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特殊的來信 菏澤老兵幫臨沂籍烈士“回家”

一封特殊的來信 菏澤老兵幫臨沂籍烈士“回家”

2016年,王德建收到的寄給烈士公建厚家人的信。

2016年,一封來自菏澤張和莊烈士陵園的信件,讓蒙陰縣坦埠鎮的一名普通郵遞員王德建走上了為臨沂籍烈士尋家之路。截至目前,三年多時間,他幾乎跑遍了蒙陰縣及周邊縣的各個村子,幫助十三位烈士尋家,其中3名烈士已經完全得到確認,另外3名還在核實中。他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希望幫長眠異地的十三名臨沂籍烈士回家。

◎一封特殊的來信

菏澤老兵幫臨沂籍烈士尋家

在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136位無名烈士長眠於此。在很長一段時間,沒人知道他們的姓名,家在哪裡。1947年12月28日晚,“菏考奔襲戰”打響,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由定陶一線向菏澤城奔襲,完成對敵包圍後,發起攻城戰鬥,第23師67團在菏澤南關衝鋒時,受到敵人密集火力壓制,136位戰士犧牲。

曾經是軍人的張和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景憲接下了為無名烈士尋找姓名的重任。張景憲詢問了村裡的老村長,走訪了菏澤的檔案局、黨史辦,都沒有結果。經過與老兵溝通,張景憲瞭解到,這支老八縱部隊即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集團軍”。得到這個消息後,張景憲立刻寫信向部隊求證,並希望部隊幫忙尋找軍人花名冊。2014年3月,張景憲應邀來到部隊軍史館,在這裡,他終於看到了找尋多年的花名冊。在花名冊上,張景憲發現了一個個烈士的名字——公建厚、趙起升、馮士修……

張景憲發現,花名冊上不僅有烈士的名字,還有烈士的籍貫、入伍時間、年齡等詳細信息,比如“公建厚,華東野戰軍第8縱隊23師67團2營5連副排長,山東省蒙陰縣坦埠區朱下村,1945年入伍,29歲,1947年12月犧牲於菏澤南關,安葬於菏澤城區程莊”“徐太友,戶籍沂南縣崖子區高家莊,年齡21歲,犧牲時間為1947年12月”。

經過確認,在花名冊中,共有公建厚、趙起升、馮士修、張德清、徐太友等十三名臨沂籍烈士。

無名烈士終於有了名字,可如何找到烈士的家人,張景憲想到了寫信。他在信封上用大字標明,收信人是“烈士”,落款是烈士陵園的詳細地址,並附上了自己的手機號。86封遲到近70年的家書,從2014年開始,在每年春節剛過和7月1日建黨節前,分兩次從張和莊烈士陵園發往全國各地。

2016年,蒙陰縣坦埠鎮郵遞員王德建就收到了一封寄給山東省蒙陰縣坦埠區朱下村公建厚烈士的信。

一封特殊的來信 菏澤老兵幫臨沂籍烈士“回家”

日常工作中的郵遞員王德建正在分揀報紙和信件。

◎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鄉鎮郵遞員接力漂泊70年英魂“回家”

2016年6月13日下午,王德建在對當天的報紙、信件分揀時,一封來自菏澤烈士陵園的平信出現在他眼前。這封普通的平信很輕,卻讓這位參加工作不到三年的郵遞員看了很久。“公建厚,蒙陰縣坦埠區朱下村”,信上詳細寫明瞭烈士的家庭地址和姓名,但是在坦埠鎮只有一處同音不同字的“諸夏社區”,並沒有“朱下村”這個地方,但王德建沒有按照程序退回寄件地,而是在第二天完成所有投遞任務後,專程趕到諸夏社區尋找烈士“公建厚”。

王德建騎車直接去了社區敬老院,想從敬老院年齡大的老人那裡打聽一些消息。可結果令王德建很失落,敬老院的老人們並不知道“公建厚”是誰。無奈之下,王德建只好求助於社區辦公室查閱相關信息。諸夏村是個大社區,有近500餘戶2000多人,再算上已故人員的信息,數量龐大。本想借助電腦辦公軟件排查的王德建無奈發現,諸夏村的檔案都是手寫登記,電話聯繫到派出所,給出的答案是查無此人。

