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如果想讓這個大招的效果加倍,那就: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如果想讓這個大招的效果加倍,那就: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它是一句神奇的咒語。

系統思維是什麼?舉個例子,

黃金思維圈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什麼是複利?舉個例子,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如果想讓這個大招的效果加倍,那就: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它是一句神奇的咒語。

系統思維是什麼?舉個例子,

黃金思維圈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什麼是複利?舉個例子,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你會發現,即使所舉的例子不是非常恰當,但只要經歷思考例子的過程,對信息的理解就會有質的變化。


舉例子,除了可以與之前講到的類比、對比、可視化搭配使用外,還有一種應用方法,叫做「假設法」。

什麼是假設法?

就是用類似“假如/如果/假設……”的詞語開頭。

例如,做數學選擇題的時候,如何最快的找出答案?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如果想讓這個大招的效果加倍,那就: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它是一句神奇的咒語。

系統思維是什麼?舉個例子,

黃金思維圈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什麼是複利?舉個例子,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你會發現,即使所舉的例子不是非常恰當,但只要經歷思考例子的過程,對信息的理解就會有質的變化。


舉例子,除了可以與之前講到的類比、對比、可視化搭配使用外,還有一種應用方法,叫做「假設法」。

什麼是假設法?

就是用類似“假如/如果/假設……”的詞語開頭。

例如,做數學選擇題的時候,如何最快的找出答案?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可以假設a=1,看看結果是什麼?

如果a=1還是找不出答案,那就假設a=2……

假設法使用的範圍方方面面。

愛因斯坦假設自己以光速跟隨光前進,由此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喬布斯接手蘋果之後,對經理人發出了一系列靈魂拷問,「假設錢不是問題,會做什麼?如果要砍掉你一半的產品,會怎麼做?」;馬伯庸經常假設自己遇到一些稀奇的情況,在沙漠裡遇到一大塊黃金卻又搬不走,要怎麼辦,等等。

現在,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如何在娛樂過程中獲得成長呢?

答案就是,隨時使用這句話:「假如……」

看《長安十二時辰》,李司丞苦苦思考敵人用什麼在上元燈節放火。—— 假如我是突厥人,會使用什麼東西放火呢?

追《明星大偵探》,眾人準備投票。—— 假如我來投票,會投誰是凶手?

即使是刷抖音,也可以想想,—— 假如我來拍這個視頻……

那麼,這樣使用假設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 明確目的

毫無疑問,在娛樂時不斷的問自己「假如……」,一定會給整個過程產生負面影響。你的體驗會不斷中斷,整個感受非常的不流暢。

基於這一點,我建議在最初的時候,將兩種不同目的完全區分開。

如果想純娛樂,就完全放鬆自己,不要覺得虛度了光陰、充滿負罪感,而是盡情的、坦然的享受樂趣。

如果想從娛樂中成長,就做好過程中隨時暫停的心理準備。

只有心態不同,才不會一邊斷斷續續不爽快,一邊又沉迷進去繼續自我嫌棄。

2. 啟動元認知

所謂元認知,百科裡的定義是「對認知的認知」。

例如,生氣是一種情緒反應,而「知道自己正在生氣」的能力,就是元認知。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

大家會想,我還能不知道我在生氣嗎?

之前分享人生三大決策是什麼時咱們提到,人類的大腦包含3個部分:爬蟲腦、哺乳腦和皮質腦。

它們由內到外依次分佈,皮質腦代表我們的理性,卻是距離心臟最遠,最後才能啟動的部分。


"

學習中的最神奇的咒語是什麼?

什麼行動,可以化娛樂為成長?

——「 學習方法」綜合解析10。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有沒有同學覺得上面這個行動軌跡很熟悉?(捂臉)

我們常常想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過上自律給我自由的生活。無奈控制力太差、誘惑太多……週期性的陷入「 沉迷娛樂-受刺激-學習-沉迷娛樂(+自我厭惡)」的怪圈。

有沒有辦法能解開這個死循環呢?

有的。

其實娛樂與成長,中間只差了一個動作。

是什麼呢?我們一會兒再說。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前幾篇文章講到,學習過程中處理信息有兩大方法:具體化和抽象化。其中,具體化的手段有類比、對比和可視化。

今天來看看具體化的核心大招。

要義就四個字: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如果想讓這個大招的效果加倍,那就: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它是一句神奇的咒語。

系統思維是什麼?舉個例子,

黃金思維圈是什麼意思?舉個例子,

什麼是複利?舉個例子,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你會發現,即使所舉的例子不是非常恰當,但只要經歷思考例子的過程,對信息的理解就會有質的變化。


舉例子,除了可以與之前講到的類比、對比、可視化搭配使用外,還有一種應用方法,叫做「假設法」。

什麼是假設法?

就是用類似“假如/如果/假設……”的詞語開頭。

例如,做數學選擇題的時候,如何最快的找出答案?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可以假設a=1,看看結果是什麼?

如果a=1還是找不出答案,那就假設a=2……

假設法使用的範圍方方面面。

愛因斯坦假設自己以光速跟隨光前進,由此發現了廣義相對論;喬布斯接手蘋果之後,對經理人發出了一系列靈魂拷問,「假設錢不是問題,會做什麼?如果要砍掉你一半的產品,會怎麼做?」;馬伯庸經常假設自己遇到一些稀奇的情況,在沙漠裡遇到一大塊黃金卻又搬不走,要怎麼辦,等等。

現在,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如何在娛樂過程中獲得成長呢?

