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K2②:141

  在三星堆文化裡,對這隻“鷹”的叫法,戎族(邛人)稱為“khyung”,而翟族則稱為“ta13”一類的音。這種語言的不同在對三星堆大城的叫法上也有反映,如戎族稱之為khyung tshang,即漢語文獻的“空桑”,意為神鳥之居或鳥族居邑;而與翟人有淵源的彝族則稱為lo33 zi21,即漢語文獻的”雒邑“,《竹書紀年》則記作“老丘”,其意為”石頭城“。在漢語上古音裡,雒為來母鐸部字,老為來母幽部字,二字屬雙聲旁對轉;邑為疑母之部,丘讀溪母之部,邑、丘旁紐疊韻。總之,雒邑即老丘,在古音上完全講得通。而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更值得注意的是,lo33在彝語裡是“城”的意思,但在當時西南地區的廣大土著居民——百濮的語言裡卻表示”神鳥“,這種巧合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三)陝西寶雞魚國文化的鳥尊與帕米爾高原的鷹崇拜

  陝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魚國青銅器中有鳥尊(M1乙:24、27)和三足鳥(M1乙:25、26)各二件,觀其形制,喙皆如勾,是為鷹鵰之類。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K2②:141

  在三星堆文化裡,對這隻“鷹”的叫法,戎族(邛人)稱為“khyung”,而翟族則稱為“ta13”一類的音。這種語言的不同在對三星堆大城的叫法上也有反映,如戎族稱之為khyung tshang,即漢語文獻的“空桑”,意為神鳥之居或鳥族居邑;而與翟人有淵源的彝族則稱為lo33 zi21,即漢語文獻的”雒邑“,《竹書紀年》則記作“老丘”,其意為”石頭城“。在漢語上古音裡,雒為來母鐸部字,老為來母幽部字,二字屬雙聲旁對轉;邑為疑母之部,丘讀溪母之部,邑、丘旁紐疊韻。總之,雒邑即老丘,在古音上完全講得通。而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更值得注意的是,lo33在彝語裡是“城”的意思,但在當時西南地區的廣大土著居民——百濮的語言裡卻表示”神鳥“,這種巧合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三)陝西寶雞魚國文化的鳥尊與帕米爾高原的鷹崇拜

  陝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魚國青銅器中有鳥尊(M1乙:24、27)和三足鳥(M1乙:25、26)各二件,觀其形制,喙皆如勾,是為鷹鵰之類。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寶雞茹家莊大鳥尊(M1乙:24)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指出,寶雞魚國為玁狁集團的核心部族,是傳世文獻中的月氏先祖。李巡注《爾雅》言月氏為狄族五部之一,其說可從。從西周宣王伐玁狁到秦霸西戎,再到匈奴崛起,月氏曾經歷數次西遷(另文說)。西遷的月氏王族,被漢語文獻稱為“大月氏”,西方古典文獻則稱之為“馬薩格泰(Massagetae)”。大名鼎鼎的居魯士大帝(Cyrus II)就葬身於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之手。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K2②:141

  在三星堆文化裡,對這隻“鷹”的叫法,戎族(邛人)稱為“khyung”,而翟族則稱為“ta13”一類的音。這種語言的不同在對三星堆大城的叫法上也有反映,如戎族稱之為khyung tshang,即漢語文獻的“空桑”,意為神鳥之居或鳥族居邑;而與翟人有淵源的彝族則稱為lo33 zi21,即漢語文獻的”雒邑“,《竹書紀年》則記作“老丘”,其意為”石頭城“。在漢語上古音裡,雒為來母鐸部字,老為來母幽部字,二字屬雙聲旁對轉;邑為疑母之部,丘讀溪母之部,邑、丘旁紐疊韻。總之,雒邑即老丘,在古音上完全講得通。而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更值得注意的是,lo33在彝語裡是“城”的意思,但在當時西南地區的廣大土著居民——百濮的語言裡卻表示”神鳥“,這種巧合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三)陝西寶雞魚國文化的鳥尊與帕米爾高原的鷹崇拜

