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個圖中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平時所關注的關於“回放”的侵權,佔比最多的是新媒體侵權。在解決方式一欄,“合作解決”又佔大多數。 這裡面要展開說,估計又是很多博弈的故事。具體怎麼合作的?想必大家心裡有數。

看來,人家告你並非為了簡單的“民事賠償”,反而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說,這裡面是有套路的,如果對方給的是律師函,那基本還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以和為貴,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那如果是直接給的法院傳票,那可能對方評估後覺得合作的收益不如一次性賠償了,這也是對方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個博弈和平衡。

2|版權糾紛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

近幾年,有線電視實現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到雙向,從小網到大網,為更好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用戶需求,有線電視對內容的需求增大,開始發展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同時也有了點播、回看、導視等收視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內容版權的認識確實比較薄弱,野蠻式發展其實為後續這些版權官司埋下了很多雷。比如很多內容並不是合法合規取得,比如採購的內容授權範圍、授權時間不清晰。

另外一個層面,內容版權費用逐年攀升,版權所有方在版權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商業變現的模式,出現了廣告,會員、版權分銷、電商等多種形式。但是我們看到,各大視頻網站大多還是虧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版權就出現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內容版權方通過專業的律師團隊開始抓內容運營方的小辮子,目前,圖片、字體版權都有這樣的團隊存在。 所以,你“雷”埋得再好也經不住一堆人來挖。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

小編看了幾個內容侵權案件的裁定書,好幾個都是廣電網絡新媒體侵權,最常見的就是手機端的APP,甚至還有云盤。 很多廣電網絡發展APP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把內容全部放上去,完全沒有考慮手機端APP和大屏完全是兩種傳播介質,不是說你大屏能播的內容,手機端就能播。

目前大多數APP都是在公網上,對於內容版權方而言要取證太容易了,你有多少用戶,每個視頻有多少播放量,下載量一清二楚。 在談到新媒體侵權時,會場有人也指出,有些內容版權方在核算民事賠償時特別喜歡偷換概念,會把有線電視用戶數當成APP的用戶數,這樣賠償數額很嚇人。而往往大家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很多APP,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擺設,用戶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盈利,也不收廣告費、會員費,憑什麼要賠償這麼多錢。 但是法律不會同情弱者,只要對方能夠提供完整的版權證明,你侵權事實存在,基本都是敗訴。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新媒體侵權佔比多,並不是說大屏侵權沒有,目前大屏這一塊侵權訴訟最多的就是回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新聞報道。同樣的侵權,為什麼結果不一樣,難道是和請的律師有關嗎?

在說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出現侵權判決的關鍵就是“回看”是屬於“廣播權”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因為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做明確的界定,很模糊,所以遇到這樣的官司,基本都是打嘴仗。

在版權會現場,很多人都坦言,回看功能是廣播電視一項基本業務,因為僅針對有線電視用戶,也僅僅提供7天的回看,和互聯網上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有區別,但是畢竟沒有法律明確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有些勝訴,有些敗訴,有人直言這和在哪裡有很大的關係。小編也有聽說過一些事,比如當地法院會顧及廣電網絡是國企,即使判決敗訴,還是會有所照顧,一般最終民事賠償的金額會遠遠低於原告訴訟的要求。

3|如何規避和處理版權風險

本次版權會不僅邀請了從事內容版權十餘年的工作者,也邀請了專業的律師,所以小編根據他們的培訓內容,從業務和法律層面和大家一起進行學習。

1、前期內容引進需要注意的事項

據小編的瞭解,現在隨便一個網絡公司一年的內容採購預算都是大好幾千萬,華數、文廣、BAT的各種內容要花錢,3、5、6、8要花錢,如果花了錢還惹一身官司那肯定不值,所以在內容引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上線互動電視業務,在與內容版權方籤合同時,不是籤個版權免責,就一勞永逸了。

(2)在審核內容版權方資質時,一定要確保版權鏈完整,要特別注意版權到期問題。

(3)廣電對於內容審核很嚴格,一定要確保內容合法,有版號,有備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在進行內容結合時,注意內容轉授權權力範圍,尤其是上線新媒體平臺時。

