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對外國友人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這奇蹟就在於,在技術裝備落後於人的歲月裡,中國人民憑著自力更生的奮鬥和艱苦卓絕的意志,用汗水和智慧鑄成氣勢恢宏的“國之重器”。而今天,它們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成為我們的國家記憶和民族驕傲。

01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1971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紀錄片《紅旗渠》中,這首旋律激昂的主題曲,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河南林縣(現林州市)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共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

這部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中國的紀錄片,黑白影像還原了當時真實的歷史場景,如今仍然有一種巨大的樸素的視覺衝擊力。

"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對外國友人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這奇蹟就在於,在技術裝備落後於人的歲月裡,中國人民憑著自力更生的奮鬥和艱苦卓絕的意志,用汗水和智慧鑄成氣勢恢宏的“國之重器”。而今天,它們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成為我們的國家記憶和民族驕傲。

01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1971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紀錄片《紅旗渠》中,這首旋律激昂的主題曲,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河南林縣(現林州市)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共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

這部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中國的紀錄片,黑白影像還原了當時真實的歷史場景,如今仍然有一種巨大的樸素的視覺衝擊力。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建設紅旗渠,凌空除險。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以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硬是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圓了林縣人世世代代的盼水夢,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對外國友人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這奇蹟就在於,在技術裝備落後於人的歲月裡,中國人民憑著自力更生的奮鬥和艱苦卓絕的意志,用汗水和智慧鑄成氣勢恢宏的“國之重器”。而今天,它們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成為我們的國家記憶和民族驕傲。

01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1971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紀錄片《紅旗渠》中,這首旋律激昂的主題曲,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河南林縣(現林州市)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共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

這部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中國的紀錄片,黑白影像還原了當時真實的歷史場景,如今仍然有一種巨大的樸素的視覺衝擊力。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建設紅旗渠,凌空除險。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以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硬是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圓了林縣人世世代代的盼水夢,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紅旗渠工地上的女石匠。

對於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原主席、紅旗渠精神研究會原名譽會長王全書來說,這些年來,紅旗渠的情結一直縈繞於心。

1965年,王全書正在上大學。“記得在4月5日晚上,從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聽到了紅旗渠總乾渠正式通水的消息;接著,在《河南日報》看到了紅旗渠總乾渠通水的長篇通訊和社論。1966年4月21日,又在《人民日報》頭版看到了題為《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祝賀河南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勝利》的社論。”王全書告訴記者,他從廣播報紙上了解到紅旗渠的建設情況,就一直對家鄉這項偉大的工程心嚮往之。

"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對外國友人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這奇蹟就在於,在技術裝備落後於人的歲月裡,中國人民憑著自力更生的奮鬥和艱苦卓絕的意志,用汗水和智慧鑄成氣勢恢宏的“國之重器”。而今天,它們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成為我們的國家記憶和民族驕傲。

01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1971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紀錄片《紅旗渠》中,這首旋律激昂的主題曲,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河南林縣(現林州市)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共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

這部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中國的紀錄片,黑白影像還原了當時真實的歷史場景,如今仍然有一種巨大的樸素的視覺衝擊力。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建設紅旗渠,凌空除險。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以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硬是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圓了林縣人世世代代的盼水夢,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紅旗渠工地上的女石匠。

對於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原主席、紅旗渠精神研究會原名譽會長王全書來說,這些年來,紅旗渠的情結一直縈繞於心。

1965年,王全書正在上大學。“記得在4月5日晚上,從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聽到了紅旗渠總乾渠正式通水的消息;接著,在《河南日報》看到了紅旗渠總乾渠通水的長篇通訊和社論。1966年4月21日,又在《人民日報》頭版看到了題為《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祝賀河南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勝利》的社論。”王全書告訴記者,他從廣播報紙上了解到紅旗渠的建設情況,就一直對家鄉這項偉大的工程心嚮往之。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1969年,紅旗渠完成乾渠、支渠、斗渠配套建設。

