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綠色礦山的好處和標準'

"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採,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範圍內。對於必須破壞擾動的部分,應當通過科學設計、先進合理的有效措施,確保礦山的存在、發展直至終結,始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融合於社會可持續發展軌道中的一種嶄新的礦業形象。

那麼,建設綠色礦山有什麼好處?創建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什麼?

政府扶持

"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採,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範圍內。對於必須破壞擾動的部分,應當通過科學設計、先進合理的有效措施,確保礦山的存在、發展直至終結,始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融合於社會可持續發展軌道中的一種嶄新的礦業形象。

那麼,建設綠色礦山有什麼好處?創建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什麼?

政府扶持

建設綠色礦山的好處和標準

自然資源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並從用地、用礦、等方面給予激勵政策措施。在礦產資源政策支持方面,從開採總量指標調控、礦業權投放等方面,依法優先向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傾斜。

在綠色礦業用地保障方面,從規劃規模、年度計劃指標、新增採礦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綠色礦山企業和示範區轉型發展的用地需求。

在財政政策方面,從統籌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安排、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費減免政策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的支持。如: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範圍內,符合條件並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依法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在綠色金融扶持方面,從實施扶持性綠色信貸、支持上市融資、構建徵信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如:推薦符合條件的綠色礦山企業在境內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融資。

建設綠色礦山將會得到獎勵金

在各省發佈的關於綠色礦山的文件中,有絕大部分省份規定,建成的綠色礦山可以申請獎勵金。以廣東省為例,由廣東省國土廳等6家單位在2017年印發的《廣東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建立獎勵金制度。2017年,廣東省建成60個綠色礦山(包含10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廣東省財政廳拿出3000萬元獎勵了這60家綠色礦山。

優先拿到採礦權

在當前資源緊缺的大背景下,誰掌握了採礦權,誰就掌握了話語權。以廣東省為例,在《廣東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第六條政策措施中的第二點明確提出:實行礦產資源支持政策。對實行總量調控礦種的開採指標、礦業權投放,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先向綠色礦山安排。符合協議出讓情形的礦業權,允許優先以協議方式有償出讓給綠色礦山企業。

綠色礦山創建標準

(一)合法採礦(礦山開採合法化)

1、礦山企業必須依法取得采礦權、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林木採伐許可證、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礦產資源規劃和地質環境保護規劃。

2、礦山建設項目有經過審批的礦山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和安全現狀綜合評價等報告;礦山企業依法管理和組織生產,依法繳費、納稅和足額交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

3、申報前兩年內,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未發生任何環境汙染事故,未受到國土、環保、公安、安監、水利、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

(二)高效利用(資源利用高效化)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規範,開採回採率、採礦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經達到設計要求,達全省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2、礦產資源利用率高,優質優用,沒有采富棄貧、浪費和破壞資源及環境的行為,產品結構優化合理,廢棄資源回收利用率高,達全省同類礦山領先水平。

3、經濟效益顯著,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良好的同時,積極推廣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噸耗資源產生的經濟效益(稅、費、利)高,實現節能降耗(能耗指標低),達全省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三)科學開採(開採方式現代化)

1、嚴格按照經過審批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採,採礦(開採、選礦、冶煉)方法科學,工序合理有序,礦山開採科技水平屬同類礦山先進。

2、改造和引進採選技術,選擇有利於生態保護的工期和方式,露天採場作業要按照自上而下、分水平臺階開採,地下采礦按相關技術規範要求執行,採礦作業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高。

3、完善礦區配套設施,實現生產全過程(穿孔、爆破、採裝、運輸、堆料和排渣等)無塵作業,減少丟礦壓礦,採剝並舉,最大限度減少林地佔用和水土流失。

(四)清潔生產(採礦作業清潔化)

1、礦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執行“三同時”制度,落實礦山生產全過程(生命週期)的環保措施,選擇無(少)汙染的生產工藝、設備、原(輔)材料和清潔能源。

2、嚴格控制廢水、廢氣(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廢渣(廢土、廢石、尾礦)的達標排放,對排放的廢物和能源實行再利用;噪聲汙染、震動危害等均達到國家和省級有關標準要求。

