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麼在宇宙中什麼物質也是看不見的呢?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黑洞,是的,兩者具有相同的特徵,這也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徵,一些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對比,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暗物質,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不過這裡的黑洞並不是指常規黑洞,而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期的原初黑洞。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麼在宇宙中什麼物質也是看不見的呢?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黑洞,是的,兩者具有相同的特徵,這也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徵,一些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對比,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暗物質,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不過這裡的黑洞並不是指常規黑洞,而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期的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在2016年,物理學屆發生了一件大事,LIGO-Virgo合作報告了第一次引力波探測,這是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理論後第一次得到的實驗驗證,這次引力波探測的黑洞的合併,天文學家認為:這次合併的黑洞就是原初黑洞,進而推導出原初黑洞在宇宙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這又與暗物質產生了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

宇宙微波輻射產生的悖論

其實原初黑洞的誕生過程遠比常規黑洞要簡單的多,它不需要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及坍縮,只要在宇宙大爆炸時,有一塊區域的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塊區域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原初黑洞。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麼在宇宙中什麼物質也是看不見的呢?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黑洞,是的,兩者具有相同的特徵,這也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徵,一些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對比,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暗物質,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不過這裡的黑洞並不是指常規黑洞,而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期的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在2016年,物理學屆發生了一件大事,LIGO-Virgo合作報告了第一次引力波探測,這是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理論後第一次得到的實驗驗證,這次引力波探測的黑洞的合併,天文學家認為:這次合併的黑洞就是原初黑洞,進而推導出原初黑洞在宇宙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這又與暗物質產生了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

宇宙微波輻射產生的悖論

其實原初黑洞的誕生過程遠比常規黑洞要簡單的多,它不需要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及坍縮,只要在宇宙大爆炸時,有一塊區域的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塊區域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似乎看上去很容易實現,但實際上,通過宇宙微波輻射理論來看,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宇宙的密度是十分平均的,基本不會產生二倍的密度波動,微波輻射理論是支撐宇宙大爆炸最有利的證據之一,但微波輻射理論同時又否定了原初黑洞的存在,難道暗物質與原初黑洞的聯繫要就此斷絕了嘛?

量子力學專家卻不這麼看,雖然在大宏觀尺度上,區域內發生密度波動是極難的事情,但是在微觀的普朗克尺度,即量子尺度上,這塊區域充斥著大量的量子漲落,因此產生2倍以上的密度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原初黑洞的形成也是一個由微觀向宏觀轉變的過程,這樣來說,在微觀的量子尺度內,產生原初黑洞是完全有可能的。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麼在宇宙中什麼物質也是看不見的呢?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黑洞,是的,兩者具有相同的特徵,這也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徵,一些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對比,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暗物質,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不過這裡的黑洞並不是指常規黑洞,而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期的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在2016年,物理學屆發生了一件大事,LIGO-Virgo合作報告了第一次引力波探測,這是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理論後第一次得到的實驗驗證,這次引力波探測的黑洞的合併,天文學家認為:這次合併的黑洞就是原初黑洞,進而推導出原初黑洞在宇宙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這又與暗物質產生了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

宇宙微波輻射產生的悖論

其實原初黑洞的誕生過程遠比常規黑洞要簡單的多,它不需要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及坍縮,只要在宇宙大爆炸時,有一塊區域的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塊區域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似乎看上去很容易實現,但實際上,通過宇宙微波輻射理論來看,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宇宙的密度是十分平均的,基本不會產生二倍的密度波動,微波輻射理論是支撐宇宙大爆炸最有利的證據之一,但微波輻射理論同時又否定了原初黑洞的存在,難道暗物質與原初黑洞的聯繫要就此斷絕了嘛?

量子力學專家卻不這麼看,雖然在大宏觀尺度上,區域內發生密度波動是極難的事情,但是在微觀的普朗克尺度,即量子尺度上,這塊區域充斥著大量的量子漲落,因此產生2倍以上的密度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原初黑洞的形成也是一個由微觀向宏觀轉變的過程,這樣來說,在微觀的量子尺度內,產生原初黑洞是完全有可能的。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除了引力波、宇宙大爆炸後密度波動之外,引力透鏡效應也預示著宇宙中的確存在著大量的原初黑洞,引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時預言的,即光線在經過大質量天體是會發生偏折,是時空彎曲的表現。

科學永無靜止,面紗終將揭開

"