1971年,紀錄片《紅旗渠》在全國公映,通訊不發達的時代,許多人通過廣播報紙知道了紅旗渠,又第一次從電影銀幕上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親眼目睹”這一宏偉的建造過程,感受自然不同,王全書也不例外。

《紅旗渠》紀錄片,留下了當時林縣勞動人民修渠的珍貴鏡頭:沒有水準儀,用一臉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沒有住處,山崖石洞安身;石灰自己燒,炸藥自己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憑著一錘一鏟兩隻手,苦戰10個寒暑,削平1250座山頭,架設152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80餘人獻出寶貴生命……

今年71歲的張買江,老家在林州市桂林鎮南山村,是修建紅旗渠時工地上最小的建設者,也是當年最年輕的紅旗渠勞模。

張買江的父親張運仁犧牲在修渠的工地上。當年,紅旗渠工程動工時,父親主動報名參加修渠。他擔任3個村莊的技術員,並且還是大隊的施工排長。有一天收工放炮,其中一個一直沒響。父親光顧著招呼大家躲炮,沒想到炮突然響了,他被一塊飛石擊中,當場犧牲。

父親去世後,母親一個人照顧全家,日子過得很苦。張買江記得,當時村裡極度缺水,取水的池塘離家有5公里遠。有一次,母親去取水,人多擁擠,一下子把她擠到池塘裡,險些要了命。當天,母親穿著一身溼棉衣,扛著空桶回了家。13歲那年,張買江在母親的鼓勵下,去報名修渠。紅旗渠修建了10年,張買江在紅旗渠工地上幹了9年,直到紅旗渠修好,他才回到家,中間連半天假都沒有請過。

紅旗渠的建設,跟一個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那就是當時的林縣縣委書記、紅旗渠的總設計師楊貴。不當“太平官”的楊貴,擔著被撤職受處分的風險,排除萬難,毅然修建紅旗渠。

紅旗渠修建10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劇組也在林縣跟拍了10年。對於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電影人來說,這堪稱他們電影生涯中耗時最長、投入最多的一部紀錄電影。10年間到底有多少人蔘加了《紅旗渠》的攝製,已經無從統計,但一共留下了1萬多尺膠片。

1974年,新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紀錄片《紅旗渠》,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徵。

如今,林州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紅旗渠、走進紅旗渠。紅旗渠被稱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蹟,宛如一座綿延起伏的“水長城”,每年吸引著數百萬中外遊客。

02

“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

中央新影於1971年、1975年、1993年先後在林州拍攝了三部關於紅旗渠的紀錄片,分別叫《紅旗渠》《紅旗渠畔展新圖》和《今日紅旗渠》,又被稱為《紅旗渠》三部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紀錄片學會副會長王建國認為,在那麼落後簡陋的條件下,建成了這樣一個懸崖峭壁之間的引水工程,“《紅旗渠》記錄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這樣一種精神。”

繼黑白膠片《紅旗渠》之後,彩色紀錄片《紅旗渠畔展新圖》在1975年發行,介紹了修建紅旗渠以及紅旗渠建成後林縣發生的變化。

1993年完成的影片《今日紅旗渠》,描寫在改革開放大潮湧動下,林縣十萬民工出太行打工,變相帶動家鄉經濟提高生活水平。20多年前,十萬大軍進太行,修建了聞名海內外的紅旗渠,十萬林縣人民一進一出,正是中國農村發展改革的寫照。

大學畢業後的王全書,成長為一名黨的幹部。這些年,他在河南省任職期間,曾多次陪同中央領導同志到紅旗渠視察,帶隊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紅旗渠精神展,見證過許多動人的場面。


"

上世紀70年代,周恩來對外國友人說:“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這奇蹟就在於,在技術裝備落後於人的歲月裡,中國人民憑著自力更生的奮鬥和艱苦卓絕的意志,用汗水和智慧鑄成氣勢恢宏的“國之重器”。而今天,它們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成為我們的國家記憶和民族驕傲。

01

誓把河山重安排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在1971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紀錄片《紅旗渠》中,這首旋律激昂的主題曲,成為一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