王德建並未就此放棄,經過逐一排查,他發現諸夏村姓“公”的僅有兩戶,姓“龔”的有近百戶。其中,這兩戶“公”姓人家表示,建國前家裡並沒有當兵打仗的,有可能是寨後村那邊姓“公”的,那邊當初參軍的多。這一消息讓王德建精神一振,心裡想著可能真是地址寫錯了。於是王德建連忙騎車前往寨後村,在熱心人幫助下,很快就找到了“公”姓家的烈士遺屬,但4家給出的答案卻是“我們家的都已經‘回’家了”。

2016年6月15日,王德建又跑到坦埠鎮其它幾處有“公”姓的村莊打聽,但結果還是無人知曉烈士的相關信息。6月17日,王德建在去諸夏村送信時,一位老人告訴他,村裡姓公的沒有建字輩,但是龔家有,是不是寫錯了姓?

“一語點醒夢中人”,王德建找到了村裡時年83歲的龔敬宣。並且經過引見,見到了“龔建厚”的侄子龔德國、龔德平兄弟倆。根據60多歲龔德國的回憶,家裡確實有一位長輩叫龔建厚,解放前就參軍打仗去了,後來有人捎信說在菏澤那邊犧牲了,現在也不知道葬在哪裡。

第二天一大早,王德建就聯繫上了菏澤市張和莊烈士陵園,希望他們幫忙查找“公建厚”的信息,並告訴他們這邊有一位同音不同姓的烈士很像這位“公建厚”烈士。很快,菏澤方給了答覆:2011年搬遷烈士陵園時,工作人員對烈士的遺骸都做了登記,因為“公建厚”犧牲時身體已經不齊全,從“公建厚”的遺骸來看,胯骨以下很長,身高應該是1米8以上,而且是一名機槍手。根據他們多年的烈士尋找經驗,斷定這位“龔建厚”應該就是要找的“公建厚”烈士。

得到菏澤方面肯定的答覆後,王德建第一時間趕到龔德國的家中,將這封來自菏澤的平信送到烈士遺屬的手中。至此,在外漂泊了近70年的烈士忠魂,終於找到了家。

◎一份未了的心願

要讓13位烈士全部“回家”

找到龔建厚烈士的家屬,也讓遠在菏澤的張景憲看到了用書信幫助烈士尋親的希望。王德建與張景憲多次溝通之後,張景憲將一份包括十三位臨沂籍烈士的名單交給了王德建,讓他繼續幫忙尋找,從2016年開始,王德建在做好本職工作之餘,走遍了蒙陰縣及周邊縣區的鄉村,為烈士尋家。

從2016年至今,三年多的時間,支持王德建走下去的是為烈士尋家的一份責任感。功夫不負有心人,截至目前,王德建已經基本找到了公(龔)建厚、戚紀祥、劉世元、白玉檏、趙相義、張道樂六位烈士的家庭地址,其中公(龔)建厚、戚紀祥、劉世元已經確認,白玉檏、趙相義、張道樂三位烈士的家庭地址等待有關部門的最終確認。

“這六位烈士的家庭地址基本確定了,不過我還有一個心病,就是如何找到其他七位烈士的家。”王德建告訴記者。和龔建厚的情況差不多,張景憲提供給王德建的烈士的原籍地址很多經過行政區劃沿革後,歸屬地已經變更,真正查找起來並不容易,畢竟時間太久遠了。

雖然有諸多困難,但對於王德建來說,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烈士們找到家,是一份無上的光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將一直堅持下去,也希望瞭解情況的市民積極提供線索。

2019年清明節前夕,龔建厚的侄子龔德營和王德建專程來到菏澤的張和莊烈士陵園,為無名烈士掃墓。在墓前,王德建告訴長眠的烈士們:“‘回’家了”。

◎等你助力

還未回家烈士資料

1.孟清山 戶籍:沂南縣大砦村,年齡32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2.高義君 戶籍:郯城縣大興鎮下莊,年齡32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3.趙起升 戶籍:沂東縣樑水區蘇村,年齡26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4.徐太友 戶籍:沂南縣崖子區高家莊,年齡21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5.馮士修 戶籍:沂水縣金井區西家洞,年齡24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6.王兆會 戶籍:沂南縣垛莊區桑園,年齡20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7.張德清 戶籍:費縣三區茂峪村,年齡25歲,犧牲時間:1947年12月

沂蒙晚報記者 王富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