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7個未批先建項目已全部完成整改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水汙染 投資 昆明信息港 2017-05-13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報 記者毛韻心去年7月,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進行督察。督察結果顯示,2016年全省“四個一百”17個竣工投產及在建環評手續未完成項目中,涉及昆明市的項目有7個,包括昆明火車新南站出入通道工程、昆明呈貢科技信息產業創新孵化中心等項目。

市發改委

項目開工前 必須完成環評手續

昆明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在接到整改通知後,市發改委高度重視,立即制定了整改實施方案,對每項工作進行了明確分工。併成立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督察組立即展開督察,確保整改的問題按《整改方案》要求的時限和目標完成。

督察過程中,督促建設單位儘快委託有資質環評機構開展環評工作,將環評文件報有審批權的環保部門審批,並要求建設單位務必按整改要求在2016年底前取得環評批覆。對未完成整改的項目,將按照省統一部署從2017年“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退出。截至2016年底前,所有項目均已取得環評批覆。

市環保局

嚴格環評審批 加強日常監管

昆明市環保局環評處負責人介紹,在接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相關問題反饋後,環保局對涉及未批先建的項目下達了整改通知,對項目環評整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跟蹤,通過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指導建設單位做好環評文件的編制和報批工作。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完成後,市環保局協調相關部門及時對項目組織評審,依法按照程序儘快完成審批。

今年3月,《昆明市環境監管網格化實施方案》制定下發,建立了由市政府各相關部門為一級網格,各縣(市)區政府、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度假)園區管委會為二級網格,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為三級網格的環境監管網格化體系,並且將具有環境監管職能的28個相關部門各自劃分了監管職責。昆明市環境監察支隊負責人表示,通過構建起覆蓋全市、責任到人、執法有序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將解決環境監管工作缺位問題,實現各有所管、各盡其責、信息暢通、集約高效的環境監管工作新格局。

整改企業

及時做好環評 更加重視環保

昆明呈貢科技信息產業創新孵化中心項目建設方昆明智慧城市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接到整改通知後,公司加大了環評審批的工作力度,督促環評服務中介機構儘快完成環評報告,“經過前期的努力,去年12月,項目取得了環評批覆。”該負責人表示,在今後項目建設過程中,將更加重視環評審批,在項目啟動報批的同時,就同步開始環保評估和環評審批工作。

2007年,昆明海口工業園區管委會對6.79平方公里產業園區進行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但隨著園區的發展,特別是2013年以來,產業園區面積不斷擴大,又新增了3個規劃片區,當年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現有的實際情況已不相符。海口工業園區收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意見後,著手進行了整改。2016年11月,委託昆明理工大學作為第三方中介服務單位,進行園區規劃環評編制報審工作。今年4月18日,昆明理工大學向雲南省環保廳環評處報送昆明海口工業園區規劃環評(2013—2030)送審稿。5月5日,雲南省環保廳環評處組織專家對昆明海口工業園區總體規劃(2013—2030)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技術評審並原則通過,環評單位按專家意見進行修改送專家複核後即可報批。通過這次環境督查,一方面促進了園區問題的整改,另一方面促使園區內部對環保方面存在的不足進行梳理和改進。下一步,昆明海口工業園區會做到園區修改規劃,環評就前置進行,一定嚴格按照源頭上嚴控,過程中嚴管的原則,堅決防止環境汙染事件出現。

“安寧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修編(2012-2020)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於今年2月初啟動,已經於4月27日完成編制並上報省環保廳待審。”安寧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劉婕介紹說,園區早在2008年就完成了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但園區之後調整了規劃,而環評工作沒有及時進行調整。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出的問題,園區才抓緊整改並完善環評工作。今年4月27日,園區總體規劃修編(2012-2020)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正式完成,並上報雲南省環保廳等待審查。此外,安寧工業園區還加快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在園區範圍內興建了草鋪汙水處理廠、麒麟汙水處理廠和安豐營汙水處理廠,同時建設了一個固體廢棄物處置場,確保園區內產生的廢水、廢物集中有效的進行處理。同時在招商引資方面加強把關,對所有引進的項目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不符合環境要求的項目一概不引進,確保新落地企業都是環保合格過硬的項目。

昆明7個未批先建項目已全部完成整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