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鸇陰古渡遺址(魏其儒拍攝)

距離黃河北武當附近的渡口,一般被人們認為就是歷史上的鸇陰古渡口。其具體位置大概就在今天北武當寺廟腳下,水泉鎮的中村。

鸇陰古渡在歷史上名聲很響,似乎要蓋過鸇陰古城了。原因何在呢?主要就是古渡口能夠通達遙遠地區,給人的印象深刻無比。

據史書記載,古代西部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此渡河的。因為這裡有著名的鸇陰古渡存在。黃河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和地名。據學者考證,今天景泰中泉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這裡隸屬靖遠縣)的西番窯等地,沙河沿岸石壁上有無數遺窯洞窟存在,呈上下數層密密麻麻之狀,內裡則彼此相通、勾連,頗似軍事堡壘。據說,此乃古代羌族駐兵之地也。究竟是否如此?尚有待進一步的考證。據說,藏匿於此的西番部族,若是興兵南侵,騷擾中原,首選的渡河之地就在鸇陰古渡。

據《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匈奴的一支盧水胡部,起兵於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河西一帶盧水胡反賊。盧水胡賊人聞訊,隨即在鸇陰古渡西岸派駐重兵,企圖阻之張既由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鸇陰古渡口在當年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渡口,同時,這一渡口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過去千年,話說到了西夏時代,鸇陰古渡一帶,甚至包括整個靖遠大地一時都成了西夏的版圖。古會州之地,被西夏人從大宋人的手裡生生割裂去了。據記載,神宗光定十二年,西夏人於鸇陰古渡舊址建起了一座索橋,並在橋頭修建迭烈遜堡,用於屯兵。

據說,鸇陰古渡口的原址,歷史上曾經多次在這裡建造過索橋之類的渡河工程。上述,只是見諸於明確歷史記載的一次。

歷史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決定在迭烈遜設立巡檢司的機構,其職責在於:戍衛“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成縣(今固原開城鄉)南迭烈遜道路,有文獻記載曰:“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徒絕人力艱難。開城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過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里。”根據這段史料,有學者認為,古代的鸇陰渡口與西夏時代的迭烈遜渡口,彼此地址重疊。同時說明,經該渡口而通過的這條絲綢之路,相對是一條較為平坦、順暢的捷徑。

明英宗正統二年,朝廷正式“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這是今天靖遠縣,以及靖遠縣城的肇始。

鸇陰古渡口數千年間,承載的渡河任務頗艱鉅,來往於渡口的人馬晝夜不息。期間物資流通頻繁,甚至多有激烈戰爭在此發生,曾有無數的人馬血染黃沙,喪命埋骨於此啊!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以及佔據這一戰略要津,爭奪渡口的主導權。

鸇陰古城稍下游的一處條形山崗,佈滿密密麻麻的漢墓群,其不知有多少。從出土的器皿、錢幣來判斷,這些漢墓的主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鸇陰古城,以及鸇陰古渡的戍守官兵。

很顯然,鸇陰古城,以及後來的迭烈遜巡檢司,它們的存在意義,無疑都是為了保衛這一千年古渡而設置的。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鸇陰古渡遺址(魏其儒拍攝)

距離黃河北武當附近的渡口,一般被人們認為就是歷史上的鸇陰古渡口。其具體位置大概就在今天北武當寺廟腳下,水泉鎮的中村。

鸇陰古渡在歷史上名聲很響,似乎要蓋過鸇陰古城了。原因何在呢?主要就是古渡口能夠通達遙遠地區,給人的印象深刻無比。

據史書記載,古代西部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此渡河的。因為這裡有著名的鸇陰古渡存在。黃河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和地名。據學者考證,今天景泰中泉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這裡隸屬靖遠縣)的西番窯等地,沙河沿岸石壁上有無數遺窯洞窟存在,呈上下數層密密麻麻之狀,內裡則彼此相通、勾連,頗似軍事堡壘。據說,此乃古代羌族駐兵之地也。究竟是否如此?尚有待進一步的考證。據說,藏匿於此的西番部族,若是興兵南侵,騷擾中原,首選的渡河之地就在鸇陰古渡。

據《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匈奴的一支盧水胡部,起兵於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河西一帶盧水胡反賊。盧水胡賊人聞訊,隨即在鸇陰古渡西岸派駐重兵,企圖阻之張既由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鸇陰古渡口在當年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渡口,同時,這一渡口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過去千年,話說到了西夏時代,鸇陰古渡一帶,甚至包括整個靖遠大地一時都成了西夏的版圖。古會州之地,被西夏人從大宋人的手裡生生割裂去了。據記載,神宗光定十二年,西夏人於鸇陰古渡舊址建起了一座索橋,並在橋頭修建迭烈遜堡,用於屯兵。

據說,鸇陰古渡口的原址,歷史上曾經多次在這裡建造過索橋之類的渡河工程。上述,只是見諸於明確歷史記載的一次。

歷史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決定在迭烈遜設立巡檢司的機構,其職責在於:戍衛“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成縣(今固原開城鄉)南迭烈遜道路,有文獻記載曰:“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徒絕人力艱難。開城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過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里。”根據這段史料,有學者認為,古代的鸇陰渡口與西夏時代的迭烈遜渡口,彼此地址重疊。同時說明,經該渡口而通過的這條絲綢之路,相對是一條較為平坦、順暢的捷徑。

明英宗正統二年,朝廷正式“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這是今天靖遠縣,以及靖遠縣城的肇始。

鸇陰古渡口數千年間,承載的渡河任務頗艱鉅,來往於渡口的人馬晝夜不息。期間物資流通頻繁,甚至多有激烈戰爭在此發生,曾有無數的人馬血染黃沙,喪命埋骨於此啊!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以及佔據這一戰略要津,爭奪渡口的主導權。

鸇陰古城稍下游的一處條形山崗,佈滿密密麻麻的漢墓群,其不知有多少。從出土的器皿、錢幣來判斷,這些漢墓的主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鸇陰古城,以及鸇陰古渡的戍守官兵。

很顯然,鸇陰古城,以及後來的迭烈遜巡檢司,它們的存在意義,無疑都是為了保衛這一千年古渡而設置的。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平川北武當建築群

古渡的暢通,則保障著古絲綢之路的通暢。古渡一旦出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絲路的梗阻和阻塞……古渡的作用,可謂大焉哉。

二、 虎豹口古渡

虎豹口古渡口位於靖遠縣城之西大約4公里處,這裡屬於靖遠烏蘭鎮紅咀子村。虎豹口是黃河上游一處聞名遐邇的古渡口。這裡水勢平緩,山巒錯落,河濱開闊,利於渡河,擁有成為黃河渡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渡口處於一山包狀河岸邊,故,這裡又稱“河包口”。

據學者考證,自博望侯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之路遂興。大漢統治者即開始在這裡興建渡口,以保障長安至西域道路的通暢。虎豹口遂成為著名的絲路必經之咽喉要津。靖遠也因此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鎮,靖遠於是擁有了“秦隴樞機,金城鎖鑰”般的重要地位。

其中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條路徑,就是從固原、打拉池方向到靖遠楊梢溝、紅溝一帶,再到靖遠縣城,從虎豹口渡過黃河而去……商隊渡河後,抵達劉川鄉的吳家川,再到景泰縣的腦泉、興泉堡、寬溝,最後進入河西走廊,乃至西域。

據考證,秦始皇時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沿黃河建築了44座城池,祖厲城就是其中的一座。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鸇陰古渡遺址(魏其儒拍攝)

距離黃河北武當附近的渡口,一般被人們認為就是歷史上的鸇陰古渡口。其具體位置大概就在今天北武當寺廟腳下,水泉鎮的中村。

鸇陰古渡在歷史上名聲很響,似乎要蓋過鸇陰古城了。原因何在呢?主要就是古渡口能夠通達遙遠地區,給人的印象深刻無比。

據史書記載,古代西部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此渡河的。因為這裡有著名的鸇陰古渡存在。黃河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和地名。據學者考證,今天景泰中泉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這裡隸屬靖遠縣)的西番窯等地,沙河沿岸石壁上有無數遺窯洞窟存在,呈上下數層密密麻麻之狀,內裡則彼此相通、勾連,頗似軍事堡壘。據說,此乃古代羌族駐兵之地也。究竟是否如此?尚有待進一步的考證。據說,藏匿於此的西番部族,若是興兵南侵,騷擾中原,首選的渡河之地就在鸇陰古渡。