  陝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魚國青銅器中有鳥尊(M1乙:24、27)和三足鳥(M1乙:25、26)各二件,觀其形制,喙皆如勾,是為鷹鵰之類。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寶雞茹家莊大鳥尊(M1乙:24)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指出,寶雞魚國為玁狁集團的核心部族,是傳世文獻中的月氏先祖。李巡注《爾雅》言月氏為狄族五部之一,其說可從。從西周宣王伐玁狁到秦霸西戎,再到匈奴崛起,月氏曾經歷數次西遷(另文說)。西遷的月氏王族,被漢語文獻稱為“大月氏”,西方古典文獻則稱之為“馬薩格泰(Massagetae)”。大名鼎鼎的居魯士大帝(Cyrus II)就葬身於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之手。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塔吉克鷹舞,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生活於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為月氏後裔,其民間廣泛流傳著托米麗司(Tomyris)的故事。塔吉克族被稱為“鷹的民族”,其鷹舞在2006年入選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和2014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兩次對新疆塔什庫爾乾的吉爾贊(Jerzan)墓地進行了發掘,並在其中的M4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個鷹頭骨。吉爾贊墓地為春秋時期的墓葬,表明當時的帕米爾高原已經流行鷹崇拜。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K2②:141

  在三星堆文化裡,對這隻“鷹”的叫法,戎族(邛人)稱為“khyung”,而翟族則稱為“ta13”一類的音。這種語言的不同在對三星堆大城的叫法上也有反映,如戎族稱之為khyung tshang,即漢語文獻的“空桑”,意為神鳥之居或鳥族居邑;而與翟人有淵源的彝族則稱為lo33 zi21,即漢語文獻的”雒邑“,《竹書紀年》則記作“老丘”,其意為”石頭城“。在漢語上古音裡,雒為來母鐸部字,老為來母幽部字,二字屬雙聲旁對轉;邑為疑母之部,丘讀溪母之部,邑、丘旁紐疊韻。總之,雒邑即老丘,在古音上完全講得通。而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更值得注意的是,lo33在彝語裡是“城”的意思,但在當時西南地區的廣大土著居民——百濮的語言裡卻表示”神鳥“,這種巧合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三)陝西寶雞魚國文化的鳥尊與帕米爾高原的鷹崇拜

  陝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魚國青銅器中有鳥尊(M1乙:24、27)和三足鳥(M1乙:25、26)各二件,觀其形制,喙皆如勾,是為鷹鵰之類。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寶雞茹家莊大鳥尊(M1乙:24)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指出,寶雞魚國為玁狁集團的核心部族,是傳世文獻中的月氏先祖。李巡注《爾雅》言月氏為狄族五部之一,其說可從。從西周宣王伐玁狁到秦霸西戎,再到匈奴崛起,月氏曾經歷數次西遷(另文說)。西遷的月氏王族,被漢語文獻稱為“大月氏”,西方古典文獻則稱之為“馬薩格泰(Massagetae)”。大名鼎鼎的居魯士大帝(Cyrus II)就葬身於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之手。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塔吉克鷹舞,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生活於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為月氏後裔,其民間廣泛流傳著托米麗司(Tomyris)的故事。塔吉克族被稱為“鷹的民族”,其鷹舞在2006年入選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和2014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兩次對新疆塔什庫爾乾的吉爾贊(Jerzan)墓地進行了發掘,並在其中的M4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個鷹頭骨。吉爾贊墓地為春秋時期的墓葬,表明當時的帕米爾高原已經流行鷹崇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新疆塔什庫爾幹吉爾贊M4墓地出土的鷹頭骨

  吉爾贊墓地既出土了源起於兩河流域或北非的蜻蜓眼琉璃珠,也出土了中國內地特有的竹梳和絲綢,這些出土遺物有力地證明了當時已經存在跨亞歐的長距離貿易。同時,吉爾贊墓地出土的人骨以歐羅巴人種的地中海東支類型為主,但個別個體的體質也顯示出與蒙古人種有混血的特徵。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氐羌民族有尚火之俗,而研究者則將吉爾讚的尚火習俗與拜火教聯繫了起來。顯然,面對吉爾贊這一類的考古文化,我們惟有在對東西文化互動有整體把握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認識得更加深入。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以後仍將深入討論,此姑置不論。

四、周人的赤烏文化

  漢語文獻屢言,周人崛起時有神鳥之瑞。如《墨子·非攻下》說:

