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樣的精品房,一旦開啟促銷,馬上賣到飛起。

法國巴黎銀行,早在2017年就看懂了“三低一高”模式,並極富預見地指出:恆大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的努力,將使公司潛力和利潤進一步釋放。預計2017-2019年,公司利潤將有重大提升。

如其所料,強調“穩健第一、發展第二”的恆大,慢下來,但卻更快了。

【4】

地產主業這麼好、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快速度多元化?外界對此也是充滿了迷惑。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曾在著作《第二曲線》中有過一個經典闡述:企業持續增長的祕訣在於,當驅動成長的“第一曲線”趨於平緩時,要能迅速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樣的精品房,一旦開啟促銷,馬上賣到飛起。

法國巴黎銀行,早在2017年就看懂了“三低一高”模式,並極富預見地指出:恆大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的努力,將使公司潛力和利潤進一步釋放。預計2017-2019年,公司利潤將有重大提升。

如其所料,強調“穩健第一、發展第二”的恆大,慢下來,但卻更快了。

【4】

地產主業這麼好、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快速度多元化?外界對此也是充滿了迷惑。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曾在著作《第二曲線》中有過一個經典闡述:企業持續增長的祕訣在於,當驅動成長的“第一曲線”趨於平緩時,要能迅速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與許家印的看法不謀而合。

2018年恆大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毫不諱言:“房地產企業再發展下去,這種規模是有天花板的。”

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來強週期、強政策。宏觀環境、一城一策,有時令人莫衷一是。恆大即便在主業上羽翼豐滿、實力穩固,但在深謀遠慮者看來,任何人的優勢都不會是永久不變的。

所以這些年,精心掐脈著房地產業週期的恆大,一直都在掐著企業如何基業長青的經濟趨勢大週期:如果地產慢下來,用什麼來讓企業繼續發展與增長?

對恆大來說,這是一條經歷了探索甚至交了學費的路。

10年前,恆大就開始在十多個行業展開探索,並曾涉足糧油、乳業、礦泉水。

一番嘗試下來,許家印發現,這些滿足不了接替房地產引領恆大未來的目標。恆大必須選擇與自身體量匹配的大產業,進而改在大文旅、大健康、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領域投入重兵。

這都是可以產生巨無霸的大產業、大藍海。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規模將達7萬億,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8萬億;而新能源汽車,位列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行業,未來5-10年的保守需求也有數萬億。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聚焦於民生需求的大痛點。

比如,文旅,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即便有3000多座大型遊樂園,但專門為2-15歲少兒群體設計的高檔次、大規模、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題樂園,竟然幾乎空白。

全球頂級主題樂園設計師操刀,既融合中國文化、世界文明,又匯聚高科技遊樂裝備的全球最大主題樂園,3-7天才能玩遍的“恆大童世界”,應運而生。

“恆大養生谷”則是填補中國養老產業的巨大剛需。

養生谷中,整合了中國一流的醫療、康養、保險、旅遊等資源。像頤養、長樂、康益、親子四大園,能提供867項文娛、健康、運動等服務;恆大養老院,能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康復理療;百歲以下老人,也能享受專屬保險;會員更能根據不同季節、溫溼度等需求,在全國30多個養生谷輪番旅行居住……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樣的精品房,一旦開啟促銷,馬上賣到飛起。

法國巴黎銀行,早在2017年就看懂了“三低一高”模式,並極富預見地指出:恆大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的努力,將使公司潛力和利潤進一步釋放。預計2017-2019年,公司利潤將有重大提升。

如其所料,強調“穩健第一、發展第二”的恆大,慢下來,但卻更快了。

【4】

地產主業這麼好、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快速度多元化?外界對此也是充滿了迷惑。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曾在著作《第二曲線》中有過一個經典闡述:企業持續增長的祕訣在於,當驅動成長的“第一曲線”趨於平緩時,要能迅速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與許家印的看法不謀而合。

2018年恆大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毫不諱言:“房地產企業再發展下去,這種規模是有天花板的。”

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來強週期、強政策。宏觀環境、一城一策,有時令人莫衷一是。恆大即便在主業上羽翼豐滿、實力穩固,但在深謀遠慮者看來,任何人的優勢都不會是永久不變的。

所以這些年,精心掐脈著房地產業週期的恆大,一直都在掐著企業如何基業長青的經濟趨勢大週期:如果地產慢下來,用什麼來讓企業繼續發展與增長?

