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裁員之後,華為緣何高調進軍數據庫領域?

C114訊 5月16日評論(李明)就在數據庫巨頭甲骨文公司宣佈其中國研發中心大規模裁員之後不久,華為卻於本週在北京面向全球高調發布了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數據庫GaussDB。

那麼,華為此次為何要高調進軍數據庫領域?在數據庫市場華為有哪些優勢?未來的行業格局又將如何演變呢?

三大因素驅動華為發力數據庫

在筆者看來,華為如此高調進軍數據庫領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行業發展大勢所趨。長期以來,數據庫的市場規模在軟件行業裡一直是最大的板塊,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有對數據庫的超大需求。根據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報告預測,全球數據量將從2018年32.5ZB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180ZB,海量的數據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孕育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最近幾年,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市場產生了顛覆性變革,甲骨文、微軟等傳統數據庫廠商處於持續下滑態勢,市場需要新的玩家繼續引領創新。

二是從“硬件”到“硬件+軟件”的戰略升級,華為自身戰略願景的拼圖補齊。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是華為新的願景使命。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不僅需要硬件,還需要軟件。過去華為的硬件產品偏多,軟件產品偏少,圍繞新的願景和目標,華為必須在軟件領域發力。實際上,目前在華為公司近9萬研發人員隊伍中有超過70%的人都在做軟件,算法和軟件已經是華為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三是重新定義數據基礎設施的關鍵一步。智能時代,企業需要更快、更智能的數據基礎設施。華為宣佈將圍繞計算、存儲和數據處理三個領域重定義數據基礎設施,助力各行業加速邁向智能時代。而在數據處理平臺方面,華為圍繞異構、智能、融合三大方向重定義數據處理平臺,這次發佈了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數據庫。

因此,無論從行業發展大勢還是自身發展需要來看,發力數據庫領域都成為華為未來發展的必選項。

華為的三大優勢

隨著甲骨文等傳統數據庫廠商開始出現頹勢,數據庫市場也亟需新的打法。在筆者看來,華為做數據庫有以下幾大優勢。

優勢1.與雲的強結合。雲計算對傳統數據庫的降維打擊相當大,在雲時代,互聯網企業對於本地部署的需求不斷減弱,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了SaaS(軟件即應用)的邏輯,而在雲轉型過程中一直踩不準節拍也是數據庫巨頭甲骨文出現頹勢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吸取了老巨頭們的經驗教訓,華為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數據庫GaussDB既支持本地部署,還支持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種場景。在華為雲上,GaussDB為金融、互聯網、物流、教育、汽車等行業客戶提供全功能、高性能的雲上數據倉服務。華為雲已經發布了13款數據庫服務,為行業客戶提供雲上數據倉服務。

優勢2.與AI的聯合創新。華為人工智能原生(AI-Native)數據庫GaussDB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分佈式數據庫的全生命週期,實現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故障自診斷和自愈。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負載場景下,基於最優化理論,首創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自調優算法,調優性能比業界提升60%以上。

優勢3.長期積累的研發優勢。說是進軍數據庫領域,但其實華為在數據庫領域已有多年積累。據瞭解,早在2001年開始,在面向電信類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裡面,華為就開始了一些嵌入式數據庫的開發,包括用於電信設備裡面的數據庫軟件的開發;2011年,華為開始啟動今天發佈的GaussDB的研發,而今天第一次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來呈現,可以說是九年磨一劍。

雲和AI大勢下產業格局或將洗牌

而事實上,在華為看來,數據庫不再是華為產品的一個嵌入式組件,而是成為整個IT和雲甚至整個ICT解決方案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華為常務董事、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表示,“華為此次面向全球發佈AI-Native數據庫GaussDB,將提升華為雲能力,充分發揮X86、ARM、GPU、NPU等多樣性算力優勢,持續推進AI戰略,積極構築產業生態,並與合作伙伴一起邁向智能時代。華為將繼續攜手客戶、合作伙伴聯合創新,積極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加速產業智能化進程。

“華為進入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產業,我們都希望能夠用華為公司創新的力量,給這個行業帶來一個特殊價值,能夠驅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在數據庫領域,我們的思路也是如此。”汪濤表示,華為的數據庫產品,無論是作為企業級的數據庫產品,還是作為華為雲上的數據庫服務,都在行業裡面得到廣泛使用,我們希望讓業界認識到華為在這個領域利用創新的力量,給行業作出貢獻。

目前,數據庫市場排名前幾名的依然是國外廠商,但隨著雲計算、AI大勢下的產業洗牌,以及“去IOE”化浪潮的持續,以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數據庫廠商將迎來發展機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