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01

如果讓你再生一個孩子,你會如何養育他/她?

在學習發展心理學的時候,有同學跟我調侃說:自從系統學習之後,就特別想再生一個孩子,想按照這樣的方式去重新養育孩子,真心覺得以前不懂得,做錯了很多。

我回應她說:再生一個,孩子也不會按照你的想法來生長,每個生命都有他的獨特性,我們永遠做不了完美媽媽,依然還是會犯錯,就允許自己做個60分的媽媽吧。

與其想著再生一個彌補,不如從當下開始,學會遵從母親的本能,更多的用愛去滋養孩子,陪伴孩子

不是把他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也不要機械地套用書上的方法,要允許這個生命按照他的軌跡成長。

【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專欄,我也會按照孩子生命發展的時間順序來講述。我不會給你一成不變的方法和規則,而是帶著你用全新的視角去重新看待生命的成長曆程。

專欄的第2篇原創文章,我想和你分享孕媽該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這裡有3點建議供你參考。

02

建議1:接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男性平均每天產生3億個精子,最多能存活6天,女性大約每隔28天產生一顆卵子,只能存活1天。精子需要完成一段艱難的旅程,才能抵達終點。

這個過程中,大量的精子死去,只有300-500個精子能到達卵子,如果恰巧有一個卵子出現,那麼其中的一個精子和卵子就成功地結合在一起,開始分裂,形成新的生命。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你看,追溯到生命的源頭,每個人都是這場生命戰役的冠軍,你打敗了其他的競爭者存活下來,才能生而為人。

所以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就是勝利者,就是冠軍。當然你的孩子也是成為冠軍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這本身就孕育著生命巨大的力量。

我很敬畏這場冒險之旅,更看重每個生命。所以,我相信這句話:每個個體都有獨特的潛能決定著他的命運

你的孩子如此,你也如此,要相信自己已經在最初的競爭中獲勝了。

當有了受精的過程之後,孕期發育的歷程就開始了。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把懷孕38周內的巨大變化分為三個階段:受精卵期、胚胎期和胎兒期。這個階段生命就在母體內誕生,一刻不停地生長著。

當你瞭解了一個生命誕生的整個歷程之後,就會發現,每個生命真的都是生而不易,這就會引發一個很重要的思考,我們該如何去對待生命。

其實,每個生命從最初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了它的與眾不同。

  • 當你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就會倍加珍惜肚子裡的寶寶;
  • 當你願意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就能接納孩子在未來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 當你理解了生而不易,就可以從更高的角度和視野去看待周圍的人、事、物。

我的果果是試管嬰兒,對我來說,我更加了解一個受精卵的成長曆程,他的生命來之不易,我非常珍惜他。

但我允許他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我知道,雖然他經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但他的生命屬於他自己。

我們常說,養育之道,莫忘初心。當你迴歸到生命的源頭,再來反觀當下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就會發現我們的初心要時刻被提醒,才能在做父母的道路上不會跑偏。

03

建議2:用愛去陪伴生命的成長

在孕期,很多媽媽的關注點在肚子裡的胎兒上,該買什麼衣服防輻射,該吃什麼東西孩子更聰明,該聽什麼音樂是更好的胎教,該準備怎樣的待產包,該怎麼做早教,一分鐘都不能耽擱……

其實,在孕期,孕媽媽更應該為自己投資,好好愛自己,用愛去陪伴生命的成長。

我特別喜歡我的好朋友、知媽堂的聯合創始人謝菲的一句話,她說:“每一次胎動都是在宇宙中心呼喚愛。

泰戈爾也說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我想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孩子在你的肚子裡,你卻不知道他愛你。

當孩子胎動的時候,其實就是他最想和媽媽聯結的時候,他愛你,他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得到你的迴應。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如果這個時候,你撫摸他,跟他說話,此刻你的心跳,你的感受,他都能體會到。當你內心湧動起美好的情愫,肚子裡的寶寶就能感受到,這份聯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所以,做媽媽的,無需做太多,只要做到無條件的愛和用心陪伴就好。

回憶我的孕期,我會給肚子裡的果果寫日記,我會去運動,上孕期瑜伽、舞韻,我還給他寫了一首專屬的搖籃曲,錄製出來,唱給他聽,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我對他深深的愛。

孕媽媽們,放輕鬆吧,不要去看那些天才寶寶養成記的文章,也不要被販賣焦慮的帖子洗腦。

你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給他購買多少物品,而是你是否真的能感受到他的存在,給予他愛的迴應。如果他在你的肚子裡,能感受到你的愛,這就是最好的陪伴。

04

建議3:媽媽的自我成長才是真正的胎教

現在總流行一句話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風氣也吹到了孕期,準媽媽們早早地閱讀各種早教、天才的培養書籍,做各種胎教,生怕寶寶在肚子裡就和別的寶寶有了差異。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的焦慮,當你把學習的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你會越學越焦慮,但當你把關注點放在自我成長上的時候,你會越學越開心。

閱讀一本輕鬆有趣的書籍吧,看些無用的書籍,讓自己體會閱讀的樂趣;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吧,它不必是什麼莫扎特胎教音樂,只要它能觸動你的心底,就是好音樂;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吧,當味蕾打開,你在品味食物帶給你的快樂時,你的孩子也會感受到……

在孕期,我閱讀的大量書籍都是散文,小說,還有就是繪本。繪本不是給孩子看的,而是給大人看的,跟隨繪本的世界,我又過了一次童年。

我想象著他躺在我的臂彎裡跟我一起讀書,我憧憬著果果長大和我一起探討小說的故事情節,我幻想著青春期的他和我辯論更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子……

我願意用我的成長,去陪伴他的生命歷程。因為我知道,我們是兩個彼此不同的生命,我們彼此之間會有交集,但也會有平行線。我的自我成長是因為我得到了這份快樂,而不是他做了什麼。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所以,在我看來,媽媽的自我成長才是真正的胎教。

我聽音樂是因為我喜歡韻律,而不是讓肚子裡的孩子聽,我全身心地投入,去體會音樂的律動,感受內心升騰起的美妙的情感。

我去做孕期運動,是因為喜歡體會運動帶給我的舒爽感覺,當我把關注點放在自我成長上的時候,胎教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當媽媽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後,心情會越來越好。因為感覺好,才能做得好。這樣在經歷產後的時候,就能更多地防止抑鬱的發生。

05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擔心過去的孕期做得不好,但我希望你的關注點放在當下。

人生沒有回頭路,現在喚起你心底對孩子的那份愛,才是最重要的。做媽媽的永遠不可能做到完美,只要現在開始成長,一點兒都不晚。

重新從生命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看待自己,接納生命中一切的不完美,我相信你和孩子未來的生命歷程定會精彩無限!

寫到這裡,特別想和你分享紀伯倫的詩歌《論孩子》。我最喜歡冰心的譯本,讓這首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詩歌,喚起你內心對孩子的愛,我們一起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如何迎接寶寶的到來?給孕媽的3個建議[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

我希望通過【寫給媽媽看的心理學】專欄文章,把媽媽們需要的心理學知識融入生活,用通俗的語言告訴你,幫助你用更科學的方法去養育孩子、處理家庭關係。

不想錯過更新的話,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