  赤烏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

  赤烏一名,亦見《呂氏春秋·應同篇》和《史記·封禪書》,而《國語·周語上》則作“鸑鷟”,《史記·周本紀》稱“烏”,《索隱》引今文《泰誓》稱“雕”。顯然,赤烏的原型就是雕。由於不解周人語言,後來的漢語文獻記錄者把赤烏解釋為朱雀,使得周人信仰中的雕逐漸演化為了一種神話意象中的鳥。實際上,周人所說的赤烏就是雕,除了今文《尚書》這條證據外,我們還可以提供兩條。

"

一、從“周人白狄論”說起

  1979年,四川大學徐中舒教授在《四川大學學報》發表《西周史論述(上)》一文,指出周人出自白狄。1994年,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克林教授在《考古與文物》發表《姬周戎狄說》,得出周人是戎狄的結論。此後,河北師範大學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周人北來說》(1998)、《周族起源諸說辨正:兼論周族起源於白狄》(2009)、《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等多篇文章,也力證周人自出白狄之說。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徐中舒教授像(取自《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從《山海經》、《左傳》、《世本》等先秦文獻來看,周人出自白狄之說可謂斑斑可考。為了方便下文論述,我們先引述一段沈長雲教授在《周人北來說》中的文字:

  史載白狄與周人皆為姬姓。對此,徐先生舉了《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錄的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為證,說“狐氏就是晉文公的母家,他們就是姬姓的白狄,與晉同姓為婚”,“可見周人與白狄並不是種族的不同”。其實,文獻如《潛夫論·氏姓篇》等已明確記載白狄屬於姬姓。狐氏屬白狄的一支。它的另一支鮮虞,文獻也記載它屬於姬姓(《世本·氏姓篇》)。古代“同姓則同心,同心則同德”,白狄與周人同姓,說明他們應為同種族,或周人本即出自狄族。

  周人白狄論雖然有可靠的文獻依據,但這一觀點在當今學術界引起的反響仍然非常有限。究其原因,這與涉及周族起源的幾個重要概念沒有被處理好有關。介紹周人,我們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

  周人出自白狄,與其通婚者為戎族,其自稱則為“有夏”。

  這句話一下涉及周、戎、狄、夏四個概念。在許多學者的認識裡,周或者夏與戎、狄仍然是判然有別的。這是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夏”只是一個文化概念,是戎、狄人因其有發達的宗教文化而產生的榮耀性自稱;而所謂的周,則只是從白狄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已。關於“夏”的概念,筆者已在《新疆古族與黃帝傳說:論大夏、吐火羅與雅利安》一文中進行了處理;至於“戎”的概念,筆者亦在《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與原始西戎集團的形成》一文中作了處理。現在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談一談“狄”這個概念。

二、“翟”的音與義

  在漢語文獻中,狄往往寫作“翟”(實際上,狄與翟既有聯繫,也有區別。我們另文來談狄字)。《山海經·西次二次》提到女床之山有鳥“其狀如翟而五采文”,郭璞注翟為雕屬。雕為端母幽部字,翟為定母藥部字,端定旁紐,均為舌頭音,幽藥為旁對轉,知翟、雕古音本通。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鷹,被草原民族視為太陽和王權的象徵

  段連勤教授認為,翟可能是草原牧民所喜養的一種黃鷹,翟族就是我國遠古時期以翟鳥為圖騰的民族。筆者認為,翟倒不一定是特指黃鷹,但把翟看成是鷹鵰類的猛禽不會相差太遠。在今蒙古語中,與“翟”音近的“tas”字既可用來指禿鷲、皁雕、烏雕,也可用來指古代的一支森林部族。從這裡,我們似乎能隱隱約約看到古代翟族的背影。同時,與蒙古語同屬阿爾泰語的突厥語裡也有一些與鷹鵰意義相關的多音節字,其首音節往往與“雕”音相近。如toqrïl(雕)、təŋəlgüq(鷹)等。

