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記憶」1927,彪炳建軍史的湖南共產黨人(上)

賀龍 朱德 彭德懷 井岡山 羅榮桓 新湘評論 2018-12-04
「紅色記憶」1927,彪炳建軍史的湖南共產黨人(上)

作者:夏遠生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6年、建軍90年的歷史上,歷經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可以說是戰將雲集、將星閃耀,湧現了數以千計的著名將帥,有36位被中央軍委正式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其中40%是湘籍軍事家。

彪炳史冊享有殊榮的15位湘籍軍事家,英名與功勳永載史冊,輝耀建軍史: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許光達、段德昌、曾中生、蔡申熙、左權、黃公略。

1927年,在中國革命危難關頭,人民軍隊艱難創建之年,一批批湖南共產黨人風雲際會、橫空出世,在人民軍隊建軍史上譜寫了壯麗篇章。

在慶祝建軍80週年之際,胡錦濤代表中央發表講話,對“創建和培育了人民軍隊,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的“敬愛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同志和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表示崇敬和懷念。上述13位建軍領導人中有5位湖南人。這是湖南共產黨人的驕傲,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

彪炳史冊的建軍功勳

1927年大革命失敗了。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血染浦江、湘江、長江。面對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中國共產黨高舉起工農革命大旗,進行武裝抵抗,創建人民軍隊。

毛澤東鮮明生動地寫道:“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國代替了光明的中國。但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的廣大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

“雄偉的井岡山,八一軍旗紅。開天闢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從無到有靠誰人?偉大的共產黨,偉大的毛澤東!”這一首人們耳熟能詳的革命歌曲,唱頌的是一個簡明的道理,也就是毛澤東的結論——“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勝利,開闢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

湖南是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策源地,是人民軍隊的重要建軍地,是毛澤東思想的最初形成地。在開天闢地的建軍史上,一大批湖南共產黨人建樹了彪炳史冊的卓越功勳。毛澤東明確指出:“革命失敗,得了慘痛教訓,於是有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進入了創立紅軍的新時期。”

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斗爭。

為了發動南昌起義,7月中下旬,中共中央決定,派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中央祕書長鄧中夏等同志到九江、廬山,多次召開祕密會議,李立三、鄧中夏和林伯渠、郭亮、夏曦、易禮容等湖南共產黨人參加,研究提議“實行在南昌暴動”和起義領導問題。賀龍、顏昌頤等人到九江參與籌劃武裝起義。中央軍委顏昌頤、歐陽欽參與起義部隊的編組。李立三任前敵委員會委員,顏昌頤任前敵軍委委員。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北伐名將賀龍臨危受命,擔任起義總指揮。

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維漢參與主持八七會議,毛澤東、羅亦農、蔡和森、任弼時、鄧中夏、彭公達等出席,選舉產生的16人組成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成員中有李維漢、羅亦農、任弼時、毛澤東、鄧中夏、彭公達、李立三等7位湖南人。會議旗幟鮮明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實行歷史性的轉變。毛澤東第一次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會後,黨在全國各地領導了許多次武裝起義,嘗試建立工農兵革命武裝力量。

在人民軍隊創建初期的主要武裝起義中,湖南共產黨人和革命者演出了一場場可歌可泣的壯劇。李立三、賀龍、鄧中夏、林伯渠、顏昌頤、夏曦、郭亮、柳直荀、易禮容、徐特立、方維夏、王爾琢、蔡申熙、陳賡、粟裕、許光達、蕭克、陶鑄、賀錦齋、朱克靖、陳恭、袁也烈、袁國平、劉疇西、蔡協民、黃益善、毛澤覃、宛旦平、劉楚傑、陳公培、姜濟寰、謝晉、唐天際、彭明治、遊步瀛、譚家述、黃鰲、周子昆、盧冬生、袁仲賢、鍾緯劍、梁鴻鈞、彭鰲、鄧毅剛、賀恕、佘惠、周小康、王炳南、蔡晴川、王雲霖、吳溉之、覃蘇、曹其燦、鄺鄘、賀聲洋、李天柱、賀學定、伍文生、賀桂如、歐陽健、陳昌、戴瀝本、劉泰、塗國林、李韶九、劉士奇、劉革非、龍厚生、袁德生、張明生、張國基、孟湘鑑、王展程、李道國、吳樹隆、周容光、周不論、謝白浪、譚衷、譚慶南、朱水秋、汪澤楷、周肅清、朱劍凡、餘願學、賀文顯、王肇勳、蕭克允、蕭君玉、蕭勁、賀春軒、賀秦封、陳東日、陳協平、周振漢、黃讓三、黃振常、張伯黃、彭志剛、滕代順等領導或參加了南昌起義,包括黃埔女兵彭援華、周鐵忠、陳兆森、文曼魂、肖鳳儀、肖鳳文、陳紫和起義軍主力第二十軍的3000名桑植子弟。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的秋收起義,第一次舉起中國共產黨的紅旗,創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並進軍井岡山,開創了井岡山紅軍、井岡山道路、井岡山根據地,為朱毛紅軍和中央紅軍奠定了前提和基礎。羅榮桓元帥回憶說:“三灣改編,實際上是我軍的新生。正是從這時開始,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這使新生的工農武裝有了軍魂。