(5)在提供免費點播服務時,要注意深度鏈接的問題,這也是侵權的。

(6)關於內容的譯製,再製作權力要有明確的說明。 相關從業者,可以仔細看下這些圖。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個圖中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平時所關注的關於“回放”的侵權,佔比最多的是新媒體侵權。在解決方式一欄,“合作解決”又佔大多數。 這裡面要展開說,估計又是很多博弈的故事。具體怎麼合作的?想必大家心裡有數。

看來,人家告你並非為了簡單的“民事賠償”,反而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說,這裡面是有套路的,如果對方給的是律師函,那基本還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以和為貴,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那如果是直接給的法院傳票,那可能對方評估後覺得合作的收益不如一次性賠償了,這也是對方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個博弈和平衡。

2|版權糾紛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

近幾年,有線電視實現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到雙向,從小網到大網,為更好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用戶需求,有線電視對內容的需求增大,開始發展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同時也有了點播、回看、導視等收視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內容版權的認識確實比較薄弱,野蠻式發展其實為後續這些版權官司埋下了很多雷。比如很多內容並不是合法合規取得,比如採購的內容授權範圍、授權時間不清晰。

另外一個層面,內容版權費用逐年攀升,版權所有方在版權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商業變現的模式,出現了廣告,會員、版權分銷、電商等多種形式。但是我們看到,各大視頻網站大多還是虧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版權就出現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內容版權方通過專業的律師團隊開始抓內容運營方的小辮子,目前,圖片、字體版權都有這樣的團隊存在。 所以,你“雷”埋得再好也經不住一堆人來挖。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

小編看了幾個內容侵權案件的裁定書,好幾個都是廣電網絡新媒體侵權,最常見的就是手機端的APP,甚至還有云盤。 很多廣電網絡發展APP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把內容全部放上去,完全沒有考慮手機端APP和大屏完全是兩種傳播介質,不是說你大屏能播的內容,手機端就能播。

目前大多數APP都是在公網上,對於內容版權方而言要取證太容易了,你有多少用戶,每個視頻有多少播放量,下載量一清二楚。 在談到新媒體侵權時,會場有人也指出,有些內容版權方在核算民事賠償時特別喜歡偷換概念,會把有線電視用戶數當成APP的用戶數,這樣賠償數額很嚇人。而往往大家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很多APP,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擺設,用戶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盈利,也不收廣告費、會員費,憑什麼要賠償這麼多錢。 但是法律不會同情弱者,只要對方能夠提供完整的版權證明,你侵權事實存在,基本都是敗訴。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新媒體侵權佔比多,並不是說大屏侵權沒有,目前大屏這一塊侵權訴訟最多的就是回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新聞報道。同樣的侵權,為什麼結果不一樣,難道是和請的律師有關嗎?

在說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出現侵權判決的關鍵就是“回看”是屬於“廣播權”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因為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做明確的界定,很模糊,所以遇到這樣的官司,基本都是打嘴仗。

在版權會現場,很多人都坦言,回看功能是廣播電視一項基本業務,因為僅針對有線電視用戶,也僅僅提供7天的回看,和互聯網上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有區別,但是畢竟沒有法律明確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有些勝訴,有些敗訴,有人直言這和在哪裡有很大的關係。小編也有聽說過一些事,比如當地法院會顧及廣電網絡是國企,即使判決敗訴,還是會有所照顧,一般最終民事賠償的金額會遠遠低於原告訴訟的要求。

3|如何規避和處理版權風險

本次版權會不僅邀請了從事內容版權十餘年的工作者,也邀請了專業的律師,所以小編根據他們的培訓內容,從業務和法律層面和大家一起進行學習。

1、前期內容引進需要注意的事項

據小編的瞭解,現在隨便一個網絡公司一年的內容採購預算都是大好幾千萬,華數、文廣、BAT的各種內容要花錢,3、5、6、8要花錢,如果花了錢還惹一身官司那肯定不值,所以在內容引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上線互動電視業務,在與內容版權方籤合同時,不是籤個版權免責,就一勞永逸了。

(2)在審核內容版權方資質時,一定要確保版權鏈完整,要特別注意版權到期問題。

(3)廣電對於內容審核很嚴格,一定要確保內容合法,有版號,有備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在進行內容結合時,注意內容轉授權權力範圍,尤其是上線新媒體平臺時。