3、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工藝流程,保障開採區、運輸區、加工區的防風抑塵設計及噴水降塵設施建設,保障礦井水和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生產過程的小擾動、無毒害和少汙染。

(五)規範管理(礦山管理規範化)

1、礦山企業必須健全組織,明確分工,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並按有關要求認真執行礦山開採監理。

2、礦山企業依法建立各項管理制度,規章制度完善,各類報表齊全,臺帳、檔案資源完整。

3、切實做到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離,生產區建設佈局規範合理,生活區的生活輔助設施符合安全、衛生及環保要求,確保人居環境的安全。

(六)安全生產(生產安全標準化)

1、嚴格實施礦山企業安全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搞好全員安全教育和安全和安全生產技能培訓,安全生產專業人員持證上崗。

2、落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準備金制度,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障設備安全性能,設置危險區自動報警裝置,杜絕職業病發生等,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完善安全防範規章制度和各類預案,健全應急救援機制,加大對火工器材的管理力度,及時消除生產環節安全隱患,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七)內外和諧(內外關係和諧化)

1、礦業開發必須要獲得“社會執照”,即取得當地社區所在地政府和群眾的信任,及時通報礦山生產情況及存在問題,尋求社會和礦山利益的一對致,積極主動參與當地的公益事業。

2、制定與當地社區磋商的計劃,並貫穿生產全過程,與社區建立聯絡關係,及時調整影響社區的採礦作業,共同應對意外事故和涉及人的安全和環境破壞的事件。

3、必須有完備的職工技術培訓體系,提高職工生產技能、綠色環保意識和整體素質,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八)生態重建(礦區環境生態化)

1、制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並嚴格實施,邊生產邊坡恢復(治理),礦山環境治理資金的年投入達礦石銷售收入的2%以上;生產區、生活區和復墾區綠化覆蓋率達標。

2、礦山開採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對主要交通幹線和景區直觀可視區的地貌景觀造成破壞,無地質災害隱患和險情,治理率達100%。

3、必須有完備的礦山閉坑規劃和後續土地利用與監測方案(計劃),開採、閉坑等階段礦山環境治理率及土地復墾率達標,破壞的植被修復效果顯著,確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既要嚴格實施科學有序的開採,又要對礦區及周邊環境的擾動控制在環境可控制的範圍內。對於必須破壞擾動的部分,應當通過科學設計、先進合理的有效措施,確保礦山的存在、發展直至終結,始終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並融合於社會可持續發展軌道中的一種嶄新的礦業形象。

那麼,建設綠色礦山有什麼好處?創建綠色礦山的標準是什麼?

政府扶持

建設綠色礦山的好處和標準

自然資源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並從用地、用礦、等方面給予激勵政策措施。在礦產資源政策支持方面,從開採總量指標調控、礦業權投放等方面,依法優先向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傾斜。

在綠色礦業用地保障方面,從規劃規模、年度計劃指標、新增採礦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綠色礦山企業和示範區轉型發展的用地需求。

在財政政策方面,從統籌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安排、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費減免政策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的支持。如: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範圍內,符合條件並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依法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在綠色金融扶持方面,從實施扶持性綠色信貸、支持上市融資、構建徵信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如:推薦符合條件的綠色礦山企業在境內中小板、創業板和主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掛牌融資。

建設綠色礦山將會得到獎勵金

在各省發佈的關於綠色礦山的文件中,有絕大部分省份規定,建成的綠色礦山可以申請獎勵金。以廣東省為例,由廣東省國土廳等6家單位在2017年印發的《廣東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建立獎勵金制度。2017年,廣東省建成60個綠色礦山(包含10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廣東省財政廳拿出3000萬元獎勵了這60家綠色礦山。

優先拿到採礦權

在當前資源緊缺的大背景下,誰掌握了採礦權,誰就掌握了話語權。以廣東省為例,在《廣東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方案》第六條政策措施中的第二點明確提出:實行礦產資源支持政策。對實行總量調控礦種的開採指標、礦業權投放,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先向綠色礦山安排。符合協議出讓情形的礦業權,允許優先以協議方式有償出讓給綠色礦山企業。

綠色礦山創建標準

(一)合法採礦(礦山開採合法化)

1、礦山企業必須依法取得采礦權、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林木採伐許可證、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礦產資源規劃和地質環境保護規劃。

