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樹下的大連鄉愁5:雨落蟬嚀鳴鶴街

老槐樹下的大連鄉愁5:雨落蟬嚀鳴鶴街

一杯苦茶,一張舊影,一本老畫報,讓我萌生迴歸自然的念頭。人不僅需要工作,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心靈迴歸。

按照朋友建議,我沒有遠行,來到了有“大連鼓浪嶼”之譽的鳴鶴街。

鳴鶴街顧名思義,源自《易經》“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聽名字,就能讓人感覺到古老的詩意。

望著徐徐山路,還有路旁那些精緻的洋樓,彷彿欣賞一幅古香古色的西洋畫兒,又恍若翻閱一本啟迪心智的《詩經》。

聽人講,宋黎曾經住在街巷中,循著路人的指引找到了故宅。

宋黎極力主張城市建設尊重自然,順山依水,不破壞自然環境,還特別強調要大力栽樹與保護綠地。

凝望舊屋,不知故人何在?

明明長空下,一輪淡日。

小院裡點點新綠,還有當年他植下的幾株松樹,幾隻山貓懶洋洋臥在樹蔭下呼呼熟睡。

風過時,便感覺一絲涼涼的寒意,雨點慢慢落下。

雨並不大,貓兒依然故我。

我便找到一處老屋簷,一邊躲雨,一邊張望。

路人也不匆忙,打著傘悠哉遊哉地慢行。

他們沒有注意到我,我卻慢數著他們的腳步,清捋著他們的腳印。

山路彎彎,小巷幽幽,不時有年輕的情人挽手走過。

我便用羨慕的眼神注視,不知該如何解讀那種浪漫。

此情此景僅有一次,我輕輕地拍下他們的背影。

雨點不停浸著草畔那塊青石,石下的黑蟲白蟲禁不住襲擾,便逃竄出來,瞬間一躍又不見了影蹤。

老槐樹下的大連鄉愁5:雨落蟬嚀鳴鶴街

(故鄉的路~遲林奧哲畫)

槐枝隨風蕩著,鳥巢裡的雛鳥不停地驚叫。

雨似乎要大起來,不知不覺間卻是雨過天晴。

“咪咪嘎”急不可耐地叫了起來,起初只是一兩聲,到後來恰似千軍萬馬,煞煞落落,此起彼伏,恍若天音。

凝望樹蔭密處,似乎有音符落下來。卻是幾片槐葉墜落,正好飄到我的肩上。

捻在手中清數正好是十八枚葉瓣,便一枚一枚輕剝,總共剝了十八次,剩下的葉莖便灑到了草叢中。

許是時令反常,從初夏開始,大連便不間斷地下雨,恰似鼓浪嶼那般多情。

鼓浪嶼雖好,卻少了別樣的溫柔與浪漫。

走在荷風中消夏,不覺人間的煩惱,慢慢回望來路,那些洋樓更溢美麗,似乎自己正在山水畫中漫步。

旅途可以當成淨化心靈之旅。隨著景色變換,我愈發感受到自然的美好,當自己完全融入其中,便再沒有煩憂,所有的一切盡拋在五行之外。

靜默中,欲重溫舊景,拿著複印的老圖,按照原路又折回來。

盤旋中,我有迷路的感覺,不過還是尋到了舊路。

春陽街25號據附近的老人回憶,屋頂的瓦本是硃紅色,經歷近百年風雨的洗瀝已經變成灰白,而且還有些淡薄,綿綿的像一疊疊紙片。

尖頂紅檁,錯落有秩,敦實的雨棚,高高的石階,一切都還是原來的樣子。

望著走出來的拾荒者,卻默默無言,只能仰天嘆息。我說不出自己的感覺。

老槐樹下的大連鄉愁5:雨落蟬嚀鳴鶴街

總有一天,我們會重塑舊顏,重歸自然的天道。

自然之道我說不清,寧願自己是凡夫俗子,寄情山野。

輕踩著黃土與石子,慢慢地走下了坡臺,眼前仍是一抹新綠,還有蟬嚀和淡淡的陽光。

慎終追遠,明德歸厚。

古代,槐樹是守土樹,一般栽在村口或廟門前,用來候望遊子葉落歸根,魂歸故里。

並借“懷”聲表示遊子懷念故里,不論身處何方,始終記著村口或廟門前的那棵老槐樹。

每一個地方都有鄉槐。

雖然大連種植洋槐的歷史只有120年,但它卻是唯一能引起大連人共鳴的樹種。

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連鄉槐。

洋槐不僅僅是一個植物名詞,也不僅僅是一類植物科屬,對大連而言,它是大連文化的一個載體,它是大連精神的一種象徵。

縱觀國內,有哪個城市有大連這樣厚重的槐文化,又有哪個城市的人有大連人這樣深厚的槐花情節。

即便是著名的洪洞大槐樹尋根節,也是受到了大連賞槐會的啟發。

而且,槐之所以受到大連人的喜愛、尊重、敬畏,是因為它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忠貞精神——守候歸來。

守候歸來恰恰寓意大連人不忘祖國,用常人難以忍受的之堅韌固守家園四十七年。

槐更是大連人的救命樹。

六〇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聖潔的槐花不知養活了多少大連人?

大連人不忘根,更不忘本,大連人知道並銘記槐的恩情。

槐是上天賜給大連人的最珍貴的守護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