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塞北江南”的由來 — 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作者 丁宏山

唐代詩人韋蟾寫過一首《送盧潘尚書之靈武》的詩,首句是:“賀蘭山下園果成,塞北江南舊有名”,這句詩在寧夏的知名度很大,即使不能說是“家喻戶曉”,起碼可以說是“廣為傳誦”。那麼,“塞北江南”的由來是怎麼一回事?記者採訪了寧夏著名學者、文史專家楊森翔先生。

Q: 本刊記者

A: 楊森翔

“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楊森翔

Q: 寧夏被稱為“塞北江南”,請問這個提法是怎樣形成的?

A: 還是要從“賀蘭山下園果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說起,韋蟾在詩裡說,靈州(吳忠)在賀蘭山下,有果園城,早就已經很有名了,被人們稱之為“塞北江南”。古靈州之所以被稱為“塞北江南”,是因為這裡引黃河水灌溉農田,所以這裡才呈現出“水木萬家朱戶暗”的景色,就像江南水鄉風光一樣。

韋蟾這首寫給盧潘的詩,描寫了靈州的富饒和美景,說明寧夏早在 1000 多年以前就是“塞北江南”,指出了古靈州是北部邊疆重鎮,預期朋友盧潘到這裡任職,會成為一位合格的邊地鎮將。

韋蟾詩中提到的“果園成”是指吳忠,也包括銀川平原地區。這還得從赫連勃勃說起。赫連勃勃是匈奴左賢王劉衛辰的第三個兒子。因劉衛辰曾在公元 365 年被前秦苻堅封為“夏陽公”,所以在公元407年,當赫連勃勃自稱“天王”時,便以“大夏”為國號,建都統萬(今陝西靖邊白城子),寧夏全境是其勢力範圍。自此以後,寧夏始有“夏”這個稱號。

“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割據政權以後,採取游擊戰術,與後秦連年互相攻戰於陝西、甘肅、寧夏交界地帶。公元 413 年,赫連勃勃徵集軍民 10萬,在今陝北靖邊白城子修建了一座城池,自言“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宜名新城曰‘統萬’”。同時,認為他的祖先從母姓劉“非禮也”,故改姓赫連氏。

赫連勃勃雄武一生,但也不忘文治,在連年征戰之餘,曾在今銀川附近修建麗子園,即後來北魏時的懷遠城;在如今的吳忠廣植果園,待果園蔚然成林以後,原在這裡的靈州城,又被人們稱為“果園城”。韋蟾詩中的“賀蘭山下果園成”正反映的是這一段歷史事實。赫連勃勃在“靈洲”廣植果園的事情,還被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記在《水經注》這本書裡。酈道元說,他親眼見到“桑果餘林,仍列洲上”的美景。靈州是寧夏平原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西夏政權建立之前,它一直是寧夏北部最富庶的區域。

Q: 寧夏擁有“塞北江南”這個雅稱,可以追溯到多久?

A: 寧夏平原擁有“塞北江南”的雅稱有很久遠的歷史了。早在秦漢時期,當時的中原王朝政府就大量向富平、靈洲地區移民,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這樣。這些內地人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並先後開鑿了秦渠、漢渠、唐徠渠等水利工程,使銀川平原的自然風光和物產與江南水鄉別無二致。

特別是南北朝時期,後周大將王軌攻破陳國的徐州,擊潰並俘獲了陳國大將吳明徹及其部屬 3 萬人,將他們全部安置在銀川平原這一帶。這些江左人尚禮好學,習俗相化,使原本“雜羌戎之俗”的古靈州地區“彬彬然有江南遺風”,“因謂之塞北江南”。這是文獻中“塞北江南”最早的出處。從此,這一稱謂便代代相傳,並被賦予了民族融合的文化內涵。後來,寧夏其他地方,如銀川、平羅、中衛、中寧等地也相繼得到開發,自然風光和風俗習慣也逐漸進化,“塞北江南”的美稱也涵蓋了整個寧夏灌區。

“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Q:從“塞北江南”到“塞上江南”,是怎麼樣演化過來的?

A: 到了唐代,朔方成為最大的軍鎮,唐廷以靈州為朔方節度使治所,轄今隴東、陝北和整個河套的廣大地區。一時,“天下勁兵在朔方”,靈州“兵食完備”,為後來唐王朝的中興打下了堅實基礎。從元代開始一直到明代,都是大批地從江蘇、浙江甚至福建往寧夏移民,這些移民帶來先進的生產方式,而且也帶來了當地的一些生活習慣。

《明史》記載,洪武三年(1370 年),河衛指揮使寧正兼領寧夏衛事,率軍民“修築漢、唐舊渠,引河水溉田,開屯田數萬頃,兵食饒足”。洪武六年(1373年)帝詔令“屯田寧夏”,洪武九年(1376年),立寧夏衛,“徙五方之人實之”,從此開始大規模屯田。軍屯之外,同時大量招集流亡者來寧夏屯墾,稱為民屯。經過明代 200 餘年的屯墾開發,寧夏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呈現出“田開沃野千渠潤,屯列平原百井稠,遠近人家四路連,風光誰信是無邊”的江南風光。從地理分貌上看,也和江南一樣,它是小橋流水、青瓦茅舍,而且水網如織,湖泊連綴,漁業發達。

如今的“塞上江南”是從“塞北江南”演化而來的。

“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Q: 寧夏“塞北江南”有什麼文化內涵?

A: 塞北江南,開始是以靈州的習俗禮儀與江南相似而言,後來則逐漸專指寧夏平原優越的灌溉系統形成的自然環境與江南相似而言了。根據《宋史·夏國傳》稱:“其地饒五穀,尤宜稻麥……興靈則有古渠曰唐徠曰漢源,皆支引黃河,故灌溉之利,歲無旱澇之虞。”明弘治《寧夏新志·序》亦稱:“寧夏地方千里……左黃河右賀蘭,山川形勝,魚鹽水利,大大有之,人生其間,豪傑挺出,後先相望者濟濟,誠今昔勝概之地,塞北一小江南也。”

“塞北江南”的由來—專訪寧夏文史專家楊森翔

清巡撫楊應琚在《浚渠條款》中也寫道:“寧夏一郡,古之朔方,其地乃不毛之區,緣有黃河環繞於東南,可資其利,昔人相其形勢,開渠引流,以灌田畝,遂能變斥鹵為沃壤,而民以饒裕,此其所以有塞北江南之稱也。”以上記述說明寧夏引黃灌區的魚米之鄉,舟楫之利,古已有之。“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名實相符。

現存寧夏地方誌中吟詠“塞北江南”的詩文詞賦還有很多,如“魚遊淺碧戲東風,花漲渠水浴紅雨;千頃良田憑富足,萬家編籬獲安居”等等。但真正論起來,“塞北江南”的內涵卻有了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在歷朝歷代漢族移民與本地少數民族共同開發寧夏的過程中,彼此的風俗習慣已經完全融會到一起了。簡單地說,寧夏“塞北江南”的魅力就是自然風貌與文化特徵的雙重體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