(5)在提供免費點播服務時,要注意深度鏈接的問題,這也是侵權的。

(6)關於內容的譯製,再製作權力要有明確的說明。 相關從業者,可以仔細看下這些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個圖中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平時所關注的關於“回放”的侵權,佔比最多的是新媒體侵權。在解決方式一欄,“合作解決”又佔大多數。 這裡面要展開說,估計又是很多博弈的故事。具體怎麼合作的?想必大家心裡有數。

看來,人家告你並非為了簡單的“民事賠償”,反而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說,這裡面是有套路的,如果對方給的是律師函,那基本還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以和為貴,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那如果是直接給的法院傳票,那可能對方評估後覺得合作的收益不如一次性賠償了,這也是對方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個博弈和平衡。

2|版權糾紛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

近幾年,有線電視實現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到雙向,從小網到大網,為更好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用戶需求,有線電視對內容的需求增大,開始發展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同時也有了點播、回看、導視等收視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內容版權的認識確實比較薄弱,野蠻式發展其實為後續這些版權官司埋下了很多雷。比如很多內容並不是合法合規取得,比如採購的內容授權範圍、授權時間不清晰。

另外一個層面,內容版權費用逐年攀升,版權所有方在版權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商業變現的模式,出現了廣告,會員、版權分銷、電商等多種形式。但是我們看到,各大視頻網站大多還是虧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版權就出現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內容版權方通過專業的律師團隊開始抓內容運營方的小辮子,目前,圖片、字體版權都有這樣的團隊存在。 所以,你“雷”埋得再好也經不住一堆人來挖。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

小編看了幾個內容侵權案件的裁定書,好幾個都是廣電網絡新媒體侵權,最常見的就是手機端的APP,甚至還有云盤。 很多廣電網絡發展APP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把內容全部放上去,完全沒有考慮手機端APP和大屏完全是兩種傳播介質,不是說你大屏能播的內容,手機端就能播。

目前大多數APP都是在公網上,對於內容版權方而言要取證太容易了,你有多少用戶,每個視頻有多少播放量,下載量一清二楚。 在談到新媒體侵權時,會場有人也指出,有些內容版權方在核算民事賠償時特別喜歡偷換概念,會把有線電視用戶數當成APP的用戶數,這樣賠償數額很嚇人。而往往大家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很多APP,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擺設,用戶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盈利,也不收廣告費、會員費,憑什麼要賠償這麼多錢。 但是法律不會同情弱者,只要對方能夠提供完整的版權證明,你侵權事實存在,基本都是敗訴。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新媒體侵權佔比多,並不是說大屏侵權沒有,目前大屏這一塊侵權訴訟最多的就是回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新聞報道。同樣的侵權,為什麼結果不一樣,難道是和請的律師有關嗎?

在說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出現侵權判決的關鍵就是“回看”是屬於“廣播權”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因為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做明確的界定,很模糊,所以遇到這樣的官司,基本都是打嘴仗。

在版權會現場,很多人都坦言,回看功能是廣播電視一項基本業務,因為僅針對有線電視用戶,也僅僅提供7天的回看,和互聯網上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有區別,但是畢竟沒有法律明確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有些勝訴,有些敗訴,有人直言這和在哪裡有很大的關係。小編也有聽說過一些事,比如當地法院會顧及廣電網絡是國企,即使判決敗訴,還是會有所照顧,一般最終民事賠償的金額會遠遠低於原告訴訟的要求。

3|如何規避和處理版權風險

本次版權會不僅邀請了從事內容版權十餘年的工作者,也邀請了專業的律師,所以小編根據他們的培訓內容,從業務和法律層面和大家一起進行學習。

1、前期內容引進需要注意的事項

據小編的瞭解,現在隨便一個網絡公司一年的內容採購預算都是大好幾千萬,華數、文廣、BAT的各種內容要花錢,3、5、6、8要花錢,如果花了錢還惹一身官司那肯定不值,所以在內容引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上線互動電視業務,在與內容版權方籤合同時,不是籤個版權免責,就一勞永逸了。

(2)在審核內容版權方資質時,一定要確保版權鏈完整,要特別注意版權到期問題。

(3)廣電對於內容審核很嚴格,一定要確保內容合法,有版號,有備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在進行內容結合時,注意內容轉授權權力範圍,尤其是上線新媒體平臺時。

