參與貢獻、面向智能時代實現共贏的數字生態。華為數字平臺的強大正體現在聚合了大量的合作伙伴,大家都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1+1大於2的效果,讓客戶有更多樣化的選擇。

華為的生態理念,可以概括為“四個主動”和“三個協同”:“四個主動”指華為基於“平臺+AI+生態”的戰略,主動開放生態、主動讓利夥伴、主動統籌資源和主動培養人才,以更加開放、更加主動、共享共贏的姿態積極應變,增強華為生態“黑土地”的肥力;“三個協同”意味著華為將通過各類夥伴(即銷售合作伙伴、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服務合作伙伴、投融資合作伙伴、人才生態合作伙伴)差異化的政策、資源投入強化生態運營,以增強華為生態“黑土地”的滲透力,幫助華為生態圈實現戰略協同、資源協同和能力協同。

如今,華為的生態策略已經產生了顯著效果:軟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基於華為領先的ICT解決方案和平臺能力及其自身的行業應用和服務能力,在數字政府、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多領域實現了突破;湖北襄陽市依託華為“平臺+AI+生態”戰略,打造立足湖北、服務中部、輻射全國的“中國中部信息港”,搶抓工業互聯網和5G發展重大機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合作,不斷加快自身數字化轉型步伐,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車聯網和數字出行等領域實現了深度創新。諸如此類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站在“智能+”時代的風口,華為與合作伙伴和客戶打造了一個靈活多樣、高效協同的生態系統,並將持續創造和傳遞生態的新價值。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公眾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