2、礦山建設項目有經過審批的礦山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和安全現狀綜合評價等報告;礦山企業依法管理和組織生產,依法繳費、納稅和足額交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

3、申報前兩年內,無安全生產責任事故,未造成人員死亡,未發生任何環境汙染事故,未受到國土、環保、公安、安監、水利、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給予的行政處罰。

(二)高效利用(資源利用高效化)

1、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學規範,開採回採率、採礦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經達到設計要求,達全省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2、礦產資源利用率高,優質優用,沒有采富棄貧、浪費和破壞資源及環境的行為,產品結構優化合理,廢棄資源回收利用率高,達全省同類礦山領先水平。

3、經濟效益顯著,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良好的同時,積極推廣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噸耗資源產生的經濟效益(稅、費、利)高,實現節能降耗(能耗指標低),達全省同類礦山先進水平。

(三)科學開採(開採方式現代化)

1、嚴格按照經過審批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採,採礦(開採、選礦、冶煉)方法科學,工序合理有序,礦山開採科技水平屬同類礦山先進。

2、改造和引進採選技術,選擇有利於生態保護的工期和方式,露天採場作業要按照自上而下、分水平臺階開採,地下采礦按相關技術規範要求執行,採礦作業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高。

3、完善礦區配套設施,實現生產全過程(穿孔、爆破、採裝、運輸、堆料和排渣等)無塵作業,減少丟礦壓礦,採剝並舉,最大限度減少林地佔用和水土流失。

(四)清潔生產(採礦作業清潔化)

1、礦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執行“三同時”制度,落實礦山生產全過程(生命週期)的環保措施,選擇無(少)汙染的生產工藝、設備、原(輔)材料和清潔能源。

2、嚴格控制廢水、廢氣(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廢渣(廢土、廢石、尾礦)的達標排放,對排放的廢物和能源實行再利用;噪聲汙染、震動危害等均達到國家和省級有關標準要求。

3、通過技術創新,優化工藝流程,保障開採區、運輸區、加工區的防風抑塵設計及噴水降塵設施建設,保障礦井水和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生產過程的小擾動、無毒害和少汙染。

(五)規範管理(礦山管理規範化)

1、礦山企業必須健全組織,明確分工,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並按有關要求認真執行礦山開採監理。

2、礦山企業依法建立各項管理制度,規章制度完善,各類報表齊全,臺帳、檔案資源完整。

3、切實做到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離,生產區建設佈局規範合理,生活區的生活輔助設施符合安全、衛生及環保要求,確保人居環境的安全。

(六)安全生產(生產安全標準化)

1、嚴格實施礦山企業安全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搞好全員安全教育和安全和安全生產技能培訓,安全生產專業人員持證上崗。

2、落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準備金制度,足額提取安全生產費用,保障設備安全性能,設置危險區自動報警裝置,杜絕職業病發生等,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3、完善安全防範規章制度和各類預案,健全應急救援機制,加大對火工器材的管理力度,及時消除生產環節安全隱患,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七)內外和諧(內外關係和諧化)

1、礦業開發必須要獲得“社會執照”,即取得當地社區所在地政府和群眾的信任,及時通報礦山生產情況及存在問題,尋求社會和礦山利益的一對致,積極主動參與當地的公益事業。

2、制定與當地社區磋商的計劃,並貫穿生產全過程,與社區建立聯絡關係,及時調整影響社區的採礦作業,共同應對意外事故和涉及人的安全和環境破壞的事件。

3、必須有完備的職工技術培訓體系,提高職工生產技能、綠色環保意識和整體素質,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八)生態重建(礦區環境生態化)

1、制定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並嚴格實施,邊生產邊坡恢復(治理),礦山環境治理資金的年投入達礦石銷售收入的2%以上;生產區、生活區和復墾區綠化覆蓋率達標。

2、礦山開採儘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對主要交通幹線和景區直觀可視區的地貌景觀造成破壞,無地質災害隱患和險情,治理率達100%。

3、必須有完備的礦山閉坑規劃和後續土地利用與監測方案(計劃),開採、閉坑等階段礦山環境治理率及土地復墾率達標,破壞的植被修復效果顯著,確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建設綠色礦山的好處和標準

來源:中國砂石網、選礦技術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