河南林縣(現林州市)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歷史上嚴重乾旱缺水。據史料記載,從明朝正統元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共發生自然災害100多次,大旱絕收30多次。

這部上世紀70年代轟動中國的紀錄片,黑白影像還原了當時真實的歷史場景,如今仍然有一種巨大的樸素的視覺衝擊力。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建設紅旗渠,凌空除險。

上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期,以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硬是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圓了林縣人世世代代的盼水夢,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紅旗渠工地上的女石匠。

對於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政協原主席、紅旗渠精神研究會原名譽會長王全書來說,這些年來,紅旗渠的情結一直縈繞於心。

1965年,王全書正在上大學。“記得在4月5日晚上,從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聽到了紅旗渠總乾渠正式通水的消息;接著,在《河南日報》看到了紅旗渠總乾渠通水的長篇通訊和社論。1966年4月21日,又在《人民日報》頭版看到了題為《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祝賀河南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偉大勝利》的社論。”王全書告訴記者,他從廣播報紙上了解到紅旗渠的建設情況,就一直對家鄉這項偉大的工程心嚮往之。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1969年,紅旗渠完成乾渠、支渠、斗渠配套建設。

1971年,紀錄片《紅旗渠》在全國公映,通訊不發達的時代,許多人通過廣播報紙知道了紅旗渠,又第一次從電影銀幕上看到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親眼目睹”這一宏偉的建造過程,感受自然不同,王全書也不例外。

《紅旗渠》紀錄片,留下了當時林縣勞動人民修渠的珍貴鏡頭:沒有水準儀,用一臉盆水一根筷子替代;沒有住處,山崖石洞安身;石灰自己燒,炸藥自己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憑著一錘一鏟兩隻手,苦戰10個寒暑,削平1250座山頭,架設152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80餘人獻出寶貴生命……

今年71歲的張買江,老家在林州市桂林鎮南山村,是修建紅旗渠時工地上最小的建設者,也是當年最年輕的紅旗渠勞模。

張買江的父親張運仁犧牲在修渠的工地上。當年,紅旗渠工程動工時,父親主動報名參加修渠。他擔任3個村莊的技術員,並且還是大隊的施工排長。有一天收工放炮,其中一個一直沒響。父親光顧著招呼大家躲炮,沒想到炮突然響了,他被一塊飛石擊中,當場犧牲。

父親去世後,母親一個人照顧全家,日子過得很苦。張買江記得,當時村裡極度缺水,取水的池塘離家有5公里遠。有一次,母親去取水,人多擁擠,一下子把她擠到池塘裡,險些要了命。當天,母親穿著一身溼棉衣,扛著空桶回了家。13歲那年,張買江在母親的鼓勵下,去報名修渠。紅旗渠修建了10年,張買江在紅旗渠工地上幹了9年,直到紅旗渠修好,他才回到家,中間連半天假都沒有請過。

紅旗渠的建設,跟一個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那就是當時的林縣縣委書記、紅旗渠的總設計師楊貴。不當“太平官”的楊貴,擔著被撤職受處分的風險,排除萬難,毅然修建紅旗渠。

紅旗渠修建10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的劇組也在林縣跟拍了10年。對於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電影人來說,這堪稱他們電影生涯中耗時最長、投入最多的一部紀錄電影。10年間到底有多少人蔘加了《紅旗渠》的攝製,已經無從統計,但一共留下了1萬多尺膠片。

1974年,新中國參加聯合國大會時,放映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紀錄片《紅旗渠》,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偉大民族精神的象徵。

如今,林州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嚮往紅旗渠、走進紅旗渠。紅旗渠被稱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蹟,宛如一座綿延起伏的“水長城”,每年吸引著數百萬中外遊客。

02

“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

中央新影於1971年、1975年、1993年先後在林州拍攝了三部關於紅旗渠的紀錄片,分別叫《紅旗渠》《紅旗渠畔展新圖》和《今日紅旗渠》,又被稱為《紅旗渠》三部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紀錄片學會副會長王建國認為,在那麼落後簡陋的條件下,建成了這樣一個懸崖峭壁之間的引水工程,“《紅旗渠》記錄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這樣一種精神。”