據《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匈奴的一支盧水胡部,起兵於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河西一帶盧水胡反賊。盧水胡賊人聞訊,隨即在鸇陰古渡西岸派駐重兵,企圖阻之張既由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鸇陰古渡口在當年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渡口,同時,這一渡口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過去千年,話說到了西夏時代,鸇陰古渡一帶,甚至包括整個靖遠大地一時都成了西夏的版圖。古會州之地,被西夏人從大宋人的手裡生生割裂去了。據記載,神宗光定十二年,西夏人於鸇陰古渡舊址建起了一座索橋,並在橋頭修建迭烈遜堡,用於屯兵。

據說,鸇陰古渡口的原址,歷史上曾經多次在這裡建造過索橋之類的渡河工程。上述,只是見諸於明確歷史記載的一次。

歷史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決定在迭烈遜設立巡檢司的機構,其職責在於:戍衛“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成縣(今固原開城鄉)南迭烈遜道路,有文獻記載曰:“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徒絕人力艱難。開城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過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里。”根據這段史料,有學者認為,古代的鸇陰渡口與西夏時代的迭烈遜渡口,彼此地址重疊。同時說明,經該渡口而通過的這條絲綢之路,相對是一條較為平坦、順暢的捷徑。

明英宗正統二年,朝廷正式“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這是今天靖遠縣,以及靖遠縣城的肇始。

鸇陰古渡口數千年間,承載的渡河任務頗艱鉅,來往於渡口的人馬晝夜不息。期間物資流通頻繁,甚至多有激烈戰爭在此發生,曾有無數的人馬血染黃沙,喪命埋骨於此啊!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以及佔據這一戰略要津,爭奪渡口的主導權。

鸇陰古城稍下游的一處條形山崗,佈滿密密麻麻的漢墓群,其不知有多少。從出土的器皿、錢幣來判斷,這些漢墓的主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鸇陰古城,以及鸇陰古渡的戍守官兵。

很顯然,鸇陰古城,以及後來的迭烈遜巡檢司,它們的存在意義,無疑都是為了保衛這一千年古渡而設置的。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平川北武當建築群

古渡的暢通,則保障著古絲綢之路的通暢。古渡一旦出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絲路的梗阻和阻塞……古渡的作用,可謂大焉哉。

二、 虎豹口古渡

虎豹口古渡口位於靖遠縣城之西大約4公里處,這裡屬於靖遠烏蘭鎮紅咀子村。虎豹口是黃河上游一處聞名遐邇的古渡口。這裡水勢平緩,山巒錯落,河濱開闊,利於渡河,擁有成為黃河渡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渡口處於一山包狀河岸邊,故,這裡又稱“河包口”。

據學者考證,自博望侯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之路遂興。大漢統治者即開始在這裡興建渡口,以保障長安至西域道路的通暢。虎豹口遂成為著名的絲路必經之咽喉要津。靖遠也因此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鎮,靖遠於是擁有了“秦隴樞機,金城鎖鑰”般的重要地位。

其中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條路徑,就是從固原、打拉池方向到靖遠楊梢溝、紅溝一帶,再到靖遠縣城,從虎豹口渡過黃河而去……商隊渡河後,抵達劉川鄉的吳家川,再到景泰縣的腦泉、興泉堡、寬溝,最後進入河西走廊,乃至西域。

據考證,秦始皇時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沿黃河建築了44座城池,祖厲城就是其中的一座。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虎豹口黃河古渡遺址

有學者認為這個祖厲城,就建在虎豹口渡口的旁邊,祖歷城的存在就是為防守這個重要渡口而建的。此言,不無道理。至於祖歷城的具體位置,眾說紛紜,不一而足。有說祖歷城在靖遠紅咀子村的,有說在今天平堡村一帶的,還有說在今天靖遠縣城區域的。甚至,還有說祖歷城在會寧境內者……一般來說,祖歷城作為河防城池,依河而建,似乎比較靠譜。

漢武帝開闢河西之地,重新加固了臨河一帶的所有城池,以進一步加強對河西的控制。祖厲城於此,也得到重新修繕加固。祖歷城作為邊塞重鎮的地位,因此進一步得到強化。

武帝元鼎三年,設置安定郡,管轄祖厲縣、鶉陰縣。此前,祖歷縣隸屬武威郡。又據《漢書武帝紀》記載:“五年冬十月,(武帝)行幸雍祠五峙,遂逾隴登崆峒,西臨祖厲河,而還。”

根據這段確切的史料記載,有學者推測說,這裡所指的祖厲河,不是指從會寧流淌來的那條祖厲河,那條河,靖遠人一般叫苦水河。所以,學者認為這裡指的是流經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虎豹口古渡口附近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說,漢武帝曾經西巡祖歷,到達過靖遠附近的黃河……

這一說法,仔細推敲,卻是頗有道理的。因為在古代的文獻資料裡,一旦提及“河”,一般都是指黃河無疑。例如,《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還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等詩句,這裡其中的“河”,均是指黃河無疑。這樣,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祖厲河”,乃是指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而非其它。說明這一說法,頗為契合古文獻記載的慣例。

至於祖厲河的命名,大膽推測一下,我個人認為,肯定要比祖歷城晚得多。其命名顯然是根據祖歷城而來的,也就是說,祖歷城先是在黃河和苦水河之間,存在了很久、很久之後,世俗間才將流經祖歷城邊的這條苦水河,正式命名為:祖厲河。顯然,這一邏輯是成立的。

虎豹口乃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四大官渡之一。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名知縣,名叫儲英翰者,曾在渡口原址上,勒石立碑,並親撰《河包口官渡紀》,碑記裡詳盡地敘述了古渡口的歷史沿革情況,以及舊時代渡口日夜擺渡的繁忙景象。

有趣的是,1936年10月,紅軍西路軍渡河西進,也是選擇在此渡河的,這是歷史的巧合耶?天意耶?

作為整個西路軍開路先鋒的紅30軍政委李先念將軍,在虎豹口古渡口處,利用“假筏誘敵”的計謀,突破馬家軍的重兵防守,強渡黃河成功,從而為整個西路軍進入河西開闢了通道。

虎豹口古渡口,於此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載入了黨史、國史、軍史的史冊,它也因此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

這裡還須說明一個問題,這就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虎豹口古渡口和我在前面所述的石板溝古渡口,實際上是一回事。河南岸叫虎豹口古渡口,而河北岸則叫做石板溝古渡口。這種關係就跟紅咀子渡口和碾子灣渡口的關係一致。因了官方命名的關係,使得彼岸一方的名字被湮沒了而已。

一個常識問題,這就是渡口是有此岸和彼岸之分的,只看到此岸,而忽視彼岸,則要犯低級錯誤。

由於黃河水流落差的關係,從虎豹口渡口擺渡過河,一般會在對岸的石板溝渡口抵達彼岸的,然後,順著今天的北灣方向,以及劉川方向,進入蘭州,或河西。而由西域、蒙古、景泰、蘭州一帶方向來到靖遠渡河,一般非石板溝渡口莫屬。從這裡用大木船渡河,可以直接抵達靖遠縣城之郊的四道水巷,以及今縣醫院一帶岸口,再登岸進城。

這三處岸口地方,形成一個大三角……顯然,它們共同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虎豹口”古渡口的體系。

據蘭州畫院院長韋博文先生回憶,上世紀50年代,剛解放不久,他從平堡乘坐羊皮筏子來靖遠求學,當筏子行進到石板溝渡口一帶時,發現河兩岸等待渡河的駝隊偉岸如山,不知其幾多矣。可見,當年石板溝黃河古渡口的繁忙程度。據說,那個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駝隊,景泰縣的駱駝大概有10萬峰,比景泰當年的總人口還要多很多。