毛澤東、彭公達、向警予、夏明翰、滕代遠、賀爾康、易禮容、向鈞、謝覺哉、毛福軒、羅章龍、潘心源、羅榮桓、譚政、何長工、譚震林、宋任窮、張子清、楊立三、曾士峨、餘賁民、蔡會文、伍中豪、尋淮洲、陳樹湘、陳毅安、鍾期光、李濤、郭鵬、劉先勝、楊梅生、張令彬、譚希林、賴毅、龍開富、楊世明、餘光文、潘振武、朱少連、劉炎、李恆、鄢輝、劉寅生、徐洪、徐騏、湯採芝、塗正坤、劉型、宋裕和、羅梓銘、鄧乾元、李白、王首道、劉建中、李貞、李幼軍、李六如、毛簡青、羅納川、張啟龍、歐陽健、袁德生、程翠霖、張明生、蔡鍾、鍾文璋、王楊烈、郭詠泉、謝南嶺、袁健、潘福巖、戴奇、劉東軒、邵振維、彭商人、陳培蔭、鍾皿浪、陳東日、楊福濤、楊開明、慕容楚強、李騰芳、周不論、羅啟厚、易足三、張子意、孫筱山、潘疆爪等領導或參加了秋收起義,包括平江、瀏陽、醴陵、衡山、耒陽、安源的湖南工農子弟。

趙自選、陳恭、陶鑄、黃公略、蔡申熙、袁國平、劉楚傑、方維夏、何坤、賀綠汀、唐有章、曾憲植、彭鏡秋、邱繼文、左洪濤、王鶴、胡楚父、謝白浪、周肅清、鍾森榮等參加了廣州起義。

羅亦農參與領導了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和湖北秋收起義;顏昌頤參與領導了上海工人武裝起義和南昌起義、海陸豐起義;李維漢、任弼時、向警予、郭亮、羅榮桓、黃鰲、汪澤楷等領導或參加了湖北秋收起義。

黃克誠、粟裕、蕭克、王爾琢、胡少海、鄧華、朱良才、楊得志、劉鐵超、李天柱、陳光、遊端軒、曾日三、謝維俊、蔡協民、伍若蘭、王紫峰、蕭新槐、唐天際、曹裡懷、譚冠三、鄧毅剛、毛澤覃、毛科文、鄧益、鄧允庭、鄧宗海、鄺鄘、伍雲甫、劉霞、楊福濤、李賜凡、宋喬生、張際春、陳東日、陳佑魁、歐陽毅、周子昆、高靜山、蕭克允、彭志剛、滕代順、彭遨、譚政文、蕭勁、王雲霖、曾玉、曾志、夏明震、劉泰、吳樹隆、譚慶南、朱水秋、蔣嘯青、何日升、黃義藻、袁三漢、李一鼎、陳芬、毛澤建、陳奇、胡世儉、李樹一、劉木、鄧宗翰、謝翰文、尹子韶、孫開楚、李奇中、資桂林、黃益善、許鬱、吳仲廉、穀子元、彭儒、周禮、謝竹峰、李騰芳、徐鶴、段子英等領導或參加了湘南起義。

賀龍、賀錦齋、盧冬生、鍾緯劍、王炳南、賀英、賀學定、李雲卿、賀春軒、賀秦封領導或參加了桑植起義。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李燦、賀國中、蘇振華、李聚奎、傅秋濤、彭紹輝、謝嵩、胡筠、劉志堅、李壽軒、周玉成、姚喆、龍雲、黃雲橋、曹德清、曾春鑑、張榮生、李鍔等領導或參加了平江起義。

