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保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經濟 北京發佈 2017-06-14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疏功能、轉方式、治環境、補短板、促協同,以解決北京空氣汙染等“大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改善,努力提升市民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全面提升生態文明水平 推進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的實施意見, 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等重要文件,並狠抓落實,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堅持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北京|環保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砥礪奮進的五年 北京市生態文明邁上新臺階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中推進首都生態環境改善。聚焦大氣、水汙染聯防聯控和生態建設,建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合作治汙、執法聯動、跨界河流協同治汙、重汙染預報會商和統一預警分級、應急聯動等機制。推動京津冀執行六大行業和燃煤鍋爐大氣汙染物國家特別排放限值,以及統一車用油品標準,實施了一批生態建設工程。區域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整體改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率先突破取得積極進展。

在落實首都戰略定位中推進首都生態環境改善。把環境治理問題與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緊密結合起來。制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業行業調整、生態工藝和設備退出目錄等,退出一批汙染企業。同時,大力發展高端產業,加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通過嚴控汙染增量、加快疏解汙染存量,大幅降低了本地排放汙染總量,實現首都發展提質增效與生態環境改善的雙贏。

以大氣、水和土壤為重點治理環境汙染。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緊扣北京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制訂實施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五年計劃和年度重點措施。以壓煤、控車、治汙、抑塵為重點,堅持多領域、多汙染物協同減排治理大氣汙染;以水環境與水資源統籌、地表水與地下水統籌為思路,著力保清水、治汙水,推進水環境改善;鎖定農用地和汙染地塊兩個重點領域,啟動土壤汙染防治。

通過五年的努力,我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6年,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較2012年下降23.7%。其他三項汙染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較2012年分別下降15.2%、64.3%和8.2%;地表水水質穩中向好。密雲水庫等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持續符合國家標準。2016年地表水體監測斷面主要汙染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的年均濃度分別為7.37、5.4毫克/升,與2012年相比分別下降4.9%和8.6%。地下水水質保持穩定;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聲環境質量基本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保持在“良”的等級。

2以大氣汙染防治為抓手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2013年以來,我市制定並實施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依據PM2.5來源解析,聚焦壓減燃煤、控車減油、治汙減排、清潔降塵等重點領域,全面推進大氣汙染科學治理、綜合治理。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的前提下實現了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近年來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2013-2016年,北京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89.5、85.9、80.6和73微克/立方米,2016年較2012年下降23.7%。其他三項汙染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也呈持續改善趨勢,2016年均濃度分別為92、10和48微克/立方米,較2012年分別下降15.2%、64.3%和8.2%。目前,我市SO2濃度水平與南方沿海無採暖城市相當,PM10年均濃度首次降到100微克/立方米以下。

▲ 圖 2012-2016年PM2.5、SO2、NO2、PM10四項汙染物年均濃度

聚焦重點領域,狠抓大氣汙染防治措施落實

1堅持“冬病夏治”,壓減燃煤成效顯著。

我市堅持能源清潔化戰略,在電力、工業、供暖、生活等領域持續加快能源結構調整。2013-2016年,全市年用煤總量由2300萬噸壓減到1000萬噸以內;建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替代4座燃煤電廠,實現電廠生產燃氣化;完成2.44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9.5萬戶東西城“煤改電”,以及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四區城鄉結合部地區7.5萬戶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農村地區663個村散煤改清潔能源,實現了核心區、城六區和通州區基本“無燃煤鍋爐”,全市優質能源佔比提升到84%以上。

2強化“退改限”,多措並舉控制機動車汙染。

近年來,我市堅持“先公交、嚴標準、促淘汰”技術路線,在“車、油、路”幾個方面逐漸加強機動車汙染管控。2013-2016年共淘汰167萬輛老舊機動車,全市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0.9萬輛;完成8800多輛柴油公交車的升級改造和4.3萬輛出租車更換三元催化器,實現了大幅減排;此外,加快發展公共交通,全市軌道交通里程達到574公里,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1%。

3加速“治停退”,治汙減排任務加速推進。

對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汙染企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關停5家水泥廠,調整退出印刷、鑄造、傢俱等一般製造業與汙染企業1341家,整治4477家“散亂汙”企業。對保留企業強化環保技改升級,減少汙染排放。實施300多項企業“環保技改”工程;在石化、汽車製造等重點行業減排揮發性有機物5.2萬噸;在全國率先實施1500餘臺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第三產業佔比提升到80.3%