三、索橋古渡

索橋古渡是靖遠境內黃河沿線又一處著名的古渡口。其遺址和具體方位,就處於靖遠西北石門川的崇山峻嶺中。這處渡口與其它幾處渡口相比較,卻是有些特別。獨特之處在於,這裡的地勢很險要。整體看上去有些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感覺。

索橋古渡橫跨黃河兩岸,東岸屬於靖遠的石門鄉,西岸則屬於景泰的蘆陽鎮。黃河索橋渡口,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險要要塞。其線路大致情況是,商隊自西域至此渡河,順石門川東上越藺門峴,至水泉,再南行到鸇陰城,再往東經打拉池、海原、固原,最後直至長安。

據考證,索橋古渡始建於漢代,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個重要黃河渡口。這裡山勢陡峭,頗為險峻,可是,此處的黃河河面卻比較寬闊,水流平緩,利於渡河,因此才成為著名的古渡口。

據史料記載,索橋渡口最早是用木船和羊皮筏子之類的渡河工具進行擺渡的。至明代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兩岸開始修建索橋,具體情況是,河面上排24只大船,兩岸四根鐵鑄“將軍柱”,用草繩系船成橋,故名索橋。河東建鐵鎖關,門上有碣,額曰:索橋堡。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又於河西岸,建索橋堡,座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兩岸堡內居民約300多戶,這裡一時成為長安通往甘州、肅州和涼州的咽喉要津。索橋渡口修建完善之後,哈思吉堡這個交通樞紐得以延伸和補充,也使得這段絲綢之路的商道更加繁榮。

現存的索橋堡石城遺址,其街道、屋牆、關牆依稀可見。雖大部殘缺,但還能辨認出院落、店鋪、門樓等。城外殘存的遺址有渡口處的“將軍柱”的臺基,以及瞭望哨所、廟宇、五座旗墩、烽燧,等等。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鸇陰古渡遺址(魏其儒拍攝)

距離黃河北武當附近的渡口,一般被人們認為就是歷史上的鸇陰古渡口。其具體位置大概就在今天北武當寺廟腳下,水泉鎮的中村。

鸇陰古渡在歷史上名聲很響,似乎要蓋過鸇陰古城了。原因何在呢?主要就是古渡口能夠通達遙遠地區,給人的印象深刻無比。

據史書記載,古代西部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此渡河的。因為這裡有著名的鸇陰古渡存在。黃河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和地名。據學者考證,今天景泰中泉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這裡隸屬靖遠縣)的西番窯等地,沙河沿岸石壁上有無數遺窯洞窟存在,呈上下數層密密麻麻之狀,內裡則彼此相通、勾連,頗似軍事堡壘。據說,此乃古代羌族駐兵之地也。究竟是否如此?尚有待進一步的考證。據說,藏匿於此的西番部族,若是興兵南侵,騷擾中原,首選的渡河之地就在鸇陰古渡。

據《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匈奴的一支盧水胡部,起兵於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河西一帶盧水胡反賊。盧水胡賊人聞訊,隨即在鸇陰古渡西岸派駐重兵,企圖阻之張既由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鸇陰古渡口在當年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渡口,同時,這一渡口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過去千年,話說到了西夏時代,鸇陰古渡一帶,甚至包括整個靖遠大地一時都成了西夏的版圖。古會州之地,被西夏人從大宋人的手裡生生割裂去了。據記載,神宗光定十二年,西夏人於鸇陰古渡舊址建起了一座索橋,並在橋頭修建迭烈遜堡,用於屯兵。

據說,鸇陰古渡口的原址,歷史上曾經多次在這裡建造過索橋之類的渡河工程。上述,只是見諸於明確歷史記載的一次。

歷史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決定在迭烈遜設立巡檢司的機構,其職責在於:戍衛“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成縣(今固原開城鄉)南迭烈遜道路,有文獻記載曰:“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徒絕人力艱難。開城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過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里。”根據這段史料,有學者認為,古代的鸇陰渡口與西夏時代的迭烈遜渡口,彼此地址重疊。同時說明,經該渡口而通過的這條絲綢之路,相對是一條較為平坦、順暢的捷徑。

明英宗正統二年,朝廷正式“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這是今天靖遠縣,以及靖遠縣城的肇始。

鸇陰古渡口數千年間,承載的渡河任務頗艱鉅,來往於渡口的人馬晝夜不息。期間物資流通頻繁,甚至多有激烈戰爭在此發生,曾有無數的人馬血染黃沙,喪命埋骨於此啊!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以及佔據這一戰略要津,爭奪渡口的主導權。

鸇陰古城稍下游的一處條形山崗,佈滿密密麻麻的漢墓群,其不知有多少。從出土的器皿、錢幣來判斷,這些漢墓的主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鸇陰古城,以及鸇陰古渡的戍守官兵。

很顯然,鸇陰古城,以及後來的迭烈遜巡檢司,它們的存在意義,無疑都是為了保衛這一千年古渡而設置的。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平川北武當建築群

古渡的暢通,則保障著古絲綢之路的通暢。古渡一旦出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絲路的梗阻和阻塞……古渡的作用,可謂大焉哉。

二、 虎豹口古渡

虎豹口古渡口位於靖遠縣城之西大約4公里處,這裡屬於靖遠烏蘭鎮紅咀子村。虎豹口是黃河上游一處聞名遐邇的古渡口。這裡水勢平緩,山巒錯落,河濱開闊,利於渡河,擁有成為黃河渡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渡口處於一山包狀河岸邊,故,這裡又稱“河包口”。

據學者考證,自博望侯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之路遂興。大漢統治者即開始在這裡興建渡口,以保障長安至西域道路的通暢。虎豹口遂成為著名的絲路必經之咽喉要津。靖遠也因此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鎮,靖遠於是擁有了“秦隴樞機,金城鎖鑰”般的重要地位。

其中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條路徑,就是從固原、打拉池方向到靖遠楊梢溝、紅溝一帶,再到靖遠縣城,從虎豹口渡過黃河而去……商隊渡河後,抵達劉川鄉的吳家川,再到景泰縣的腦泉、興泉堡、寬溝,最後進入河西走廊,乃至西域。

據考證,秦始皇時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沿黃河建築了44座城池,祖厲城就是其中的一座。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虎豹口黃河古渡遺址

有學者認為這個祖厲城,就建在虎豹口渡口的旁邊,祖歷城的存在就是為防守這個重要渡口而建的。此言,不無道理。至於祖歷城的具體位置,眾說紛紜,不一而足。有說祖歷城在靖遠紅咀子村的,有說在今天平堡村一帶的,還有說在今天靖遠縣城區域的。甚至,還有說祖歷城在會寧境內者……一般來說,祖歷城作為河防城池,依河而建,似乎比較靠譜。

漢武帝開闢河西之地,重新加固了臨河一帶的所有城池,以進一步加強對河西的控制。祖厲城於此,也得到重新修繕加固。祖歷城作為邊塞重鎮的地位,因此進一步得到強化。

武帝元鼎三年,設置安定郡,管轄祖厲縣、鶉陰縣。此前,祖歷縣隸屬武威郡。又據《漢書武帝紀》記載:“五年冬十月,(武帝)行幸雍祠五峙,遂逾隴登崆峒,西臨祖厲河,而還。”

根據這段確切的史料記載,有學者推測說,這裡所指的祖厲河,不是指從會寧流淌來的那條祖厲河,那條河,靖遠人一般叫苦水河。所以,學者認為這裡指的是流經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虎豹口古渡口附近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說,漢武帝曾經西巡祖歷,到達過靖遠附近的黃河……

這一說法,仔細推敲,卻是頗有道理的。因為在古代的文獻資料裡,一旦提及“河”,一般都是指黃河無疑。例如,《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還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等詩句,這裡其中的“河”,均是指黃河無疑。這樣,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祖厲河”,乃是指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而非其它。說明這一說法,頗為契合古文獻記載的慣例。

至於祖厲河的命名,大膽推測一下,我個人認為,肯定要比祖歷城晚得多。其命名顯然是根據祖歷城而來的,也就是說,祖歷城先是在黃河和苦水河之間,存在了很久、很久之後,世俗間才將流經祖歷城邊的這條苦水河,正式命名為:祖厲河。顯然,這一邏輯是成立的。

虎豹口乃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四大官渡之一。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名知縣,名叫儲英翰者,曾在渡口原址上,勒石立碑,並親撰《河包口官渡紀》,碑記裡詳盡地敘述了古渡口的歷史沿革情況,以及舊時代渡口日夜擺渡的繁忙景象。

有趣的是,1936年10月,紅軍西路軍渡河西進,也是選擇在此渡河的,這是歷史的巧合耶?天意耶?