袁任遠、袁也烈、李謙、宛旦平、唐克、楊英、佘惠等參加了廣西左右江起義。

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天下第一山”井岡山的紅軍雕塑園裡,青松翠柏間聳立著25位井岡英雄、建軍名人的雕像,其中毛澤東、彭德懷、羅榮桓、譚震林、滕代遠、李燦、何長工、王爾琢、張子清、蔡協民、伍若蘭、李聚奎、周玉成、歐陽健等14位湘籍將領雕像,在群像叢中熠熠生輝。毛澤東對美國記者斯諾回憶說:“九月間,我們通過湖南的農會已經成功地組織了一次廣泛的起義,工農軍隊的第一批部隊建立起來了。這個早期的革命軍事力量稱為‘工農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由漢陽礦工組成。第二團是由平江、瀏陽、醴陵和湖南其他兩縣的部分農民赤衛隊組成。第三團來自反叛了汪精衛的武漢警衛團的一部分。這支軍隊經湖南省委批准建立。”

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第三、第四、第七師,與秋收起義部隊會師井岡山,建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開闢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賀龍領導的桑植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創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的平江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創建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朱毛紅軍主要是由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同1928年1月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部隊(含南昌起義軍、廣州起義軍餘部)合編而成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主力軍。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明確指出:“葉賀舊部、武昌警衛團、平瀏農民、湘南農民和水口山工人是紅軍第四軍的骨幹”。陳毅1929年1月給中央《關於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現狀的報告》記載:毛澤東率部舉行秋收起義,最先掛了紅旗。朱部2000餘人,湘南農軍8000餘人,毛部1000餘人,袁、王各300人,成立紅軍第四軍,全軍約萬餘人。湖南人約佔全軍十分之五。陳毅還說過,南昌起義失敗後,朱德所率餘部“部隊的湖南人最多,毛澤東的影響很大,於是到井岡山找毛澤東去,便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希望”。

朱毛紅四軍成立後最早最大的一次擴軍,是1928年7月平江起義軍近千人由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組成紅五軍上井岡山,加入紅四軍序列,彭德懷任紅四軍副軍長,滕代遠任紅四軍副黨代表,使井岡山紅軍的軍力大增。朱毛紅軍的運動游擊戰和開闢新區成為可能。正如朱德在紅軍進軍贛南時所說:“國民黨反動派天天說打朱、毛,可是朱、毛越打越多。”

朱毛紅軍建軍時先後號稱“朱、毛”“朱、毛、彭、滕”“朱、毛、彭、黃”,除了朱德總司令,毛澤東、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都是著名的湘籍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正如毛澤東所說:“黨開闢了人民政權的道路,因此也就學會了治國安民的藝術。黨創造了堅強的武裝部隊,因此也就學會了戰爭的藝術”。

顯而易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大批湘籍將領,在創建朱毛紅四軍、賀龍紅三軍、彭德懷紅五軍等主力紅軍部隊,奠定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六軍團和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基礎的鬥爭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新華社在《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插遍全中國》的社論中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誕生以來,已經用燦爛的星光照耀著中國”。

輝映史冊的建軍英傑

概括而言,在192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之際,作出傑出歷史貢獻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有30位湘籍人物在此介紹給廣大讀者。他們主要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締造者毛澤東;1927年的4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27年三大起義領導者或主要參加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革命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被稱為軍事家的開國上將和著名英烈。

分述如下:

1.毛澤東——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27年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領導了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斗爭,建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習近平總書記評價道:“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解決了締造一個在黨的絕對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建成一支具有一往無前精神、能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新型人民軍隊。”

2.賀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27年參與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1928年領導桑植起義。朱德指出:“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時,軍事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葉挺同志的六個團和賀龍同志的七個團,就是我們起義軍的主要力量。”毛澤東評價賀龍:“對黨忠誠,對敵鬥爭狠,能聯繫群眾。”賀龍從長期的武裝鬥爭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必須遵循毛澤東建軍思想,必須把軍隊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必須加強部隊黨的建設和政治思想工作。他經常教育幹部,要把這些原則作為部隊建設的根本。他以長期的軍事鬥爭實踐、高超的指揮藝術和軍隊建設經驗,豐富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成為人民革命戰爭史上屈指可數的軍事家——“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我軍創始人之一”。最新版的《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把賀龍排在周恩來之後列為南昌起義領導者第二位。 (未完,7期待續)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巡視員、研究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