對恆大來說,這是一條經歷了探索甚至交了學費的路。

10年前,恆大就開始在十多個行業展開探索,並曾涉足糧油、乳業、礦泉水。

一番嘗試下來,許家印發現,這些滿足不了接替房地產引領恆大未來的目標。恆大必須選擇與自身體量匹配的大產業,進而改在大文旅、大健康、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領域投入重兵。

這都是可以產生巨無霸的大產業、大藍海。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規模將達7萬億,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8萬億;而新能源汽車,位列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行業,未來5-10年的保守需求也有數萬億。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聚焦於民生需求的大痛點。

比如,文旅,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即便有3000多座大型遊樂園,但專門為2-15歲少兒群體設計的高檔次、大規模、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題樂園,竟然幾乎空白。

全球頂級主題樂園設計師操刀,既融合中國文化、世界文明,又匯聚高科技遊樂裝備的全球最大主題樂園,3-7天才能玩遍的“恆大童世界”,應運而生。

“恆大養生谷”則是填補中國養老產業的巨大剛需。

養生谷中,整合了中國一流的醫療、康養、保險、旅遊等資源。像頤養、長樂、康益、親子四大園,能提供867項文娛、健康、運動等服務;恆大養老院,能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康復理療;百歲以下老人,也能享受專屬保險;會員更能根據不同季節、溫溼度等需求,在全國30多個養生谷輪番旅行居住……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更牽手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將頂尖醫術引入中國。2021年之後,“恆大童世界”、“恆大養生谷”都將陸續開業,開始對恆大業績接力發揮。

但許家印對恆大未來的期待和規劃裡,真正大接力,應該還是新能源汽車。

“要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計劃三年內實現50萬—100萬輛的產能建設。”2019年3月,恆大的財報震撼了地產界,更令汽車界不寒而慄。

短短一年內,恆大已構築起一個“汽車帝國”。

2018年9月,恆大成為廣匯汽車二股東,率先打通銷售端,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2019年1月,恆大成立“智慧充電”,在充電樁上展開佈局。同月,恆大完成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卡耐新能源、瑞典科尼賽克三筆重量級收購。

3月、5月,恆大又相繼收購荷蘭e-Traction、英國Protean,全面掌控了商用車和乘用車領域世界級的輪轂電機技術。輪轂電機,是電機領域最核心、最先進的技術。它通過在汽車輪轂中植入驅動車輪,減少了80%的傳動部件,從而大幅提高了操控性和傳動效率。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樣的精品房,一旦開啟促銷,馬上賣到飛起。

法國巴黎銀行,早在2017年就看懂了“三低一高”模式,並極富預見地指出:恆大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的努力,將使公司潛力和利潤進一步釋放。預計2017-2019年,公司利潤將有重大提升。

如其所料,強調“穩健第一、發展第二”的恆大,慢下來,但卻更快了。

【4】

地產主業這麼好、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快速度多元化?外界對此也是充滿了迷惑。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曾在著作《第二曲線》中有過一個經典闡述:企業持續增長的祕訣在於,當驅動成長的“第一曲線”趨於平緩時,要能迅速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與許家印的看法不謀而合。

2018年恆大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毫不諱言:“房地產企業再發展下去,這種規模是有天花板的。”

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來強週期、強政策。宏觀環境、一城一策,有時令人莫衷一是。恆大即便在主業上羽翼豐滿、實力穩固,但在深謀遠慮者看來,任何人的優勢都不會是永久不變的。

所以這些年,精心掐脈著房地產業週期的恆大,一直都在掐著企業如何基業長青的經濟趨勢大週期:如果地產慢下來,用什麼來讓企業繼續發展與增長?

對恆大來說,這是一條經歷了探索甚至交了學費的路。

10年前,恆大就開始在十多個行業展開探索,並曾涉足糧油、乳業、礦泉水。

一番嘗試下來,許家印發現,這些滿足不了接替房地產引領恆大未來的目標。恆大必須選擇與自身體量匹配的大產業,進而改在大文旅、大健康、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領域投入重兵。

這都是可以產生巨無霸的大產業、大藍海。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規模將達7萬億,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8萬億;而新能源汽車,位列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行業,未來5-10年的保守需求也有數萬億。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聚焦於民生需求的大痛點。

比如,文旅,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即便有3000多座大型遊樂園,但專門為2-15歲少兒群體設計的高檔次、大規模、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題樂園,竟然幾乎空白。