作為整個西路軍開路先鋒的紅30軍政委李先念將軍,在虎豹口古渡口處,利用“假筏誘敵”的計謀,突破馬家軍的重兵防守,強渡黃河成功,從而為整個西路軍進入河西開闢了通道。

虎豹口古渡口,於此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載入了黨史、國史、軍史的史冊,它也因此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

這裡還須說明一個問題,這就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虎豹口古渡口和我在前面所述的石板溝古渡口,實際上是一回事。河南岸叫虎豹口古渡口,而河北岸則叫做石板溝古渡口。這種關係就跟紅咀子渡口和碾子灣渡口的關係一致。因了官方命名的關係,使得彼岸一方的名字被湮沒了而已。

一個常識問題,這就是渡口是有此岸和彼岸之分的,只看到此岸,而忽視彼岸,則要犯低級錯誤。

由於黃河水流落差的關係,從虎豹口渡口擺渡過河,一般會在對岸的石板溝渡口抵達彼岸的,然後,順著今天的北灣方向,以及劉川方向,進入蘭州,或河西。而由西域、蒙古、景泰、蘭州一帶方向來到靖遠渡河,一般非石板溝渡口莫屬。從這裡用大木船渡河,可以直接抵達靖遠縣城之郊的四道水巷,以及今縣醫院一帶岸口,再登岸進城。

這三處岸口地方,形成一個大三角……顯然,它們共同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虎豹口”古渡口的體系。

據蘭州畫院院長韋博文先生回憶,上世紀50年代,剛解放不久,他從平堡乘坐羊皮筏子來靖遠求學,當筏子行進到石板溝渡口一帶時,發現河兩岸等待渡河的駝隊偉岸如山,不知其幾多矣。可見,當年石板溝黃河古渡口的繁忙程度。據說,那個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駝隊,景泰縣的駱駝大概有10萬峰,比景泰當年的總人口還要多很多。

三、索橋古渡

索橋古渡是靖遠境內黃河沿線又一處著名的古渡口。其遺址和具體方位,就處於靖遠西北石門川的崇山峻嶺中。這處渡口與其它幾處渡口相比較,卻是有些特別。獨特之處在於,這裡的地勢很險要。整體看上去有些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感覺。

索橋古渡橫跨黃河兩岸,東岸屬於靖遠的石門鄉,西岸則屬於景泰的蘆陽鎮。黃河索橋渡口,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險要要塞。其線路大致情況是,商隊自西域至此渡河,順石門川東上越藺門峴,至水泉,再南行到鸇陰城,再往東經打拉池、海原、固原,最後直至長安。

據考證,索橋古渡始建於漢代,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個重要黃河渡口。這裡山勢陡峭,頗為險峻,可是,此處的黃河河面卻比較寬闊,水流平緩,利於渡河,因此才成為著名的古渡口。

據史料記載,索橋渡口最早是用木船和羊皮筏子之類的渡河工具進行擺渡的。至明代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兩岸開始修建索橋,具體情況是,河面上排24只大船,兩岸四根鐵鑄“將軍柱”,用草繩系船成橋,故名索橋。河東建鐵鎖關,門上有碣,額曰:索橋堡。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又於河西岸,建索橋堡,座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兩岸堡內居民約300多戶,這裡一時成為長安通往甘州、肅州和涼州的咽喉要津。索橋渡口修建完善之後,哈思吉堡這個交通樞紐得以延伸和補充,也使得這段絲綢之路的商道更加繁榮。

現存的索橋堡石城遺址,其街道、屋牆、關牆依稀可見。雖大部殘缺,但還能辨認出院落、店鋪、門樓等。城外殘存的遺址有渡口處的“將軍柱”的臺基,以及瞭望哨所、廟宇、五座旗墩、烽燧,等等。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索橋古渡遺址

又據《清史稿》記載:明代“邊牆自索橋起”。在索橋堡黃河下游300米處,既是明代長城的起始之處。沿長城有一條古道遺址斷斷續續,蜿蜒向西;在索橋堡上游30米處,亦有一條在石崖上開鑿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險峻異常,可通過牲畜駝運,獨輪小車通行亦可。當地人也稱為“茶馬古道”。

另據康熙《靖遠衛志》記載:索橋前後建置處所不一,“哈思吉堡西南六七裡,至黃河又三四里。至大小口子,即昔初所建索橋也。明隆慶初,創船橋以通往來。尋因河水泛漲,淹沒無存。仍以船渡。”這段記載說明,索橋的位置也是因時因地有所變化的,不完全固定一處。由於黃河水漲落無常,常常破壞索橋,所以,大多的時候,還是船渡的情形居多。

索橋的創置,無疑溝通了東西商貿的聯繫和交流,也成為甘肅歷史上最完善和影響較大的交通要津。可謂居功至偉。今索橋故址黃河西岸,屹立著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碑子,名曰:《山陝修路碑》。碑文內容至今保存完好。內容極力頌揚了寓居此地的大商人胡正寬,由他倡導募修了哈思吉堡至索橋渡口的道路,碑文對其功德,大加讚賞。

從中可以看出,當年的山西、陝西兩省的七府三州三十多縣,擁有名號的商家80餘家,他們為整拓道路共捐白銀340多兩,從而為保證索橋古渡的暢通無阻,他們為此做出的傑出貢獻。此乃壯舉啊,非常的不容易。不由得使人為之肅然起敬。

《山陝修路碑》,也成為一塊重要的歷史文物。它印證著索橋古道這一溝通內地與河西、西域大動脈昔日的輝煌,也反映了當年的人們為維持這一通道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四、 北卜古渡

北卜古渡 或稱北城灘古渡,也有稱烏蘭津者。這處古渡口位於靖遠縣雙龍鄉的仁和村,距離靖遠縣城190公里左右。

這座渡口的形成年代,可謂久遠。北卜古渡,是靖遠境內古絲綢之路上最早、最為繁忙的渡口之一。此處從漢代開始,就是一座重要的黃河渡口,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到了唐代,這裡依然是西域和長安的商賈們過河的首選渡口。有一種傳說,說這裡曾經建有浮橋,以便商旅使團來往過渡。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缺乏確切記載。當然,建造索橋,也不是不可能。索橋的渡運量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快捷的。在渡運任務十分繁重的年份,再加上黃河水文條件許可,官方組織建造索橋,就才成為可能。

"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武 永 寶

上篇 近現代意義的渡口

一、石板溝渡口 絲綢之路的要衝

石板溝位於靖遠縣城河北岸的碾子灣村。大溝裡兩邊山上多紅砂岩石,鄉民們製作炕板、石條之類,製作蓋屋子的根基石板,都由專業的石匠取材於此,故名曰:石板溝。

石板溝的源頭在今天劉川的吳家川附近,整個溝長20公里左右。北高南低,自然而然形成一條大沙河。舊時代極端原始落後的條件下,沙河大溝往往就是自然的通衢大路,這是慣例。所以,石板溝自古就是一條重要的脈動通道……今天的作用,已經被通過此處的鐵路、公路所取代。