(5)在提供免費點播服務時,要注意深度鏈接的問題,這也是侵權的。

(6)關於內容的譯製,再製作權力要有明確的說明。 相關從業者,可以仔細看下這些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個圖中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平時所關注的關於“回放”的侵權,佔比最多的是新媒體侵權。在解決方式一欄,“合作解決”又佔大多數。 這裡面要展開說,估計又是很多博弈的故事。具體怎麼合作的?想必大家心裡有數。

看來,人家告你並非為了簡單的“民事賠償”,反而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說,這裡面是有套路的,如果對方給的是律師函,那基本還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以和為貴,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那如果是直接給的法院傳票,那可能對方評估後覺得合作的收益不如一次性賠償了,這也是對方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個博弈和平衡。

2|版權糾紛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

近幾年,有線電視實現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到雙向,從小網到大網,為更好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用戶需求,有線電視對內容的需求增大,開始發展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同時也有了點播、回看、導視等收視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內容版權的認識確實比較薄弱,野蠻式發展其實為後續這些版權官司埋下了很多雷。比如很多內容並不是合法合規取得,比如採購的內容授權範圍、授權時間不清晰。

另外一個層面,內容版權費用逐年攀升,版權所有方在版權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商業變現的模式,出現了廣告,會員、版權分銷、電商等多種形式。但是我們看到,各大視頻網站大多還是虧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版權就出現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內容版權方通過專業的律師團隊開始抓內容運營方的小辮子,目前,圖片、字體版權都有這樣的團隊存在。 所以,你“雷”埋得再好也經不住一堆人來挖。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

小編看了幾個內容侵權案件的裁定書,好幾個都是廣電網絡新媒體侵權,最常見的就是手機端的APP,甚至還有云盤。 很多廣電網絡發展APP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把內容全部放上去,完全沒有考慮手機端APP和大屏完全是兩種傳播介質,不是說你大屏能播的內容,手機端就能播。

目前大多數APP都是在公網上,對於內容版權方而言要取證太容易了,你有多少用戶,每個視頻有多少播放量,下載量一清二楚。 在談到新媒體侵權時,會場有人也指出,有些內容版權方在核算民事賠償時特別喜歡偷換概念,會把有線電視用戶數當成APP的用戶數,這樣賠償數額很嚇人。而往往大家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很多APP,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擺設,用戶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盈利,也不收廣告費、會員費,憑什麼要賠償這麼多錢。 但是法律不會同情弱者,只要對方能夠提供完整的版權證明,你侵權事實存在,基本都是敗訴。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新媒體侵權佔比多,並不是說大屏侵權沒有,目前大屏這一塊侵權訴訟最多的就是回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新聞報道。同樣的侵權,為什麼結果不一樣,難道是和請的律師有關嗎?

在說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出現侵權判決的關鍵就是“回看”是屬於“廣播權”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因為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做明確的界定,很模糊,所以遇到這樣的官司,基本都是打嘴仗。

在版權會現場,很多人都坦言,回看功能是廣播電視一項基本業務,因為僅針對有線電視用戶,也僅僅提供7天的回看,和互聯網上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有區別,但是畢竟沒有法律明確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有些勝訴,有些敗訴,有人直言這和在哪裡有很大的關係。小編也有聽說過一些事,比如當地法院會顧及廣電網絡是國企,即使判決敗訴,還是會有所照顧,一般最終民事賠償的金額會遠遠低於原告訴訟的要求。

3|如何規避和處理版權風險

本次版權會不僅邀請了從事內容版權十餘年的工作者,也邀請了專業的律師,所以小編根據他們的培訓內容,從業務和法律層面和大家一起進行學習。

1、前期內容引進需要注意的事項

據小編的瞭解,現在隨便一個網絡公司一年的內容採購預算都是大好幾千萬,華數、文廣、BAT的各種內容要花錢,3、5、6、8要花錢,如果花了錢還惹一身官司那肯定不值,所以在內容引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上線互動電視業務,在與內容版權方籤合同時,不是籤個版權免責,就一勞永逸了。

(2)在審核內容版權方資質時,一定要確保版權鏈完整,要特別注意版權到期問題。

(3)廣電對於內容審核很嚴格,一定要確保內容合法,有版號,有備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在進行內容結合時,注意內容轉授權權力範圍,尤其是上線新媒體平臺時。

(5)在提供免費點播服務時,要注意深度鏈接的問題,這也是侵權的。

(6)關於內容的譯製,再製作權力要有明確的說明。 相關從業者,可以仔細看下這些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2、法務層面的應對舉

