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大學生志願者陪聊 帶動市民共建幸福家園

牡丹 社會 中國新聞網 2017-06-27
瀋陽大學生志願者陪聊 帶動市民共建幸福家園

瀋陽市大學生志願者深入牡丹社區孤寡老人家陪聊,帶動了老人們熱情投入到幸福瀋陽共同締造行動當中來。(資料圖) 趙桂華 攝

中新網瀋陽6月24日電 (趙桂華)大學生志願者深入孤寡老人家陪聊,最後把這位總跟社區唱反調的老人感動地也參與到了共建幸福瀋陽大軍中來;一批八十多歲老黨員、老志願者帶動小區居民克服重重困難,硬是把一個髒亂差的老舊小區共同改造成鳥語花香的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6月24日,記者來到“幸福瀋陽共同締造”幾個市級試點社區採訪,瞭解到很多諸如上述鏡頭在內的共同締造溫情故事。

瀋陽大學生志願者陪聊 帶動市民共建幸福家園

瀋陽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紅巾社區原來光禿禿的房前屋後都種上了美麗花草。圖為老黨員、志願者在侍弄花草。 趙桂華 攝

幾個月前,來自瀋陽各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們,加入了瀋陽市皇姑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協會,利用業餘時間,他們深入到皇姑區牡丹社區空巢老人家裡陪聊,充實了老人晚年生活的同時,還使原本總跟社區唱反調的馬大爺,變得越來越熱情開朗,開始經常給社區提一些合理化建議,比如,小區哪個地方應該加些小凳子、哪個地方應該種點兒花等。

皇姑區學雷鋒志願服務協會包括機關幹部志願服務團隊、巾幗志願者團隊、青年志願者團隊等6個團隊,採取志工+社工+義工的志願者服務模式,組織志願者走進社區,以空巢老人、弱勢家庭、農民工、殘疾人為重點,針對群眾需求,提供精準服務。

而牡丹社區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老齡化問題特別突出,前後私搭亂建也特別多。今年年初實施共同締造行動以來,牡丹社區由居委會牽頭成立了“無物業小區自治小區”,成員由離退休幹部、社區能人、熱心居民組成,目前該小區所有違建都拆除了,而且還在房前屋後種上了花草,共同美化家園。

志願者在“幸福瀋陽共同締造”行動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樣溫情的故事在瀋陽市瀋河區紅巾社區也天天上演。

瀋陽大學生志願者陪聊 帶動市民共建幸福家園

針對小區居民老人居多、出門購物不便的狀況,老黨員、志願者每天義務去市場批發日常生活用品,回到小區平價賣給小區居民。圖為紅巾社區80多歲志願者賣菜給小區居民。 趙桂華 攝

紅巾社區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大南街,緊鄰全國聞名的五愛市場東側,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老舊小區。具有“四多兩少、一大一小一差”的特點,即流動人口多、老年人口多、殘疾人口多、低保人口多,經濟資源少,人均收入少,人口密度大,居住空間小,基礎設施差。

轄區居民5萬多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183人。社區黨委在冊黨員540名,下設5個黨總支、31個黨支部。採訪當日記者見到了一批八十多歲老黨員,胳膊上帶著紅色志願者袖標,他們帶頭美化庭院,把原來破爛不堪的房前屋後都統一規劃種上了花草樹木,還設立專門認養人;原來不安全的單元門換成了智能門,志願者來當門長;針對轄區老年人居多、出門買菜不便的問題,八十多歲的黨員志願者每天一大早就批發包括菜在內的日常生活用品,回到小區裡,一分錢不賺平價賣給居民,現在這個由26位居民組成的便民綜合體服務項目深受小區居民歡迎。

如今,紅巾社區“特設”黨支部建設、志願服務等品牌在全國叫響。榮獲了國際、國家安全社區,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先進單位等各類榮譽百餘項。目前社區成立學雷鋒志願服務隊20支,有3700多名普通群眾加入到學雷鋒隊伍中來。(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