石板溝的溝口,臨接黃河北岸,正是這裡寬闊的灘塗地帶,形成了著名的古渡口,即石板溝黃河古渡口。

在歷史上,千百年來,石板溝古渡口成為連接著靖遠——蘭州,乃至河西、西域的咽喉、要津。

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經平涼或固原至靖遠,渡河至河西、西域,一般是必經石板溝古渡口無疑的。靖遠縣城自古繁華熱鬧,是個著名的碼頭地方。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今日黃河大橋,昔日石板溝古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民國年間,由於省府當局曾經廣開菸禁的緣故,靖遠縣城曾一度達於繁盛的頂點。由於有利可圖,1930年前後的靖遠城,曾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形形色色的人來此遊逛、謀生、走動、淘金……那時,靖遠城於是有了“小北京”,“小蘭州”之稱,在三隴大地可謂名噪一時。

《靖遠舊志》載:“商賈不絕,日奔塞下。”描繪的正是中外商賈,途徑靖遠補給完糧草而奔向遠方的壯觀、繁忙的情景。

曾經,人們關於靖遠境內數百公里黃河沿線絲路古渡口的問題爭論不休,學人們喋喋不休地討論,甚至論戰,哪裡哪裡是絲路古渡口,哪裡哪裡又不是,云云……我曾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論著,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古渡口,這就是石板溝古渡口。

石板溝古渡口可謂是靖遠縣境內黃河數百里沿線最負盛名的古渡口,其重要性無與倫比。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石板溝古渡口,在明清,以及明清以前和民國時代,曾是官渡。這一古渡口曾極度興盛過,也曾衰敗冷落過。無論當年的輝煌期,還是今天的低谷、沉寂期,石板溝古渡口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就是軍方都在此處常年派駐重兵把守。

眾所周知,今天,靖遠三合村駐守著舟橋團大部隊,其中的一個舟橋連,就直接駐守在石板溝古渡口原址。其實,整個舟橋部隊在靖遠的存在,無疑是石板溝古渡口重要的歷史意義的一種自然延續。這是其使命使然。

從古到今,靖遠石板溝黃河渡口的存在與安危,直接關係到以蘭州為核心的西北戰略全局的問題。據說,一旦戰爭爆發,若是石板溝黃河大橋被炸燬的話,為了迅速恢復黃河天塹南北的溝通和戰事的開展,舟橋部隊會立即在石板溝等要津、渡口迅速架起靈活、機動的舟橋,以保證南北的暢通,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歷史上,直至1956年前,紅咀子現代機器輪渡口未建立前,石板溝渡口一直是靖遠黃河最重要的渡口。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黃河渡口處的羊皮筏子

二、安寧渡口 短暫的存在史

安寧渡口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一個較大渡口,它的存在史很短暫,但在歷史上的地位卻很重要,值得在此一敘。

明、清,乃至民國時代,靖遠最著名的古渡口,就是石板溝古渡口。那個時代凡是從河西、蘭州、景泰等地渡黃河來靖遠者,都必須經過碾子灣的石板溝渡口……而從靖遠縣城出發,去往蘭州,乃至河西,西域,也必須從虎豹口、紅嘴子至碾子灣的渡口過河,方能成行。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這一切有了新變化。民國當局開始測設修建蘭(州)寧(夏)公路。期間,為了縮短里程,當局決定由吳家川向北直抵今天三灘鎮的礆灘,跨河到水泉去……這樣一來,便有了後來的著名的安寧渡。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位於靖遠三灘鎮礆灘的安寧渡原址及工作人員

在修建蘭寧公路的同時,當局還修建了一條由吳家川跨紅咀子渡口到靖遠縣城的26公里支線。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通車後,安寧渡,即充分發揮起了應有的作用。民國政府當局隨即在三灘鎮的礆灘,設立了:“安寧渡口所”。這是一個官方設立的管理渡口的機構,其具體的職責,就是對濟渡往返的車輛、行人、牛馬等進行組織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等等。

安寧渡口的存在,根據考證,早在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就初具規模了。那時,只是自然形成的簡易的渡口,主要用於人力木船擺渡,不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機輪渡河條件。也沒有官辦的成分。

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這裡開始了機輪渡船的時代,完全由官方主導。但是,安寧渡口的機器設備一度老化嚴重,渡河能力有限,往往尚需人力渡船輔助,方能勉強完成其任務。這是其最初存在的現狀。

後來,隨著車輛遞增,擺渡任務日趨繁重,渡船人員(官方僱傭)由最初的20人,增加、發展到31人。而僅有的1只完好的單車渡船,也不能適應渡河需要,造成渡河困難和不便。渡口一時積壓了大批的渡河車輛和行人……

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後來,當局組織財力和技術人員,又將原損壞的4只單車渡船,予以重新修復,均於1946年,相繼投入使用,才使得濟渡困難的局面得到較大改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甘肅省建設廳決定投資由四川省的華興機器造船廠承製雙車渡船1只,機動拖輪4艘,其中兩艘,調撥給寧夏“仁存渡口”使用。合同於同年6月27日開始執行,華興機器造船廠遂加緊建造船隻,至本年11月13日竣工,並交付安寧渡口正式下水試渡……機動拖輪為兩臺汽油引擎裝置,雙車渡船每次可承載兩輛汽車或馬車過渡,基本上滿足了行車需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蘭寧公路工程竣工通車後,與此同時,靖遠境內成立了“水泉工務分段”,管轄三個道班隊,即水泉、杜寨柯、劉寨柯道班隊。圈內人士對此俗稱曰:6、7、8道班隊。段址設在距離安寧渡不遠處的水泉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安寧渡口加強了管理,改進了渡運制度,調整了人員,制定了一系列的渡運安全措施。至1953年,上級決定將水泉工務分段與安寧渡口所,二者進行合併,成立了新的“安寧渡分段”,這是今天靖遠公路段的前身。

安寧渡分段的段址,設在今天三灘鎮的礆灘。安寧渡分段由定西公路段管轄。

以上就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公路交通渡口——安寧渡的基本情況。它可以說是靖遠境內最早的具有現代化意義的公路渡口。

安寧渡橫跨民國和新中國兩個時代,前後存在了僅僅10年的時間,可謂短暫矣。

三、 紅咀子渡口

紅咀子渡口,也叫碾子灣渡口。

這是為何呢?因為黃河兩岸分屬的村名不同,而在坊間的稱謂不盡相同。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情。

渡口的北岸是靖遠縣糜灘鎮碾子灣村,渡口的管理機構也永久設在碾子灣村一側。時至今日,舊時渡口遺留的財物尚留有專人看管。現在碾子灣渡口管理機構的原址,基本由舟橋連部隊駐紮。在靖遠的交通史上和黃河渡口史上,官方則將這處渡口命名為紅咀子渡口,所以,官方文獻裡的正規叫法,就叫做:紅咀子渡口。而民間,以及坊間,卻一般都將其稱為:碾子灣渡口。

碾子灣村,也是我的故鄉,我自幼於此生活、成長……她養育我數十年,自然,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最後,我考上大學,走出了這個我出生的村莊。

我對昔日的碾子灣黃河渡口,這蘭包公路大動脈上的重要一環,可謂熟稔之極,這裡曾經是我幼小時和同伴兒玩耍、看熱鬧的所在。我也是這處渡口興衰的見證者。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紅咀子(碾子灣)輪渡渡口原址(魏其儒拍攝)

話說,時令到了1956年,對於前面所敘及安寧渡來說,這個年份有著特殊的意義。安寧渡的渡運史,於此戛然而止。安寧渡的歷史至此,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冬去春來,年年歲歲,風風雨雨……安寧渡跨越了民國、新中國兩個時代,歷時近十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永久地成為了歷史。

若果按照現代輪渡意義來計算,安定渡口的存在史,只有十年,若是按照常規意義上的普通渡口來看待,安定渡口存在的歷史則更為久遠一些。在靖遠黃河上下游地區,可謂處處皆渡口也。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村莊的地方,皆有普通意義上的渡口存在。渡河的基本工具就是羊皮筏子,或者大小木船之類。

安寧渡口為何要廢止呢?這顯然是有著深刻原因的。因為,安寧渡口一段黃河水域,其河床由於大量泥沙的淤積,來回變遷,反覆無常,有著自身不可克服的劣勢。這段河床在夏季裡,河底淤砂嚴重,阻礙著渡船的順利靠岸。而進入冬季,這段黃河由於氣溫驟冷,易於結冰封凍,這一特性致使渡船無法正常擺渡,從而影響了全線車輛的順利通行……