本次來參會的有好幾位是法務工作者,小編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大多法務人員主要是參與合同的審核以及後續訴訟的應對。作為公司法務人員,而要規避和處理好版權糾紛,就必須有專業化的處理。

"

作者:常觀察

文章來源:常話短說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今年4月,一張“黑洞”照片戳破了中國圖片版權的亂象,不管是正當維權還是“合理敲詐”都給大家提了個醒,這版權背後還真有個“黑洞”。

而很多廣電運營商也正被這版權“黑洞“所吸附,越陷越深。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廣電運營商所面臨的版權官司越來越多,所以這也是全國有線電視內容聯盟組織召開內容版權及應對訴訟培訓會的原因。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小編看到本次會議有20餘家網絡公司參加,有些來的是省網媒資管理負責人,有的是來的負責內容引進子公司的分管領導,還有些直接來的是法務人員,看來大家對於版權問題已經高度重視,畢竟“被告”不那麼好當,出錢出力還弄自己一身騷。

1|版權糾紛現狀

目前,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廣電網絡公司遭遇過或正面臨著版權官司?

小編在網上隨便一查,大家可以先看下截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還只是部分網絡公司,時間也基本是2018、2019年的。可想而知,大家所面臨的版權形勢有多嚴峻。 因為有些裁定書並未公開,小編無法看到具體的情況,但是從這些截圖的信息裡,可以看到:

1、大多數官司都與“信息網絡傳播權”有關。 2、官司主體中愛奇藝、騰訊、樂視等主流綜合視頻網站佔多數。 3、微夢創科、全景視覺等也多次出現。 4、這些官司有多個出現上訴情況,也有些是直接撤訴。

根據中國科技法學會TMT法律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馬林豔在版權會現場給出的相關數據顯示,視頻領域的涉訴案件以侵權糾紛為主。著作權侵權糾紛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佔比98.4%以上。

小編在版權會現場初略統計了一下,光參會單位中收到愛奇藝律師函的就有11家。以下是某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版權侵權情況以及最後的處理方式。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這個圖中可以看到除了大家平時所關注的關於“回放”的侵權,佔比最多的是新媒體侵權。在解決方式一欄,“合作解決”又佔大多數。 這裡面要展開說,估計又是很多博弈的故事。具體怎麼合作的?想必大家心裡有數。

看來,人家告你並非為了簡單的“民事賠償”,反而有點醉翁之意不在酒。 據說,這裡面是有套路的,如果對方給的是律師函,那基本還有商量的餘地,大家以和為貴,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那如果是直接給的法院傳票,那可能對方評估後覺得合作的收益不如一次性賠償了,這也是對方法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個博弈和平衡。

2|版權糾紛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版權官司?

近幾年,有線電視實現從模擬到數字,從單向到雙向,從小網到大網,為更好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用戶需求,有線電視對內容的需求增大,開始發展自己的新媒體平臺,同時也有了點播、回看、導視等收視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內容版權的認識確實比較薄弱,野蠻式發展其實為後續這些版權官司埋下了很多雷。比如很多內容並不是合法合規取得,比如採購的內容授權範圍、授權時間不清晰。

另外一個層面,內容版權費用逐年攀升,版權所有方在版權運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商業變現的模式,出現了廣告,會員、版權分銷、電商等多種形式。但是我們看到,各大視頻網站大多還是虧損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關於版權就出現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內容版權方通過專業的律師團隊開始抓內容運營方的小辮子,目前,圖片、字體版權都有這樣的團隊存在。 所以,你“雷”埋得再好也經不住一堆人來挖。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新媒體侵權佔比最多?

小編看了幾個內容侵權案件的裁定書,好幾個都是廣電網絡新媒體侵權,最常見的就是手機端的APP,甚至還有云盤。 很多廣電網絡發展APP的時候,只想著抓緊把內容全部放上去,完全沒有考慮手機端APP和大屏完全是兩種傳播介質,不是說你大屏能播的內容,手機端就能播。

目前大多數APP都是在公網上,對於內容版權方而言要取證太容易了,你有多少用戶,每個視頻有多少播放量,下載量一清二楚。 在談到新媒體侵權時,會場有人也指出,有些內容版權方在核算民事賠償時特別喜歡偷換概念,會把有線電視用戶數當成APP的用戶數,這樣賠償數額很嚇人。而往往大家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因為很多APP,說得不好聽點就是擺設,用戶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完全沒有盈利,也不收廣告費、會員費,憑什麼要賠償這麼多錢。 但是法律不會同情弱者,只要對方能夠提供完整的版權證明,你侵權事實存在,基本都是敗訴。

第三個問題:為什麼回看侵權會出現不同判決?