答案就是,隨時使用這句話:「假如……」

看《長安十二時辰》,李司丞苦苦思考敵人用什麼在上元燈節放火。—— 假如我是突厥人,會使用什麼東西放火呢?

追《明星大偵探》,眾人準備投票。—— 假如我來投票,會投誰是凶手?

即使是刷抖音,也可以想想,—— 假如我來拍這個視頻……

那麼,這樣使用假設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 明確目的

毫無疑問,在娛樂時不斷的問自己「假如……」,一定會給整個過程產生負面影響。你的體驗會不斷中斷,整個感受非常的不流暢。

基於這一點,我建議在最初的時候,將兩種不同目的完全區分開。

如果想純娛樂,就完全放鬆自己,不要覺得虛度了光陰、充滿負罪感,而是盡情的、坦然的享受樂趣。

如果想從娛樂中成長,就做好過程中隨時暫停的心理準備。

只有心態不同,才不會一邊斷斷續續不爽快,一邊又沉迷進去繼續自我嫌棄。

2. 啟動元認知

所謂元認知,百科裡的定義是「對認知的認知」。

例如,生氣是一種情緒反應,而「知道自己正在生氣」的能力,就是元認知。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

大家會想,我還能不知道我在生氣嗎?

之前分享人生三大決策是什麼時咱們提到,人類的大腦包含3個部分:爬蟲腦、哺乳腦和皮質腦。

它們由內到外依次分佈,皮質腦代表我們的理性,卻是距離心臟最遠,最後才能啟動的部分。


「10」追劇/看綜藝/讀小說,也能用來學習?


當我們生氣時,大部分時間調用的都是哺乳腦,因此常常一激動,就說出或者做出了很多正常狀態下不會做的行為。

因此,元認知其實是一種很複雜、反人性的能力,需要刻意的使用。

它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知道大腦在思考什麼」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控制自己大腦思考什麼」的能力。

還是以生氣為例:

知道自己在生氣是元認知,通過深呼吸、強行暫停、短暫離開等方式緩解生氣也是元認知。

關於元認知的內容不再多說,大家大概瞭解就行。

我們說回來,為什麼使用假設必須要啟動元認知呢?

那是因為,娛樂信息中通常包含大量感官刺激,會牢牢吸引我們注意力,持續激活爬蟲腦和哺乳腦。如果不啟動元認知,你會沉迷其中,根本無法讓自己暫時脫離,激活皮質腦來進行思考。

所以,我們想要在娛樂過程中吸取養分,就要打開大腦監控器,刻意保持清醒的思考能力。

3. 從問題出發

當你娛樂過程中,遇到一些自己非常有興趣、觸動內心疑惑的信息時,你可以啟動元認知,從娛樂信息中脫離出來,並使用假設語句:

「假如……」

4. 多用幾個假如

開始使用假設法,首先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假如是我……」;

之後,還可以從多幾個角度來考慮,「假如他沒死……」、「假如xx沒找到,還有什麼辦法……」等等。

多轉換幾種思路,你就擁有多一些視角。

5. 讓答案實體化

提出假設後,我們要進行回答。但不要讓自己的答案只停留在腦海中,而是儘量寫下來。

如果你覺得寫下來太麻煩,找一個有語音記錄並轉化成文字功能的軟件。把自己的假設對著手機說一遍,將文字保留下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

① 你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的思維迴路。

是從哪個角度開始思考的,進行假設的潛在前提是什麼,是否還有其他的思考方向,等等。

② 與之後發生的事實相互對比。

要知道,當思考過程只存在於腦海中,我們常常會事後諸葛亮,從後視鏡裡看世界,發出這種感嘆:「這點其實我也想到了」。

人是非常擅長自我安慰和美化的,只有將思維過程轉化為實際信息,我們才能從中找出假設與實際之間的差異。

③ 便於事後覆盤。

將你所有的假設及與實際的差異記錄下來,隔一段時間覆盤、梳理一下。

就好像不斷的做小型科學實驗,它們共通的過程是:

提出假設 - 進行測試 -產生結果 - 對照假設

這實際上是一個不斷的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迭代、升級的過程。

而且,保留過去的假設,你可以在遇到其他狀況時,再次對它進行測試,看是否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以上,我們分享了具體化的終極大招「舉例」,並從中引出了一種邊玩邊學的方法「假設法」,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另外,家裡有孩子的朋友,也可以和娃多玩一玩「假設」的遊戲。

—— 假設恐龍沒有滅絕,現在的世界是什麼樣?

—— 假設今天老師是這樣做的,你會有什麼樣感覺?

—— 假設小雞沒有去坐船,故事會怎樣發展?

《如何用閱讀改造大腦》中寫到,書籍是生活的預防針。

應用假設法,整個世界都可以變成我們的疫苗,且毫無副作用哦!

閱讀到這裡,感謝你付出的時間^ ^。

按照慣例,留下一個執行清單,大家一起來完成吧~


執行清單:

  1. 為你今天新接觸到的抽象信息舉2個例子;
  2. 下載一個帶有語音記錄並轉化成文字功能的app;
  3. 在下一次追劇/綜藝/看文時,嘗試一次假設法;

(未完待續……)

ps:完成清單的同學,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執行成果吧^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