全球頂級主題樂園設計師操刀,既融合中國文化、世界文明,又匯聚高科技遊樂裝備的全球最大主題樂園,3-7天才能玩遍的“恆大童世界”,應運而生。

“恆大養生谷”則是填補中國養老產業的巨大剛需。

養生谷中,整合了中國一流的醫療、康養、保險、旅遊等資源。像頤養、長樂、康益、親子四大園,能提供867項文娛、健康、運動等服務;恆大養老院,能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康復理療;百歲以下老人,也能享受專屬保險;會員更能根據不同季節、溫溼度等需求,在全國30多個養生谷輪番旅行居住……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更牽手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將頂尖醫術引入中國。2021年之後,“恆大童世界”、“恆大養生谷”都將陸續開業,開始對恆大業績接力發揮。

但許家印對恆大未來的期待和規劃裡,真正大接力,應該還是新能源汽車。

“要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計劃三年內實現50萬—100萬輛的產能建設。”2019年3月,恆大的財報震撼了地產界,更令汽車界不寒而慄。

短短一年內,恆大已構築起一個“汽車帝國”。

2018年9月,恆大成為廣匯汽車二股東,率先打通銷售端,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2019年1月,恆大成立“智慧充電”,在充電樁上展開佈局。同月,恆大完成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卡耐新能源、瑞典科尼賽克三筆重量級收購。

3月、5月,恆大又相繼收購荷蘭e-Traction、英國Protean,全面掌控了商用車和乘用車領域世界級的輪轂電機技術。輪轂電機,是電機領域最核心、最先進的技術。它通過在汽車輪轂中植入驅動車輪,減少了80%的傳動部件,從而大幅提高了操控性和傳動效率。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比如Protean輪轂電機,能使得驅動系統減重30%、續航里程能增加21%。也就是說,能跑400公里的電池,在輪轂電機模式下能跑上480公里。

這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驅動的“終極方案”。

中國汽車業的天空,就此劃過一道“恆大閃電”。

但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2019年6月11日,恆大投資1600億的廣州基地橫空出世,其動力電池工廠和整車基地,將具備年產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

6月15日,恆大再投1200億,在瀋陽籌建國家汽車產業中心。其輪轂電機基地、動力電池工廠和整車基地,將具備年產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

這史無前例的規劃,足以讓任何對手膽寒,更關鍵的是,它不止是規劃。

“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為目標定位,恆大不斷深化國際技術合作,目前已構建起集整車製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產業鏈。

"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

文 / 華商韜略 熊劍輝

恆大,不止於大,還會更強。

【1】

2016年,恆大第一次躋身世界500強時,排在毫不起眼的496位。此後,它開始以每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的速度,在這個榜單上火箭般地躥升:

2017年,以318.2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338名,較2016年飆升158位;

2018年,以460.1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230名,較2017年再度飆升108位;

2019年,據最新世界500強排名,恆大以704.78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138名。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距離許家印提出世界百強的目標,恆大隻差臨門一腳。

世界500強榜單上,體量如此巨大卻依然彪悍成長的大黑馬,少之又少。

彪悍的成長,絕不只是在各種榜單上。

2019年3月,恆大交出的史上最華麗財報,已說明一切:

毛利潤1689.5億,同比大增50.5%;

核心淨利潤783.2億,同比大增93.3%;

淨利潤722.1億,同比大增106.4%;

營業額4662億,同比大增49.9%;

總資產18800億,淨資產3086億,現金餘額2042億……

1.88萬億總資產中,3.03億平米土地儲備,將中國一二線到三四線228座城市一網打盡。以2018年均價算,土地估值高達3.18萬億,是不折不扣的“土儲之王”。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是恆大的大。

但不只是大。

要規模+效益,要更高效益和品質,這是許家印這幾年不斷強調的事。

淨利潤相當於1.5個萬科,核心淨利潤等同於2.5箇中海;利潤結構越深入核心,增幅越是巨大,“利潤之王”的這份年報,彰顯了恆大對這一強調的貫徹品質。

還有,602億的所得稅額,也是地產業的“納稅之王”。數據顯示,萬科+碧桂園的所得稅,也才688億。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而這樣的成績,是在恆大3年累計投入110億,在貴州畢節搞扶貧的狀況下取得的;也是在兩會重申“房住不炒”,萬科高喊“活下去”,數十家房企業績下滑、債務違約,甚至有地產大佬變賣資產、退出江湖的2018年,取得的。

許家印曾說:“越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越能展現恆大的功底。”

恆大做到了。

他,憑什麼能做到?