無奈之下,甘肅省交通廳決定,蘭包公路(原蘭寧公路)改線繞道靖遠縣城方向渡河,黃河新渡口的地址,就選在了今天烏蘭鎮的紅咀子村,於是,遂有了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興盛和崛起。

曾經輝煌一時的安寧渡口,於此正式廢棄。現在我們光顧、遊玩至此,這裡只留下一些殘垣斷壁,以及其它渡口的痕跡,供我們默默憑弔。

上級決定,原安寧渡口以及分段的所有設備全部遷至紅咀子渡口(碾子灣上游),從此,安寧渡分段作為靖遠境內的公路管理機構,也於這個時候正式遷往靖遠縣城,其名稱也更名為“定西公路段靖遠分段”。

靖遠分段為了有效管理紅咀子黃河渡口,專門成立了一個“渡口班”,具體負責新渡口的一切事宜。

1957年底,又專門成立了“紅咀子渡口所”的專業機構,其業務從靖遠分段剝離,靖遠分段不再兼管紅咀子渡口的事宜。

紅咀子渡口所成立後,增添了設備,新建了辦公房及渡口住宅,並先後根據渡運量,又新打製機輪4艘,日夜輪流值班濟渡。

1958年,隨著寶積山煤炭開採量的增大,輪渡的運輸任務日益繁重,行車密度持續增加。這個時候,為了保證車輛隨到隨渡,渡口工作人員從原有的50人增加到73人,分成三班,晝夜不停地進行擺渡。

時令到60年代的中期,渡口主要機具設備有了新的發展,此時,紅咀子渡口所,計有汽劃渡船3只,引擎8 臺。據渡口所1972年的統計資料表明,紅咀渡年內渡運汽車5萬餘輛,比1950年前後增加4.37萬輛。此外,渡口每年還過渡馬車2000餘輛,牲畜8000餘頭,貨運量達12 萬餘噸。客運量達8萬人次。

這樣的渡運水平,已經達於歷史的極限,是驚人的水平了。但是,既就是這樣的運送能力,仍然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交通量,隨著人口的增長,物資交流的頻繁,黃河兩岸,晝夜雲集著候渡的車輛、牲畜和行人……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替代紅咀子輪渡的又一黃河S207線大橋

鑑於上述情況,1959年初,省上決定在紅咀子(碾子灣)渡口處,興修一座當時歷史條件下最具現代化意義的公路、鐵路兩用的大鐵橋,以徹底解決碾子灣黃河渡口交通緊張的狀況。

這項工程在蘇聯及其專家的援助、指導下,迅速展開……大橋高聳入雲的6個橋墩,以及兩岸各有一個橋臺,隨之建成。但是,該項工程在完成橋樑的下部工程後,於1960年下馬停建。

那時,整個國家進入特殊困難的時期,後續的財力物力供應出現問題,工程遂被迫下馬。於是,在整整10年間,這座橋樑只見下部的幾個橋墩,而不見上部的橋樑部分。這是我幼年時代,站立在家門口,所常見到的情形。不過,巍峨的橋墩上面有一道狹窄的鐵索通道,僅供一人通過……過往者必須緊緊抓住鐵索才行,看上去有些戰戰兢兢,頗為驚險。這樣的情景每每令兒時的我大為驚奇,也替過往者捏了一把汗,常想:若是過往者不慎從高空掉入黃河激流該咋辦?

直到十年後的1969年,這座橋樑工程又迎來新的轉機,省上決定重新上馬,工程依然交由原承建單位繼續建設。工程復工後,進度很快,於1972年12月竣工,隨之全面通車……

大橋建成後,定西地區交通局於1972年11月20日上報地革委,要求撤銷靖遠渡口的機構。地革委遂於12月7日,通過主任辦公會議討論研究,同意:“撤銷紅咀渡口所,全部人員、財產交靖遠公路段,加強道班力量”。同時決定,將部分渡運設備移至靖遠縣糜灘公社陳家拜(加土旁)農用渡口使用,用來支援農業生產建設。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自1956年由安寧渡搬來至此成立,這一歷史一直延續到1973年初。至此,靖遠境內黃河公路渡口的歷史又一次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業已完成其歷史使命,最終歸於歷史的塵埃裡……

紅咀子(碾子灣)公路黃河渡口,從1956年算起,至1973年終結,其存在的歷史共計17年。

黃河大鐵橋從碾子灣渡口附近像一道飛虹穿過黃河,黃河大鐵橋就是渡口的化身,也是渡口隨著科技水平的演進異變、質變、昇華的結果。我們望著石板溝黃河大鐵橋,彷彿就能看到昔日紅咀子(碾子灣)渡口的影子,甚至是絲綢之路要衝的石板溝古渡口的影子……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石板溝黃河大鐵橋雄姿

下篇 黃河古渡口

引 言

靖遠在很久的古代,屬於華夏九州之中的雍州。境內曾經出土過四五千年前大量的半坡和馬家窯類型文化的陶罐、器皿,等等。這說明,黃河兩岸的靖遠大地存在大量的史前文明遺蹟。由於黃河水的滋潤,這裡非常適宜於原始人類的生存、繁衍……可以說,靖遠黃河兩岸曾生活過的那些先民們,是中華民族族群形成的原始族源之一。這進一步印證了黃河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這樣的說法,此言不虛。

靖遠境內最初置縣,始自漢代武帝時期的公元前114年,名曰:祖歷縣。隸屬於著名的河西四郡的武威郡。自此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這樣漫長的歷史時期裡,由於漢唐疆域向西不斷的擴張,歷史的不斷演進,民族的不斷融合,在靖遠境內的黃河沿線,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四大黃河古渡口。這四大古渡口的肇始,均與古絲綢之路的興起有關,同時與漢唐時代的西北邊防有關。四大黃河古渡口,即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津,同時也是漢唐西北邊防的重要防線,歷來屬於兵家必爭之地。

四大古渡口,以及圍繞其所設的祖歷城、烏蘭關等依河而建的城池,無疑都是為了保證渡口和整個絲綢之路的通暢、安全而設置的。這是其功能的集中體現。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靖遠鐘鼓樓雄姿

試想一下,當年中原和西域、中東的商隊,源源不斷在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穿梭渡河而去,這四大古渡口充當了溝通中原和西域,乃至大秦(歐洲古羅馬)的中轉站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我們靖遠這塊地方,曾經為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互通有無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其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值得大書特書的。

這四大古渡口,目前基本廢止,其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業已消失。但是,在漢唐以後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它們依然承擔著重要的貫通黃河南北的使命,其作用的發揮,可以說一直沿襲到今天。其中,烏蘭津和北卜古渡兩個古渡口處,由於現代化橋樑的作用尚未完全覆蓋到位,至今依然有當地村民們經營的扯船存在,這是古渡口效應依然在發揮作用的最好印證。

古渡口,其實至今依然還“活著”,對那些關注他們存在的有心人依然在默默訴說著傳奇的故事。

下面,我們一一敘述靖遠境內的四大古渡口。

一、 鸇陰古渡

鸇陰古渡口所處的位置,在今天的平川區水泉鎮的黃灣村,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北武當建築群的腳下。由此渡河西去,穿越河對面的溝川,可以抵達景泰、河西,乃至西域。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隨筆的文章《黃灣河邊揮針引線的繡娘》裡,對此多有細緻的描述。讀者君若有興趣,可是參考閱讀。

鸇陰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西羌傳》,鸇陰是縣名,屬安定郡。據考證,靖遠在西漢時期,屬於祖歷縣,隸屬於武威郡。在東漢時期,靖遠則是鸇陰縣,其縣治所在地,大概就在鸇陰古城。

鸇陰古城位於今天平川區的陡城村,是一座緊依黃河而建的城池,主要任務就是防守黃河防線,構成大後方長安城的河防屏障。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鸇陰古渡遺址(魏其儒拍攝)