4採取“人技防”,加強清潔降塵。

全市1500餘個建築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揚塵汙染嚴重的施工單位,暫停在京投標資格1-6個月;累計已關閉82家不符合要求攪拌站;完成8000多輛渣土車密閉化改造,減少道路遺撒;道路保潔新工藝作業率提高到87%,減少道路積塵。平原造林超過110萬畝,擴大了環境容量。

5建立健全體制機制,逐步提高空氣重汙染應急能力。

針對秋冬季節空氣重汙染易發、頻發的問題,一方面北京市成立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統籌協調短期空氣重汙染應急組織、指揮和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切實發揮“削峰、降速”,儘量減輕空氣重汙染對實市民身體健康的影響。另一方面,修訂完善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預案,進一步規範預警分級、優化啟動程序、加大減排力度、減輕社會影響,逐步提高應急的針對性、科學性、有效性。

6綜合施策,健全完善大氣汙染防治保障體系。

頒佈實施了《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條例》,著重提高了處罰額度,增加了加倍處罰、“上不封頂”等罰則,為從嚴治汙提供了法制。密集出臺了純電動小客車不受機動車尾號限行、新增更新燃油出租車8年改6年報廢標準、農村峰谷電價等一系列政策,全市財政政策已達40餘項;市財政四年累計投入660億元,帶動社會資金,共同推動完成各項治汙減排工程。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汙收費標準提高到國家標準15倍,開徵施工揚塵、揮發性有機物排汙費,“倒逼”企業加強汙染治理。建立了較完善的大氣汙染防治標準體系,地方大氣汙染標準41項。2017年京津冀三地在環保領域發佈首個統一標準《建築類塗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有力地促進企業技改升級。

7深化區域聯防聯控,推動區域空氣質量改善。

2013年9月,國家發佈“大氣十條”,提出建立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2013年底,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以下簡稱“協作小組”),由北京市牽頭,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山東六省區市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工信部等七部委共同組成。2015年5月,河南省、交通運輸部加入“協作小組”,“協作小組”成員單位擴大到八個中央部委和七個省區市。各地按照“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的原則,共同推進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近年來,針對區域共性問題,建立健全了信息共享、執法聯動、重汙染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結對合作治汙等機制。加快推進區域成品油質量升級、電力鋼鐵水泥等行業汙染整治、散煤清潔化等工作。協調周邊地區共同做好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工作。

北京|環保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凝聚全社會力量 打好“大氣十條”收官之戰

2017年,是落實國家“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圍繞著今年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市委市政府及早統籌部署調度,多次召開會議研究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協調解決2017年清空計劃資金保障、組建市級督查機構和“環保警察”、農村散煤治理、“清煤降氮”工程、高排放貨運車繞行、工業汙染防治等重點工作,年初,確定了今年的十大重點專項措施:一是完成700個村“散煤改清潔能源”;二是全年至少壓減10%以上本地發電量;三是實施4000蒸噸工業和供暖燃煤鍋爐的清潔能源改造;四是加強高排放機動車的治理;五是重點管控重型柴油車;六是推進10000蒸噸燃氣鍋爐低氮改造;七是調整退出500家一般製造業企業、清理整治2570家“散亂汙”企業;八是加強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企業轉型升級;九是鐵腕執法,強化督察問責;十是深化區域大氣汙染協作機制。

截至5月底,在空氣質量方面,全市PM2.5累計濃度為70微克/立方米(扣除沙塵影響),同比上升7.7%,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32%。其中,3、4、5月的PM2.5濃度分別為63、53和46微克/立方米,為近五年同期最低;空氣質量達標天數88天,同比減少8天;共發生空氣重汙染16天,同比增加2天。在重點減排工程方面,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在2017年3月停機備用;農村70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工程按期推進, “煤改電”外網工程90%開工,完工310個;部分村的“煤改氣”外網工程已具備通氣條件,村內管線開工率60%;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已有4726蒸噸開施,其中,2375蒸噸已完成,完成率近60%;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在施9100蒸噸,佔年度任務90%以上;完成22.6萬輛老舊機動車報廢轉出,佔全年任務的75%,累計完成5萬餘輛出租車三元催化器更換,提前完成全年任務;清理整治違法違規及生產經營行為2086家,調整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372家。此外,不斷嚴格油品標準, 2017年1月1日起實施第六階段車用汽柴油地方標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氣汙染防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開展,各項措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進。

下一步,我市將全面落實《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堅持以“落責任、抓問題、聚難點、補短板”為原則,再接再厲、深挖潛力,以硬性工程措施為手段,盡全力減排;切實壓實街鄉鎮環保責任,向管理要成效;深化區域聯防聯控;充分發揮“環保警察”作用,強化大氣環境監管執法;加強宣傳,凝聚社會力量,推動北京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圖片來自北京環保局、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