理論與現實的衝突:無法解釋的神祕現象

宇宙之大,浩瀚無窮,無邊無際,如果將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與整個宇宙相比,那簡直就是滄海一粟,因為在宇宙中,有大多規模遠遠大於銀河系的天體了,這些規模巨大的天體通過萬有引力聯繫在一起,並且穩定的運轉了上百億年,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天文學界不僅僅發現了宇宙誕生模型:大爆炸理論,還發現了一個似乎無法解釋通的現象,1922年,天文學家奧爾特發現:如果僅僅依靠萬有引力的作用,宇宙中快速運動的天體群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天體會因為橢圓周運動而產生的離心力被甩出去。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但事實上,目前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被離心力甩出去的天體,難道是牛頓當初提出的萬有引力公式算錯了,將萬有引力的力量算小了?這也解釋不通,因為萬有引力至提出到如今已經300多年了,萬有引力已經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去檢驗,並沒有發現錯誤,這讓奧爾特百思不得其解,在之後的幾年內,奧爾特一直在對於這種理論與現實發生嚴重衝突了現象進行研究,在10年後,也就是1932年,奧爾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並不是萬有引力錯了,而是宇宙中很可能大量存在著一種看不見的物質,這種物質一定程度上穩固了宇宙的平衡,而且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在宇宙中佔比很大,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奧爾特提出的這種看不見的物質就是現在我們經常討論的暗物質。

尋找看不到的物質

至暗物質模型被提出以來,天文學家及物理學家一直積極的在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可幾十年過去了,除了當初奧爾特推導出的暗物質不可見的性質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雖然暗物質廣泛的充斥著宇宙,但是我們就是無法找到它,這的確是很讓人沮喪,於是天文學家開始轉變方向,放棄了盲目的尋找暗物質的蹤跡,轉變方向為:看看宇宙中哪種物質符合暗物質的特徵。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是看不見的,那麼在宇宙中什麼物質也是看不見的呢?我們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黑洞,是的,兩者具有相同的特徵,這也是一種極為少見的特徵,一些天文學家通過大量的觀測數據對比,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這樣一種猜想: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暗物質,很有可能就是黑洞,不過這裡的黑洞並不是指常規黑洞,而是宇宙剛剛誕生時期的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在2016年,物理學屆發生了一件大事,LIGO-Virgo合作報告了第一次引力波探測,這是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理論後第一次得到的實驗驗證,這次引力波探測的黑洞的合併,天文學家認為:這次合併的黑洞就是原初黑洞,進而推導出原初黑洞在宇宙中應該是廣泛存在的,這又與暗物質產生了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

宇宙微波輻射產生的悖論

其實原初黑洞的誕生過程遠比常規黑洞要簡單的多,它不需要恆星的超新星爆炸及坍縮,只要在宇宙大爆炸時,有一塊區域的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塊區域就會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原初黑洞。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密度是宇宙密度的二倍以上,這似乎看上去很容易實現,但實際上,通過宇宙微波輻射理論來看,在宇宙大爆炸發生後,宇宙的密度是十分平均的,基本不會產生二倍的密度波動,微波輻射理論是支撐宇宙大爆炸最有利的證據之一,但微波輻射理論同時又否定了原初黑洞的存在,難道暗物質與原初黑洞的聯繫要就此斷絕了嘛?

量子力學專家卻不這麼看,雖然在大宏觀尺度上,區域內發生密度波動是極難的事情,但是在微觀的普朗克尺度,即量子尺度上,這塊區域充斥著大量的量子漲落,因此產生2倍以上的密度波動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原初黑洞的形成也是一個由微觀向宏觀轉變的過程,這樣來說,在微觀的量子尺度內,產生原初黑洞是完全有可能的。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除了引力波、宇宙大爆炸後密度波動之外,引力透鏡效應也預示著宇宙中的確存在著大量的原初黑洞,引力透鏡效應是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時預言的,即光線在經過大質量天體是會發生偏折,是時空彎曲的表現。

科學永無靜止,面紗終將揭開

暗物質至今也沒有發現,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就是原初黑洞

種種的現象、理論、觀測數據都預示著大量原初黑洞的存在,而暗物質穩固宇宙的作用也很有可能是通過黑洞合併是的引力場變化產生的,不過現在在結論還為時過早,因為我們對於原初黑洞的研究還是停留在初級階段,目前也沒有找到距離較近的原初黑洞進行研究,不過我相信科技的進步會使一切都變得清晰,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暗物質、還是原初黑洞,他們的神祕面紗都會被科學所揭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