繼黑白膠片《紅旗渠》之後,彩色紀錄片《紅旗渠畔展新圖》在1975年發行,介紹了修建紅旗渠以及紅旗渠建成後林縣發生的變化。

1993年完成的影片《今日紅旗渠》,描寫在改革開放大潮湧動下,林縣十萬民工出太行打工,變相帶動家鄉經濟提高生活水平。20多年前,十萬大軍進太行,修建了聞名海內外的紅旗渠,十萬林縣人民一進一出,正是中國農村發展改革的寫照。

大學畢業後的王全書,成長為一名黨的幹部。這些年,他在河南省任職期間,曾多次陪同中央領導同志到紅旗渠視察,帶隊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設紅旗渠精神展,見證過許多動人的場面。


被周總理譽為新中國奇蹟,關於“她”的紀錄片還上了聯合國大會

△2012年7月16日,王全書(左二)與楊貴(左一)、吳金印(右一)在調研。

說起最為感動的一幕,王全書記憶猶新。那是2002年6月8日上午,紅旗渠紀念館開館儀式在林州舉行,時任河南省委副書記的王全書與幾位省領導從鄭州驅車直奔紀念館,遠遠的,就聽到廣場上的人群持續不斷的呼喊聲:“楊貴,好書記!楊貴,好書記!”

原來是大家齊聲向從北京專程趕來出席開館儀式的楊貴同志歡呼,掌聲一波蓋過一波。滿頭銀髮的楊貴同志頻頻向大家鞠躬致意。幾十年過去了,當年領著大家建成紅旗渠的楊貴同志,在當地仍然受到如此異乎尋常的歡迎和愛戴!林縣廣大幹部群眾對這位老書記依然這麼一往情深!

王全書和現場的嘉賓被深深震撼了,在即席講話時,他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紅旗渠是我們民族的歷史豐碑。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

楊貴的挺身而出,數十萬群眾齊心協力,十年奮戰,換來今日“幸福渠”,如今楊貴已經故去,而這片土地上的壯舉,應當被共和國的歷史銘記。

王全書表示,紅旗渠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圖存圖強、追夢圓夢的一個縮影。紅旗渠精神早已融入林縣人民的血液,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了創造性轉化,鍥而不捨地譜寫著“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新篇章。

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張買江,總是熱情地在各種場合與人們分享紅旗渠的故事。最令他欣慰的,還是兒子張學義主動接班,繼續守護紅旗渠。

張學義1998年參加工作,被安排到紅旗渠青年洞景區管理處,一干就是10年。2008年,他調到合澗渠管所。張買江總是叮囑兒子:“前輩們用生命修好的渠,你必須看好渠、護好渠、管好渠,為老百姓辦實事。”這幾年林州市發展很快,許多遊客都說,紅旗渠的故鄉就是不一樣,這讓張學義聽了心裡格外自豪。

王建國表示,新的時代,紅旗渠的故事還在延續。對於紀錄片的拍攝者來說,紅旗渠精神影響了幾代人,站在今天的角度,人們如何去看待那段歷史,怎樣通過人性化的、接地氣的表現手法,展現4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同時,隨著國家的富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紅旗渠也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認可,如何用國際化的視野和世界語言來呈現紅旗渠,這些,都是對當今紀錄片從業者提出的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

在王全書看來,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為我們黨和國家繼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成果之後,橫空出世的又一精神成果。學習研究和傳承弘揚紅旗渠精神,是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和光榮使命。各級領導幹部要像修渠人那樣,為了人民利益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敢於擔當作為,帶頭敬業奉獻。

“紅旗渠這一座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精神座標,永遠激勵著人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繼承前人的事業,接續今天的奮鬥,實現美好的理想,創造驕人的業績。”王全書說。


記者:朱婷

視頻:滿達

編輯:吳靜怡

審核:周佳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