新媒體侵權佔比多,並不是說大屏侵權沒有,目前大屏這一塊侵權訴訟最多的就是回看。大家應該也看到了很多新聞報道。同樣的侵權,為什麼結果不一樣,難道是和請的律師有關嗎?

在說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兩個概念: 信息網絡傳播權: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廣播權: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出現侵權判決的關鍵就是“回看”是屬於“廣播權”還是“信息網絡傳播權”。因為目前沒有相關法律做明確的界定,很模糊,所以遇到這樣的官司,基本都是打嘴仗。

在版權會現場,很多人都坦言,回看功能是廣播電視一項基本業務,因為僅針對有線電視用戶,也僅僅提供7天的回看,和互聯網上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觀看有區別,但是畢竟沒有法律明確的保護。 至於為什麼有些勝訴,有些敗訴,有人直言這和在哪裡有很大的關係。小編也有聽說過一些事,比如當地法院會顧及廣電網絡是國企,即使判決敗訴,還是會有所照顧,一般最終民事賠償的金額會遠遠低於原告訴訟的要求。

3|如何規避和處理版權風險

本次版權會不僅邀請了從事內容版權十餘年的工作者,也邀請了專業的律師,所以小編根據他們的培訓內容,從業務和法律層面和大家一起進行學習。

1、前期內容引進需要注意的事項

據小編的瞭解,現在隨便一個網絡公司一年的內容採購預算都是大好幾千萬,華數、文廣、BAT的各種內容要花錢,3、5、6、8要花錢,如果花了錢還惹一身官司那肯定不值,所以在內容引進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內容上線互動電視業務,在與內容版權方籤合同時,不是籤個版權免責,就一勞永逸了。

(2)在審核內容版權方資質時,一定要確保版權鏈完整,要特別注意版權到期問題。

(3)廣電對於內容審核很嚴格,一定要確保內容合法,有版號,有備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4)在進行內容結合時,注意內容轉授權權力範圍,尤其是上線新媒體平臺時。

(5)在提供免費點播服務時,要注意深度鏈接的問題,這也是侵權的。

(6)關於內容的譯製,再製作權力要有明確的說明。 相關從業者,可以仔細看下這些圖。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2、法務層面的應對舉

本次來參會的有好幾位是法務工作者,小編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大多法務人員主要是參與合同的審核以及後續訴訟的應對。作為公司法務人員,而要規避和處理好版權糾紛,就必須有專業化的處理。

當了這麼多次“被告”,有線電視版權“黑洞”該破了

事前的預防:在版權取得環節,分為版權原始取得和版權繼受取得。原始取得方面,直白的就是你自己製作出品的,這個有線電視涉及比較少,如果有涉及一定要注意在合同中確認好著作權歸屬問題。目前,有線電視版權取得基本都屬於繼受取得,這就需要注意權利鏈條的完整性;權利的地域、時間限制性;是否存在權利負擔,如質押;權利的適用範圍;取得權利外觀的合法性。

事中控制:根據小編的瞭解,大多官司並不是說侵權發生時對方就立馬發起了訟訴,會選擇時間和效果,爭取利益的最大化,所在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多渠道控制風險,及時應對。

事後解決:解決版權糾紛後,還是要爭取利益最大化,同類型的版權問題是不是還有,及時查,及時處理。

4|後記

這次版權會,大家也提出了很多訴求,比如關於回看問題,希望能夠引起上級單位重視,出臺相關政策保障合法權益;比如希望能夠實現版權信息共享和交流機制,大家相關提醒,提前防範;比如希望早日實現全國一網,降低版權採購成本和應訴成本。

目前,各大視頻網站版權情況各異,很多都是獨家,導致用戶要同時買好幾個平臺的會員,而且往往買了會員,沒多久,發現內容版權到期內容下線了。而廣電運營商這邊,單獨採購成本高,各家內容情況也不一樣,如果真正實現全國一網,版權內容互聯互通,相信版權情況和用戶體驗絕對會有質的變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