距離黃河北武當附近的渡口,一般被人們認為就是歷史上的鸇陰古渡口。其具體位置大概就在今天北武當寺廟腳下,水泉鎮的中村。

鸇陰古渡在歷史上名聲很響,似乎要蓋過鸇陰古城了。原因何在呢?主要就是古渡口能夠通達遙遠地區,給人的印象深刻無比。

據史書記載,古代西部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此渡河的。因為這裡有著名的鸇陰古渡存在。黃河西岸有多處以軍事名稱命名的村名和地名。據學者考證,今天景泰中泉一帶(上世紀六十年代前,這裡隸屬靖遠縣)的西番窯等地,沙河沿岸石壁上有無數遺窯洞窟存在,呈上下數層密密麻麻之狀,內裡則彼此相通、勾連,頗似軍事堡壘。據說,此乃古代羌族駐兵之地也。究竟是否如此?尚有待進一步的考證。據說,藏匿於此的西番部族,若是興兵南侵,騷擾中原,首選的渡河之地就在鸇陰古渡。

據《三國志·張既傳》載,魏文帝黃初二年,匈奴的一支盧水胡部,起兵於河西。曹丕命京兆尹張既為涼州刺史,討伐河西一帶盧水胡反賊。盧水胡賊人聞訊,隨即在鸇陰古渡西岸派駐重兵,企圖阻之張既由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鸇陰古渡口在當年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古渡口,同時,這一渡口還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的作用和意義。

時間過去千年,話說到了西夏時代,鸇陰古渡一帶,甚至包括整個靖遠大地一時都成了西夏的版圖。古會州之地,被西夏人從大宋人的手裡生生割裂去了。據記載,神宗光定十二年,西夏人於鸇陰古渡舊址建起了一座索橋,並在橋頭修建迭烈遜堡,用於屯兵。

據說,鸇陰古渡口的原址,歷史上曾經多次在這裡建造過索橋之類的渡河工程。上述,只是見諸於明確歷史記載的一次。

歷史進入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決定在迭烈遜設立巡檢司的機構,其職責在於:戍衛“建置船隻索橋,通涼莊路。”明宣宗宣德七年五月,陝西布政司為迭烈遜巡檢司“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同年,復開平涼府開成縣(今固原開城鄉)南迭烈遜道路,有文獻記載曰:“昔西安諸府州歲運糧餉赴河西諸衛,均經六盤山蠍蟄嶺。山澗徒絕人力艱難。開城舊有路,經迭烈遜渡過黃河,直抵甘州諸衛,可近五百里。”根據這段史料,有學者認為,古代的鸇陰渡口與西夏時代的迭烈遜渡口,彼此地址重疊。同時說明,經該渡口而通過的這條絲綢之路,相對是一條較為平坦、順暢的捷徑。

明英宗正統二年,朝廷正式“立陝西靖虜衛(今靖遠縣),隸迭烈遜巡檢司。”這是今天靖遠縣,以及靖遠縣城的肇始。

鸇陰古渡口數千年間,承載的渡河任務頗艱鉅,來往於渡口的人馬晝夜不息。期間物資流通頻繁,甚至多有激烈戰爭在此發生,曾有無數的人馬血染黃沙,喪命埋骨於此啊!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爭奪黃河兩岸廣袤的土地,以及佔據這一戰略要津,爭奪渡口的主導權。

鸇陰古城稍下游的一處條形山崗,佈滿密密麻麻的漢墓群,其不知有多少。從出土的器皿、錢幣來判斷,這些漢墓的主人都是東漢時期的鸇陰古城,以及鸇陰古渡的戍守官兵。

很顯然,鸇陰古城,以及後來的迭烈遜巡檢司,它們的存在意義,無疑都是為了保衛這一千年古渡而設置的。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平川北武當建築群

古渡的暢通,則保障著古絲綢之路的通暢。古渡一旦出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絲路的梗阻和阻塞……古渡的作用,可謂大焉哉。

二、 虎豹口古渡

虎豹口古渡口位於靖遠縣城之西大約4公里處,這裡屬於靖遠烏蘭鎮紅咀子村。虎豹口是黃河上游一處聞名遐邇的古渡口。這裡水勢平緩,山巒錯落,河濱開闊,利於渡河,擁有成為黃河渡口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渡口處於一山包狀河岸邊,故,這裡又稱“河包口”。

據學者考證,自博望侯張騫通西域之後,絲綢之路遂興。大漢統治者即開始在這裡興建渡口,以保障長安至西域道路的通暢。虎豹口遂成為著名的絲路必經之咽喉要津。靖遠也因此成為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鎮,靖遠於是擁有了“秦隴樞機,金城鎖鑰”般的重要地位。

其中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條路徑,就是從固原、打拉池方向到靖遠楊梢溝、紅溝一帶,再到靖遠縣城,從虎豹口渡過黃河而去……商隊渡河後,抵達劉川鄉的吳家川,再到景泰縣的腦泉、興泉堡、寬溝,最後進入河西走廊,乃至西域。

據考證,秦始皇時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土地,沿黃河建築了44座城池,祖厲城就是其中的一座。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虎豹口黃河古渡遺址

有學者認為這個祖厲城,就建在虎豹口渡口的旁邊,祖歷城的存在就是為防守這個重要渡口而建的。此言,不無道理。至於祖歷城的具體位置,眾說紛紜,不一而足。有說祖歷城在靖遠紅咀子村的,有說在今天平堡村一帶的,還有說在今天靖遠縣城區域的。甚至,還有說祖歷城在會寧境內者……一般來說,祖歷城作為河防城池,依河而建,似乎比較靠譜。

漢武帝開闢河西之地,重新加固了臨河一帶的所有城池,以進一步加強對河西的控制。祖厲城於此,也得到重新修繕加固。祖歷城作為邊塞重鎮的地位,因此進一步得到強化。

武帝元鼎三年,設置安定郡,管轄祖厲縣、鶉陰縣。此前,祖歷縣隸屬武威郡。又據《漢書武帝紀》記載:“五年冬十月,(武帝)行幸雍祠五峙,遂逾隴登崆峒,西臨祖厲河,而還。”

根據這段確切的史料記載,有學者推測說,這裡所指的祖厲河,不是指從會寧流淌來的那條祖厲河,那條河,靖遠人一般叫苦水河。所以,學者認為這裡指的是流經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虎豹口古渡口附近的一段黃河。也就是說,漢武帝曾經西巡祖歷,到達過靖遠附近的黃河……

這一說法,仔細推敲,卻是頗有道理的。因為在古代的文獻資料裡,一旦提及“河”,一般都是指黃河無疑。例如,《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還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等詩句,這裡其中的“河”,均是指黃河無疑。這樣,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祖厲河”,乃是指祖歷城邊的一段黃河,而非其它。說明這一說法,頗為契合古文獻記載的慣例。

至於祖厲河的命名,大膽推測一下,我個人認為,肯定要比祖歷城晚得多。其命名顯然是根據祖歷城而來的,也就是說,祖歷城先是在黃河和苦水河之間,存在了很久、很久之後,世俗間才將流經祖歷城邊的這條苦水河,正式命名為:祖厲河。顯然,這一邏輯是成立的。

虎豹口乃是靖遠境內黃河上的四大官渡之一。清代光緒年間的一名知縣,名叫儲英翰者,曾在渡口原址上,勒石立碑,並親撰《河包口官渡紀》,碑記裡詳盡地敘述了古渡口的歷史沿革情況,以及舊時代渡口日夜擺渡的繁忙景象。

有趣的是,1936年10月,紅軍西路軍渡河西進,也是選擇在此渡河的,這是歷史的巧合耶?天意耶?