  北狄屬黃帝族。隨著黃帝族進入三星堆,在戎狄聯姻的背景下,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衍生部族。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下一)》一文中指出,今天彝族源頭之一的昆明人即與三星堆時期的戎狄聯盟有關。巧合的是,今“翟”作為鷹鵰之屬的發音,亦存在於彝語中。如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彝語大方方言的“ta13”,意思都是鷹。《敘州府志》卷16《金石》錄平蠻頌碑銘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彝族視鷹為祖先,自稱“鷹的兒女”。圖為雲南彝族漆木鷹爪杯

  敘南四百里許,有夷曰都掌,從鳥名也。在昔夷種實繁,叛服不常。國朝分山都六鄉,水都四鄉,屬隸戎縣。

敘府,即今宜賓地區。此言“都掌”為鳥名,音正與彝語南澗方言的“a55dʑy55”相近。

三、考古材料所見的鷹隼文化

(一)石峁文化中的鷹隼

  石峁遺址位於黃土高原北部的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禿尾河經其西南側向東流入黃河。遺址有三重石構城垣,形成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個部分,城址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已知的新石器晚期規模最大的古城。2018年,在石峁遺址公佈的考古成果中,從皇城臺出土的數件陶鷹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修復後,其中一件“陶鷹殘高50至60釐米,身體部位塑造得栩栩如生,作展翅伸頸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孫周勇說:

  如此大體量的新石器時代動物造型陶塑在國內實屬罕見,從造型與結構來講,陶鷹肯定不是實用器,可能與王權或曾在皇城臺進行的宗教祭祀公共活動有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發現的陶鷹

  孫周勇院長的判斷是可信的。2017年,尚永琪教授在《歷史研究》發表《歐亞文明中的鷹隼文化與古代王權象徵》一文,指出:

  鷹是歐亞大陸上古代皇帝和王族所青睞的神祕力量的象徵。最早的鷹隼馴養術出現在中亞與小亞細亞一帶是毫無疑問的。歐亞草原民族直接將鷹與帝王的形象聯繫起來,以之作為王權之象徵,因而國王馴養鷹的神聖性不容置疑。在以深厚的農業為根基立國的古代中華帝國儒家文明中,並沒有這種“天禽”的傳統。

  對於石峁文化的族屬,沈長雲教授先後發表《石峁古城是黃帝部族的居邑》(2013)、《華夏族、周族起源與石峁遺址的發現和探究》(2018)兩篇文章,主張石峁遺址是北狄之祖黃帝部族的居邑。2018年底,中國人民大學韓建業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石峁人”或屬北狄先民》的文章,列出四條證據,說明石峁人可能是北狄族。他說:

  石峁所出的人面形象,著意強調突出的顴骨,說明狄人和華夏人具有類似的形貌特徵。狄人曾經達到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文明高度,為多元一體的早期中華文明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眼形石雕

  把石峁居民比定為北狄民族,筆者認為是可信的。除了沈、韓二位學者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再補充二條材料。

  (1)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戴應新研究員曾徵集石峁玉器。在他徵集的資料中,有一件玉髓質的人頭像為學界所矚目。此玉人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楊伯達把這件玉人像所代表的文化考定為《山海經》中的“一目國”,並稱之為“鬼玉”。《山海經·海內北經》雲: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玉人頭像

  鬼國在貳負之屍北,其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

又《大荒北經》雲:

  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鬼上古音為見母微部,威為影母微部,二字鄰紐疊韻,上古音相近。鬼國在貳負之北,若石峁為隗姓的狄人之國,那我們能從石峁的南方文化中找到貳負的蹤跡嗎?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提到,寶雞茹家莊曾出土有帶“兒”字銘文的青銅器,“兒”的稱號很可能是虞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早稱呼。從上古音來看,“貳負”當可讀作“兒伯”。貳、兒古為日紐雙聲,脂支通轉;負、伯為並幫旁紐,之鐸旁對轉,是貳負、兒伯二詞古音可通。也就是說,把《山海經》的“貳負”讀作“兒伯”,以比定寶雞魚國文化的源頭——城洋銅器群文化,則石峁文化的獨目玉人像正當視為鬼國之物。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石峁遺址出土的口絃琴

