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立工匠進修學院 探索“上海工匠”培養新路子

華東師範大學 經濟 同濟大學 東華大學 中國新聞網 2017-06-16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電 (記者 許婧)為造就更多金牌上海工匠,上海市總工會與上海開放大學15日共同成立“工匠進修學院”,目前擬定的本科專業包括機械電子工程、軟件工程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工匠進修學院開設“工匠本科班”和“勞模本科班”,主要服務於上海工匠、各級勞模和高技能人才,同時涵蓋各行業產業工人、在崗人員和創客人群等。

學院通過學歷課程和非學歷課程互認,為廣大工匠提供接受學歷和非學歷學習的機會,提高該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和整體素養,努力打造與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開放教育體系。

在師資建設方面,學院聘請部分勞模先進、上海工匠、科技創新人才、工人發明家等作為上海工匠講師團成員,擔任上海開放大學兼職教師。著名勞模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10位先進人物當天獲聘成為上海工匠講師團首批成員。

當天,工匠進修學院成立後的第一個非學歷培訓項目、首期上海工匠研修班開班。

首期研修班對象為上海市總工會選送的50名上海工匠,為期四周,採取專家講授、案例分析、現場教學、考察實踐、研討交流、總結提高等多種形式,邀請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知名院士、教授、主任醫師、培訓師擔任主講嘉賓。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長為技能人才大國,但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比,中國的技能人才隊伍存在著總量不足,人才培養投入總體不足,重學歷、輕技能的觀念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等問題。

為首期研修班做開班講座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軟件學院院長何積豐告訴記者,能工巧匠是企業創新的主體,技能人才要願意學技能、喜歡鑽研技能、堅持提高技能水平,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才是持久之舉。(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