作為整個西路軍開路先鋒的紅30軍政委李先念將軍,在虎豹口古渡口處,利用“假筏誘敵”的計謀,突破馬家軍的重兵防守,強渡黃河成功,從而為整個西路軍進入河西開闢了通道。

虎豹口古渡口,於此再次發揮了重要作用,從而載入了黨史、國史、軍史的史冊,它也因此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

這裡還須說明一個問題,這就是在我看來,所謂的虎豹口古渡口和我在前面所述的石板溝古渡口,實際上是一回事。河南岸叫虎豹口古渡口,而河北岸則叫做石板溝古渡口。這種關係就跟紅咀子渡口和碾子灣渡口的關係一致。因了官方命名的關係,使得彼岸一方的名字被湮沒了而已。

一個常識問題,這就是渡口是有此岸和彼岸之分的,只看到此岸,而忽視彼岸,則要犯低級錯誤。

由於黃河水流落差的關係,從虎豹口渡口擺渡過河,一般會在對岸的石板溝渡口抵達彼岸的,然後,順著今天的北灣方向,以及劉川方向,進入蘭州,或河西。而由西域、蒙古、景泰、蘭州一帶方向來到靖遠渡河,一般非石板溝渡口莫屬。從這裡用大木船渡河,可以直接抵達靖遠縣城之郊的四道水巷,以及今縣醫院一帶岸口,再登岸進城。

這三處岸口地方,形成一個大三角……顯然,它們共同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虎豹口”古渡口的體系。

據蘭州畫院院長韋博文先生回憶,上世紀50年代,剛解放不久,他從平堡乘坐羊皮筏子來靖遠求學,當筏子行進到石板溝渡口一帶時,發現河兩岸等待渡河的駝隊偉岸如山,不知其幾多矣。可見,當年石板溝黃河古渡口的繁忙程度。據說,那個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駱駝駝隊,景泰縣的駱駝大概有10萬峰,比景泰當年的總人口還要多很多。

三、索橋古渡

索橋古渡是靖遠境內黃河沿線又一處著名的古渡口。其遺址和具體方位,就處於靖遠西北石門川的崇山峻嶺中。這處渡口與其它幾處渡口相比較,卻是有些特別。獨特之處在於,這裡的地勢很險要。整體看上去有些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感覺。

索橋古渡橫跨黃河兩岸,東岸屬於靖遠的石門鄉,西岸則屬於景泰的蘆陽鎮。黃河索橋渡口,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險要要塞。其線路大致情況是,商隊自西域至此渡河,順石門川東上越藺門峴,至水泉,再南行到鸇陰城,再往東經打拉池、海原、固原,最後直至長安。

據考證,索橋古渡始建於漢代,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一個重要黃河渡口。這裡山勢陡峭,頗為險峻,可是,此處的黃河河面卻比較寬闊,水流平緩,利於渡河,因此才成為著名的古渡口。

據史料記載,索橋渡口最早是用木船和羊皮筏子之類的渡河工具進行擺渡的。至明代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兩岸開始修建索橋,具體情況是,河面上排24只大船,兩岸四根鐵鑄“將軍柱”,用草繩系船成橋,故名索橋。河東建鐵鎖關,門上有碣,額曰:索橋堡。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又於河西岸,建索橋堡,座落在高出河面20米的小坪上。兩岸堡內居民約300多戶,這裡一時成為長安通往甘州、肅州和涼州的咽喉要津。索橋渡口修建完善之後,哈思吉堡這個交通樞紐得以延伸和補充,也使得這段絲綢之路的商道更加繁榮。

現存的索橋堡石城遺址,其街道、屋牆、關牆依稀可見。雖大部殘缺,但還能辨認出院落、店鋪、門樓等。城外殘存的遺址有渡口處的“將軍柱”的臺基,以及瞭望哨所、廟宇、五座旗墩、烽燧,等等。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索橋古渡遺址

又據《清史稿》記載:明代“邊牆自索橋起”。在索橋堡黃河下游300米處,既是明代長城的起始之處。沿長城有一條古道遺址斷斷續續,蜿蜒向西;在索橋堡上游30米處,亦有一條在石崖上開鑿的石板小路,蜿蜒曲折,險峻異常,可通過牲畜駝運,獨輪小車通行亦可。當地人也稱為“茶馬古道”。

另據康熙《靖遠衛志》記載:索橋前後建置處所不一,“哈思吉堡西南六七裡,至黃河又三四里。至大小口子,即昔初所建索橋也。明隆慶初,創船橋以通往來。尋因河水泛漲,淹沒無存。仍以船渡。”這段記載說明,索橋的位置也是因時因地有所變化的,不完全固定一處。由於黃河水漲落無常,常常破壞索橋,所以,大多的時候,還是船渡的情形居多。

索橋的創置,無疑溝通了東西商貿的聯繫和交流,也成為甘肅歷史上最完善和影響較大的交通要津。可謂居功至偉。今索橋故址黃河西岸,屹立著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座碑子,名曰:《山陝修路碑》。碑文內容至今保存完好。內容極力頌揚了寓居此地的大商人胡正寬,由他倡導募修了哈思吉堡至索橋渡口的道路,碑文對其功德,大加讚賞。

從中可以看出,當年的山西、陝西兩省的七府三州三十多縣,擁有名號的商家80餘家,他們為整拓道路共捐白銀340多兩,從而為保證索橋古渡的暢通無阻,他們為此做出的傑出貢獻。此乃壯舉啊,非常的不容易。不由得使人為之肅然起敬。

《山陝修路碑》,也成為一塊重要的歷史文物。它印證著索橋古道這一溝通內地與河西、西域大動脈昔日的輝煌,也反映了當年的人們為維持這一通道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四、 北卜古渡

北卜古渡 或稱北城灘古渡,也有稱烏蘭津者。這處古渡口位於靖遠縣雙龍鄉的仁和村,距離靖遠縣城190公里左右。

這座渡口的形成年代,可謂久遠。北卜古渡,是靖遠境內古絲綢之路上最早、最為繁忙的渡口之一。此處從漢代開始,就是一座重要的黃河渡口,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到了唐代,這裡依然是西域和長安的商賈們過河的首選渡口。有一種傳說,說這裡曾經建有浮橋,以便商旅使團來往過渡。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缺乏確切記載。當然,建造索橋,也不是不可能。索橋的渡運量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快捷的。在渡運任務十分繁重的年份,再加上黃河水文條件許可,官方組織建造索橋,就才成為可能。

甘肅靖遠黃河古今渡口綜述

北卜渡黃河古渡口遺址

《方輿紀要》中記載有:“自蘭州而東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今寧夏中衛)。”這樣一段文字,這裡的北卜渡,就是指靖遠雙龍鄉北城灘附近的這一古老的渡口。

《水部式鳴沙石室書》是從敦煌藏經裡發現的一份重要的文獻資料,其年代在大唐中期。《水部式鳴沙石室書》有一段關於北卜渡的重要記載。曰:“會寧關(今靖遠雙龍鄉北城灘古城)有渡口,有渡船五十隻,宜令所管差強、官校、檢藩兵防守,勿令此岸停泊。”這裡所涉及的會寧關,就是今天靖遠縣雙龍鄉北城灘古城。

同時文中記述說,這裡的黃河古渡口,一日可渡千人以上。可見,那個時候,北卜渡的規模頗大,渡運任務也是相當繁重的。這些資料也充分反映了,作為絲綢之路東段北線的重要渡口——北卜渡,在唐中葉時的商旅往來十分頻繁,一度非常的繁榮,用盛況空前一詞來形容,似乎也不為過。

據傳當地傳說,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時所走的路線,就是在這裡過河的。然後,一路西行飄然而去……當然,這只是個傳說而已。

在北卜渡的古渡口東面,有北城灘一村,山間有一座古城堡,這裡的山野之間,曾發現了許多漢代、唐代的古墓,以及其它遺物。根據專家推斷此地應該是唐代會州下屬的烏蘭關所在地。這些古墓群的主人,應該是駐守古城,進而保衛古渡通暢的戍邊的官兵、將士。

北卜渡乃是靖遠境內著名的四大古渡之一,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今天的人們似乎對其感到陌生,因為它早已衰落了,幾乎要被歷史的塵埃所湮沒了去。今天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以及其昔日的輝煌。在此,我們應該喚起大家對它的深切關注。

以上就是由本人蒐集、整理的關於靖遠境內黃河四大古渡口的簡介文字,儘管敘述不一定非常精確,但是將四大古渡口的脈絡、去向,以及在歷史上的作用、意義,基本上交代清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做進一步的挖掘、探索。

2019年4月24日寫於隴上平川陋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