  (2)石峁遺址皇城臺曾出土有一批骨制口絃琴。這批口絃琴的絕對年代距今約4000年,是目前我國所見年代最早、數量最多的絃樂器。口絃琴在《詩經》等先秦文獻中稱為“簧”,此前最早見於公元前後的匈奴墓葬中,現流行於我國蒙古族、回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滿族、羌族以及雲南部分少數民族之中。從口絃琴的流行區域來看,主要為歷史上北狄民族分佈的地區,這似乎也暗示了石峁文化與狄人關係更為密切。

  關於石峁文化與整個北方草原文化以及與其南方的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陶寺文化、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以後我們仍將做進一步的探討,本文暫且不論。

(二)三星堆文化中的鷹隼

  從戎狄聯盟的角度來看,三星堆文化必然會對狄人的鷹隼文化有所反映。三星堆二號坑曾出土一件青銅鷹頭(K2②:141),這件青銅器在筆者述及神鳥崇拜時已經進行介紹。這裡我們再援引一下相關的研究資料:

  銅鷹頭,K2②:141,形體較大,大眼,勾喙,口縫及眼珠周圍繪硃色。橫徑19.6釐米,縱徑38.8釐米,通高40釐米。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K2②:141

  在三星堆文化裡,對這隻“鷹”的叫法,戎族(邛人)稱為“khyung”,而翟族則稱為“ta13”一類的音。這種語言的不同在對三星堆大城的叫法上也有反映,如戎族稱之為khyung tshang,即漢語文獻的“空桑”,意為神鳥之居或鳥族居邑;而與翟人有淵源的彝族則稱為lo33 zi21,即漢語文獻的”雒邑“,《竹書紀年》則記作“老丘”,其意為”石頭城“。在漢語上古音裡,雒為來母鐸部字,老為來母幽部字,二字屬雙聲旁對轉;邑為疑母之部,丘讀溪母之部,邑、丘旁紐疊韻。總之,雒邑即老丘,在古音上完全講得通。而三星堆遺址所在地——廣漢久有”雒城“之名,其緣故必當在此。更值得注意的是,lo33在彝語裡是“城”的意思,但在當時西南地區的廣大土著居民——百濮的語言裡卻表示”神鳥“,這種巧合恐怕也不是偶然的。

(三)陝西寶雞魚國文化的鳥尊與帕米爾高原的鷹崇拜

  陝西寶雞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魚國青銅器中有鳥尊(M1乙:24、27)和三足鳥(M1乙:25、26)各二件,觀其形制,喙皆如勾,是為鷹鵰之類。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寶雞茹家莊大鳥尊(M1乙:24)

筆者曾在《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的自稱之謎:太陽家族與開明傳說(中)》一文中指出,寶雞魚國為玁狁集團的核心部族,是傳世文獻中的月氏先祖。李巡注《爾雅》言月氏為狄族五部之一,其說可從。從西周宣王伐玁狁到秦霸西戎,再到匈奴崛起,月氏曾經歷數次西遷(另文說)。西遷的月氏王族,被漢語文獻稱為“大月氏”,西方古典文獻則稱之為“馬薩格泰(Massagetae)”。大名鼎鼎的居魯士大帝(Cyrus II)就葬身於馬薩格泰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之手。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塔吉克鷹舞,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生活於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族為月氏後裔,其民間廣泛流傳著托米麗司(Tomyris)的故事。塔吉克族被稱為“鷹的民族”,其鷹舞在2006年入選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和2014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兩次對新疆塔什庫爾乾的吉爾贊(Jerzan)墓地進行了發掘,並在其中的M4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個鷹頭骨。吉爾贊墓地為春秋時期的墓葬,表明當時的帕米爾高原已經流行鷹崇拜。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新疆塔什庫爾幹吉爾贊M4墓地出土的鷹頭骨

  吉爾贊墓地既出土了源起於兩河流域或北非的蜻蜓眼琉璃珠,也出土了中國內地特有的竹梳和絲綢,這些出土遺物有力地證明了當時已經存在跨亞歐的長距離貿易。同時,吉爾贊墓地出土的人骨以歐羅巴人種的地中海東支類型為主,但個別個體的體質也顯示出與蒙古人種有混血的特徵。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氐羌民族有尚火之俗,而研究者則將吉爾讚的尚火習俗與拜火教聯繫了起來。顯然,面對吉爾贊這一類的考古文化,我們惟有在對東西文化互動有整體把握的情況下才有可能認識得更加深入。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以後仍將深入討論,此姑置不論。