【2】

一切要追溯到2016年,中國房地產業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拐點。

4月,國家還在研究調結構、去庫存;但轉眼,形勢就劇變了:62城樓市大漲,廈門、合肥漲幅突破40%,北上廣深更以25.8%、37.8%、21.2%、37.3%的漲幅飆升。

瘋漲之下,《人民日報》以一篇《失去奮鬥,房產再多我們也將無家可歸》,拉開了“9·30”房地產調控的序幕。

先鬆後緊,猛踩剎車,世所罕見。

也是這一年,中國新房銷售實現15億平方米的歷史性天量。恆大、萬科、碧桂園一併跨入“3000億俱樂部”,跟在後面的千億級房企同樣數量大增。

“大好”形勢下,眾多企業認定調控不過是新一輪“狼來了”,依然策馬奔騰。登頂全球第一大房企、躋身世界500強的恆大,卻率先冷靜下來。

2017年伊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宣佈:恆大將在完成多元化佈局、“房地產+服務業”轉型基礎上,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全面轉變。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也就是要放慢腳步,加速蛻變,在向“房地產+服務業”的多元化轉變時,在繼續規模擴張的同時,要更加註重提升效益。

房地產不就是拿地再拿地、蓋樓又賣樓,貨如輪轉,錢如泉湧。搞什麼多元化、服務業、穩增長?

尤其在有人拼命加著槓桿,奔著大過恆大目標而去的背景下,一直把大看得很重要的許家印,卻提出要主動慢一點,要分兵去做多元化。

很少有人看得懂,恆大究竟要幹什麼。

但恆大不管其他,果斷貫徹許家印的決定。

先是果斷去槓桿,僅用半年時間,就償還1129億的永續債;然後又用三輪戰略投資,引入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戰略合作伙伴,帶入1300億活水。2016年高達119.8%的資產負債率,被大幅降低到2017年上半年的75.5%。

這些幾年前的伏筆,成了今日恆大的因。這都得益於許家印以大格局審視和駕馭大週期。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防守,什麼時候要出頭,什麼時候要貓起來,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相比外界都以為的動作大,魄力大,許家印真正厲害的應該是:

謀得深,而且很小心。

【3】

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是許家印在2017年為恆大地產主業劃定的圈,也是他給恆大“規模+效益”描繪的大路徑。

低負債和低槓桿,即在擁有鉅額土地儲備情況下,謹慎拿地,甚至推行土地儲備負增長策略,以降低槓桿。

低成本,即在設計、招標、銷售環節,更嚴格推行標準化管理和運營;同時,推動營銷、管理、財務“三費”全面降低。

高週轉,就是高效率,才有高效益。

這“三低一高”能被如此卓越地貫徹,除了對大方向踏得準,更得益於恆大的標準、精細化管理和運轉體系,這就更是許家印和恆大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分佈在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恆大樓盤,每棟樓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乃至報建完成率、銷售完成率、招投標完成率、交樓完成率、維保修完成率等量化指標,全都被匯聚到集團總部。所有數據,還會落實到公司、到項目、到個人,並據此進行考核。集團層面的任何決策,也能在半小時內直達一線,立即執行。

強大而系統的執行力,讓恆大的“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快速週轉”的模式高效運轉,也大大提升資產週轉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而且,還不只是高效,也要高品質。

產品上,恆大沒有毛坯房,百分百精裝修,始終堅持做高品質、高性價比民宅精品。為把控品質,恆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全國十強,材料必用國內外名牌;園林環境按豪宅設計,戶型卻以144平以下的普通住宅和中端產品為主。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樣的精品房,一旦開啟促銷,馬上賣到飛起。

法國巴黎銀行,早在2017年就看懂了“三低一高”模式,並極富預見地指出:恆大專注於提升盈利能力的努力,將使公司潛力和利潤進一步釋放。預計2017-2019年,公司利潤將有重大提升。

如其所料,強調“穩健第一、發展第二”的恆大,慢下來,但卻更快了。

【4】

地產主業這麼好、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快速度多元化?外界對此也是充滿了迷惑。

歐洲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曾在著作《第二曲線》中有過一個經典闡述:企業持續增長的祕訣在於,當驅動成長的“第一曲線”趨於平緩時,要能迅速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這與許家印的看法不謀而合。

2018年恆大業績說明會上,許家印毫不諱言:“房地產企業再發展下去,這種規模是有天花板的。”

中國的房地產業,向來強週期、強政策。宏觀環境、一城一策,有時令人莫衷一是。恆大即便在主業上羽翼豐滿、實力穩固,但在深謀遠慮者看來,任何人的優勢都不會是永久不變的。

所以這些年,精心掐脈著房地產業週期的恆大,一直都在掐著企業如何基業長青的經濟趨勢大週期:如果地產慢下來,用什麼來讓企業繼續發展與增長?