四、周人的赤烏文化

  漢語文獻屢言,周人崛起時有神鳥之瑞。如《墨子·非攻下》說:

  赤烏銜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

  赤烏一名,亦見《呂氏春秋·應同篇》和《史記·封禪書》,而《國語·周語上》則作“鸑鷟”,《史記·周本紀》稱“烏”,《索隱》引今文《泰誓》稱“雕”。顯然,赤烏的原型就是雕。由於不解周人語言,後來的漢語文獻記錄者把赤烏解釋為朱雀,使得周人信仰中的雕逐漸演化為了一種神話意象中的鳥。實際上,周人所說的赤烏就是雕,除了今文《尚書》這條證據外,我們還可以提供兩條。

北狄初論:從周人白狄論來談陝北石峁遺址、黃帝文化及其鷹崇拜

赤烏,後被演化為朱雀。

(1)與周人同宗的帕米爾高原民族——赤烏氏

  《穆天子傳》卷二記載,周穆王行至舂山,有赤烏氏獻酒。其時,周穆王說道:

  赤烏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吳太伯於東吳,詔以金刃之刑,賄用周室之璧;封其璧臣長季綽於舂山之蝨;妻以元女,詔以玉石之刑,以為周室主。

  舂山,即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地區。赤烏,用今生活於帕米爾高原地區的塔吉克族語言來讀,意思就是鷹。塔吉克語瓦罕方言有鷹名作“tʃarʁ”,音與赤烏較近。另瓦罕方言讀大鷹作“qɯʃ”,似“tʃarʁ”急讀,也與赤烏的別稱“鶉”(見下文)相似。

(2)赤烏與鶉鳥

  周文化中的赤烏,後亦被稱為鶉鳥,見王暉教授《論周文化中朱鳥赤鳳崇拜的原型、蘊義及演化》。從發音來看,用來指赤烏的鶉字很可能是赤烏的急讀。鶉上古音為禪母之部字,赤烏急讀則音如昌母魚部字,禪昌旁紐,之魚旁轉,古音相近。王暉教授認為,古代的鶉鳥即今之鵪鶉 ,此說值得商榷。

  今按:古之所謂鶉,乃今稱之雕;今之所謂鵪鶉,古稱乃為鴽或䳺鶉。《詩經·小雅·四月》雲:“匪鶉匪鳶,翰飛戾天。”毛傳:“鶉,雕也。”《說文》無鶉字而有鷻字,鶉即鷻之省形。四篇上《鳥部》雲:“鷻,雕也。從鳥敦聲。《詩》曰:匪鷻非鳶。”段玉裁注:

  《隹部》曰:“雕,鷻也。”今《小雅·四月》“匪鶉”,鶉字或作鷻。毛曰:“鷻,雕也。”《隹部》隼下曰:一曰鶉字。鶉者鷻之省。鷻、鶉字與《隹部》□(字從享從隹)字別。經典鶉首、鶉火、鶉尾,字當為鷻。《魏風》“縣鶉”、《內則》“鶉羹”,字當為□(字從享從隹)。當隨文釋之。

段說鶉火之禽即雕,是非常正確的。實際上,《魏風》和《內則》之“鶉”也是雕。可參閱於省吾《雙劍誃尚書新證 雙劍誃詩經新證 雙劍誃易經新證》和鄔玉堂《〈詩經〉與十二次之“鶉”考釋》的研究。

#體驗靈犬反低俗助手,贏最高5000元大獎#

【版權提示】:本文作者已簽約維權騎士,未經作者古史微及維權騎士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文獻:

1、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陝西神木縣石峁遺址》,《考古》2013年7期。

2、邵晶:《試論石峁城址的年代及修建過程》,《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4期。

3、戴應新:《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探索》(完結篇),《故宮文物》1994年第10期。

4、楊伯達:《“一目國”玉人面考》,《考古與文物》2004年第2期。

5、孫周勇等:《石峁皇城臺呈現宮城形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9月28日。

6、盧連成,胡智生:《寶雞魚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7、西仁·庫爾班等編:《中國塔吉克史料彙編》,新疆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巫新華等:《新疆塔什庫爾幹吉爾贊喀勒墓地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015年第2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