對恆大來說,這是一條經歷了探索甚至交了學費的路。

10年前,恆大就開始在十多個行業展開探索,並曾涉足糧油、乳業、礦泉水。

一番嘗試下來,許家印發現,這些滿足不了接替房地產引領恆大未來的目標。恆大必須選擇與自身體量匹配的大產業,進而改在大文旅、大健康、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領域投入重兵。

這都是可以產生巨無霸的大產業、大藍海。

有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文旅產業規模將達7萬億,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8萬億;而新能源汽車,位列國家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行業,未來5-10年的保守需求也有數萬億。

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聚焦於民生需求的大痛點。

比如,文旅,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即便有3000多座大型遊樂園,但專門為2-15歲少兒群體設計的高檔次、大規模、弘揚中華文化的主題樂園,竟然幾乎空白。

全球頂級主題樂園設計師操刀,既融合中國文化、世界文明,又匯聚高科技遊樂裝備的全球最大主題樂園,3-7天才能玩遍的“恆大童世界”,應運而生。

“恆大養生谷”則是填補中國養老產業的巨大剛需。

養生谷中,整合了中國一流的醫療、康養、保險、旅遊等資源。像頤養、長樂、康益、親子四大園,能提供867項文娛、健康、運動等服務;恆大養老院,能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康復理療;百歲以下老人,也能享受專屬保險;會員更能根據不同季節、溫溼度等需求,在全國30多個養生谷輪番旅行居住……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博鰲恆大國際醫院,更牽手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將頂尖醫術引入中國。2021年之後,“恆大童世界”、“恆大養生谷”都將陸續開業,開始對恆大業績接力發揮。

但許家印對恆大未來的期待和規劃裡,真正大接力,應該還是新能源汽車。

“要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計劃三年內實現50萬—100萬輛的產能建設。”2019年3月,恆大的財報震撼了地產界,更令汽車界不寒而慄。

短短一年內,恆大已構築起一個“汽車帝國”。

2018年9月,恆大成為廣匯汽車二股東,率先打通銷售端,擁有了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渠道。2019年1月,恆大成立“智慧充電”,在充電樁上展開佈局。同月,恆大完成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卡耐新能源、瑞典科尼賽克三筆重量級收購。

3月、5月,恆大又相繼收購荷蘭e-Traction、英國Protean,全面掌控了商用車和乘用車領域世界級的輪轂電機技術。輪轂電機,是電機領域最核心、最先進的技術。它通過在汽車輪轂中植入驅動車輪,減少了80%的傳動部件,從而大幅提高了操控性和傳動效率。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比如Protean輪轂電機,能使得驅動系統減重30%、續航里程能增加21%。也就是說,能跑400公里的電池,在輪轂電機模式下能跑上480公里。

這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驅動的“終極方案”。

中國汽車業的天空,就此劃過一道“恆大閃電”。

但更震撼的,還在後面。

2019年6月11日,恆大投資1600億的廣州基地橫空出世,其動力電池工廠和整車基地,將具備年產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

6月15日,恆大再投1200億,在瀋陽籌建國家汽車產業中心。其輪轂電機基地、動力電池工廠和整車基地,將具備年產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

這史無前例的規劃,足以讓任何對手膽寒,更關鍵的是,它不止是規劃。

“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為目標定位,恆大不斷深化國際技術合作,目前已構建起集整車製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產業鏈。

3天超越一家世界500強,恆大憑什麼?

許家印說,“恆大做事的風格,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強、做成功。”並且強調,在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過程中,恆大要作出積極貢獻。

對比很多喊了多少年依然還是ppt的企業而言,晚來的恆大,已經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換道超車,後來居上了,而其雄心和打法,不但盪漾著恆大在地產業後來居上的影子,甚至是更大、更猛、更強、更狠。

有權威預測顯示,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突破600萬輛、規模10萬億,體量不遜於房地產。

更重要的是,它是能全球擴展的跨國貿易;5G時代,它還將取代電腦、手機,成為超級流量的新入口、人工智能的新載體。

許家印對恆大有個解釋:

古往今來連綿不絕,曰恆;天地萬物增益發展,曰大。

強大的地產龐大主業繼續引領,大文旅、大健康陸續接力,然後依靠新能源汽車來個大轉型和大升級。這樣的恆大,應該是可以通俗又深奧地這樣定義了:

恆大不再是恆大,恆大依然是恆大。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